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希茜
互聯網技術的突破和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為社會各方面生產和人們生活帶來了巨大的轉變。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對于便攜式電子社會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對互聯網技術的應用也更加頻繁,而新媒體音樂正是在互聯網技術的基礎上,為了滿足人們當前對于音樂的需求發展起來的。新媒體音樂屬于新型藝術形式,要想在當前時代背景下,進一步發展新媒體音樂,首先要注重人才的培養,但在目前高校教育中,關于新媒體音樂人才的培養還存在一些問題,優化數字媒體音樂人才培養的措施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新媒體音樂是當前我國社會時尚文化表達的重要載體,新媒體音樂主要是指采用數字格式作為新型儲存格式,通過互聯網技術在網絡平臺上和新媒體平臺領域中傳播的音樂形式。新媒體音樂是基于當前飛速發展的互聯網技術以及手機、平板等便攜式移動設備技術的發展而出現的。為了使人們在享受音樂方面更加快捷,能夠接觸到更加廣闊的優質音樂資源,增加人們在聽音樂時的便攜性,新媒體音樂借助相關音樂軟件及平臺,如QQ 音樂、網易云音樂、蝦米音樂等音樂軟件和平臺的支持開始了飛速的發展。而新媒體音樂產業則是指通過數字音樂的生產和傳播,利用新興媒介和音樂消費相關產業共同形成的新媒體音樂產業鏈條。新媒體音樂產業所包括的范圍較廣,不僅僅限于上述所說的利用新媒體平臺而傳播的音樂形式,還包括音樂短視頻、在線音樂教育、智能AI 音樂科技、數字音樂版權、相關音樂跨界綜藝等多種形式。在當前信息社會不斷發展的背景下,我國音樂產業已經基本完成了向數字化方向的過渡和轉型,傳統音樂產業形勢已經逐漸淪為小眾。數字音樂產業主導整個音樂產業格局的發展趨勢,新媒體音樂產業正在對傳統音樂產業媒體進行快速的更新迭代,當前我國音樂產業發展的主要力量則是數字在線音樂平臺和相關音樂短視頻平臺。新型產業的發展為中國音樂產業經濟注入了新的發展活力,使中國音樂產業向世界信息化潮流不斷融合,進一步促進了中國音樂產業經濟的不斷發展。
首先,能夠提高新媒體音樂人才培養的內容針對性。新媒體音樂人才培養模式在我國高校建設較晚,相關的理論內容仍然處于更新換代之中,具體理論教學內容的缺乏成為新媒體音樂人才培養的主要短板,應用互聯網技術能夠通過互聯網進行更好的資源配置,尋找到更加符合新媒體音樂人才培養的理論內容。其次,將互聯網技術應用于新媒體音樂人才培養,能夠通過先進的數字技術為新媒體音樂人才培養提供更加先進精度更高的設備,為新媒體音樂人才培養提供強大的硬件支持,同時,應用互聯網技術拓展了新媒體音樂人才培養的寬度和廣度。在當前社會背景下,應用互聯網進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成為教育的新型趨勢,對于新媒體音樂人才培養來說,很大程度上需要學員和教師進行頻繁的互動,而互聯網則為這種互動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學生可以通過視頻途徑與教師實時互動,教師可以通過視頻對學生進行一對一的指導,互聯網技術的深度應用,打破了新媒體音樂人才培養的空間與時間限制,強化了新媒體音樂人才培養的效率和質量。
當前我國新媒體音樂人才培養中的重要問題是專業課程的銜接難度較大。我國數字媒體音樂人才的培養內容十分廣泛,對于人才培養的內容專業性較強,不僅僅需要專業的理論基礎,更需要新媒體,音樂人才的實踐,并將自身的專業理論與音樂實踐、經驗深度結合,打造符合當前新媒體音樂產業發展趨勢的知識結構。但我國當前多媒體音樂專業課程的銜接難度較大,在人才培養中,高校在不同學年中設置課程之間的銜接度較弱,學生往往無法將新知識與舊知識進行有效連接,導致學習新知識遺忘舊知識的尷尬現象普遍存在。因此,在專業課程的銜接方面還需要高效合理規劃課程,打造銜接程度更高、聯系更加密切的專業課程,進一步加強多媒體音樂人才的培養。
當前,我國新媒體音樂產業發展前景良好,對于人才的需求量較大,而新媒體音樂專業人才的就業前景也比較廣闊,但是即便有廣闊的就業空間,新媒體音樂人才在質量上也難以達到當前我國新媒體音樂產業的要求。就目前我國新媒體音樂人才培養師資力量建設過程中,對于優秀的師資力量引入不足,對在校教師的后期專業性培養和實踐經驗提升力度也仍然不大,導致當前高校新媒體音樂專業教師的理論知識成就實踐能力薄弱,陳舊的理論知識無法與當前快速發展的新媒體音樂產業深度融合,阻礙了高校新媒體音樂專業人才培養的發展。
在當前我國高校新媒體音樂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高校與企業之間的聯系仍然不密切,企業對于高校人才培養的重視程度不夠,而高校在新媒體音樂人才培養中對于企業的經濟收益見效緩慢,難以激發企業的合作欲望,阻礙了校企合作的深度發展。企業的多媒體音樂資源對于學校培養新媒體音樂專業人才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加強校企合作方面,應用協同育人人才培養模式仍然需要高校和企業共同的努力。
推動新媒體音樂產業發展,加大新媒體音樂專業人才的培養,學校必須有新媒體音樂平臺及相關企業進行校企合作,通過企業的資源支持和高校在教育方面的專業優勢,更好地培養有實踐經驗和扎實理論功底的優秀新媒體音樂專業人才。學校應該進一步與相關多媒體音樂平臺合作,打造音樂培訓基地,引入企業優秀的人才,為在校新媒體音樂專業學生提供良好的職業指導和產業發展趨勢培訓。通過音樂培訓基地,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專業技能和理論知識,讓學生更加清楚地認識到自身的職業目標和所需要的專業技能,幫助學生明確自身學習目的,制定學習策略,促進高質量新媒體音樂專業人才的培養。
要想進一步提高新媒體音樂人才的培養質量,首先要加大對師資力量的建設,我國高校對于師資力量的培養始終致力于培養具有專業理論知識和扎實實踐經驗的雙師型教師。對于多媒體音樂人才培養來說,新媒體音樂教師不僅要有專業、深刻的音樂培養專業理論,同時對于新媒體音樂產業相關運行規則以及不同平臺的運行模式,都要有充足的了解,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加科學、明確的學習指導和就業規劃。學校應該大力引進雙師型教師,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提高教師的準入門檻,入職教師必須有專業的理論素養和實踐經驗。對于在校任職教師,要定期開展專業技能培訓,借用企業資源對教師進行理論更新,加強教師實踐經驗的豐富,為新媒體音樂專業人才的培養建設更加高質量的教師隊伍。
當前我國新媒體音樂產業在發展過程中,急需要優質的新媒體音樂人才來支持新媒體音樂產業的進步,新媒體音樂產業受到粉絲經濟和偶像等因素的影響,需要新媒體音樂人才為新媒體音樂產業發展注入新鮮的活力。大力加強培養新媒體音樂人才的力度,有利于我國新媒體音樂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在智能媒介快速更迭的時代背景下,加速中國音樂產業的數字化,為中國音樂產業發展提供強大的人才驅動,促進音樂產業更好地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