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宗溪把最好的年華全部獻給了川藏鐵路,這位目光堅毅的鐵路工程師,在選定的道路上,迎著雪域高原的日落日升,篤定前行,不負韶華!
鄭宗溪,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中鐵二院川藏鐵路勘察設計總指揮部黨工委書記、副指揮長,全國勞動模范,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后備人選,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火車頭獎章、茅以升鐵道工程師等多項榮譽。他先后主持或參與完成了20余項國家重點項目的設計工作,獲省部級及以上優秀設計獎30余項、省部級工法1項、授權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20余項,發表論文10余篇。他長期奮戰在川藏鐵路建設第一線,被喻為“新天路上的筑夢人”。
扎根雪域,只為筑夢天路
川藏鐵路舉世矚目,是世界鐵路史上最復雜、修建難度最大的鐵路建設工程。早年間,中鐵二院人就開始了川藏鐵路的勘察工作,經過幾代鐵路建設者們的努力,終于迎來了川藏鐵路啟動的時刻。
作為川藏鐵路先行段和試驗段,拉林鐵路共16次跨越雅魯藏布江,沿線山勢異常險峻,溝谷深邃,是中國地殼運動最強烈的地區之一,建設難度世所罕見。
2014年底,經慎重考慮,中鐵二院任命時年39歲的鄭宗溪為川藏鐵路拉林段配合施工項目部經理。彼時,擔任中鐵二院土建二院副總工程師的鄭宗溪沒有絲毫猶豫,直接進駐藏區,埋頭一干就是5年多,平均每年駐扎現場超過300天!
夢想筑路,科技報國!面對拉林鐵路建設過程中眾多世界罕見的不良地質難題,鄭宗溪帶領團隊開展科技攻關:針對風積沙分布廣泛、圍巖自穩能力極差的風險,率先提出風積沙隧道設計及施工的工藝工法,形成成套技術;針對隧道長大段落高地溫問題,創新性地將物探和鉆探相結合,精確預測洞內高地溫,形成高地溫隧道洞內綜合降溫技術;針對富水冰磧層難題,積極探索綜合探測方式超前地質預報,有效保證施工安全;針對全路段罕見的巖爆現象,大力采用主被動巖爆綜合控制技術,建立巖爆安全防護體系,為現場施工提供了可靠的技術支撐和保障……
2018年,以鄭宗溪命名的勞模創新工作室成立,研究成果直接為川藏鐵路建設提供最強有力的技術保障,不僅圓滿解決川藏鐵路拉林段建設過程中的復雜技術問題,也為川藏鐵路的建設做了大量具有指導意義的技術儲備。
2019年,未滿44歲的鄭宗溪被任命為中鐵二院川藏鐵路勘察設計總指揮部副指揮長、副總工程師,并主持日常事務工作。他帶領團隊,肩負起幾代二院人的川藏鐵路夢想,也肩負起川藏鐵路建設的國家使命。在他最好的年華,國家將最光榮的使命交給了他,他堅定地說:“我要把最好的年華全部獻給川藏鐵路!”
2022年,鄭宗溪擔任中鐵二院川藏鐵路勘察設計總指揮部黨工委書記,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川藏鐵路建設重要指示精神為指引,以建設川藏鐵路“五大工程”為目標,堅定職責定位,緊盯工作重點,著力構建基層黨組織新體系:針對性加強項目廉潔風險防控,落實“員工暖心關愛工程”;秉承“黨建強經營、黨建促經營”的工作方針,勇擔生產經營大任,深入項目生產一線,主動加強與業主溝通,主動加強與施工單位聯系,主動研究解決項目推進過程中的重難點問題,主動挖掘生產經營和技術服務等能帶來經濟效益的項目,實現了項目黨建、廉潔建設與項目生產經營管理一體協調推進,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完成了工程建設階段各項任務;持續強化黨建保障引領作用,促進黨政思想統一、奮斗目標統一;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引領二院廣大川藏鐵路建設者們立足崗位、銳意進取,發揚迎難而上、敢為人先的精神,為建設川藏鐵路砥礪奮斗。
矢志創新,成就無悔人生
從業以來,從喇叭溪棚洞工程到瓊州海峽過海通道研究,再到國內第一批掌握盾構法隧道設計技術的專業技術人員,鄭宗溪一步一個腳印,用矢志創新,成就無悔人生。
2002年,鄭宗溪擔任國家重點項目——達成線擴能改造工程隧道專業第一設計負責人,由一個助理工程師成長為一個投資額過百億項目的專業第一設計負責人。鄭宗溪針對建設過程中隧道瓦斯涌出具有極大偶然性、不確定性的特點,開創性地建立了“探、測、防、封”多位一體、多種措施聯動的非煤瓦斯綜合防治系統,確保了非煤瓦斯隧道的施工和運營安全,填補了行業空白。該系統現已廣泛應用于成渝客專、渝利鐵路等項目隧道設計與施工中。
因為扎實的工作作風、優異的工作成績,2006年,鄭宗溪被提拔為中鐵二院土建二院隧道所副所長。2007年,鄭宗溪受命擔任襄渝二線新大巴山隧道特殊設計組組長,工作上從不服輸的他主動簽下“軍令狀”。他白天冒著隨時可能突發塌方、涌水突泥的巨大安全風險反復勘察,夜里就在工棚里忍著蚊蟲叮咬熬夜研究方案。經過幾個月的努力,他帶領團隊提出了科學可靠的巖溶治理設計方案,保證了施工及運營安全,成為經典工程病害整治實例,榮獲中國中鐵優秀工程設計一等獎和有“中國土木工程界諾貝爾獎”之稱的詹天佑土木工程獎。
此外,他先后承擔鄭西客專、海南東環鐵路、貴陽樞紐等數十個國內外項目的設計審查工作,主持或參與了中國中鐵股份公司重大項目數十項;參與十余部規范、標準編寫;研究成果多次榮獲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等殊榮。持續的努力、始終如一的工作作風,使鄭宗溪逐漸成為中鐵二院隧道專業的領軍人物。
篤定前行,不負人生韶華
鄭宗溪出生在江西一個偏遠小鎮,當時教育資源比較匱乏,但他酷愛學習、勤奮上進。高中時,他第一次坐上火車,看著鐵路連接的一個個繁華的城鎮在窗外呼嘯而過,他暗暗立誓要成為一名鐵路工程師,為家鄉修建一條康莊大道。功夫不負有心人,高中畢業,他以全校第一的成績考上了西南交通大學,成為鎮上第一個考上重點大學的學生!
工作后,鄭宗溪將努力和奮斗發揮到極致。2008年汶川地震后,單位組織到地震核心區參與寶成鐵路廣岳支線搶險工作,他毅然在地震當天就趕赴現場。為了盡快完成搶險工作,即使預告有強烈余震,他也毫不退縮,用專業和奉獻為災區筑起一道安全屏障。而此時他的妻子正帶著3歲的女兒躲在地震避難所里,當搶險結束后,他才焦急趕去,看到妻女眼泛淚光,百感交集涌上心頭……
鄭宗溪擔任中鐵二院川藏鐵路拉林段項目經理5年多的時間里,工作地點90%以上位于海拔3000米以上。在高原工作困難重重,尤其是筑路區段隨時有突發大型塌方、滑坡的可能。鄭宗溪堅持每周往返拉薩至林芝之間的工地,親自進入隧道現場踏勘,為了鋪筑新天路,他在困難和危險面前勇敢逆行!
鄭宗溪有一雙滿布皺紋與老繭的手,這雙手至少要比他的實際年齡大10歲。這雙手見證了他歷經1500多個日夜的高原堅守,愧對家人的心理煎熬以及高原灼日、冰風、暴雨的侵襲,還有那一身的傷病……這雙手上的每一條溝壑都印刻著他的艱辛歷程!
許多人不了解鄭宗溪的選擇,紛紛勸他早點從高原回來。但他說,如果是在革命年代,他必將是一名無畏的沖鋒者;如果現在需要奪取瀘定橋,他一定是那二十二名勇士中的一員。現在,作為一名鐵路人,他的選擇就是在川藏線這條世紀性戰略工程上,奉獻自己的青春、才智和熱血!
Zheng Zongxi dedicated all his best years to the Sichuan-Tibet Railway. The determined railway engineer, on the road he chose, moves forward on the snow-capped plateau and lives up to his expectations!
Zheng is a professor-level senior engineer and serves as the Secretary of the Party Working Committee and Deputy Commander of General Headquarters of Sichuan-Tibet Railway Survey and Design of China Railway Eryua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REEC). He is a national model worker and a candidate for the Academic and Technical Leaders of Sichuan Province, awarded such titles as National Labor Award Medal, Positive and Kind Youth, Locomotive Medal, and Mao Yisheng Railway Engineer Award. Zheng chaired or participated in the design of over 20 completed national key projects, won 30-plus excellent design awards at ministerial- and provincial-level and above, one provincial and ministerial construction method, and more than 20 authorized invention patents (utility model patents), and published 10-odd papers. He has been fighting in the front line of Sichuan-Tibet Railway construction and is known as the “dream builder on the Sichuan-Tibet Rail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