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哈佛醫學院萊夫勒學者 李金河
李金河元宇宙會場發表主題演講
認知健康是人類現代共同面臨的挑戰。
19世紀被稱為以肺病為代表的傳染病世紀,20世紀進入以癌癥為代表的時代,21世紀開啟了以精神疾病為代表的時代。今年世界精神衛生日,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指出全球近10億人正遭受精神衛生問題困擾。世界衛生組織報告顯示,新冠肺炎疫情暴發的2020年,全球抑郁和焦慮患者暴增25%。人類對認知健康的需求正呈現爆炸性增長,原有治療方案的開發模式或范式難以滿足人們的需求。
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把腦科學研究作為重大戰略。目前,人類腦計劃正向著全球化發展,將推動對大腦的功能、生理、機理的認識,進而推動認知健康發展。中國學者從1994年開始用現代科學和現代認知科學(腦科學),結合東方生命觀(中醫藥以及傳統文化),探索“身心一體”健康生活,治療慢性復雜疾病。
阿爾茨海默病是慢性復雜疾病,其治療藥物開發非常艱難,假說也有很多。過去20年間,全球約有146種藥物在臨床開發,絕大多數以失敗告終。中國不僅科研走在世界前列,而且實現了科研成果的產業化、商品化。2019年11月,中國原創、國際首個靶向腦腸軸及神經炎癥作用機制阿爾茨海默病治療新藥甘露特鈉膠囊(代號GV-971)獲得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上市注冊批準,填補了世界該領域17年無新藥上市的空白。
GV-971的開發為認知健康領域帶來三個創新—驗證干預腦腸軸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理論創新、糖藥物系列開發的技術創新、以整體觀開啟慢性復雜疾病對因治療的臨床價值創新。GV-971研發歷時22年,包括最初的發現,臨床Ⅰ期、Ⅱ期和Ⅲ期試驗,獲得藥監局批準上市,獲得FDA批準開展國際Ⅲ期臨床研究,直到2022年正式進入國家醫保目錄。以整體觀為基礎,基于腦腸軸作用機制研發GV-971。腸道菌群被稱為“第二人類基因組”,是人類的“腹腦”,影響著人的神經發育和認知功能的各個階段。腸道菌群對全身的調節作用,并不是一個新的假說。在2000多年前,“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就曾指出:所有疾病都始于腸道。
腦腸軸理論研究的突破也為糖類藥物研發找到新的路徑。糖藥物是調節腦腸軸的最佳物質基礎,糖不僅作為營養源被腸道菌群選擇性利用,同時對腸黏膜及局部免疫反應有影響,進而調節機體的整體功能。糖作為能量物質、結構物質、信息物質,滲透到生命每個環節。在整體觀理念牽引下,摸索出以糖藥物為手段,通過腦腸軸而整體治療神經退行性疾病的道路,并通過GV-971證明這條道路的可行性?;诹己冒踩院团R床效果,GV-971被納入不同認知障礙治療的專家共識和指南,正進入更多中國認知障礙患者的治療當中。
人類與阿爾茨海默病對抗至今100多年,其發病機制還在探索中。中國原創藥只有通過療效才能獲得國際認可,從而惠及全球患者,這需要在不同國家地區通過臨床試驗證實療效而實現。全球臨床試驗非常艱難,不僅需要大量資金,還要有全球視野的科學洞見、對不同國家地區監管環境的了解、文化差異的把握等。希望通過多方的共同努力,為全球認知健康領域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國防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