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彤彤
高中英語教學主要包含聽、說、讀、寫四個部分,理想的教學模式是為四個部分合理分配教學時間,以達到相輔相成、協調發展的和諧局面。然而,由于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大多數高中英語教師將教學重點放在讀與寫兩個部分,教學內容主要集中在閱讀理解的解題技巧、作文的寫作方法、語法的講解訓練、詞匯的背誦默寫等方面,對于聽力教學明顯缺少關注。在傳統的聽力課堂上,教師通常占據主導地位,而學生只能被動地獲取一些新的詞匯或者句型。教師很少將具體、實用的聽力學習方法教授給學生,而是讓他們依賴機械的聽力習題訓練摸索規律。久而久之,學生難以形成良好的聽力思維方式,同時缺乏有針對性的答題技巧,難以提高聽力水平。
根據《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以下簡稱《課程標準》)的有關要求,“高中英語教學應結合高中生的認知發展能力及切實要求,注重培養學生的以下能力:在社交中得體地使用英語;用英語獲取并處理信息;養成批判性思維,并使用英語分析和解決問題”(教育部2020)。另外,《課程標準》還針對聽力教學提出了教學開展意見,即將培養聽力作為教學目標,尤其要注重在聽力過程中培養學生對文本信息的獲取和處理能力。這不僅明確了高中生英語聽力的教學標準,還強調了高中英語課堂中聽力教學的重要性(牛晨曦 2021)。鑒于此,下面主要基于元認知策略的相關理論,對高中英語聽力教學的開展進行探討。
元認知是美國心理學家弗拉維爾(Flavell)于1976年提出的概念,解釋為“個人對于自己的認知過程及結果,或者對于其他相關事情的知識,以及為達成某一目標或任務,依據認知對象對認知過程進行主動監測,并進行連續調節和協調的過程”。簡單來說,元認知指反映或者調節認知活動的知識,也包括認知活動。一方面,元認知作為一個知識實體,既包括靜態的認知能力,又包括動態的認知活動;另一方面,元認知可以是一個過程,即對當前認知活動的調節過程。元認知是一個人認知活動的核心,并在認知活動中起至關重要的作用。
元認知策略首先指學生能夠認知并調節自我意識的能力;其次指學生能夠理性地計劃任務,思考有效的學習方法,監控并調節認知過程中的認知行為及策略;最后指學生在活動后對自己的學習成果進行科學的反思,最終形成相應評價。元認知策略可以分為規劃策略、監控策略和評估策略三種。
規劃策略可應用于高中英語聽力教學的課前準備工作。作為一種程序性方法,規劃策略可以針對高中英語聽力教學的要求,指導教師設置聽力教學目標,選擇適合高中生學習水平的聽力材料和科學的聽力指導策略,針對課上會出現的問題預先提出解決方案,從而有效完成聽力教學任務(牛晨曦 2021)。
在具體實施方面,規劃策略對于教師主要有如下要求:
首先,在挑選聽力材料時,要全面了解學生的聽力水平,著重考慮他們的英語學習能力和接受程度,針對其學段挑選出與之實際情況相匹配的聽力材料。在聽力材料的內容及語速等方面要進行科學、細致的篩選,有效激發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避免因選取的聽力材料太難或太易而導致訓練無效。除了課內的英語聽力習題之外,教師還可選取China Daily、可可英語、英語巴士等媒體上的音/視頻資源,補充一些國內外時事、經濟、歷史、文化等話題的聽力材料。這些材料涉及的知識面更廣,更貼合實際生活,能夠有效開闊學生的視野并增加其知識儲備。另外,教師應帶領學生根據自身水平制訂適合自己的學習目標和規劃。有了具體的目標和規劃指導,就能讓學生明確學習任務,以及在每個階段應采取什么樣的行動,獲得什么樣的效果(張洪生、王秀慧,等 2020)。同時,教師要及時關注每一位學生的計劃落實情況,保證其學習計劃的有效實施。
其次,在播放聽力材料前對學生進行重點指導。一般的英語教學中很少單獨設置聽力練習課堂,通常是利用早讀課或者其他空閑時間讓學生自主進行碎片式聽力練習,每周兩三次。這種聽力練習的主要形式通常是統一播放聽力音頻,先讓學生自主練習,然后公布答案,讓他們自己校對。當遇到做錯的題時,主要采取重復播放錄音或者發放聽力文本讓學生自己改正的解決方式。這種傳統的聽力練習形式存在諸多弊端,如學生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全程認真自主做完聽力練習;掌握不了科學的聽力技巧,不清楚如何做聽力練習,無法有效提升聽力水平;聽力文本中出現的難度較大的詞匯或者句型得不到有效和及時的講解等。針對以上問題,在聽力練習前,教師可以帶領學生一起梳理聽力文本中出現的生詞和重難點句子,幫助其理解。在做題技巧上,教師要指導學生迅速篩選聽力文本,抓關鍵詞和關鍵句,尤其要注意文本中數詞和連接詞等關鍵詞,重點訓練其有效過濾干擾信息的能力,逐步提升其英語聽力水平(李昊冉、龍麗偉 2021)。
以2021年高考英語全國卷聽力試題為例,其主要考查內容包括基本事實題,簡單推斷題,說話人的意圖、觀點和態度題,以及主旨要義題。例如:
(1)What time is it now?
(2)What is the woman’s opinion about the course?
(3)What are the speakers going to do?
(4)How much rent should one pay for the onebedroom apartment?
(5)What is the speaker talking about?
2021年高考英語全國卷聽力試題中有5道題與數字有關,占比相當大。因此,教師要帶領學生掌握相應的數字詞匯、詞組,熟悉常用的倍數、運算、比例、比較的信息詞和時間表達,如double、twice、three times、plus、minus、come to、add up to、quarter、dozen、twenty percent、decade、fortnight、a couple of days、the day after tomorrow、last week、half an hour ago等。此外,在聽力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注意區分易混淆的詞,如“十幾”和“幾十”的英文表達,聽清是thirteen還是thirty。數字題型經常以詢問商品價格的形式出現,這種題型就需要學生進行一些簡單的數學運算。學生在聽力過程中要注意涉及商品價格的關鍵詞匯或者表達,如50%off、half the price、discount、pair、couple、bargain、change、on sale等。另外,學生應特別注意商品的件數,買多件商品打幾折,是否找零等細節信息。總之,學生要準確把握細節并迅速處理數字信息,從而得出正確答案。
最后,要注重對學生聽力習慣的培養。在每次聽力教學前,教師可要求學生快速熟悉聽力題干,了解聽力內容,并在題干中將重點詞標出來,對聽力文本內容進行合理預測。另外,教師還要敦促學生在聽力過程中注意力保持高度集中,做到不漏聽信息、不錯聽信息,避免犯低級錯誤,從而保證聽力的有效性。
監控策略指學生對學習過程的有效監控。監控策略可以在特定的時間內對認知行為標準進行有效評估,并根據既定目標的完成程度及時對認知行為進行調整,貫穿認知活動的全過程(牛晨曦2021)。具體來說,在聽力教學中,監控策略的應用可分為兩個方面:學生對自身聽力活動的監控;教師對學生聽力過程的監控。
一方面,學生在完成聽力任務的過程中會對自身的認知程度進行監控。例如,在聽力文本中遇到難以聽懂或難以辨別的詞匯或語句時,學生自身的反應如何,是否要增加平時的詞匯積累;在遇到難以理解的陌生話題時,能否及時調整聽力策略;監控自身在聽力全程的注意力是否集中,是否出現聽力文本已播放到下一題,而自己的注意力仍停留在上一題,甚至上面幾題。這種注意力分散的問題會嚴重影響學生對整個聽力訓練的把控。因此,在聽力過程中,學生應做一題、放一題,讓自身的注意力跟著聽力文本走。
另一方面,教師應及時監控學生的聽力狀況,關注不同英語水平的學生對給定聽力材料的反饋,并針對其反應進行有針對性的課堂指導(盧燕2020)。此外,教師還應關注在聽力過程中學生能否排除干擾信息,抓住有效信息。針對能力較差的學生,教師應指導其加強聽力訓練,訓練其快速抓住聽力文本關鍵詞和主題句的能力。
以2021年高考英語全國卷長對話中的第16題為例:
問題:
Where is the apartment the speakers would like to see?
A.On Lake Street.
B.On Market Street.
C.On South Street.
聽力文本:
W:Anything interesting in the paper today,dear.
M:Well,yeah.There are a few here that might interest us.Here’s one for just four hundred dollars.It only has one bedroom,but it sounds nice,near Lake Street.
W:Yeah.Let me see what the cheapest two bedroom apartment is.Oh,here’s one on Market Street.It’s a real bargain.Only three hundred and fifty dollars.But it doesn’t have any furniture.
M:Well,it costs a lot to buy all the furniture.
W:Oh,here’s another one for just over four hundred dollars.This sounds very interesting!It’s on South Street.That’s a nice area.
M:Yes,it’s quiet.Did you say two bedrooms?
W:Yes,at four hundred and fifteen dollars.
M:Why don’t we go and have a look
W:Okay,I’ll give them a call.
這篇長對話比較典型,出現的干擾因素比較多,需要學生在聽力過程中認真、仔細地篩選出關鍵信息。首先,學生在記筆記時要抓住三個要點:房型、價格及地點,同時,應關注說話者的情感取向。由此可知,第一種房源是一居室,$400,靠近Lake Street。情感取向應注意三個關鍵詞:only、but、nice。雖然它只有一間房,但是還不錯。由此可知說話者持保留意見。接著往下聽,第二種房源是兩居室,$350,在Market Street。情感取向應注意關鍵詞but,一個轉折表達出沒有任何家具。從下文可知買家具要花費很多錢,說話者不滿意。因此,聽到這里可排除第二種房源。第三種房源也是兩居室,$450,在South Street。情感取向應注意三個關鍵詞:interesting、nice、quiet。這表達出說話者對該房源很滿意。最后兩個人相約去看房,可以確定選擇第三套,因為問的是該房源的地點,所以答案選C。
除了技能訓練外,教師還應關注學生在聽力訓練中的情感變化,盡量多鼓勵,培養其提高聽力水平的信心。另外,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個性差別,對于成績較差的學生,應指導其關注聽力試題本身,總結成功經驗,汲取失敗教訓;對于聽力水平較高的學生,可鼓勵其適當增加聽力訓練的難度,課后進行自主提高訓練,并鼓勵其進行挑戰性學習。同時,針對聽力材料中比較好的話題,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課堂討論、配音表演、模仿或復述等方式進行鞏固,加深他們對話題的理解,激發其學習興趣。
評估策略指對認知問題影響的評估,其評估結果直接影響是否要根據存在的認知問題調整相應的認知策略。評估策略可應用于檢查聽力教學活動的任務完成情況,以及聽力策略的使用效果,若發現問題,可采取修復措施,及時調整或更改認知策略(牛晨曦 2021)。
在聽力訓練結束后,教師要及時指導學生對自己的表現進行整體評估,審視自己能否達成聽前制訂的學習規劃和目標;引導學生對錯誤的地方進行反思,可讓其通過小組討論交流的方式共同總結經驗,找出錯誤的原因,提出改進的方法,從而共同進步。例如,對于在數字題型上經常犯錯的學生,教師可以設計聽后訓練環節,強化他們對數字的敏感度,培養其抓取關鍵信息的能力。教師可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設定一些話題,如“Please make a dialogue with your partners,using the following topics:(1)plan a trip to Beijing;(2)arrange the travelling schedule for a group of foreigners in Suzhou;(3)bargain for a discount at a clothes shop”。這些話題既可以有效訓練學生對一些時間和價格等數字的表達,有助于其鞏固相關聽力題型,又可以鍛煉其口語表達能力。
此外,教師要鼓勵學生培養自主學習意識,針對自身比較薄弱的環節,課后反復精聽對應的聽力材料,并反思此前的錯誤及以后該如何避免;鼓勵學生在反復訓練中不斷調整自己的聽力策略,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聽力節奏。教師應從課堂的主導者轉變為學生的引導者,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充分發揮其主動性,有效促進其英語聽力水平的提高。
綜上所述,元認知策略在高中英語聽力教學中有較強的實用性。教師可充分利用規劃策略、監控策略及評估策略,指導聽力教學的有效開展。首先,在聽力教學前,對聽力課堂內容可預先制訂符合學生實際聽力水平的合理規劃目標,對聽力重難點可開展預先指導,并注重其思維模式和學習習慣的培養。其次,在聽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指導學生對聽力活動進行自我監控,同時監控整體學生的聽力過程,及時調整教學策略。最后,在聽力教學后,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對聽力訓練進行有效評估,汲取成功經驗,總結失敗教訓。總之,科學地應用元認知策略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從而促進其聽力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