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坤
“脫口秀”一詞屬于舶來品,英文為“talk show”。中文直譯恰如其分,生動體現出脫口秀的特點,即“評論”與“秀”。
一直以來,關于脫口秀的定義,從符號學、傳播學、語義學、廣播電影電視藝術等不同學科的角度去看,未曾有過絕對統一的界定。甚至很長一段時間里說起脫口秀都不能繞開談話節目,脫口秀和談話節目讓人傻傻分不清楚。
在眾多的界定表達中,去除各種各樣的定語,不難發現組成脫口秀存在意義的主體,離不開主持人/嘉賓(即“說脫口秀的人”)、觀眾和話題。信息時代下,觀眾的范圍則由面對面可數的人頭,擴展到數以億計的屏幕前每一個虛擬的、看不見的存在。說脫口秀的人負責制造這種“站立式喜劇”的人際魅力,話題則確保脫口秀有一定的人本內涵。
在脫口秀的發源地,它是對時事政治的一種評論和訪談,體現了對社會事件的實時關注。脫口秀進入中國后,出現了兩種類型的變種。一種是新聞類型,比如央視的《實話實說》。在傳統媒體時代,民眾接收新聞的主渠道是央視的《新聞聯播》,權威性與嚴肅性較強?!秾嵲拰嵳f》剛亮相時,許多觀眾眼前一亮。其內容非常貼近社會、貼近生活,在老百姓的眼中,以前那些看似與自己關系不大的新聞話題,原來和自己是如此密切相關?!秾嵲拰嵳f》已經展現出新聞評論脫口秀的特質,也是新聞評論脫口秀在我國的原始形態。節目取得的巨大成功,證明脫口秀節目有著堅實的受眾基礎。
另外一個變種,則是近兩年興起的脫口秀綜藝,比如受到熱捧的《吐槽大會》與《脫口秀大會》。習慣觀看短視頻的年輕文化受眾,正逐漸成長為今天文化消費的主力軍,他們關注的文化焦點占據了熱搜榜的顯要位置。
英國作家阿道司·赫胥黎在他的代表作《美麗新世界》中有過這樣一句震耳的呼吁:“人們感到痛苦的不是他們用笑聲代替了思考,而是他們不知道自己為什么笑以及為什么不再思考?!比绻麑@句話能稍稍有所共鳴,便不難覺察脫口秀所要完成的終極使命,就應該是以幽默的方式傳遞思考,讓人們再度找到發出笑聲的原因以及再思考,進而實現自我療治。
漫談或綜藝,其實都取了脫口秀原生態的娛樂性,而舍棄了它的新聞性,這樣的節目,往往以寫好的稿子為基礎,以堆積笑點為主要手段。這種“笑點優先”的造“?!眲撟魇址?,徹底脫離了脫口秀最初的時評性特質。脫口秀如何和傳統的單口相聲區分,它又如何能避免形式單調、笑點雷同的問題?用綜藝化方式追求喜劇效果,它還是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脫口秀?這些都值得探討。
《評新而論》是江蘇廣電總臺融媒體新聞中心打造的國內首檔日播新聞脫口秀。2015年2月1日正式開播,2017年脫離新聞節目獨立,每天19時45 分播出,由個性主播金思辰擔綱主持。欄目以“誰說新聞只有一種說法”為宗旨,重點關注當下發生的、關注度高、具有突出典型意義的熱點新聞,個性講述、深度評論、融合創新。
新聞評論脫口秀節目往往都是輕啟動巧操作,以《評新而論》為例,其創作隊伍加上制片人在內一共僅5名寫手兼編輯。主編都是年輕人,主要就是在傳統的評論內容中加入梗。節目不是簡單的說新聞式的形態,而是對熱點新聞事件有全新的角度和看法,讓人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接受正確的輿論引導。
在新聞選題方面,《評新而論》節目通常選取的不是剛剛發生的熱點新聞事件。因為一個事件需要經過媒體的深度挖掘,才能讓真相浮出水面,如果“讓子彈飛一會”,再進行新聞評論,事件脈絡更清晰,新聞態度更明確,輿論導向更正確?!对u新而論》送評中國新聞獎的節目——“直播帶貨元年”,從娃哈哈與某代言人解約說起,再講到宗慶后和他剛剛接班娃哈哈帝國的女兒的不同選擇,引出對直播帶貨的探討?!对u新而論》節目不僅講述社會熱點事件、熱門話題,還做過主題類新聞評論,如圍繞“改革開放四十年”“擼起袖子加油干”的話題做節目,節目既接地氣,又符合主旋律傳播要求。
新聞評論脫口秀主持人需要有鮮明的個人特點,有獨特的解說風格。《評新而論》主持人金思辰有豐富的人生經歷,曾做過酒吧歌手。雖然他未參與這檔日播節目的稿件撰寫,但稿件的話經過他的加工都融入了他的語言風格,停頓、留白、動作配合恰當,同時情感充沛,切換自如,體現了真性情,弘揚了正能量。
除了通過全媒體矩陣發布節目長視頻、短視頻外,節目組還將節目制作成喜馬拉雅線上音頻產品,僅2019年一年時間,在喜馬拉雅的收聽量就超過1000萬,位列國內同類新聞音頻產品排行榜前20??梢哉f,在新媒體上取得較好的傳播效果。
“?!边@個詞誕生之初,據說是對相聲術語中“哏”字的誤用,指的是引人發笑的點?!肮!笔敲摽谛愕挠哪瑏碓??!兑慕雷帧分骶廃S安靖認為,語言不僅是交流信息的符號系統,也承載了豐富的社會文化信息?!吧踔量梢哉f,語言即行為,語言即社會生活本身。”首都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艾尤就曾分析過網絡“?!北澈蟮奈幕?,她認為人們以一種戲謔解構的姿態自嘲解壓,創造了很多網絡“?!?,這些“?!敝械囊恍┥踔吝M入流行語之列,人們在網絡中拓展了自我表達的方式?!暗枰璧氖?,個人話語是否又在網絡用語的集體狂歡中迷失了方向?!?/p>
新聞評論脫口秀和綜藝脫口秀有本質不同,綜藝脫口秀逗笑人并非是靠內容本身,而是對略帶悖謬與荒誕的情景做極致化的演繹。它的可社會意義、輿論引導力都遠低于電視新聞評論脫口秀。本文提到的電視新聞評論脫口秀主動把“?!比谌牍澞績热?,用新媒體語言、新媒體樣態吸引年輕受眾。
目前看來,新聞評論脫口秀的傳播力、影響力是持續上升的。因為節目采用了融媒體手段傳播,未來受眾的參與度也會越來越高。
新事物要一分為二地看。從這些年的實際情況來看,新聞評論脫口秀在發展中仍有著許多不完善的地方。
1.創作人才有較大缺口
某新聞評論脫口秀節目曾面向社會征集兼職寫手,多位寫手在堅持一個月后,認為日播節目稿件需求量太大,寫稿壓力也大,無法承受,紛紛退出。這就說明,節目創作團隊的建設是較大難題,依靠外腦無法維持節目的日常運作。新聞評論脫口秀是通過主持人表達個人觀點來引導受眾,因此主持人自身應該具備過硬的素質以及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作為節目的寫手,首先要對新聞評論特點有基本認知,對熱點新聞事件有清醒的判斷、分析,所有的梗都是為了從正面引導受眾,確保節目導向的正確。
2.創新力度不足
一些新聞評論脫口秀節目固守單一模式,沒有革新意識。作為傳統媒體,應該勇于創新,致力于節目深耕運作。挖掘更多素材,用合適的新聞素材和正確的觀點影響受眾。進入5G 時代,新聞評論脫口秀節目更要不斷創新,打造品牌,占領輿論引導高地,提升受眾黏性。
3.節目播出跟不上熱點
作為一檔新聞類脫口秀,《評新而論》雖然有敏銳的觸覺,能夠及時捕捉社會上引起人們爭議或者討論的話題,但是由于節目的制作周期相對較長,從選題、搜集素材、撰稿到錄制、播出,最快也要2—3 天的時間。有些新聞熱度就被削弱了。
如今已是互聯網聯通的時代,信息從一個端口出發經過網絡就能傳到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人們通過手機、電腦等能夠快速獲知信息。在這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一件事如果沒有足夠多的熱度和討論度,那么就會在事件發生不久后淹沒在信息的海洋中。在人們已經知道了這個新聞的情況下,脫口秀制作播出時呈現同樣的話題還能有討論度嗎?這對節目制作團隊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作為節目的制作人,在具有較強新聞敏銳度的同時,還要有較強的話題引導能力,在脫口秀開播前做好預熱。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收視率,引起人們對節目討論話題的共鳴。
4.把關不嚴,傳播不健康內容
2019 年7 月,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下發了《關于加強網上談話(訪談)類節目管理的通知》,要求對此類節目進行全面排查,一經發現有問題的節目即禁止線上播出,新節目則需要經過審核拿到備案號才可上線。新聞評論脫口秀節目也在通知所轄的范圍之內。一些脫口秀節目被紛紛叫停,主要原因大致可分為傳播不健康內容、侵犯個人隱私、惡意攻擊等問題。稍不留神,脫口秀和無腦調笑之間確實只一步之差。
脫口秀在國外已有多年的歷史,通過對時事政治的評論,或是對社會事件的關注,深入剖析事件,引起人們的思考。目前國內的脫口秀雖然也是以針砭時弊為目的,以訪談、辯論、演講等形式出現,但與傳統的脫口秀有了顯著區別,形成自己的特色。在網絡文化的沖擊下,脫口秀如何做到合理運用網絡用語,以引起人們的共鳴和思考,是脫口秀制作者需要研究的重要課題。新聞評論自帶嚴謹性、真實性,與網絡流行文化的調性存在一定沖突。使新聞評論的嚴謹真實和網絡文化的詼諧有“?!蓖昝廊诤希切侣勗u論脫口秀的主要努力方向。
1.深度剖析熱點事件,結合流行文化造“?!?。當代年輕人受到互聯網的深度影響。只要一醒來,打開微博、微信公眾號、今日頭條等,就能獲知天下事。眾所周知,年輕人接受新鮮事物很快,某些網絡文化傳播快而廣,很快流行起來,能夠迅速抓住人們的好奇心?!皔yds”“絕絕子”等都曾成為刷爆網絡的熱詞。這些詞以“梗”的形式出現,與熱度高的事件相結合,在多人傳播和運用之后逐漸成為爆“梗”。
新聞本身就有很好的能夠引爆話題的素材,如果能將新聞與網絡流行文化結合起來,就能快速吸引人們的關注。能夠引起人們注意的一定是那些有趣的、生動的、活潑的、新鮮的事物。新聞評論脫口秀不同于新聞聯播,它是一檔具有一定綜藝性的節目,沒有那么正式,那么在討論社會話題的時候可以結合當下流行文化來造“?!??!肮!钡臄盗坎灰欢ǘ啵欢ㄒ?。只有這樣,才能吸引更多的人關注,一旦有很大的流量和熱度,“?!本湍艹鋈Γ槑Ч澞恳材艹鋈?。創作“?!毙枰乱环Ψ?,不能瞎編亂造,也不能為了有“梗”而硬造“?!?。寫手和主持人一定要深度分析社會事件的內涵,通過造“梗”來針砭時弊,進而引發人們的思考。
2“.?!敝腥谌胧聦?,在玩“?!敝袑π侣勈录M行思考。一般的綜藝類脫口秀節目以戲謔、調侃為主,人們從主持人或者嘉賓的演講中得到片刻的歡愉,但演講內容缺乏真實的、具體的例子。人們在看完節目之后,沒有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這種“?!本蜎]有太大的社會意義。但是新聞評論脫口秀不同,新聞本身就是真實存在的事件,本身就很吸引人,具有一定社會價值。融入好玩的“?!焙?,能引起更多的人對這個新聞事件的討論。新聞評論脫口秀的文本有主持人、撰稿者自己的思想和觀點,為受眾提供了認識新聞事件的新思路,玩“?!睂嶋H上是對新聞事件的思考和評論,表達個人的態度,抒發個人的情感。
3.增強受眾參與感。不管是傳統的脫口秀還是新興的脫口秀,不管是娛樂類脫口秀還是新聞評論類脫口秀,其實傳達的還是某些人的觀點,即撰稿者和主持人的想法。但是一百個讀者就有一百個哈姆雷特,每個人對同一件事有自己獨特的看法,如何將群眾的感受及想法在節目中呈現出來,是新聞評論脫口秀要思考的問題。要使受眾有更多的參與感,一定要廣泛收集不同領域、不同年齡段、不同身份的受眾的看法和觀點,使節目更貼近民心,更接地氣。
4.增強導向意識。新聞評論脫口秀的發展任重而道遠,既要原汁原味呈現真實新聞事件,不添油不加醋,挖掘事件內涵,又要適當運用網絡流行用語,拉近節目與人們的距離,用詼諧或諷刺的手法將新聞事實和觀點傳遞給受眾,使人們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進行更冷靜的思考。作為媒體工作者,一定要有導向意識,發揮節目正面引導的作用,無論討論的話題是什么,給社會大眾帶來的始終都是正面的積極的影響。
新聞評論脫口秀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產物,它的興起是廣大民眾對精神層面的更高追求的體現。社會的進步促進了信息時代的到來,新聞評論脫口秀也應該順應時代潮流,勇于打破固有的傳統新聞傳播模式,在保證討論的新聞事件真實性的基礎上,努力創新優化,做到更貼近民眾生活,通俗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