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勝
家住河北省的王大媽60 多歲,生了一雙巧手,能用鉤針和毛線鉤出各式各樣的小工藝品,常被街坊鄰居稱贊。
去年的一天,王大媽吃過早飯,做完家務活,像往常一樣,剛拿起鉤針她的右手突然莫名的抖動。一開始她并不在意,覺得忍忍就過去了,后來也沒有去醫院診治過。就這樣過了半年,她的右手又開始抖動了,越來越厲害。
在家人的勸說和陪伴下,王大媽去醫院做了詳細檢查,醫生告訴王大媽患上了帕金森病。
如今帕金森病已經成為僅次于腫瘤、心腦血管疾病之后第三大危害老年人健康的疾病,同時表現出年輕化趨勢,40 歲~50 歲的患者數量增多。這是一種漸進性運動障礙疾病,表現為動作遲緩、肌強直、震顫,簡單可以記為“慢”“僵”“抖”,最后全身癱瘓,心力衰竭,甚或腦死亡。因此,學會日常生活中通過一些多發的癥狀來初步判斷帕金森病是十分重要的。
動作遲緩
動作遲緩是帕金森的核心癥狀,主要表現為走路或進行其他事情時動作較常人更慢,還容易摔跤,即使走在平地也可能摔跤。
肌強直
主要表現在臉部,容易出現“撲克臉”,尤其在做系鞋帶、紐扣等事情時,臉部表情比較僵硬。醫生在觸摸檢查患者整個身體部分,包括肢體、頸部、軀干時會有一種阻力感,就像觸碰軟鉛筆一樣,看著感覺很軟實際很僵硬。還會出現身體平衡性比較差的情況,患者容易感到全身疲勞不堪,體檢時發現雙側運動及腱反射不對稱。
震顫
表現為四肢發抖,不僅出現手抖也有可能出現腳抖。但是這里的手抖跟正常手抖不一樣,帕金森病手抖主要是像搓泥一樣,在情緒激動以及精神緊張的時候加重,在睡眠或者大力運動的時候震顫癥狀消失。除了手抖之外,身體、四肢也時不時出現震顫。
有以上其中一個癥狀出現就可能是帕金森病。因此,如果家中長輩出現這些癥狀要及時送醫檢查,以免錯過最佳治療時間,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除了這3 大癥狀之外,帕金森病還有如失眠障礙、焦慮、抑郁、認知功能下降、精神異常、幻視、癡呆、嗅覺障礙、便秘、多汗、皮脂溢出增多等癥狀,但上述3 大癥狀為主要癥狀。
目前帕金森病無法根治,如果發現得早,積極干預治療,可以減輕后期的不良癥狀,延緩病情發作。因此,出現帕金森病癥狀時要及時到醫院掛神經內科就診,它屬于顱內神經變性疾病,神經科醫生會給患者做一系列檢查,結合病史、臨床體格檢查結果等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