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莎雯
(上饒市廣信區血防站急診科,江西 上饒 334100)
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bronchitis,AECB)是急診常見病之一,可引起副交感神經亢進,導致過敏進而引發喘息,嚴重程度下可造成呼吸困難等不良后果[1]。現階段,臨床多以糖皮質激素作為AECB 等疾病的常用治療藥,通過其抗炎、免疫抑制等機制,降低氣道高反應性,以此達到治療目的[2]。其中,甲潑尼龍琥珀酸鈉是近年來較為常用的人工合成類糖皮質激素藥,可與胞漿內特異受體相結合,發揮抗炎、平喘等作用[3,4],但該藥伴有一定的毒副反應,不利于臨床的長期治療。特布他林作為一種高選擇性β-受體激動劑,可有效舒張支氣管平滑肌,解除氣道痙攣,改善通氣功能,將其應用于AECB 治療中,可促進呼吸障礙的盡快消除,對其癥狀改善具有積極作用[5,6]。目前,臨床關于甲潑尼龍琥珀酸鈉聯合特布他林治療AECB 的研究并不多見。在此,本研究結合2019 年1 月-2021 年6 月我院收治的56例AECB 患者臨床資料,觀察注射用甲潑尼龍琥珀酸鈉聯合特布他林霧化吸入治療AECB 的效果及安全性,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 年1 月-2021 年6 月上饒市廣信區血防站急診科收治的56 例AECB 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28 例)與觀察組(28例)。對照組男18 例,女10 例;年齡32~58 歲,平均年齡(47.93±5.12)歲;慢性支氣管炎病程1~8年,平均慢性支氣管炎病程(4.25±1.30)年。觀察組男16 例,女12 例;年齡33~59 歲,平均年齡(47.86±5.23)歲;慢性支氣管炎病程1~8 年,平均慢性支氣管炎病程(4.31±1.42)年。兩組性別、年齡、慢性支氣管炎病程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患者均知情且自愿參加,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納入和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符合慢性支氣管炎診斷標準;②急性發作期;③發病至就診時間不超過72 h;④無藥物禁忌。排除標準:①嚴重肝腎功能障礙者;②肺部嚴重感染及惡性病變者;③存在近期糖皮質激素治療史者。
1.3 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基礎治療,包括支氣管解痙、止咳、平喘、吸氧、抗感染等。
1.3.1 對照組 采用注射用甲潑尼龍琥珀酸鈉(國藥集團容生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10098,規格:500 mg)治療,劑量40 mg/d,混合100 ml 0.9%生理鹽水進行靜脈滴注,靜滴時間>30 min,1 次/d,療程6 d。
1.3.2 觀察組 采用注射用甲潑尼龍琥珀酸鈉聯合特布他林霧化吸入治療,其中注射用甲潑尼龍琥珀酸鈉治療方案同上,將其療程調整至3 d。同時,給予硫酸特布他林霧化液(AstraZeneca AB,批準文號:H20140108,規格:2 ml∶5 mg)吸入治療,2 ml/次,3 次/d,療程6 d。
1.4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臨床療效、肺功能[呼氣流量峰值(PEF)、最大通氣量(MVV)、第1 秒用力呼氣量(FEV1)]、血氣指標[血氧分壓(PaO2)、二氧化碳分壓(PaCO2)]、實驗室指標[白細胞(WBC)、中性粒細胞計數(NEUT)、C 反應蛋白(CRP)]、不良反應(消化道反應、咽部不適、皮疹瘙癢、頭暈頭痛、低血鉀癥)。臨床療效:完全緩解為患者肺部干啰音及喘息癥狀完全消失,實驗室指標恢復正常;好轉為患者肺部干啰音及喘息癥狀好轉,實驗室指標恢復至急性發作前,無效為患者癥狀及實驗室指標均無明顯改善,甚至加重。總有效率=(完全緩解+好轉)/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組間行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2.2 兩組肺功能比較 兩組治療后PEF、MVV、FEV1高于治療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肺功能比較()

表2 兩組肺功能比較()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
2.3 兩組血氣指標比較 兩組治療后PaO2高于治療前,PaCO2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PaO2高于對照組,PaCO2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血氣指標比較(,mmHg)

表3 兩組血氣指標比較(,mmHg)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
2.4 兩組實驗室指標比較 兩組治療后WBC、NEUT、CRP 水平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實驗室指標比較()

表4 兩組實驗室指標比較()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
2.5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5。

表5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n(%)]
慢性支氣管炎是呼吸內科常見病,其急性發作可導致癥狀加重,需及時控制,以緩解肺部損害[7]。甲潑尼龍琥珀酸鈉是治療AECB 的常用藥之一,其活性成分對支氣管上皮細胞及肺泡均具有良好的親和性,可與靶細胞內糖皮質激素受體相結合,以此干擾炎癥細胞的基因轉錄,發揮抗炎作用,降低氣道高反應性[8,9]。同時,該藥還可促使嗜酸粒細胞凋亡,減少氣道分泌物,進而改善呼吸通暢性[13,14]。但注射用甲潑尼龍琥珀酸鈉的毒副作用較強,長期滴注治療可引發一定的不良反應問題,對其臨床療效及安全性造成了較大影響。對此,臨床認為[15],AECB 的治療方案需在保證治療效果的同時,最大限度減少藥物帶來的不良反應,以保障患者的治療有效性與安全性。特布他林為強效β-受體激動劑,該藥對氣道β2受體具有較高選擇性,可增強支氣管黏膜纖毛上皮廓清能力,抑制內源性致痙攣物質的釋放,進而舒張氣管平滑肌,達到解除氣道痙攣、改善通氣功能的目的[16-18]。通過特布他林霧化吸入,可將藥物直接送至病灶,快速發揮其解痙及支氣管擴張作用[19],因此聯合甲潑尼龍琥珀酸鈉短期靜脈滴注治療,可促進療效提升,同時保證患者的用藥安全。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注射用甲潑尼龍琥珀酸鈉聯合特布他林霧化吸入治療對AECB 具有良好療效,與楊能學[20]報道一致,可見二者聯合有利于AECB 患者療效的改善。分析認為,特布他林可有效緩解支氣管痙攣,而潑尼龍琥珀酸鈉作為腎上腺皮質激素,具有較強的抗炎作用,不僅可快速控制氣道炎性的溢出,同時可加強特布他林等β 受體激動劑的藥效作用,因此聯合應用可進一步提升療效[21]。同時,兩組治療后PEF、MVV、FEV1高于治療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注射用甲潑尼龍琥珀酸鈉聯合特布他林霧化吸入可改善患者肺功能,其效果優于單一甲潑尼龍琥珀酸鈉治療。此外,兩組治療后PaO2高于治療前,PaCO2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PaO2高于對照組,PaCO2低于對照組(P<0.05),證實聯合用藥方案可改善機體血氧濃度,有利于患者血氣狀態的恢復,這與其肺功能改善效果存在直接關聯。與此同時,慢性支氣管炎的急性發作可引起WBC、NEUT、CRP 等血常規指標升高,對此,臨床已將以上指標作為AECB 病情評判的重要標志物[22]。本研究結果發現,兩組治療后WBC、NEUT、CRP 水平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聯合方案可促進患者血常規水平的恢復,效果理想。在用藥安全性方面,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7.14%,低于對照組的28.57%(P<0.05),表明聯合用藥可降低藥物引起的不良反應,這與甲潑尼龍琥珀酸鈉治療時間的縮短有關,通過減少該藥的使用,大大降低了毒副作用的發生。
綜上所述,注射用甲潑尼龍琥珀酸鈉聯合特布他林霧化吸入治療AECB 的療效確切,可改善患者肺功能血氣狀態,恢復其血常規指標,減少藥物不良反應發生幾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