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南南

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演講也一樣,開場最重要。那么,開場第一句到底應該說什么呢?
根據美國著名演講家詹姆斯·休姆斯的觀點,這個問題本身就問錯了。因為一場好的演講,開場根本就不應該著急說話。
這位演講家,曾經為5位美國總統寫過演講稿,他認為,演講的第一條原則是停頓。上臺后不要說話,先登臺站定,然后盯著臺下半分鐘,跟觀眾的目光一一對視。
這么做是讓現場安靜下來,并讓觀眾的注意力集中到你的身上,它還會讓整個演講產生一種莊重感。
貝尼托·華雷斯曾經5次出任墨西哥總統。根據休姆斯的說法,此人身高1.52米,相貌十分丑陋。可以想象一下,這個形象在演講臺上其實是不占優勢的。但是,他特別擅長使用沉默的開場。每次開口前,他都會用一分鐘的時間環視現場,凝視觀眾。就在這一分鐘里,人群變得鴉雀無聲。
這就是開場的第一個技巧——停頓,并且運用沉默的力量鎖定全場的注意力。
全場安靜,現在你可以開口了。那么,第一句話說什么呢?我猜,你聽到最多的開場,不是問好就是感謝。比如,“各位來賓,晚上好,很榮幸站在這里,首先我想感謝這場大會的主辦方。”
但是,休姆斯一再強調,開場千萬不要問好,不要表達感謝。因為,只要你這么開場,觀眾就會產生一種強烈的套路感。更重要的是,當你這么說的時候,會產生一種討好現場觀眾和主辦方的感覺,你的姿態會不自覺地低下來。要知道,演講的時間何其寶貴,第一句話一旦讓觀眾的注意力跑掉,或者一開口沒有贏得觀眾的尊重,后面再想挽回就難了。
丘吉爾曾經說過,取悅他人的開場,是最愚蠢的開場。休姆斯認為,開口第一句話,要能鎮住全場。你必須一開口,就說出一句讓所有人都產生強烈共識的話。
比如,你可以說出一個在場人都認同的主張。19世紀美國廢奴運動的領袖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在一個獨立日的演講上,他是這么開場的。他說:“不好意思,我不懂為什么你們會邀請我。我和我所代表的人民,沒有任何理由來慶祝今天這個日子。”這句話一出口,就帶著很強的主張。它背后有一句潛臺詞——黑人一度是被壓迫的,而我堅定地站在黑人這邊。
再比如,你可以說出一個大家都沒有注意到的事實。馬丁·路德·金1963年在林肯紀念堂的臺階上發表演講的第一句話是:“100年前,一位偉大的美國人簽署了《解放宣言》。今天,我們正站在他雕像的身影下集會。”這是一個被很多人忽視的事實,一旦說出來,能讓在場的人立刻產生一種共識感。
此外,你還可以用一個極其自信的愿景開場。比如,曾經有一位紙張公司的CEO,其開場的第一句話是:“我看到的前景是,我們將要創造公司年度銷量最大的歷史,除非我們自己搞砸它。”這個開場方式,不能說它有多高明。但至少一開口,氣勢就上來了。要知道,所謂演講——演在前,講在后。
當然,這不是說不能在演講中表達謝意,而是不要把它當成開場。假如你想表達感謝,可以把它們穿插在中間。換句話說,你可以把感謝當成廣告,在中間插播一下。
你要記住,演講的目標是讓所有人跟你同頻共振。因此,你必須一開口,就喚醒大家的共識。
(摘自“得到App”,魏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