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齊德中學 韓晶
教師指導學生自覺提升個人質疑問題的能力、自主學習能力,能使學生養成好的行為習慣,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質量也會得到不斷提升。在未來的語文教學工作中,語文教師應該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參考新課程標準,展開質疑、自主學習等好習慣的培養工作。學生在這一環境下學習、生活,能順利完成語文課程的學習任務,且能在學習中有效提升個人核心素養。
通過調查、研究可以發現,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是當代初中語文教師有效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路徑。基于這一教學背景,授課教師應該明確個人在新時代初中語文教學工作中的責任、作用,在有效激發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前提下,組織、開展能夠幫助學生養成質疑問題、自主學習等良好習慣的教學活動。目前,上述目標已初步達成,學生對語文學習充滿興趣,且能在教師引導下充分參與各式各樣的學習活動,學生質疑問題的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等都將得到提升。由此可以看出,語文教師基于教學需要,鼓勵學生在實踐中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能使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不斷提升。以下對新時代下各初中語文教師有效培養學生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具體方式進行介紹。
為幫助初中學生養成好的行為習慣,使學生能夠自主學習、充分利用課上課下時間進行學習,授課教師應該聯系實際,積極嘗試利用更為高效的行為習慣培養方法進行教學。在未來的初中語文教學工作中,教師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對當代初中生良好行為習慣的有效養成策略進行分析。經研究得知,語文教師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在授課期間引導學生養成質疑問題、課前預習、課后復習、自主學習等好的行為習慣,對相關學生語文課程的有效學習有促進作用。目前,上述引導教學工作已然順利開展。學生長期在這一環境下學習,其語文學習的自主性、積極性均得到明顯提升。
經實踐發現,授課教師在語文教學期間著重培養學生質疑問題的好習慣,能使學生語文思維能力、探究能力在學習中得到充分鍛煉。新時代下,學生開始占據課堂的主體位置。對此,教師根據語文課程內容,合理設置、給出幾個課前問題,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探索問題答案,能夠激起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探索興趣。當學生本身對課程感興趣,且樂于探索、尋找問題答案時,其語文課程的學習效率將大幅提升。這一變化,對新時代初中學生語文課程,以及其他文化課程的有效學習都有積極作用。授課教師應該明確這一點,并將良好行為習慣培養、教育工作落到實處。
在質疑問題能力訓練、質疑習慣養成過程中,教師應該秉持以人為本的語文教學思想進行授課。在授課期間,教師應該鼓勵學生提問問題,并借此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思考。為保證上述語文教學工作的有效性,授課教師應該明確個人課堂引導作用,主動給學生提出問題,并借此激發學生深入探索的興趣。在對問題感興趣后,學生將樂于提問、自主提問,且將在這一過程中養成質疑問題的好習慣。以《觀滄海》這一課為例,授課期間,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向學生展示詩中描述的壯麗景象。通過觀賞、觀察,學生能夠明確獲知作者想要展示的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氣概和威力。這時候語文教師可以提問,并鼓勵學生自主閱讀,嘗試找出相關問題的正確答案。如“詩中提到的事物有哪些?”“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滄海的壯麗?”等問題,均可以作為課前問題布置給學生,引發學生展開思考,探究、尋找相關問題的答案。如此一來,學生帶著問題進行閱讀,在閱讀中找出其他問題,與小組同學、授課教師進行交流,有助于養成質疑問題的好習慣。在學生提出問題、展示成果的過程中,教師也應該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受個人經驗、理解能力影響,部分學生無法準確地找出問題的答案。因此,在學生展示后,教師應該鼓勵其他學生質疑,并引導學生互相探討。該環節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能使語文課堂活躍度大幅提升。越來越多的學生能積極參與探討活動,且能夠在這一過程中深入了解《觀滄海》這一文章的主要內容,提升個人質疑問題的能力。
在語文教學期間,授課教師既要給學生講解課程知識,又要從行為習慣角度出發,開展素質教育教學活動。這一行為能夠幫助當代初中學生養成好性格、好習慣,對學生語文等文化課程的有效學習十分有利。在行為習慣培養、引導教育工作中,教師可以從課前預習、課后復習角度出發,引導學生自主完成相關的學習任務。實踐證明,學生自主預習,并在課下時間有針對性地復習、鞏固所學知識,能使語文學習效率大幅提升。良好行為習慣培養、引導工作的開展價值,也將因此充分體現。
以《木蘭詩》這一課為例,這一課是新時代下中考的重點考點內容,且要求學生能夠熟讀、背誦全文。學生認真學好《木蘭詩》課程內容,在自主閱讀、教師的引導下逐句分析、理解文章內容,能使自身的語文理解能力得到有效鍛煉,并有利于未來中考中答題的發揮。為幫助學生學好上述課程,教師應該從細節入手,著重培養學生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的學習習慣。具體表現為:在課前,讓學生自主預習《木蘭詩》,完成閱讀全文的預習任務,這一行為能幫助學生獲知課文的主要內容。當教師正式授課時,學生更容易跟上教師教學思路。在課下,可以讓學生借助網上學習平臺有針對性地鞏固、復習課上知識。這一方式,能夠幫助學生查缺補漏,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木蘭詩》課程內容。當理解文章內容后,學生將輕松地完成背誦任務。如此一來,在教師的帶領、引導下,學生能夠借助課前問題,在自主閱讀下完成預習任務,且能夠在教學課件的幫助下重新梳理課程知識結構,再次復習相關內容。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語文教師開始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以往的語文教學工作中,教師一般直接講解課程知識,并要求學生刻板地記憶其中的重點、難點內容。在新時代的課堂學習中,學生在語文課堂中的主體作用愈加突出。基于這一背景,教師引導學生養成自主學習、自主閱讀的好習慣,對學生語文的有效學習有積極作用。在日常學習過程中,學生應該主動閱讀、研究教材內容。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能夠大致了解課程內容,其語文素養也將大幅提升。
除教材之外,教師還應該鼓勵學生自主閱讀、探索課外學習資料。在這一環節,學生可以閱讀優質的課外讀物,并借此開闊個人眼界。除此之外,學生還可以根據自身需要,在互聯網上查找、閱讀相關資料,以獲取、了解更多的語文知識。由此使學生自主探究、學習語文知識,在閱讀中提升自己,能使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得到顯著提升。這也是學生養成自主學習、自主閱讀好習慣的一種重要表現。
在新時代,越來越多的語文教師開始對個人授課方式進行創新,小組合作、問題驅動等教學方法被有效地應用在初中語文教學工作當中。在這一優質的教學背景下,授課教師應該從互補共進、合作探究角度出發,有效培養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這就要求授課教師細致地研究語文課程內容,在教學期間合理借助小組合作教學方法進行授課,并在課前做好學生調查工作、備課工作。如果授課教師全面調查、分析學生的語文基礎水平、個人性格情況,從綜合角度考慮,將所在班級的學生分成幾個學習小組,能使各小組能力、水平相當。在此基礎上帶領學生在小組合作、合作探究中學習語文知識,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相關的課程內容。初中生也將在合作學習、互相探討的過程中,認識到團隊合作、互補共進的重要性。在備課環節,授課教師也應該基于小組合作教學需要,根據語文教材內容、課程教學需要,設計幾個問題讓學生思考。對此,授課教師要將問題或探究任務下達至每個學習小組,要求各小組學生以組為單位找出問題答案,使相關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空前高漲。當在協作完成語文學習任務后,學生的學習自信心也會提高。這時候教師做好教學總結、教學評價工作,鼓勵學生繼續努力,能使學生在學習、探索中養成互補共進、合作探究的好習慣。
在培養、幫助學生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過程中,授課教師還應該從發展的角度出發,幫助學生養成持之以恒、堅持不懈的好習慣。當養成這一習慣后,學生將在未來的語文學習、生活中堅持閱讀、堅持寫作,且能在堅持中輕松完成語文學習任務。筆者認為,上述行為習慣培養工作十分重要,且會對學生的未來發展帶來一定的積極影響。授課教師應該提起重視,從生活小事入手,鼓勵學生堅持下去,以持之以恒的學習態度學習語文。授課期間,教師可以借助生活元素輔助授課,在這一過程中可以鼓勵學生動手植樹、動手養花。學生積極參與這些實踐活動,將養成堅持不懈的好習慣。這時候,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展開思考,清晰地認識到堅持的重要性。在自主思考、互相探討后,學生將初步認識到養成堅持不懈、持之以恒良好習慣的重要性,且將主動配合教師參與其他學習活動。在活動中,教師也應該借助現實案例,讓學生明確養成堅持不懈好習慣的重要影響。對此,授課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一些需要堅持完成的學習任務,并鼓勵學生積極參與、互相監督。
如“堅持每天閱讀一篇文章”“堅持寫周記”等,均可以作為后續的學習任務布置給學生。學生努力堅持,在堅持中養成閱讀、寫作的好習慣,能使其語文閱讀能力、寫作能力不斷提升。在學生堅持一段時間后,教師可以組織班會,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感受。在自我展示、互相分享后,學生將真正認識到持之以恒帶來的積極影響。學生在未來的語文學習活動中保持這種狀態繼續學習,將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后續的語文學習任務。幫助學生養成持之以恒、堅持不懈良好習慣,讓學生受用一生。
一般來講,初中生具有探索熱情,樂于堅持,且對語文學習充滿興趣,對其語文課程的有效學習有積極作用。在寫作教學活動開展期間,授課教師應主動采取措施,開展多種多樣的寫作教學活動,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樂于參與寫作練習、寫作學習活動。與此同時,授課教師還應該引導學生、幫助學生養成隨文練筆、堅持寫作的好習慣。這一行為,對初中學生語文寫作課程的有效學習,以及個人寫作能力的有效鍛煉至關重要。實踐證明,當學生愛上寫作時,其在語文課堂上的參與度也將不斷提升。學生認真聽講、積極配合教師進行有效互動,將跟上教師寫作課程的教學思路,授課教師鼓勵學生嘗試寫作,能幫助學生在不斷寫作中鍛煉、提升個人語文寫作水平。各初中語文寫作課程教學質量將隨之提升,學生也將因此得到優質的寫作教育、行為引導教育。
為保證上述語文寫作教學活動的開展質量,使學生能夠在寫作教學活動中、堅持練習中真正養成隨文練筆的好習慣,教師應該積極開展讀寫結合式的語文教學活動,加強對學生的寫作訓練。適當的練習能幫助學生掌握寫作技巧的正確使用方法,且能使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得到有效鍛煉。基于這一情況,學生在教師的鼓勵下,嘗試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寫出來,能使其語文表達能力、寫作能力得到充分鍛煉,隨文練筆、讀寫結合等語文教學活動將因此順利開展、落實。同時應注意,授課期間,教師應該鼓勵學生閱讀大量的課內外的優秀文章。寫作素材是否豐富、寫作技巧使用方式,均會在不同程度上影響學生的語文寫作質量。部分學生盡管掌握了語文寫作技巧,卻因沒有素材而無法完成寫作任務。基于這一情況,授課教師應該鼓勵學生閱讀優秀文章,并借此尋找、積累優質的寫作素材。如在閱讀后,學生將逐步了解文章內容,且將深刻體會作者內心情感。這時候授課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將自己的讀后感寫出來,并與其他同學分享。上述教學行為,有助于培養初中生的語文寫作興趣。同時也能使初中生直觀地感受到堅持寫作、隨文練筆的重要性。當學生在未來的語文學習、寫作練習中,不斷地堅持這些行為,繼續閱讀、繼續寫作,將在親身實踐中養成隨文練筆的好習慣。
總而言之,語文教師聯系實際,著重培養學生質疑問題、自主學習等好習慣,能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語文學習方法,進而達成終身學習的學習目標。相信通過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寫作習慣促進策略,學生將主動探索、學習課程知識,且將順利完成語文課程學習任務,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和能力也能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