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雨 陳乃殷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 上海 201620)
江蘇省革命老區主要集中在蘇北、蘇中和蘇南部分地區,這些根據地共涉及現行政區域65個縣(市)、1561個鄉鎮(原公社),分別占全省縣(市)總數的98%,可以將江蘇省革命老區的特征概括如下:(1)地理層面,呈現分布廣泛并適宜養殖的整體樣貌。全省13個老區鄉鎮共有1561個,江蘇省革命老區大部分集中在長江中下游,氣候大多屬于半濕潤季風氣候,適合農業種植和漁業養殖;(2)歷史層面,歷史淵源悠久且貢獻特殊。江蘇省革命老區所處的歷史節點較為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共產黨成立早期,其中較為特殊的環境造就了江蘇省革命老區特殊的歷史貢獻和成就。
SWOT分析法是只對研究對象的主體所處的外部環境和內部條件進行綜合對比分析的方法,其中SWOT分析法的主要要素有以下幾種:S(Strengths)是指優勢;W是指(Weaknesses)劣勢、O是指(Opportunities)機會、T是指(Threats)威脅。而PEST分析法是指對研究主體所處的宏觀環境進行綜合的分析方法,PEST分析法的主要要素包含:P(Political factors)政策因素、E(Economic factors)經濟因素、S(Social factors)社會因素、T(Technological factors)技術因素。而將SWOT和PEST 綜合組成的SWOT-PEST矩陣分析范式則更能對研究對象所處的外部環境和內部環境進行整體分析,彌補SWOT分析法研究層次不夠聚焦的主要缺陷。近幾年,SWOT-PEST分析法廣泛運用到各個研究領域,嘗試運用SWOT-PEST分析法分析革命老區的發展戰略并找出其發展戰略路徑選擇,有利于江蘇省革命老區的政策實施和戰略轉型。
本文選取T市J區作為分析江蘇省革命老區發展戰略的案例,源于T市J區是江蘇省蘇中地區較為典型的革命老區之一,而T市J區較為突出的貢獻是建立了蘇中第一個紅色蘇維埃政權,具備相應紅色資源的儲備。通過SWOTPEST分析法對T市J區革命老區發展戰略進行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的詳解(見表1)。

表1 SWOT-PEST分析及組合結果
(1)從政策因素方面來說,當前政府對革命老區的振興發展加大了扶持力度,2021年國務院關于《“十四五”特殊類型地區振興發展規劃》強調要加強對特殊類型地區加大支持力度、加強工作指導并細化具體的實施措施。近年來,J區對區內老區建設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大,例如紅色景區全域旅游路線規劃等;(2)從經濟因素方面來說,J區總體經濟基礎良好,2022年上半年J區實現GDP 401.74億元,同比增長4.7%,位列T市第1,高于T市平均水平1.7個百分點,J區經濟在農林牧漁業和工業等在所處地級市T市都有不錯的水平;(3)從社會因素方面來說,革命老區最大的優勢就是有豐富的文化資源,在J區有一個較為特殊的紅色資源,就是蘇中唯一一個蘇維埃主題公園;(4)從技術因素方面來說,J區較為突出的特點是有規模不小的農林牧漁業,其中農業以水稻、小麥、玉米種植為主,以及特色的農副產品羊肉打造的特色農業,周邊的城鎮會統一到該小鎮出售羊肉,并具備實現在周邊小鎮進行羊群養殖、活羊宰殺、羊肉售賣的完整產業鏈。
(1)從政策因素方面來說,雖然政府對J區的革命老區有相應的政策扶持,但在力度和深度上稍顯不足,缺少對革命老區依托紅色資源發展的宏觀規劃,在以紅色資源為依托的旅游、紅色文化產品等產業缺少相應的扶持政策和激勵措施;(2)從經濟因素方面來說,革命老區紅色文化產業的發展具有投入高但收益期長的風險,J區發展目前以工業為主,在文化產業投入資金相對較少;(3)從社會因素方面來說,J區的城鎮居民對革命老區發展的規劃存在“不清楚”“不關心”的態度。此外,J區部分紅色旅游景點的工作人員存在年齡偏大的問題,缺少用新媒體宣傳紅色景點的技術,景點講解人員通過簡單的培訓即可上崗,不能滿足外省外籍游客的語言需求;(4)從技術因素方面來說,J區革命老區的紅色景點缺少先進的設備,J區紅色景點的設備大多較為陳舊,導致園區的可觀賞價值大打折扣。同時,在支撐革命老區特色發展的羊肉產業上同樣存在技術壁壘,克服畜牧業對環境的污染成為J區畜牧業可持續發展的技術攻關難題。
(1)從政策因素方面來說,我國對革命老區的發展愈發重視,2021年2月,經李克強總理簽批國務院發布《關于新時代支持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意見》,強調需要加強對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規劃,說明革命老區的發展是我國向現代化強國邁進的新征程上不可缺少的一環;(2)從經濟因素方面來說,政府加大力度支持J區紅色旅游業的發展,包括對J區全域旅游線路的交通投入,規劃完善“四橫四縱”集鎮交通網絡。同時,省扶貧“三會”近幾年加大對J區革命老區的資金投入,在J區也擁有久負盛名的5A級風景區,在其旅游業發展的拉動下,J區紅色景點游客逐年增加,多方力量助力J區革命老區的發展;(3)從社會因素方面來說,J區的紅色文化特色小鎮成立了專門的文化旅游開發管理有限公司,并精心打造一系列的主題黨課,在前來參觀的企業員工和學校學生間取得了較好的反響;(4)從技術因素方面來說,J區革命老區致力于打造紅色景點的周邊基礎設施,打造景觀橋、建設生態停車場,部分紅色景點內建立了具備先進設備的綜合型組織生活館,并組織專門人員表演、放映相關革命故事。
(1)從政策因素方面來說,革命老區把握戰略發展機遇的難度較高,因此在特色規劃和發展層面的難度提高;(2)從經濟因素方面來說,雖然J區對扶持革命老區經濟發展的投資增加,但整體占比較少。J區旅游業經濟的發展新冠受疫情影響呈現下滑趨勢。此外,J區賴以生存的工業發展也制約了革命老區依托紅色文化打造特色產業的發展愿景;(3)從社會因素方面來說,雖然J區近幾年對紅色革命老區的宣傳工作有所提升,但與其余地區的革命老區宣傳相比仍稍顯落后,J區最為典型的蘇維埃紀念館影響力明顯低于其他革命地區的蘇維埃紀念館;(4)從技術因素方面來說,一方面,體現在J區革命老區部分紅色景點配套設施不夠完善,在展覽環節缺少相應的專業人員和專業設備。另一方面,J區革命老區的特色產業鏈還未發展完整,特色羊肉產業雖然近幾年在網絡上有“直播帶貨”和“助農產品”等銷售方式的拓展,但還未能擺脫銷量單一的問題,同時畜牧業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也需要專業技術人員的攻關。
“推進革命老區紅色旅游資源整合與文化傳播,就是立足新發展階段,以老區振興為目標,以紅色文化為引擎,帶動并促進老區經濟發展,以完成振興革命老區和實現共同富裕的文化使命”。當前,國家對革命老區的經濟和其他方面的發展愈發重視,特別是對紅色文化資源的發展在政策上的扶持力度不斷加大。江蘇省革命老區具有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因此要立足省內的紅色文化資源優勢,在傳承紅色文化、賡續紅色基因的同時,創新紅色文化產業的發展,從而實現革命老區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統一。
江蘇省革命老區以工業作為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但不能忽視農業上,特別是特色農副產品具備的發展潛力,目前存在農業和畜牧業所存在的環境污染問題而造成發展產業鏈的斷裂和發展緩慢等困境。“國家優先支持政策顯著提高了革命老區的綠色全要素生產率,促進了革命老區經濟綠色高質量發展”,因此,要積極創新綠色產業的發展,將農業或種植業與畜牧業的發展相結合,將農副產品的產業鏈進一步完善,加入革命老區所具有的天然紅色資源優勢因素,實現兩個產業的融合,通過綠色環保和高品質形成產業上的可持續發展。
江蘇省革命老區發展面臨的制約性因素之一就是各資源的發展沒有得到有效規劃,發展側重于各地區的單一性發展,各地區資源的優勢無法得到最大化地發揮。因此,要對江蘇省革命老區的資源進行整體布局和規劃,“打破思維定式,把以往就事論事、碎片化的思維方式轉化為集聚優勢、整體合力、發展平臺”。例如,就T市J區而言,發揮J區城鎮的特色優勢,進行資源融合,通過紅色文化產業、農業和旅游業三種產業的循環式發展,以實現“1+1+1>3”的成效,將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文化效益和價值效益有機統一起來。
革命老區的發展離不開人才的支持。如前所述,紅色文化資源的發展內生動力不足就是缺乏相應的專業人員和基礎設備,在紅色資源的保護、管理、開發及紅色文化產業的整體規劃發展等方面,都需要人才的支持。加大設施和設備的投入,充分利用現代科技,將現代科技與紅色文化資源有效結合,如人們可以通過現代設備、3D影像等更加形象的方式了解紅色革命文化,努力打造紅色文化的特色品牌,“只有充分利用好現有的軟硬件設施基礎,并構建以紅色旅游為核心的視覺品牌,才能形成一個統一的、多元的品牌形象”。
綜上所述,江蘇省革命老區具有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如何將革命老區的紅色文化資源與其他資源有效結合并實現更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是我們長期以來需要努力的方向。本文通過SWOT-PEST矩陣的分析,了解江蘇省革命老區發展的優勢、劣勢、機遇和挑戰,以及在政策、經濟、社會和技術上的現狀,并對革命老區所面臨的發展問題和資源的有效整合在宏觀層面提出了建設性建議,對微觀層面的分析后續可做進一步的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