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昕 葛 敏 韓伊伊 譚 偉
(山東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山東 煙臺 264100)
大學生作為國家的未來,其教育工作一直受到國家的高度重視,其中安全教育卻被各個高校所忽視。大學生安全教育工作是一項復雜又富有技巧性的工作,涉及內容較多,其作用和意義也極其深遠。長期以來,由于學生安全教育被忽視,學生安全的問題也日益嚴重,安全教育工作缺乏嚴格的管教機制,而且安全教育內容十分落后、單一,教育隊伍的整體素質水平較低,正是這樣的一個不成熟、不完善的教育,才使得學生無法從中獲取有意義的安全教育知識,而且普通的教育模式也無法吸引學生[1]。所以存在于安全教育中的問題有很多,這些問題都急需相關部門解決,而他們也應該意識到大學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目前,雖然很多高校已經意識到大學生安全教育的嚴重性,但是很多都是形式上的宣傳,而且大多數以安全常識為主題,在宣傳形式上還缺乏新意,比如廣播、墻報、講座等,這樣的方式太過于傳統,根本吸引不了學生的注意,還大大降低了學生對安全教育的積極性,嚴重阻礙安全教育的發展[2]。而且有些高校對此根本沒有采取任何措施,沒有安排基本的安全教育課程,重視程度低,對安全教育只是一個片面的認知,導致學生安全意識薄弱。也有部分高校雖然組建了相對應的組織機構以及領導機制,制定了相關的規章制度,但是仍然將大學生安全教育工作作為階段性、臨時性的工作,高校處于被動狀態,學校似乎在守株待兔,大學生安全教育被忽視,學校在這方面缺乏主動性以及沒有擔當,從上到下都沒有明確的實際行動,沒有真正調動大學生對安全教育的激情[3]。
學校對安全教育應該采取積極的態度,讓大學生對此聽得進去,記在心里。對于安全教育所產生的問題一一解決,比如學校安全教育是否要納入學校的教育計劃,應該用哪種方式來進行實踐,是否應該納入學分制度等,這些問題都要進行探究,而且對安全教育的管理制度要嚴格要求,從管理形式上達成一致。要從學生身上得到意見,這樣才能將安全教育工作進行下去,要對自己的身上擔負的職責了解清楚,將大學生安全教育工作重視起來。
大學生安全教育工作具有操作性、實踐性以及應用性,而一些高校在這方面缺失,學校將安全教育工作集中在安全教育知識的傳授以及校內安全的維護,多于這種片面的安全知識,學生基本都是左耳進,右耳出,缺乏實質性的安全教育,這也使得學生在面對突發緊急安全事故時,缺乏安全防范能力和應對能力,導致學生手足無措以致嚴重的后果。而部分學校在處理安全教育問題上,沒有與時俱進只是適當地講授安全知識,而且內容選題是針對安全隱患的,相對傳統。往往是在學生出事后,才采取一些措施,沒有真正采取“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向,使得大學生安全教育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忽視了學生安全教育的技能培養和鍛煉[4]。
應該將大學生安全教育方面課題,引用到互聯網、手機等,在這個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傳統的教育方式已經被淘汰,不能僅僅從一個方面入手,要多方面將安全知識融入學生的生活。信息媒體已經在一定程度上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學校可以通過這個渠道宣傳安全教育,讓學生意識到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讓被動變主動。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樹立正確的安全觀念,加強學生的防范能力,提高面對突發事件的處理能力。
安全教育工作是一項需要精心策劃、活動落實、科學規劃的工作,也需要較強的領導能力的人來任職,然而部分高校將這項工作交任給學校保衛處或者學工管理部門,這樣的一支隊伍往往沒有經過正規的學習,也沒有專業的訓練,缺乏相關安全知識以及法律法規知識,所以難以對學生開展深入的安全教育工作,也缺乏和學生面對面的交流和學習,只能做表面的安全教育工作,對于其他的研究工作就會顯得力不從心。說明一些學校沒有真正將大學生的安全教育工作納入學生的學習范圍內,沒有完全調動全校職工對學生安全教育工作的積極性,缺乏對這項工作的安全責任。正是學校對大學生安全教育工作的疏忽,安全教育隊伍的整體素質較低,造成教學工作內容枯燥乏味,教育手段過于老套傳統,無法吸引學生,提高不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導致安全教育工作的失敗,而學校對此卻沒有及時調整,從而影響了大學生安全教育工作的進度,教育效果也十分不理想。
所謂的安全意識指的是,人們在頭腦里建立起來的生產必須安全的觀念。安全意識可以幫助人們避免危險、消除威脅,這是在腦子里形成的安全思維。現階段的大學生生理發育成熟,心理發育遲緩,但是卻極極渴望步入社會,但自身的保護意識薄弱,缺乏經驗,承受力低,對社會的判斷能力低,安全意識低,所以對于大學生來說,安全教育也是一門重要的課程,是打開社會大門的關鍵鑰匙[5]。為讓安全教育工作由被動轉化為主動,讓學生從根源上意識到危險,了解安全教育的重要。具體的安全意識如下。維護國家安全的公民意識;自我的防范安全意識;遵紀守法和法律維護意識;面對突發事件的應變意識:積極面對挫折的健康心理意識等。每個環節都不能缺少,安全意識教育是安全教育工作的關鍵。
安全知識教育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法律知識教育。法律知識教育可以加強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大學生的社會閱歷較少,容易受到各種危險,而法律就是最好的武器。第二,人身安全教育,即使在校內也存在安全隱患,而人身安全教育就是避免個人安全和健康的有效途徑。第三,財產安全教育。財產安全教育里包括防搶劫、防詐騙、防誤入非法組織等,都需要學生擦亮眼睛,及時避免這些危險事件。第四,交通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是學生從小到大都在學習的內容,它的內容有如何選擇安全合法的交通工具,以及遵守交通規則等,各個方面都存在安全隱患,需要學生防患于未然[6]。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網絡已經從各個方面深入人們的生活,因此網絡安全教育也十分重要,需要提高學生網絡安全防范意識,讓學生充分了解相關的網絡安全的法律。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學生安全教育新增添的內容,其中主要是消除學生內心面對實踐的不安穩因素,因為學生的心理承受壓力的能力較弱,情緒容易失控,當面對更為復雜的社會、學校等環境時,壓力會隨之加重,極其容易出現心理問題。
安全技能的培養是為有效保護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財產安全,新時期大學生應該具備安全技能的熟練掌握,為從初級的安全知識到熟悉掌握技能,學生需要經過有目的,有組織的反復練習,從而達到技巧性技能階段。首先,學生需要加強防火,防盜,防騙,防搶劫等比較常見的安全事故的防范能力,雖然比較常見但也不能缺少這方面的培養。其次,是學生在校的自我管理能力,嚴格遵守校律校規,自覺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這是對自己的一種約束管理,以及培養學生的突發事件的應變能力,可以采取活動演練,提高學生的處理能力。還有就是學生在面對緊急事件時的自救能力,比如大自然災害,地震,洪水,塌方等,都需要學校對學生進行嚴格的安全教育[7]。
為提高學生安全教育的有效性,需要改變傳統的教育方法,利用學生感興趣的方法實施教學,學校的教育隊伍可以開啟網絡教學,開啟學校的安全教育官網,在官網上進行安全教育知識的講授。現在大學生都喜歡在社交平臺上發表自己的觀點和討論,學校可以利用這個渠道開展課堂教育,采用圖文或者視頻等學生容易接受的方法來進行教學,這樣可以大大提高教學效率,采用豐富的活動為支撐,吸引學生走進課堂。這是一種多樣化和現代化的課堂,以系統的講授為主,結合相關案例,讓學生進行探討,更加深入學生思維。在學校也要進行宣傳,可以利用廣播、電視以及學校官方媒體等,這樣的宣傳方式形象直觀、印象深刻。潛移默化地將安全知識深入學生思想,而且可以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比如,安全知識講座、安全知識競賽、安全演練等,提高學生的積極學習,活動應該包含獎勵,可以加強學生的積極參與。
加強學生安全教育,增強安全教育效果,需要一支強有力的教育隊伍。部分學校將學生安全教育工作放在學校保衛處或者輔導員身上,但是以學校保衛處和輔導員的資質做這件事情還是十分困難的,因為他們缺乏專業的知識并且能力水平有限,導致安全教育工作受到限制,難以得到很好的發展。教育隊伍的能力水平和素質的高低將直接影響學生對課堂的重要性認識,所以專業的隊伍十分重要。首先,要精選組織教員,制定相關的教員的執教標準:責任心強,政治水平高,有專業的知識,實踐經驗豐富等,隊伍建設是基本要求[8]。其次,增強隊伍的思想政治教育與政治敏銳性,提高對安全教育的重視度與責任心,要加強他們對法律法規的熟知程度,擁有豐富的安全保護實踐經驗,這些都是提升隊伍質量的關鍵。
安全教育知識對于現代大學生過于籠統,我國的安全教育內容基本圍繞國家領土主權和安全利益不變,以及對軍事威脅的安全教育。隨著時代在變化,安全觀也隨之改變,大學生安全教育工作應該緊貼學生生活,也只有貼近實際生活,才能貼近學生,吸引學生參與其中。很多高校的安全內容較多是以學生的自身安全為主的實踐活動,讓學生覺得麻煩且厭煩,安全教育隊伍可以針對不同的學生進行不同的安全教育,突出教育重點,有區別地開展安全教育工作,對不同時期學生的問題,進行有計劃系統性的進行。新時期,新的安全教育內容,包括人身安全、財務安全、心理安全、出行安全、社交安全、網絡安全、信息安全等,因此安全教育內容也要與時俱進,才能收到更好的實際效果,由傳統安全實現新安全觀的轉換,不斷加強學生的安全意識,增強學生的安全行為能力。
讓大學生安全教育形成一種新的校園安全文化,是一種特殊的文化現象。安全教育深入校園文化,營造良好的校園安全文化氛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校園安全教育對大學生的影響是慢慢深入的,其影響力是持續的。安全教育工作的重點之一就是營造良好的校園安全文化氛圍,安全教育文化將直接影響對學生個體的發展,學校安全文化需要全體職工的參與,只有這樣才能在校園內形成一個人人重視安全、人人關心安全的校園環境,安全教育的工作目的才能實現。
綜上所述,開展大學生安全教育工作十分重要。安全是大學生發展的必要前提,是法治建設不斷完善和社會進步的需求,安全教育工作應該貫穿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安全教育是學校加強學生穩定工作的前提。加強大學生安全教育,進一步為社會培養并提供了高素質人才,安全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各大高校應該充分認識到大學生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它促使了我國教育事業的持續發展,確保我國社會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治安穩定。各大高校應該加強對學生的教育管理,優化教育方式,革新安全教育內容為學生探索新的路程。國家相關部門也應該加強對學校的管理,要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以及教學制度,打擊那些嘴上功夫的學校,要保證教育能夠取得實質性的效果。將安全教育納入學生的必修課程,應該從中學生開始抓起,讓學生從小意識到安全的重要性,掌握相關的安全知識與基本的安全技能。安全教育工作要一直干下去,這樣才能保障學生的生命財產安全,安全教育之路想要走下去,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