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連進,劉福松,朱銀珍
(佛岡縣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廣東清遠 511600)
急性呼吸衰竭(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ARF)起病急、發展快,且病情多危重,若不及時治療,患者可能會因缺氧、二氧化碳潴留而導致心、腦、腎等重要臟器功能受損。為提高治療效果,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治療ARF 患者時除了需要迅速排除病因,幫助患者恢復呼吸功能外,還需根據患者病情選擇適宜的氧療方式,如高流量氧療系統、普通面罩吸氧、無創通氣(NIV)等。若上述措施無法及時開展或治療效果不理想時,還需要及時建立人工氣道(如氣管插管)行有創機械通氣治療,以此改善患者缺氧狀態[1]。NIV 治療可改善患者氣體交換和膈肌運動,增大患者每分通氣量,延長呼吸時間,并可通過較高的吸氣壓力幫助患者克服氣道阻力,在增加肺泡通氣量的同時促進肺泡中氧彌散,還可通過呼氣末正壓通氣對抗內源性呼氣末壓力,增加功能殘氣量,提高動脈血氧分壓(PaO2)水平,達到改善患者通氣功能的目的。但NIV 治療存在失敗風險,易導致整體療效下降[2]。因此,本研究探討ARF 患者NIV 失敗需氣管插管的危險因素,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21 年3 月至2022 年3 月佛岡縣人民醫院收治的60 例ARF 患者的臨床資料,根據NIV 結局的不同分為NIV 失敗組(20 例)和NIV成功組(40例)。NIV失敗組患者中男性11例,女性9 例;年齡50~76 歲,平均年齡(63.28±10.34)歲;病因:肺炎6 例,神經肌肉疾病1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 例,肺血管疾病3 例,其他4 例。成功組患者中男性23 例,女性17 例;年齡50~76 歲,平均年齡(62.37±10.52)歲;病因:肺炎10 例,神經肌肉疾病3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4 例,肺血管疾病7 例,其他6 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佛岡縣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NIV 失敗標準[3]:呼吸困難癥狀沒有好轉甚至加重;血氧飽和度(SpO2)無改善甚至下降;動脈血氣指標無改善,PaO2較治療前下降或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PaCO2)較治療前上升;患者的意識障礙較治療前惡化或者出現了昏迷等意識障礙狀態。診斷標準:參照《內科學(第8 版)》[4]中ARF 的診斷標準。納入標準:①符合上述診斷標準者;②符合NIV 指征[5];③依從性較好;④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①不耐受呼吸機面罩;②既往有氣管切開或氣管插管史;③血流動力學不穩定且無法糾正;④面部創傷;⑤既往有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史;⑥消化道出血;⑦惡性腫瘤者。
1.2 研究方法 ①收集患者一般資料。于患者入院時(NIV 治療之前)收集兩組患者性別、年齡、體質量指數(BMI)、急性生理學及慢性健康狀況評分系統(APACHE Ⅱ)評分[6]、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7]評分、臨床肺部感染評分(CPIS)[8]各項信息。其中APACHE Ⅱ分為A(急性生理學評分)、B(年齡評分)、C(慢性健康評分)3 項,總分71分,評分越高,病種風險系數越大,則死亡率越高。GCS 評分評估內容包括睜眼反應、語言反應、運動反應,總分3~15 分,評分越低患者意識障礙越嚴重,其中意識正常:15 分;輕度意識障礙:13~14 分;中度意識障礙:9~12 分;重度意識障礙:3~8 分;CPIS 評分可用于評估患者肺部感染程度,包括氧化情況、白細胞計數、體溫、胸片、氣管分泌物5 項,最高分為12 分,評分越高,肺部感染程度越嚴重,其中>6 分患者需要以抗生素治療。②臨床指標測定。于患者入院時測定體溫、呼吸頻率、心率、氧合指數(OI)、PaO2、PaCO2、白蛋白(ALB)、血紅蛋白(Hb)。采用飛利浦偉康呼吸機(美國偉康公司,型號:BiPAP ST 型)監測患者呼吸頻率;連接心電監測儀(武漢中旗心電監護儀,型號:PM-7000M)監測心率;采用血氣分析儀(武漢明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型號:PT1000)檢測OI、PaO2、PaCO2;抽取患者清晨空腹靜脈血5 mL,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貝克曼庫爾特,型號:AU 5800)以免疫比濁法測定ALB 水平,試劑盒由上海雅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以比色法測定Hb 水平,試劑盒由上海申索佑福醫學診斷用品有限公司提供,其中ALB 參考范圍為35~55 g/L。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各量表評分及臨床指標。②分析影響ARF 患者NIV 失敗的危險因素。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2.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表示,組間比較行χ2檢驗;多因素分析采取非條件Logistic 逐步回歸分析。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ARF 患者NIV 失敗的單因素分析 兩組患者BMI、APACHE Ⅱ評分、體溫、呼吸頻率、心率、OI、PaO2、Hb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NIV 失敗組患者GCS 評分、ALB 水平低于NIV 成功組,PaCO2、CPIS 評分高于NIV 成功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ARF 患者NIV 失敗的單因素分析
2.2 ARF 患 者NIV 失 敗 的 多 因 素Logistic 回 歸分析 將有差異的單因素納入Logistic 模型,行量化賦值,見表2。經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 證 實,GCS 評 分<13 分、CPIS 評 分>6 分、PaCO2≥40 mmHg、ALB ≤35 g/L 是ARF 患 者NIV 失敗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見表3。

表2 量化賦值表

表3 ARF 患者NIV 失敗的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
有創正壓通氣作為臨床治療ARF 的有效手段,其對醫務人員和醫療設備要求較高,且治療費用高,并發癥較多,應用局限性較大。近年NIV 在臨床上逐漸普及,因其治療過程中舒適度高、痛感小、治療成本相對較低的優點備受患者認可。但臨床應用過程中發現部分患者在NIV 治療時獲益有限,導致NIV失敗[9]。NIV 治療前應謹慎選擇適用人群,并在治療過程中密切監測患者情況,盡早識別NIV 治療失敗需行氣管插管的風險。
本研究結果顯示,NIV 失敗組患者GCS 評分、ALB 水平低于NIV 成功組,PaCO2、CPIS 評分高于NIV 成功組。這提示上述因素可能為ARF 患者NIV失敗的影響因素。其原因分析如下:GCS 評分是昏迷程度的評估方式,分值越低表示患者意識障礙越嚴重,人機配合度越差,會明顯增加不必要的呼吸肌負荷及耗氧量,患者額外做功增加。同時,意識狀態差的患者自主排痰能力下降甚至喪失,大量痰液停滯于氣道中導致肺通氣功能下降,更容易導致NIV 失敗。本研究結果提示,CPIS 評分可用于評估患者肺部感染程度,肺部感染嚴重者氣道分泌物較多,患者咳嗽和吞咽反射明顯減弱甚至消失,嚴重影響患者肺泡通氣、換氣功能,加重呼吸肌負荷,NIV 治療時反應能力降低,導致NIV 療效欠佳[10]。另外,PaCO2≥40 mmHg的患者NIV 失敗風險明顯更高,主要是因為患者肺泡通氣、換氣功能越差,呼吸肌負荷、疲勞越嚴重,因此NIV 效果不佳[11]。ALB 為臨床常見營養指標,正常值為35~50 g/L,本研究以35 g/L 進行分層顯示,當ALB≤35 g/L 時,NIV 失敗率明顯增高。ALB 低于正常值時提示患者營養狀況差,無法為呼吸肌肉供給足夠營養,進而影響肺功能,使患者呼吸肌運動耐力和力量下降,通氣驅動降低。同時,營養不足還會影響機體肺防御功能,使患者肺部感染風險增加,加重了呼吸衰竭嚴重程度,最終影響NIV 治療效果[12]。本研究結果顯示,GCS 評分<13 分、CPIS 評分>6分、PaCO2≥40 mmHg、ALB≤35 g/L 是ARF 患者NIV 失敗的獨立危險因素。因此,臨床在對具有上述特征的患者應給予必要干預,如抗感染、補充營養等,待相關危險因素緩解或解除后進行NIV可提高成功率。
綜上所述,GCS 評分、CPIS 評分、PaCO2、ALB 可作為預測NIV 失敗進而需行氣管插管的參考依據。本研究尚存在不足之處,如納入NIV 失敗患者數量較少,使得結果出現誤差的可能性較大,臨床可擴充樣本量進一步研究獲得更加準確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