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新
(河北省承德市承德縣三溝鎮人民政府,河北 承德 067407)
球蟲病是家禽養殖期間發生流行率較高的一類體內寄生蟲疾病,主要是由艾美爾屬球蟲的一種或者多種寄生在雞群的腸道上皮細胞組織當中,臨床上患病雞以身體消瘦,嚴重腹瀉,排出的腹瀉物當中夾雜大量沒有被消化的飼料和血液,生長發育遲緩,飼料利用率顯著下降,養殖周期變長,死亡率升高為主要特征。當前在我國雞養殖領域常見的球蟲有9種以上,很多養殖場當中往往表現為多種球蟲混合感染,表現出來的臨床癥狀十分復雜,并且在藥物防治過程中,由于很多養殖戶不注重做好科學防控,藥物使用不合理,球蟲的耐藥性顯著增強,當前市場上所銷售的很多球蟲類藥物的防控效果呈現逐漸下降的態勢。隨著規模化及養殖產業不斷向前發展,養殖密度增加的同時,各類傳染性疾病也呈現高發流行的態勢,球蟲病已經成為一種威脅較為嚴重的體內寄生蟲疾病,一旦暴發流行,將會引起大批量的發病和死亡,帶來不可挽回的經濟損失。
球蟲能夠威脅多種年齡品種的雞群,但隨著雞日齡的下降,感染球蟲之后,所表現出來的臨床癥狀炎癥程度呈現出增加的態勢,90日齡以內的雛雞受到球蟲感染之后,表現出來的臨床癥狀最為明顯,15~40日齡的雛雞造成的死亡率最高。種雞在生產過程中通過進行有效的疫苗免疫接種或者感染球蟲之后機體能夠產生有效的抗體,種蛋孵化之后,10日齡之前幾乎不會出現球蟲感染,這主要是因為雛雞機體存在母源抗體保護,但隨著日齡的逐漸增加,母源抗體水平呈現逐漸下降的態勢,雞群對球蟲的易感性就會呈現增加的態勢。成年階段的雞群和育成的雞群由于身體抵抗能力相對較強,受到球蟲侵染之后,大多不會表現出明顯的臨床癥狀,或者出現輕微的腹瀉癥狀,短期內就會消失,逐漸恢復健康,但是該種雞群是養殖場最危險的傳染源,能夠持續向外傳播球蟲卵囊。雞群感染球蟲的唯一天然傳播方式就是采食有活力的孢子化卵囊。球蟲傳播流行不需要中間傳播媒介,隨著患病雞和帶蟲雞的糞便排出體外,污染周邊生態環境,造成飼料、飲用水、飼養管理用具受到嚴重的危害,附著有大量的球蟲卵囊,通過一段時間的生長能夠發育成具有侵染性的球蟲卵囊,雞群通過接觸多種傳播媒介就會受到球蟲卵囊的感染。另外,家禽和野禽頻繁地接觸,養殖場當中存在老鼠和各種吸血昆蟲,也會機械性地將球蟲進行傳播和擴散。養殖密度相對較大,衛生環境不良,養殖條件不合理,飼料搭配不科學,維生素A 添加不足,雞群的腸道黏膜保護功能顯著下降,都會促使或加重球蟲病的傳播流行。球蟲卵囊在自然環境下具有較強的抵抗能力,外界環境當中一般的消毒劑不容易將其破壞,土壤當中能夠維持4~9個月的活力,在陰暗潮濕的環境下,致病性能夠達到15~18個月,但球蟲卵囊對高溫和干燥環境具有較強的抵抗能力。從該種疾病的流行特點來看,疾病的發生流行不受季節影響,一年四季均可以傳播,但由春季向夏季過渡過程中是該種疾病發生流行的高峰期。
球蟲主要對雛雞階段的雞群造成嚴重危害,且隨著雞日齡的下降,發病率和致死率都呈現逐漸升高的態勢。發病之后患病雞主要表現為精神狀態逐漸變差,不能正常采食,羽毛雜亂,長時間臥地不起,肛門周圍有大量的糞便污染,有時糞便將周邊的泄殖腔嚴重堵塞,引發排便不順暢。隨著患病雞腹瀉癥狀的進一步加重,患病雞排出的糞便顏色逐漸加深,由原來的黃色逐漸轉變成深血紅色,排紅色胡蘿卜狀、番茄狀糞便,能夠看到大量的糞便和沒有消化的飼料,墊料表面隨處能夠看到血色糞便附著。發病4~5 d之后,由于機體嚴重脫水,患病雞表現為采食量逐漸下降,飲水欲望顯著增加,嗉囊顯著腫大,內部充滿了波動狀的液體,機體嚴重脫水,身體消瘦,排出棕紅色的血樣水便,還能夠看到雞冠肉髯蒼白失去光澤。有的患病雞除了出現腹瀉癥狀之外,還會表現出一定的神經癥狀,外在觀察運動失調,雙翅下垂,全身肌肉痙攣,最后逐漸昏迷。該類疾病的發病周期相對較短,一般在發病5~7 d 之后,就會因為機體大量脫水或者神經癥狀衰竭死亡。
通過對發病情況進行認真細致的總結,能夠發現雞冠的顏色呈現蒼白色,泄殖腔周圍的羽毛被血色的糞便大量污染,羽毛凌亂逆向生長。病死雞的腹腔切開之后可以發現病變位置主要集中在腸道組織病變,腸道顯著腫大,外觀呈現棕紅色或者深紅色,在腸道表面也能夠看到大小不等,有時呈針尖大小,有時呈米粒大小的灰白色,圓點狀的壞死病灶和紫色的出血點相互交雜在一起。將病變的腸道組織切開之后,可以發現腸黏膜顯著增厚粗糙,腸黏膜表面也會存在大量的潰瘍病灶,腸黏膜大量脫落,腸腔當中存在很多棕紅色的血樣內容物,或者含有大量血凝塊的液體狀物質。盲腸病變最為明顯,盲腸高度腫脹,內部存在大量的血液或者干酪樣物質堆積。
某肉雞養殖戶共養殖肉雛雞3 500 只,2021 年的6 月下旬發現35 日齡的雛雞群當中陸續出現了精神狀態變差,飲水欲望顯著增強,采食量下降或者停止采食的發病情況。仔細觀察還能夠發現大量患病雞呆立在圈舍當中不愿意走動,畏寒怕冷,擁擠在一起取暖,頭部蜷縮在一起,隨后出現了嚴重的腹瀉現象,先是排出黃色的糞便,糞便當中夾雜沒有被消化的飼料,隨后腹瀉癥狀逐漸加重,腹瀉物的顏色逐漸加深,排出的糞便呈現鮮紅色,隨后顏色呈現醬油色,每天都會有大量的雛雞死亡。出現該種情況之后養殖戶認為是壞死桿菌感染引發的傳染性疾病,隨即選擇使用抗菌類藥物進行針對性的治療,沒有取得任何的治療效果,發病雞的數量逐漸增多,并且死亡率顯著升高。獸醫到達養殖場對發病情況進行了有效的回顧和總結,通過仔細觀察能夠發現整個雞群的精神萎靡不振,呆立在圈舍當中扎堆取暖,運動不協調,泄殖腔周圍被糞便嚴重污染,板結在一起。同時對整個養殖場的養殖條件進行檢查,發現衛生環境不良,糞便堆積嚴重,墊料嚴重板結,污染物長時間堆積,沒有得到有效的清理。在一個雞舍當中存在年齡不同、來源不同的雞群。隨即對病死雞進行了認真細致的解剖,能夠發現腸道病變最為明顯,尤其是盲腸病變最為顯著,采集腸道黏膜組織放置在載玻片上,滴加了甘油生理鹽水,放置在顯微鏡下觀察,能夠發現大量的球蟲卵囊存在,隨后又進行了病原分離鑒定,沒有發現細菌感染的情況,由此可以判定球蟲感染引發的雞球蟲病。確診之后按照中西醫結合治療的手段,對患病雞進行針對性的治療,很好地控制了病情,避免造成更為嚴重的經濟損失。
從當前雞球蟲病的流行情況來看,由于長時間的不科學用藥,球蟲病的耐藥性顯著增強,多種藥物的防控效果呈現逐漸下降的態勢,所以在對患病雞進行針對性治療過程中,一定要構建綜合性的方案,將中藥和西藥治療手段有效結合,如此能夠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避免病原產生嚴重的耐藥性,確保在短時間內緩解患病雞的臨床癥狀。在雞群的飲用水當中添加磺胺二甲氧嘧啶,使用劑量為1 g/kg 飲水,連續使用5 d,看到效果不顯著之后,更換了磺胺氯吡嗪,添加量為1 g/kg飲水,每天使用1次,連續使用3 d,并且在整個雞群的飼料當中添加維生素K3、新霉素粉劑,防止腸道因寄生蟲破壞而造成充血炎癥。讓患病雞間歇性地飲用5%的碳酸氫鈉注射液緩解腎臟尿酸鹽沉積。中藥主要以殺蟲,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益氣,養血為主要治療原則,中藥組方是由大黃90 g、黃柏120 g、當歸70 g、黨參100 g、白術50 g、常山150 g、鴨膽子150 g、青蒿115 g、白頭翁150 g制成,將上述藥物研磨成粉劑之后,每噸飼料分別添加100 g,配合維生素K3進行聯合用藥治療,能夠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按照上述綜合防控措施,進行了為期14 d的治療,患病雞的臨床癥狀逐漸好轉,發病雞的數量逐漸下降,死亡停止。
雞球蟲病的發生流行與飼料的營養水平較低,生長環境不良以及飼養管理不當密切相關,所以在球蟲病防控過程中,應該從上述幾個方面入手,對養殖管理方案做出有效的調控。飼料搭配過程中,一定要保證飼料新鮮整潔衛生,營養均衡。集約化規模化養殖模式之下,常規飼料配方基礎上,要在飼料當中額外添加維生素A、維生素K 和維生素C 等多種維生素,增強雞群的抵抗能力,尤其要增強胃腸道黏膜的保護功能,提高對球蟲的抵抗能力。養殖場需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不同類型的球蟲類藥物進行驅蟲處理,合理用藥,針對性用藥,能夠有效避免球蟲產生嚴重的耐藥性,并且在球蟲預防治療過程中,應該做到連續用藥,輪換用藥,穿梭用藥,要將中藥和西藥聯合應用,如此才能夠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將球蟲病的發生流行率降低到最低程度。最為重要的是應該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加強養殖環境的有效調控,定期對圈舍當中的飼料槽、飲水乳頭和相關工具進行有效的清洗和衛生消毒,及時清除圈舍當中的糞便和各種污染物,堅持做好病死雞的無害化處理,堅持全進全出的養殖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