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生周刊》記者 于海軍
逐步發展成專業化、標準化、集團化、科技化、平臺化公司,為應對人口老齡化、解決大齡群體就業問題作出貢獻。
近年來,隨著老齡人口逐年增加,國內護工市場的需求量巨大。以往,由于缺乏專業培訓和制度規范,大量沒有資質的護工存在于醫院和養老機構,制約著護工行業的健康發展。
在山東青島,近些年當地職能部門積極引導,主動作為,為護工市場提供了良好的生長環境。尤其以山東紫荊醫療護理有限公司為代表的護理機構,以加強培訓提升技能,以優化流程提升服務,成為青島乃至全國護理行業的一張閃亮名片。
“一人住院,全家受累”,這是不少住院患者家屬的切身感受。
以前,有家人住院,其他家庭成員往往會排班輪流到醫院照顧。近幾年,特別是疫情常態化防控“一患一護”的嚴格要求下,繁雜的照護工作幾乎全都壓在一名家屬身上,不堪重負。況且,很多人因為工作原因,無法做到按時陪護,迫切需要一名好幫手。
不久前,青島市民陳先生的家人到醫院做手術,他第一時間聯系護理公司,希望找到一名馬上就能上崗的護理員。結果,護理公司告訴陳先生需要等一兩天。陳先生說,以前找護理員還可以挑選一下,現在需求量大,沒有那么多護理員供選擇,甚至還要預約排隊。
山東紫荊醫療護理有限公司的加入,為患者帶來了專業化、規范化的護理服務,緩解了患者家屬的憂慮。
“常駐醫院的護工更熟悉檢查流程和科室布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我們家屬的負擔,不至于忙得焦頭爛額,也不會讓我們花冤枉錢。”陳先生說。
陳先生所交的護理費由護理公司預收,經考核后發放給護理員,可以避免護工收錢跑路、護理質量良莠不齊投訴無門等問題。通過專業公司的運營,強化了管理,患者家屬和護理員都吃了定心丸,不僅權益得到保障,而且規避了一些潛在的風險。
紫荊護理是青島本地第一家專業化陪護機構,目前已進駐青島16家醫療機構。
近年來,紫荊護理加強護理員入職崗前培訓,篩選合格護理人員,確保入職人員服務質量。公司設置了質控專員,進行護理員服務環節中的質量監管及培訓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該公司還積極與醫院科室深度合作,邀請專科護士對護理員進行專業知識的培訓及輔導,大大提升了護理員的服務質量和病患及家屬的信任度。
為健全護理員分級管理體系,規范護理服務流程及標準,強化護理員自身能力的提升,實現護理員等級薪酬制,滿足社會病患的需求及消費價值,今年紫荊護理制定了護理員分級評定實施辦法。

紫荊護理公司對護理員進行培訓。
有了完善的管理體系,紫荊護理通過聘用職業護理人員參與項目部的巡檢工作,制定公司年度質控培訓中心工作計劃,指導項目部質控專員的業務培訓,提升管理能力,做到“盯好護理員、管好服務內容、跟緊科室病人的變動”,通過護理員分級評定,讓更多護理員有了學習的機會,以不同形式進行各項技能操作考核,在紫荊護理找到了職業歸屬感。
病患護理員、母嬰護理員、預檢分診員、導診員、門禁管理員,在青島的各大醫院,隨處可見紫荊護理員的身影。
“這是一份全天24小時待命、沒有休息日的工作,護工成天忙碌于醫院,陪護在病床前,給需要護理的人無微不至的關愛。”紫荊護理負責人李玲說。
2021年,紫荊護理首度嘗試和旅店聯合設立“護理員之家”,讓異鄉到青島的護理員下工后在青島有一間溫暖的屋子,有一張舒適的床。員工的幸福度得到極大提升,他們希望這份溫暖會被護理員帶到工作中。
來自山西呂梁的張海明是紫荊護理的一名在職護工。他告訴記者,當地政府從2015年開始培訓護工,管吃管住,學習的內容包括理論學習和技能培訓。
張海明說,相比散工,他還是愿意在護理公司干,最大的優勢是不需要自己找活,公司提供宿舍,還給買商業保險。這讓像他一樣的護理員找到了獲得感、幸福感。
紫荊護理十分關心和維護護理員的切身利益,多次發放調查問卷,征詢護理員的建議和意見,不斷優化調整。同時,公司對護理員實行各類激勵政策。不論是在公司長期工作的老員工,還是剛剛加入的新員工,都能不同程度地享受福利及獎勵措施,如報銷外地護理員報到差旅費,免費提供賓館住宿,伯樂獎、最佳護理員獎等,讓護理員們感覺工作有了奔頭。
“紫荊護理真正把護理員當成一家人。他們生病了,公司會主動買藥。中秋節、重陽節及其他重要節日,會給護理人員發放節日禮品,組織護理員聚餐談心,大家都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我們還有勞務派遣人員,一直在外地參與防疫工作,公司會走訪慰問他的家人。我們希望讓每一個員工真切感受到紫荊的關心和溫暖。”李玲說。
近年來,紫荊護理在護理員培訓、促進就業方面做了不少嘗試。李玲說:“培訓與就業,兩方面是相輔相成的。培訓的目的就是更好地就業,這也是我們公司的一個亮點。”
從2015年成立至今,紫荊護理共培訓5000多人,提供就業崗位2600個,穩定就業人數達600多人。
通過護理員分級評定,讓更多護理員有了學習的機會,以不同形式進行各項技能操作考核,在紫荊護理找到了職業歸屬感。
2020年初,疫情突發,紫荊護理的“呂梁山護工”因回家過春節無法按時返崗。與此同時,公司進駐的醫院出現用人荒,經過與呂梁人社部門溝通后,在做好疫情防護的前提下,紫荊護理包車分3次將71名“呂梁山護工”及時送到青島,解了燃眉之急,護工們心里也踏實了許多。
“山西呂梁有全國最大的護理員培訓基地,也是國家扶貧項目。從2017年至今,紫荊護理已為呂梁護工提供就業崗位800多個,穩定就業人數達到263人。我們公司被授予呂梁護工最佳就業獎、最佳組織獎、優秀合作企業獎等,為呂梁的扶貧工作貢獻了一份力量。”李玲說。
李玲告訴記者,紫荊護理的定位是做一家以專業的病患陪護服務為基礎,多業務發展,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全國性健康服務的集團化平臺公司。
她介紹,基于這個戰略定位,紫荊護理將分五步走:初心紫荊、少年紫荊、青年紫荊、天下紫荊、科技紫荊。通過“一基(標準化)、兩翼(組織形式創新、平臺優化)、三全(全生命周期、全產業鏈、全國拓展)、六業(護理、母嬰、居家、培訓學校、營養餐、手術險)”的戰略規劃布局,逐步發展成專業化、標準化、集團化、科技化、平臺化公司,為應對人口老齡化、解決大齡群體就業問題作出貢獻,讓護理工作如紫荊花般盛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