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張掖市山丹縣南關學校 高廣林
隨著終身教育體制的確立以及信息化的高速發展,自主學習已經成為人才的必備能力。在如今的智慧教室發展大趨勢下,如何科學高效地運用智慧教室提高學生數學自主學習能力的研究,是短板。自從2008年我校智慧教室建成以來,學校成立了實驗班,而筆者作為兼職管理員也參與研究團隊,旨在探索出一套切實可行的有效方案運用到以后的教學實踐中,指導學生不斷提高數學自主學習能力。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實驗對比后,筆者發現智慧課堂中的學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自學興趣高昂,自學能力提高,自學效率提升,課堂學習效果達到了預期的目標,各方面都得了改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上,教師往往偏重書本知識內容的解答,對于課本外的拓展知識則不涉及,尤其是在小學課堂講解中,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學習知識,知識面相對過于狹窄,在遇到難題時受挫,而在接觸到新知識時又只能等著教師教授或者查閱課外資料,而不會正確自學,而且學習費時費力,效率也不高,既浪費了許多時間,學到的知識又有限。許多學生因此便產生了一種依賴心理,甚至部分學生自學時不能理解,只能依賴于教師課堂上的講解與分析,不求甚解。長此以往,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學生的主動性、獨立性都在慢慢退化。而智慧教室作為教育新形勢背景下的一種新型的課堂,上課時學生每人一臺平板電腦,可以運用網絡搜索功能查詢相關內容自學,平板的應用讓他們搜索的范圍更加廣闊,這樣學生自學的方式可以靈活多樣且獲取知識及時并全面。這種方式的自學使學生由書本抽象自學轉為電子自學,讓學生成了學習的主人,轉變了學生自學的方式,提高了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習時的效率更加高效,思維更加發散,目標更加明確。在智慧課堂中,學生通過長時間的自學模式的嘗試后,自學的內容也從易到難,學習難度也慢慢增加、思維也逐漸開拓、效果也越來越好。久而外之,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漸漸提高。且認知能力、理解能力、思維能力、創造能力、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鍛煉和提升。
智慧教室也稱未來教室,作為現行教育背景下科技高速發展而催生的一種新型課堂,在這種新型課堂的智慧教室中增加許多平板電腦,教師和學生人手一本,而這些設備可以三方連接,把一體機、教師機、學生機三者連到一個網絡下,可以同屏授課和自由互動。教師機和學生機分別可以下載電子課本、同步習題等各種電子書包。在暢言教學系統支持下的軟件功能,能滿足各種教學設計的靈活運用,能把各種教學和自學內容以電子的方式實現。比如,自學內容的推送、網絡討論、疑問或見解的提出、展現與分享、隨機測評和反饋等,各種教學及自學內容即時推送到每個學生手中平板上,通過先進的技術服務課堂,讓課堂變得簡單、高效、智能,成為一個全新的現代化教學助手。智慧教室中學生的成果可以用分屏顯示和多屏互動的便捷技術,使學生快速地提交學習成果,而教師則通過評測系統對作業及時打分,然后再利用教師機把學習評比結果反饋到學生手中,最后通過學習平臺匯總統計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效果。在這樣的評分系統中既節省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教師也能對照后臺系統照顧到每一個學生,同時也讓他們的學習成果得到了很好的展示。每次提交完作業,可以在系統中看到教師對自己學習方面的評價,以此確定自己的優勢方向和分析自己不足的方面,調整并制定計劃,使自己向更高的目標邁進。
傳統課堂中不少學生由于膽小、害羞或是不善于表達等原因,對于存在的疑問在課堂中畏首畏尾,總是不敢指出,教師在課堂中的解惑有時是針對一些自己認為或是部分學生的疑惑,不能全部照顧到。然而在實際課堂中,每個學生都擁有自己的見解或不了解的地方,自己不表達出來教師也不知道,長時間積累,導致學生只能囫圇吞棗,但是在智慧教室中就解決了這個難題。因為內向的學生不需要舉手,也能通過平板向教師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智慧教室中教師可以通過終端掌控學生平板的界面,進而能全面快速地了解到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態,教師針對學生的不懂問題,有目的地解決了學生的困惑,長此以往,能拓展學生的思維,膽小、害羞或是不善于表達的學生也信心大增,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了學習效果,各種能力都得到了提升。通過在智慧教室中的一段學習后,學生的自學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如學生可以根據教師布置的自學任務快速地收集、處理、理解自己需要的知識,查找相關的同類習題,基礎好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拓展自學知識內容,提高思維能力;基礎差的學生可以運用網絡查找自己不懂的方面,解決自己的實際需求。另外,在布置作業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情況不同,分層布置智能作業,這樣因材施教、合理教育每個學生。
傳統的教學模式下,部分教師授課語氣嚴肅,只一味地要求學生多記、多讀、多背,讓學生被迫接受新知識,學生則會對學習產生厭煩心理。興趣是提高積極性的最好的方法之一,學習一旦失去了興趣,落下的功課需要花費巨大的精力和時間才能補齊,所以在學習上一定要讓學生對這一學科保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濃厚的學習興趣,這樣他們才會自覺地學習和探索。而智慧教室的運用恰好解決了學生這方面的需求,幾乎每個學生從小對電子產品都有天然濃厚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智慧教室中的平板電腦自然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可以通過手中的平板及時解惑,尤其對課外知識的獲取,極大地擴展了他們的知識面和視野、提高了探索欲。而現今的高科技產品為學生提供了多渠道的選擇方式,如電子書、搜索軟件等已經成為新時代學習的載體。而智慧課堂學習環境中的電子書包在小學學習教學中能體現出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拓展學生學習廣度、多方面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提升學生學習自學效果等優勢。而在智慧教室中,學生能從眾多的學習內容中,選擇自己喜愛的書目進行學習。所以智慧教室中的電子產品和新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融合運用,更是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學生一直在這種學習環境中保持自學習慣,保有這種學習探索欲,那么隨著年級的升高,這種自主學習能力就能為學生的終生學習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學生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個體差異,每個學生的能力水平不同,對知識的理解程度不同,學習方式也有差異,這就使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對知識點的理解存在差異,導致最終的成果不同。對部分小學生來說,他們自控能力較弱,不能長時間地約束自己,因此自學的效果也不理想;然而有一部分學生,能較好地約束自己的行為,能有效地進行自主學習,積極開展課前預習和復習活動,因此對知識內容掌握的程度越來越好。學生自學能力具有差異性,直接影響到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狀態,在課堂中的表現差距也越來越大,也不利于教師開展高效教學。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往往教師是課堂活動的主體,教師講,學生聽,因此學生對教師表現出強烈的依賴性,一旦學習活動中沒有教師的參與,很多學生都會表現出茫然的狀態,不知道該如何開展學習活動,沒有自主性。同時,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也存在一定的不足,雖然小學階段的數學難度并不大,但卻是打基礎的重要階段,數學課堂中常出現形式單一、灌輸式教學、缺少互動等問題,學生沒有主動學習的積極性,缺少興趣,課堂效率低。目前數學課堂中開展的自主學習都比較形式化,教師并沒有足夠重視,也沒有進行有效的規范,導致學生也是草草了事,沒有真正達到自主學習的目的。
智慧教室的出現極大地改善了當前的教學模式,使課堂內容更加豐富,充滿驚喜,這一環境下學生自學模式,使教師、學生、教學資源與環境之間進行有效互動,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下面就將課程進行詳細的剖析,旨在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在課前預習階段,教師可以根據課堂教學內容、目標等,為學生設計一份導學指南。比如,在預習“認識分數”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將課堂中重難點的部分,利用微課、趣味動畫等形式發送給學生;還可以引導學生自主地去網絡上搜索相關的文字資料、視頻資料或者圖片等,匯集整理后交給教師,這些都是為了幫助學生在課前對知識內容有基本的了解,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同時教師還可以在智慧教學平臺上發布一些預習檢測,讓學生在完成預習后進行答題測試,這樣教師可以清晰地了解到學生自學的水平、對知識的掌握情況、普遍存在問題的情況等,在后續的課堂教學中可以有所側重,使課堂教學活動更加高效。
在課前導學的過程中,學生對本節課堂的內容已經有了大致的了解,教師完全可以將課前導學與課堂內容聯系起來,引導教學活動的展開,在課中進行講授、引導、互動,可以分為以下幾個環節。
1.情境導入,提出問題。通過課前導學,學生已經對課堂內容有了基本的了解,教師可以設置幾個簡單的問題進行提問,在學生回答的過程中加深印象;還可以設置不同的情境吸引學生的興趣,并提出相關的問題或任務。比如,在學習三年級數學下冊“認識分數”這一課程中,教師就可以通過一個簡短的情境故事導入:中秋節到了,光頭強去森林里給熊大、熊二送去月餅……有關故事主人公的動畫片是小學生都愛看的,以此為情境導入,學生會有極大的興趣,能全身心地投入。而且在課前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對分數已經不再陌生,教師就可以拋出問題:“但是光頭強只有一塊兒月餅了,如果想讓熊大和熊二平均分,那它們都能分到多少呢?如果光頭強有兩塊月餅,那熊大和熊二又能平分到多少呢?如果要用數字來表達,該如何表示呢?”學生們積極地回答問題后,教師就可以引出本節課的學習內容:認識分數。學生會根據課前預習的內容,結合教師提出的問題回答。有的學生會通過折紙等方式進行解答,這個時候教師要適當地點撥:“有的同學將紙對折,來表示熊大、熊二各能分到一半的月餅,那用數字來表示是什么呢?對的,1/2,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新內容,分數。”教師可以繼續利用折紙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1/3、1/4等分數的含義,讓學生了解分數形式與具體含義。
2.小組合作,展示互評。在這個環節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自主學習,可以利用智慧教室平臺,讓學生在平板上畫出不同形狀的1/3、1/4,之后抽取部分小組的作品展示,讓其他小組評價。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知識點總結:將圖形平均分成3份,那么每一份就是整體的1/3;如果平均分成5份,那么每一份就是1/5,把任何一個物體平均分成幾份,拿出其中的一份就是幾分之一。
3.課堂總結,個性化作業。在完成以上的課堂教學活動后,學生對知識內容的理解更加深入,因此教師要做好總結工作。教師可以在智慧教室平臺中,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帶領學生梳理課堂重難點內容,幫助學生建立起自己的思維導圖與知識結構;并且根據學生對課堂知識掌握的情況以及自身的學習能力,設置個性化的作業。教師也可以在平臺上發布課堂知識的拓展內容,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選擇。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鞏固學生對課堂知識的掌握,還能提高學生課后自主學習的能力,養成良好的習慣。
課后階段也是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一個重要環節,教師可以通過智慧教室平臺,為學生做課后輔導工作。比如,學生在作業中遇見問題,就可以通過互動平臺與教師或其他學生交流,共同解決問題。課堂中講解的都是教材中的基本內容,在課后練習中會遇見各種類型的習題,智慧教室平臺能自動批改客觀問題,學生可以用視頻、圖文等方式上傳主觀題作業,教師在批改后可以與學生在線交流,進行總結。除此之外,學生還可以從智慧平臺中獲取更多的學習資料,大大提高了自主學習的能力。
綜上所述,智慧教室的應用極大地提高了小學數學的趣味性,豐富了教學內容,減少了學生主動性差、參與程度較低、自學能力較弱等問題,對教學活動起到了重要的推進作用。小學階段是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階段,也是打好學習基礎的關鍵階段,教師一定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對我國素質教育的發展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自主學習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手段。教師要善于利用智慧教室平臺、用好智慧教室平臺,發揮智慧教室的積極作用,引導學生不斷地進行探索研究,不斷完善教學活動中存在的不足,幫助學生獲得能力提升,為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