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11月16日至17日,第五屆中國—中東歐論壇在北京以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舉行。此次論壇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主辦。來自國內十多家研究機構和高等院校,塞爾維亞、波蘭、捷克等中東歐九國相關機構40余位代表參加了論壇。
本次論壇的主題是“歐洲一體化進程中的中東歐”,與會學者圍繞中東歐成員國與歐盟關系的現狀與前景、西巴爾干國家入盟的動力與障礙、中東歐次區域合作與歐洲一體化三大議題進行了廣泛的交流和深入的討論。
論壇開幕式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副所長金哲主持,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合作局局長王鐳、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副所長高京齋先后致辭。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副所長龐大鵬在閉幕式上做總結發言。
中國—中東歐論壇是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開展學術交流的重要平臺,前四屆論壇分別于2011年、2014年、2016年和2019年舉辦。

11月3日9時32分,我國空間站“天宮”的組成部分,即夢天實驗艙順利完成轉位,這標志著我國空間站“T”字基本構型在軌組裝完成,我國向建成空間站的目標邁出了關鍵一步。據了解,我國空間站將在2022年完成建造,并建成國家級的太空實驗室,為全國乃至全世界的科學探索提供重要平臺。
據報道,在距地球400公里高度的太空軌道,每一個半小時繞地球一圈的中國空間站三艙組合體,已呈“T”字構型:天和核心艙是“T”字的一豎,在核心艙兩側對稱分布的問天實驗艙與夢天實驗艙形成“T字”的一橫?!耙粰M”的兩端,則是兩對“大風車”一般的大型太陽翼。這樣,無論空間站以何種姿勢飛行,都能照上太陽從而獲得高效的發電功效。
在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內,中國空間站都將以此構型遨游太空。穩定的構型有利于組合體的飛行,而且由于其受到的地心引力、大氣擾動等影響較為均衡,空間站姿態控制消耗的推進劑和其他資源較少。

當地時間11月16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阿爾忒彌斯1號”(Artemis I)計劃的新型登月火箭“太空發射系統”(SLS)搭載著“獵戶座”測試艙,在美國佛羅里達州肯尼迪航天中心于美國東部時間凌晨1點48分發射升空。
報道稱,“阿爾忒彌斯1號”是新型登月火箭“太空發射系統”和“獵戶座”測試艙首次綜合飛行。美國東部時間11月16日1點55分,登月火箭兩側的大型固體燃料助推器與火箭主體分離。1點56分,登月火箭的四臺RS-25發動機在耗盡燃料后關機,火箭第一級與第二級分離,第二級火箭將推動“獵戶座”測試艙繼續向月球進發。
據了解,“阿爾忒彌斯1號”此次進行的是不載人飛行任務,也不會登陸月球。報道稱,此次飛行預計將持續25天11小時36分。據悉,NASA計劃通過“阿爾忒彌斯”任務將首位女性和首位有色人種送上月球表面,并為長期駐留月球、通往火星鋪路。

10月19日,國際足球聯合會(FIFA)公布2023年女足世界杯吉祥物——一只喜歡足球的企鵝。這只企鵝名叫“塔祖尼”(Tazuni),她機敏而自信,一撮新潮的藍發是她的標志。塔祖尼的名字由英文“塔斯曼海”(the Tasman Sea)和“團結”(unity)兩個詞合并而成,寓意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將共同舉辦2023年女足世界杯。
據報道,塔祖尼的形象基礎來源于僅分布在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一種小型企鵝,當地人通常稱之為小藍企鵝或仙女企鵝。根據國際足聯公布,塔祖尼是一位15歲的中場球員。她對足球的熱愛始于一次在沙灘上的足球比賽:一天晚上,她抬頭看向附近體育場處綻放的煙花,心中的足球夢也隨之綻放。她接過沙灘上的孩子們給她的一套獨一無二的運動裝備,便自信地走進體育場展現她的足球天賦。國際足聯認為,塔祖尼能夠鼓勵更多女子足球愛好者追逐夢想。

近日,藝術史專家發現,荷蘭抽象藝術運動“風格派”的主要人物之一、抽象派大師蒙德里安的著名畫作《紐約城一號》自1945年首展以來,被顛倒展出了整整77年。
據報道,2022年是蒙德里安誕辰150周年,為紀念這位20世紀的偉大藝術家,一場名為“蒙德里安的進化”的展覽在德國杜塞爾多夫北萊茵-威斯特法倫藝術品收藏館舉辦。該館于1980年獲得了《紐約城一號》,該作品由經典的原色和幾何線條組成。根據該館的圖錄,這幅畫作一直以來的懸掛方式是彩色加粗線條在底部。
然而,藝術史學家梅耶-布瑟發現:“加粗的網格線條應該在頂部,就像黑壓壓的上空一般。這幅畫被顛倒了。”同時,不少證據表明,這一想法或許是正確的。1944年的雜志《城鎮與鄉村》刊登了一張畫家本人工作室的照片,從照片中可以看到,其畫架上的《紐約城一號》與如今懸掛的《紐約城一號》相比,顛倒了180度。同時,與《紐約城一號》十分相似的另一幅畫作《紐約城》中,粗網格線條也是在頂端,而非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