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波,佘程晨 ,高玲玲,王衛杰
(江蘇省蘇北人民醫院婦科,江蘇揚州 225000)
卵巢癌是常見的惡性腫瘤,具有易復發,易產生耐藥性、遠處轉移及死亡率高等特點[1]。卵巢癌早期無明顯癥狀,當出現臨床癥狀時,超過一半的患者已處于中晚期,并伴腹腔積液癥狀,對患者的生活造成嚴重影響,且常規治療效果不佳[2]。因此如何有效控制卵巢癌患者腹腔積液,改善臨床癥狀,已成為卵巢癌患者治療重點。目前卵巢癌的治療通常采用靜脈化療輔助手術治療,卵巢癌患者通過手術治療可有效緩解病情發展,但由于晚期患者擴散率高,易復發,所以化療輔助治療非常重要[3-4]。常規化療是將藥物在常溫下進行靜脈滴注,無法控制藥物溫度,且局部藥物濃度較少,導致化療的效果較差,而主動循環熱灌注化療由于環境溫度穩定,局部藥物濃度高,從而使卵巢癌患者的化療效果得到提高[5-6]。本研究比較主動循環熱灌注化療及常規化療治療卵巢癌伴腹腔積液的療效及對血清腫瘤相關標記物水平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按隨機數字表法將江蘇省蘇北人民醫院2018 年10 月至2021 年2 月接收的50 例卵巢癌伴腹腔積液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5 例。觀察組患者年齡35~65 歲,平均年齡(47.53±4.69)歲;體質量指數(BMI)19~25 kg/m2,平均BMI(22.51±1.85)kg/m2。對照組患者年齡34~66 歲,平均年齡(48.15±4.79)歲;BMI 18~26 kg/m2,平均BMI(22.63±1.94)kg/m2。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江蘇省蘇北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其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納入標準:①符合卵巢癌的診斷標準[7];②國際婦產科聯盟婦科腫瘤[8]臨床分期為Ⅱ~Ⅳ期;③伴有腹腔積液。排除標準:①預計生存期<6 個月者;②伴有腸梗阻者;③伴嚴重心腦血管疾病者;④合并其他惡性腫瘤者;⑤伴有腹腔炎癥性病變或嚴重粘連者;⑥伴嚴重全身性出血性疾病者;⑦腫瘤細胞累及腸道者;⑧無法配合治療者。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行常規化療?;熐敖o予患者托烷司瓊(瑞士諾華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H20100737,規格:2 mL ∶2 mg)5 mg 行靜脈推注,預防化療藥物引起的嘔吐;化療第1 天給予患者135 mg/m2紫杉醇(海南全星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4032,規格:5 mL ∶30 mg)行靜脈滴注(最大劑量不超過135 mg/m2),第2 天給予患者100 mg/m2順鉑注射液(南京制藥廠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0675,規格:20 mL ∶20 mg)行靜脈滴注(最大劑量不超過120 mg/m2)。觀察組患者采用主動循環熱灌注化療。治療方法:采用超聲(荷蘭飛利浦公司,型號:CX50)在腹部定位,并分別將靜脈導管置入左上腹和右下腹,并于熱灌機灌注管及抽取管連接,分別作為入路口和出路口,治療時將藥液加熱并保持在43 ℃左右,灌注流速為150 mL/min,抽取流速為200 mL/min,根據患者身體差異調節灌注及抽取量。使用紫杉醇(45 mg/m2)及順鉑(25 mg/m2)對患者進行灌注,90 min/次,3 次/d,每3 天進行一次;灌注結束后注入60 mL 順鉑并封管,15 min 轉換一次體位,于灌注后24 h 進行引流。以21 d 為1 個療程,兩組患者均治療6 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患者腫瘤和腹腔積液以評估療效。完全緩解(CR):腫瘤及腹腔積液完全消失≥1 個月;部分緩解(PR):病灶體積及腹腔積液減少>50%并持持續≥1 個月;疾病穩定(SD):病灶體積及腹腔積液減少<50%或增加<25%且未發現新病灶;疾病進展(PD):病灶及腹腔積液增加>25%或發現新病灶[9]。總有效率=(CR+PR)例數/總例數×100%;疾病控制率=(CR+PR+SD)例數/總例數×100%。②比較兩組患者化療前后血清腫瘤相關標記物水平。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成都斯馬特科技有限公司,型號:SD1)檢測兩組患者化療前后血清腫瘤相關標記物水平,包括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糖類抗原125(CA125)及人附睪蛋白4(HE-4)。③比較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其中包括白細胞降低、血小板降低、肝腎功能不全、腹痛、腹瀉、惡心嘔吐?;煵涣挤磻譃?~4 級,分級與不良反應呈正比[9]。④比較兩組患者1 年生存率。統計患者治療后1 年內的生存狀況。
1.4 統計學分析 用SPSS 19.0 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表示,組間比較行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腫瘤療效比較 兩組患者腫瘤治療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腫瘤疾病控制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腫瘤療效比較 [例(%)]
2.2 兩組患者腹腔積液療效比較 觀察組患者腹腔積液治療總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腹腔積液療效比較 [例(%)]
2.3 兩組患者化療前后血清腫瘤標記物水平比較 兩組患者化療前VEGF、CA125、HE-4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化療后兩組患者VEGF、CA125、HE-4 水平均顯著低于化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化療前后血清腫瘤標記物水平比較(±s)

表3 兩組患者化療前后血清腫瘤標記物水平比較(±s)
注:與同組化療前比較,*P <0.05。VEGF:血管內皮生長因子;CA125:糖類抗原125;HE-4:人附睪蛋白4。
組別 例數 VEGF(pg/mL) CA125(U/mL) HE-4(pmol/L)化療前 化療后 化療前 化療后 化療前 化療后觀察組 25 379.24±42.12 155.65±19.45* 60.24±6.37 30.41±5.76* 208.67±19.77 71.45±8.45*對照組 25 375.35±41.25 176.34±21.57* 60.88±6.51 36.75±5.59* 206.94±19.92 82.63±9.84*t 值 0.329 3.562 0.351 3.649 0.308 4.309 P 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4 兩組患者化療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兩組患者化療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化療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例(%)]
2.5 兩組患者1 年生存率比較 觀察組患者1 年生存率為88.00%(22/25),對照組患者1 年生存率為64.00%(16/25),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3.947,P=0.047)。
臨床中婦科惡性腫瘤危害較大,卵巢癌是致死率最高的婦科腫瘤[10]。卵巢癌早期無典型體征,主要表現為月經紊亂、腰腹疼痛、腹脹及水腫等,晚期表現為消瘦、下腹墜脹感、腹腔積液等[11]。卵巢癌主要通過向盆腔、腹腔浸潤及種植播散等方式轉移,因此,即使通過治療卵巢癌細胞減少,也很難完全清除體內移動的癌細胞,容易導致術后復發[12]。臨床對于卵巢癌的術后治療通常采用靜脈化療,但因腹膜內存在腹膜屏障及血管等組織,使局部藥物無法達到理想濃度,致使治療效果較差,因此如何使局部藥物濃度升高已逐漸成卵巢癌治療的研究熱點[13]。主動循環熱灌注化療是現今治療腹腔及盆腔惡性腫瘤伴腹腔積液的常用療法,將加熱后的化療藥物注入腹腔,并通過刺激黏膜粘連,以達到控制卵巢癌患者腹腔積水癥狀[14]。
熱灌注化療可通過局部腹腔灌注方式增加局部藥物濃度,使治療效果更好,且通過熱灌注的化療藥物不經肝臟代謝,有效延長藥物的作用時間,同時經腹腔灌注的化療藥經過淋巴管回流可有效防治癌細胞經淋巴轉移[15-16]。熱灌注化療可通過特定設備將化療藥物加熱至43 ℃左右,因癌組織與癌旁正常組織高熱耐受不同,當加熱的化療藥物進入腹腔,可導致腫瘤血管堵塞,使腫瘤組織因缺血而凋亡,另外高熱可擾亂癌細胞能量代謝,使細胞質和細胞核凋亡,達到殺滅癌細胞的作用[17-18]。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腫瘤及腹腔積液療效優于對照組,可能是由于觀察組化療方式可保持腹腔內液體溫度均衡且處于流動狀態,從而提升治療效果。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VEGF、CA-125及HE-4 水平低于對照組,表明主動循環熱灌注化療殺死癌細胞的效果更好,可能是因為癌細胞的穩定性被高溫干擾,從而破壞了癌細胞中蛋白質和DNA 的合成,更有效殺滅癌細胞[19-20]。本研究中,兩組患者化療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無明顯差異,提示主動循環熱灌注化療無明顯不良反應,說明其耐受性及安全性良好。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治療后1年生存率高于對照組,說明觀察組的化療方式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這可能是由于主動循環化療增加了局部藥物濃度和藥物對癌組織的易感性[21-22]。
綜上所述,卵巢癌伴腹腔積液患者使用主動循環熱灌注化療治療效果較好,可有效降低腫瘤相關標記物水平,短期生存率更高,且未增加不良反應發生率,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