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悅



主題樂園有種魔力,不管是3歲小孩,還是30歲的大人,跨進那扇神奇大門后就都成了快樂寶貝。如何從零開始建造一座讓人開心的主題樂園?這里有份說明書。
在尋找一個合適主題之前,首先要考慮的是選址。除了會決定游客的交通方式和出行成本,選址還非常影響客流量。因此主題公園無法“逃離北上廣”,越是貼近千萬人口的特大城市就越是省心。除了充足的客源和完備的配套交通,樂園所在的城市本身也會成為吸引力的一部分。細數迪士尼和環球影城的布局,它們幾乎都選擇在中國、美國、日本、法國、西班牙等國的熱門旅游城市。
此外,并不是所有故事主題都適合做公園。總的來說,適合的備選需要有這些因素:主題鮮明、被大眾熟知、情節豐富且直接、有標志性場景和角色。
主題公園要讓游客在最短時間內理解主題,因此最好從現成的故事中提取要素,而且這個故事不能太復雜,需要有記憶點,比如,看到丑小鴨就想到成長蛻變的主題。此外,主題樂園大多是親子定位,故事也要老少咸宜。所以紅樓夢就不是一個好的樂園主題,雖然它的大眾認知度足夠,也有標志性角色。但它的情節過于豐富,情感也含蓄綿長,少有一舉擊中游客認知的關鍵情節可供提取。
主題確認好后,樂園所有的設計都要向其靠攏、為其服務。迪士尼是這方面的專家,它主打建造一個脫離現實世界的夢幻之地,對造夢的追求深入到每一個細節。而迪士尼的設計團隊甚至都不叫自己設計師,他們自稱Imagineer——幻想工程師,一個自造詞。樂高主題樂園扣題的方式也很簡單粗暴——樂園里的建筑和游樂設施,都可以讓游客回家用樂高自己搭建出來。
當然,沉浸感的營造主要靠多花錢。東京迪士尼為了遮擋住外部建筑物,買了大概30萬棵樹。而1971年建造的奧蘭多迪士尼,則是直接買下樂園周邊的地皮,把樂園周圍的環境也掌握在自己手中。
造一個夢幻之地聽起來很難,實際只要做到“看起來像”就成功了大半。而打造視覺系統做到兩點就好——視覺吸引和視覺隔離。視覺吸引是讓園區內游客看到的東西都與主題統一,包括但不限于招牌、照明、建筑、交通、植物、服裝、環境。而視覺隔離則是屏蔽與主題不相符的因素。除了買樹買地隔絕周圍環境,園區中間那個高高的灰姑娘城堡也是迪士尼玩的視覺游戲。人們的注意力有限,當你的眼睛被中央的城堡吸引時,就大概率不會注意到園區周邊那些還在施工的小土堆了。
表演秀其實也是視覺刺激,它和主題樂園的其他視覺設置一樣,都是用仿真的場景傳遞故事,讓游客用接收到的信息和大腦里的知識儲備產生契合,以產生愉悅的體驗。所以表演秀得讓游客一入場就知道自己身處什么場景和故事,哪怕秀尚未開始。
而機動游戲本質上是體驗加速度,過山車是此類設施的集大成者。這些或高或低的加速度刺激著大腦負責知覺和心理的前額葉皮質層,讓人們在安全保護下,通過速度和“恐懼”的力量產生快感,欲罷不能地收獲快樂。
總之,整個主題樂園的一個注意點是,要讓游客有情緒起伏。因此快樂明亮的游樂園中總有一個陰森森的區域,或是玩激流勇進時總要鉆進一個黑乎乎的山洞。
進入公園大門后,多數人的潛意識總偏好從右到左逆時針行走。但如果人人都按此偏好游覽,便很容易產生擁擠。
以迪士尼為例,明日世界主題區總是在入口的最右側,這是為了防止擁堵——將代表“未來”概念的主題放在大門入口最右邊,暗示了游客可以最后再來游玩。這樣游客可能會與潛意識對抗,部分選擇從左向右的順時針游覽方式。包括放置容易引人扎堆的新項目時,迪士尼也會選擇放在上一個新項目的對角線位置上,這樣人們不會聚集在同一個地方。
為了更好地做到這些,樂園大多會采取圓形布局的方式。迪士尼的一個設計偏好是中心輻射,即以城堡為中心,公園中的每條主要通道都指向中心。這讓人們游覽時不需時時折返走回頭路,也不擔心迷路,更愿意探索樂園的各個地方。
不要小看一條路對游客行為的影響。1998年,佛羅里達的迪士尼動物王國團隊特意設計了一條將終點隱藏起來的路,初衷是希望吸引游客進來解謎,結果很多游客因為看不到終點,根本不往那條路走。最后園方把道路拉直加寬,讓游客一眼看到頭,這條路才重新流通起來。
不管樂園如何花大價錢隔絕園外現實因素的干擾,園內也總會有一些元素讓游客重回現實。比如,想方便時找不到廁所,或者看到工作人員推著垃圾桶穿行,這也會讓人一秒出戲。
于是布局廁所也有了學問。一般景區公廁的輻射半徑以200米至500米為佳,有的樂園的標準是讓小朋友可以在5分鐘內走到。而那些垃圾、貨物、道具,則要依賴地下。東京迪士尼在地下挖了三條地道,讓員工通過它們搬運食品和道具。
地面上,清潔人員也要拿捏好與游客的尺度。在迪士尼,清潔員清掃時須與游客保持15米以上距離。如果遇到拿著爆米花的小孩,清潔員會在后面若即若離地跟著,一旦爆米花落地,就立刻跑去撿起來收走。
游樂園設計是一個龐大工程,比如,北京環球影城從意向到落地,花了整整20年。而一個主題樂園的設計團隊成員來自認知神經科學、建筑學、園林設計、心理學等各個學科,再加上負責地形和水利等的外包公司,達千人以上。
最后,設計師真的需要玩遍全球的主題樂園,但這對他們來說早已不再歡樂。
(梁衍軍摘自“果殼”微信公眾號,視覺中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