胡麟蘭 江西日報社江西新聞客戶端
在融媒體快速發展下,各類新媒體層出不窮,對傳統新聞信息傳播方式帶來了較大沖擊,不僅奪走了大批受眾,還導致其信息接收量不足,如果新聞編輯不能適應融媒體環境,及時抓住創新契機,必然會對今后發展造成不利影響。因此,新聞編輯應當與時俱進,堅持創新理念,與新媒體進行深度融合,為受眾提供更便捷優質的新聞服務。
“融媒體”一詞是對新媒體概念進行拓展延伸得來的,依托現代信息技術,電視、報紙、廣播、雜志等傳統媒體紛紛摒棄陳舊傳播方式,和各種新媒體結合,促進不同媒體之間融合,充分滿足受眾信息遷移需求。融媒體建立在多個不同實體媒體正常運作的基礎上,在促進媒體在資源、渠道、宣傳、范圍等多個維度的深度融合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
在融媒體環境下,人們對新聞編輯的要求愈發嚴格,因此新聞編輯應當改革創新,摒棄傳統思維理念,運用先進技術手段,促進新聞編輯業務創新發展。創新力是新聞編輯的重要生產力,其能夠促使新聞編輯業務與時代腳步保持一致,以免被快速發展的社會淘汰。不僅如此,通過創新,新聞編輯的業務內容也變得更寬更廣,覆蓋范圍更大,更容易創造出大眾喜愛、認同、易接受的高質量文化產品。[2]
新聞編輯要想在融媒體時代獲得創新發展,一定要對自身生產模式、流程進行改革創新,適時融入現代先進技術,比如計算機、大數據等技術,與新聞編輯業務充分融合,同時對智能化、數字化的采訪設備進行應用,促進素材剪輯工作規范化、科技化發展,最后利用快手、抖音、微博等新媒體平臺渠道發布信息內容。與傳統媒介相比,現代人機互動模式更高效、更精準,使新聞編輯效率得到明顯提升,也進一步推動了新聞編輯業務的穩定快速發展。[3]
隨著社會不斷發展,廣播電視行業在我國文化事業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然而受新媒體影響,輿論宣傳、市場經濟運行體系都遇到了發展瓶頸。因此,新聞編輯很有必要對行業運營理念、模式、目標進行創新,加強廣播電視媒體和網絡新媒體的結合深度,提升廣播電視媒體對市場新環境以及新運行系統的適應能力,使其與傳媒行業的發展要求更契合,進而促使整個廣播電視行業更好的發展。
當前部分新聞編輯工作人員依然未更改傳統的新聞編輯觀念,仍然選取陳舊的方式去編輯新聞,不僅題材單調,沒有新鮮感,且難以激發觀眾的興趣和熱情。針對此,新聞編輯人員一定要更新自身陳舊觀念,轉變工作意識,與時俱進,適應社會快速發展,不可安于現狀。如果新聞編輯觀念沒有跟隨時代腳步進行更新,必然無法滿足受眾新聞需求等。所以,新聞編輯工作者應在融媒體環境下圍繞市場現狀與需求,持續深入探究,以滿足觀眾信息需求為前提,選擇觀眾關注度高的社會熱點進行報道。[4]
作為現代新興媒體新聞傳播形式,融媒體也在持續創新。在該背景下,新聞編輯應當和融媒體同頻同步更新,更新思維方式,深入了解融媒體時代下的市場環境與傳播方式,明確受眾群體的需求。對編輯記者而言,其需要確保輿論導向積極正向,同時要具備較強的洞察力與分析力,利用個性的思維模式,提高新聞內容的吸引力,讓新聞信息能夠準確高效的傳達給受眾。融媒體環境下,大眾獲取信息的渠道越來越豐富,這需要媒體編輯人員具備較高的專業能力與綜合素養,提升自身業務水平,充分滿足新時代對該行業人員的高要求,從而順利完成新聞發布與傳播。廣播新聞編輯創新發展一定要全面掌握新媒體的傳播特點,爭取將新聞傳播效果最大化。
另外,新聞編輯還需具備全面編輯意識。所謂全面編輯,就是擴大新聞編輯工作人員的工作范圍,使其既能夠順利完成新聞稿件處理、欄目編排、現場直播等全面策劃與落實新聞的工作任務,又能夠學習掌握數字化、智能化新媒體新聞的特點。隨著各類新媒體傳播形式層出不窮,“草根”記者也越來越多,他們與傳統新聞傳播之間最大的區別就是成本更低、速度更快,若是能跟這些“草根”記者建立合作關系,可以更快獲取新聞訊息,且信息的報道效率和報道準確性也能夠有所提升。[5]
融媒體將傳統新聞傳播方式與現代媒體傳播方式進行了有機結合,該媒體與傳統媒體、當前盛行的自媒體都不同,但是卻集合了兩者的優點。借助融媒體理念制作新聞節目,可大幅度提升節目制作水準與效率,增強節目吸引力,增加受眾群體。
如何提升受眾新聞關注,增加新聞受眾數量,是當前新聞編輯面臨的一大難題。作為一名合格的新聞編輯人員,有責任也有義務對節目制作水平進行提升,通過創新原有的宣傳手段,彌補制作中的不足。比如,創新制作手法,與現代元素充分結合,促進節目內容多元化發展,為觀眾帶來新鮮感,從而調動觀眾收看興趣。[6]
當前,受眾處在生活節奏比較快的社會環境下,對新聞編輯形式的需求也有了一定變化,比如形式要方便快捷、內容要精簡準確,力求足不出戶就能知曉天下事。所以,新聞編輯也針對這些需求做出了改變,使受眾不必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就可以觀看新聞,拓寬了新聞的傳播路徑,革新了新聞的傳播形式。但是,要想充分滿足當下受眾與市場的需求,新聞的編輯形式與手段還需進一步的改革創新,如此方能更好順應新媒體發展,提升自身在融媒體時代的核心競爭力。首先,基于新聞傳播信息效率高的優勢合理設置節目內容,主持人每天都需要為受眾呈現最新的新聞信息,并根據每天的時段特點推出不同的新聞內容,根據收聽群體特點,設置個性化的播出內容。其次,不再為新聞節目限定時間點與平臺體系,可將首次播出定在傳統平臺,然后借助互聯網、蜻蜓等平臺同步播出,讓不同平臺的受眾都能夠接收到新聞。不僅如此,若是受眾由于某些原因錯過了新聞首播,可利用網絡媒體平臺的收錄功能進行二次觀看,不必與以往一樣受時空的限制,大大提升了節目的傳播率,滿足了不同階層受眾對新聞節目的需求。
我國新聞事業正處于穩步發展階段,為了進一步提升突破,還需在新聞內容上多下功夫。首先,新聞編輯人員應具備較強的總結能力,可以精簡概括新聞事件,提取重點,并具備一定的策劃能力,可以統籌全局。其次,在新媒體盛行的今天,新聞編輯要想在市場中奪得一席之地,其內容一定要新穎、準確、獨特,從而提升對受眾的吸引力,促進新聞編輯更好發展。所以,相關工作人員一定要深入基層,進入百姓生活中去,善于發現熱點與焦點,對當前社會的形勢進行實時動態關注。比如,社會類的新聞,用詞一定要嚴謹;娛樂類的新聞,應多運用活潑、網絡較為流行的語言等。[7]
再次,新聞編輯人員還需重視稿件的策劃工作,不要僅將自己當作是信息的傳遞者,還需要打開視野,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新聞,尋找意義深刻的新聞,提升新聞在社會中的關注力。比如,增加新聞報道有效信息量,從受眾角度去思考節目本身可以為受眾提供哪些信息,對受眾生活是否有幫助。以地方民生新聞為例,新聞編輯需充分發揮自身功能和作用,滿足當地群眾對信息的需求,聚焦百姓最關注的事件與問題,設置成專欄,在固定時間段為受眾推送,將當地最近出現的事件或者國家新政策實施對民生帶來的影響等傳播給受眾。
最后,編輯人員還需要注重新聞頭條的內容選擇,要能夠抓住觀眾的眼球。新聞頭條不僅能夠奠定新聞節目的整體基調,還帶有新聞報道的感情韻律。對此,編輯工作者可將內容有一定關聯的新聞予以整合,盡量將它們編排到一起,借此提升節目收視率,加強節目影響力。該行為還會使受眾不由自主地將內容接近的新聞進行對比,尋找它們之間的本質聯系與差別,從而展開深層次的思考。除此之外,新聞時間長短也至關重要,如果新聞時間太長,受眾很難會堅持全部看完。因此,新聞編輯在安排內容時務必要突出重點,在較短時間內呈現出事件核心內容,使新聞編輯的工作效率得到提升,新聞價值得到充分發揮。
對新聞編輯工作而言,環境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創新新聞編輯環境,為工作人員提供先進的軟硬件設施,可進一步推動電視新聞編輯創新發展。首先,硬件要具備能夠提升新聞編輯的功能。如果缺少硬件,新聞編輯工作將無法順利進行。因此,企業應建設新聞編輯中心,通過公開招標、統一采購新聞編輯設備,提升新聞編輯效率與質量,提升節目收視率與吸引力,創造出高品質的新聞。其次,在軟件方面,企業需要健全新聞編輯體系,簡化新聞編輯步驟,加強審核檢驗,防止由于流程復雜、制度不合理等問題而對新聞內容、效果產生影響。新聞節目負責人應重視編輯在整個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同時主張各部門積極配合新聞編輯工作的開展,從多個方面提升新聞編輯質量。最后,新聞編輯技術也要及時創新升級。融媒體環境下,新聞編輯需要對各媒介平臺的應用手段策略予以深入了解,對不同新媒體工具編輯創作新聞信息的方法予以靈活掌握,比如網絡信息技術、音視頻剪輯等。尤其是近幾年AI技術的研發與廣泛應用,更是直接給予了新聞媒體行業一個“魔法棒”。AI技術能夠有效整合數據信息,若是把新聞稿件當作文本數據庫,那么只需憑借AI技術即可完成新聞關鍵詞的提取歸納,包括地點、時間、人物等,為新聞編輯工作人員查找信息提供了很大便利。
另外,通過自然語言處理技術還可以幫助新聞編輯完成稿件內容檢查、審核、修改等操作,效率更高、結果更準確,能有效提升新聞編輯的工作效率。而且,AI技術中的數據處理功能還可以根據受眾的評論提取關鍵詞,篩選掉無效信息,幫助新聞編輯更詳細了解受眾的需求與意見。早在2017年,騰訊公司發布了《人工智能時代:新聞業的謝幕與重生》一文,其提出機器人將進軍智力密集的新聞領域,并且騰訊的智能機器人已經創作了三萬多篇稿件;著名通訊社美聯社在2014年就已經應用智能機器人撰寫新聞稿件。可見,在融媒體時代,新聞編輯應當對先進信息技術進行合理有效應用,改善優化自身工作,提升質量與效率,促進新聞傳播行業穩健持續發展。
一支優秀的新聞編輯團隊,并非一蹴而就的建成,而是需要長期不斷的努力堅持,才能鍛造出有著堅定的政治立場、較高的新聞敏銳度、卓越的編輯技能、較高的綜合素養的編輯隊伍。首先,要對原有人才選拔制度進行改善創新。加強新聞編輯團隊的穩定性,保證選拔環節公平、公正、公開,優先聘用具備融媒體意識、編輯專業水平高的優秀人才。其次,定期組織新聞編輯工作人員進行培訓。在融媒體時代,新聞編輯工作者一定要提升自身的職業道德素質與專業技能,如此方可擔負新聞編輯的創新重任。每個月度或季度開展理論知識與業務技能培訓,可邀請相關專家前來舉辦講座活動,促進新聞編輯工作者更加努力學習工作。再次,新聞編輯工作人員應具備較強的新聞判斷能力。新聞價值高低與節目收視率息息相關,一條高價值的新聞是可以引起社會與新聞效應的。具備較強新聞判斷能力,對編輯人員今后的制作水平也有重要影響。基于此,新聞編輯從業人員應當積極學習優秀的編輯,積累實踐經驗,善于捕捉對社會有深刻意義和價值的新聞題材。最后,借助新型學習平臺提升編輯人員的專業能力,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提升團隊合作能力。
總之,新聞編輯在輿論引導、信息傳播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是融媒體時代的來臨,對新聞編輯帶來了嚴峻挑戰,對此,新聞編輯應當從多個方面進行創新,正面迎接挑戰,才能突出重圍,提升受眾新聞信息關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