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上午,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泰國曼谷國家會議中心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并發表題為《團結合作勇擔責任 構建亞太命運共同體》的重要講話。
習近平在講話中指出,亞太是我們安身立命之所,也是全球經濟增長動力之源。過去幾十年,亞太區域經濟合作蓬勃發展,創造了舉世矚目的“亞太奇跡”,亞太合作早已深入人心?,F在,世界又一次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亞太地位更加重要、作用更加突出。新形勢下,我們要攜手構建亞太命運共同體,再創亞太合作新輝煌。
習近平提出幾點建議。第一,維護國際公平正義,建設和平穩定的亞太。亞太過去幾十年經濟快速增長,一個重要啟示就是相互尊重、團結合作,遇到事情大家商量著辦,尋求最大公約數。第二,堅持開放包容,建設共同富裕的亞太。我們要堅持開放的區域主義,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構建更加緊密的區域產業鏈供應鏈,推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穩步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早日建成高水平的亞太自由貿易區。第三,堅持綠色低碳發展,建設清潔美麗的亞太。我們要加強經濟技術合作,加速數字化綠色化協同發展,推進能源資源、產業結構、消費結構轉型升級,推動經濟社會綠色發展。第四,堅持命運與共,建設守望相助的亞太。我們要以戰略和長遠眼光看待亞太合作,維護亞太經合組織在區域合作中的主渠道地位,維護亞太合作正確方向。
11月15日,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七次峰會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并發表題為《共迎時代挑戰 共建美好未來》的重要講話。
習近平在講話中指出,當今世界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是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各國要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倡導和平、發展、合作、共贏,讓團結代替分裂、合作代替對抗、包容代替排他,共同破解“世界怎么了、我們怎么辦”這一時代課題,共渡難關,共創未來。習近平強調,二十國集團成員都是世界和地區大國,應該體現大國擔當,發揮表率作用,為各國謀發展,為人類謀福祉,為世界謀進步。我們要推動更加包容的全球發展。以意識形態劃線,搞集團政治和陣營對抗,只會割裂世界,阻礙全球發展和人類進步。我們要推動更加普惠的全球發展。各國共同發展才是真發展。世界繁榮穩定不可能建立在貧者愈貧、富者愈富的基礎之上。我們要推動更有韌性的全球發展。經濟全球化遭遇逆風,世界經濟面臨衰退風險,大家日子都不好過,發展中國家首當其沖。我們要繼續維護以世界貿易組織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積極推動世界貿易組織改革,推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
習近平強調,糧食、能源安全是全球發展領域最緊迫的挑戰。解決之道在于加強市場監管合作,構建大宗商品合作伙伴關系,建設開放、穩定、可持續的大宗商品市場,共同暢通供應鏈,穩定市場價格。
習近平最后強調,中國共產黨近期舉行了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謀劃了中國未來五年乃至更長時期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目標任務和大政方針。中國將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堅定不移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堅定不移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一個不斷走向現代化的中國,必將為世界提供更多機遇,為國際合作注入更強動力,為全人類進步作出更大貢獻!

11月14日下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同美國總統拜登舉行會晤。兩國元首就中美關系中的戰略性問題以及重大全球和地區問題坦誠深入交換了看法。
習近平指出,當前中美關系面臨的局面不符合兩國和兩國人民根本利益,也不符合國際社會期待。中美雙方需要本著對歷史、對世界、對人民負責的態度,探討新時期兩國正確相處之道,找到兩國關系發展的正確方向,推動中美關系重回健康穩定發展軌道,造福兩國,惠及世界。中美關系不應該是你輸我贏、你興我衰的零和博弈,中美各自取得成功對彼此是機遇而非挑戰。我高度重視總統先生有關“四不一無意”的表態。雙方應該堅持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共同確保中美關系沿著正確航向前行,不偏航、不失速,更不能相撞。遵守國際關系基本準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這是雙方管控矛盾分歧、防止對抗沖突的關鍵,也是中美關系最重要的防護和安全網。
習近平強調,臺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關系政治基礎中的基礎,是中美關系第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希望美方言行一致,恪守一個中國政策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偨y先生多次講過不支持“臺獨”,無意將臺灣作為謀求對華競爭優勢或遏制中國的工具。希望美方將總統先生的承諾落到實處。
拜登表示,美中作為兩個大國,有責任保持建設性關系。美國尊重中國的體制,不尋求改變中國體制,不尋求“新冷戰”,不尋求通過強化盟友關系反對中國,不支持“臺灣獨立”,也不支持“兩個中國”“一中一臺”,無意同中國發生沖突。美方也無意尋求同中國“脫鉤”,無意阻撓中國經濟發展,無意圍堵中國。美國政府奉行一個中國政策,不尋求利用臺灣問題作為工具遏制中國,希望看到臺海和平穩定。
兩國元首同意,雙方外交團隊保持戰略溝通,開展經常性磋商。兩國元首還就烏克蘭危機等問題交換了意見。
11月12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柬埔寨金邊出席第二十五次東盟與中日韓(10+3)領導人會議。東盟國家領導人以及韓國總統尹錫悅、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共同出席。柬埔寨首相洪森主持會議。李克強表示,東亞地區是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10+3是東亞合作的主渠道。李克強提出五點建議:一是保持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二是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三是提升危機應對能力。四是深化人文交流。五是助力可持續發展。與會領導人表示,中日韓是東盟國家的主要合作伙伴。10+3是地區合作的壓艙石,在推動地區經濟發展、維護地區和平穩定、合作抗擊疫情等方面取得重要合作成果。
11月1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泰國曼谷會見菲律賓總統馬科斯。習近平指出,中方始終從戰略高度看待中菲關系。中菲同為亞洲發展中國家,要堅持戰略自主,堅持和平、開放、包容,把握地區合作大方向,合力抵御單邊主義和霸凌行徑,共同維護公平正義,守護地區和平穩定。馬科斯表示,菲中有著千年友好交往歷史,建交以來兩國各領域合作不斷推進。中方支持和幫助菲律賓國家建設,為此作出重要貢獻,菲中互信正在日益增強。我歷來主張不能讓海上問題定義整個菲中關系,雙方可就此進一步加強溝通。菲方將繼續堅持一個中國政策,堅持和平原則,堅持獨立自主外交,不會選邊站隊。菲方愿同中方積極協商,探討推進海上油氣共同開發。
11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王毅在陪同習近平主席出席二十國集團巴厘島峰會期間會見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王毅強調,中方愿與俄方以及志同道合國家一道,堅定推進世界多極化進程,堅定支持國際關系民主化,堅定捍衛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雙方重申將繼續加強在上海合作組織、金磚國家等多邊框架內的溝通協作。雙方就烏克蘭問題交換了看法。王毅表示,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四個應該”和“四個共同”是中方處理烏克蘭問題的基本遵循。中方注意到俄方近日重申核戰爭打不得、不能打的既定立場,這是俄方理性和負責任的態度。拉夫羅夫表示,俄方對談判對話始終持開放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