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青年東街小學 李志
體育是一個動態的教學過程,需要學生體力和腦力進行有機結合,利用已經習得的經驗,根據體育教學的要求做出相關的動作,但是在體育教學中,因學生體力、技巧的不同,難免會出現不可控的錯誤動作。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觀察學生的動作,及時捕捉錯誤瞬間,對錯誤進行合理利用,幫助學生及時改正;讓學生在“錯誤資源”中不斷地嘗試和實踐,培養學生在錯誤中尋找正確的逆向思維能力;在不斷試錯、糾錯的過程中,培養學生面對錯誤的積極態度,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運動觀,提高學生的運動自信,讓學生在體育運動中釋放學習壓力,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體育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學生對體育課的喜歡度較高,上課時也比較興奮。學生如果對教師教授的動作做得不到位,出現錯誤時,教師要對這些“錯誤資源”進行合理的應用,及時捕捉“錯誤”,合理利用,緊緊抓住教育契機,有效引領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的發展。教師對學生的錯誤動作進行指導時,不要打擊學生的學習熱情,要保護學生的自尊心,讓“錯誤資源”成為促進學生技能掌握的有效手段,讓學生在體育課堂中充分地鍛煉自己,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
犯錯是學生在參與課堂活動中伴隨的學習現象之一,沒有人愿意犯錯,教師要允許學生犯錯。當學生出現錯誤時,教師要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不必要求學生完全正確,幫助學生樹立“錯誤是走上成功的必經過程”的學習觀念,讓學生在犯錯的過程中學會規避錯誤,培養學生自我糾錯的能力。現在許多的學校和家庭對待學生的錯誤都是零容忍的態度,會抓住學生的錯誤點不放,導致學生在學習時壓力增大。面對教師和家長的指責時,學生很容易產生不良的情緒,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尤為不利。有很多學生因學習壓力大,經受不住犯錯誤的后果,而走上了更加錯誤的道路。在與這些學生談話時,很容易從學生的字里行間中感受到學生對自己的否定。這些學生認為自己什么事情都做不好,無論做什么事情都是一遍又一遍地犯錯,做與不做的后果都一樣,還不如什么都不做。還有的學生面對家長的指責,會感到沒有尊嚴、羞愧難當,對自己存在的價值產生懷疑。在聽到學生說出自己心里的想法之后,作為教師是非常痛心的,教師能做的就是在學生產生錯誤時,首先要改變過去全盤否定的做法,要根據學生產生的錯誤進行全面的分析,從學生的錯誤中發現教育切入點,對學生進行指導,鼓勵學生敢于試錯,幫助學生在試錯中找尋學習自信,讓學生在上課時沒有心理壓力,真正讓學生在體育課上做到釋放不良情緒、放松身體、擁抱快樂、獲得自信。
犯錯誤是學生在體育活動中不可避免的學習經歷,它是學生學習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面對教學過程中的錯誤時,不要選擇回避,而要積極地面對錯誤,培養學生自主糾錯的能力,利用錯誤對學生進行有效教學,加深學生對正確的練習動作的印象。下面從利用錯誤進行有效教學、鼓勵學生敢于糾錯、利用“錯誤資源”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三個方面對小學體育教學中“錯誤資源”的巧妙利用進行論述。
每個人都會犯錯,教師也不例外,學生對錯誤的感知比對正確的感知容易得多。授課過程中,教師有時也會無意識地出現一些教學錯誤,學生會在第一時間抓住教師的錯誤,并對教師產生懷疑。面對這種情況,教師要正視自己的錯誤,不要覺得被學生抓住錯誤是很難為情的事情,而應該對這名指出錯誤的學生進行夸贊,培養學生敢于質疑的學習態度。然后根據自己的錯誤進行改正,并引導學生面對錯誤時,不要將其夸大,應對錯誤進行合理的分析和改進,用錯誤積累經驗,利用錯誤達到正確完成的結果。課堂上的“錯誤”有兩種產生的方式,一種是真實發生的錯誤,又叫突發錯誤,在不知不覺中出現;另一種是預設的錯誤,是教師根據課程的授課內容進行設計并實施的。根據這兩種錯誤的不同產生方式,結合具體的教學實例進行詳細說明。
第一,通過突發的錯誤,幫助學生對錯誤產生正確的認知。例如,在教學廣播體操動作時,教師對廣播體操的動作進行示范,在之前的幾節示范中,教師因為一邊講解一邊示范,做到跳躍運動時,這時就有學生看出教師的腳步節奏錯了,并及時提醒了教師。教師在聽到學生的提醒后,及時對自己的腳步進行了調整,等到示范結束后,教師對剛才指出動作錯誤的學生進行表揚,然后針對容易產生錯誤的地方和學生一起分析原因。有的學生說,教師因為一邊講解一邊進行示范,一心二用,導致身體跟不上語言的節奏,在忙中出亂;有的學生說,教師對廣播體操的熟練度不夠,缺少平時的訓練;還有的學生說,教師可能是由于不小心導致犯錯。教師讓學生對自己的錯誤動作進行分析,確保自己在進行廣播體操鍛煉時,不犯同樣的錯誤。然后教師和學生一起交流和討論,在做到容易犯錯誤的動作時,應該如何對錯誤動作進行規避,和學生一起對該動作進行動作分解和聯系,確保每一個動作都做到規范正確,在不斷練習中提升動作的熟練度,幫助學生掌握體育訓練的學習要領。
第二,除了這種不經意的動作錯誤,教師還可以針對教學內容設計錯誤動作,引導學生去發現錯誤,改正錯誤,利用預設錯誤進行有效教學。例如,在教學“立定起跳”的起跳姿勢時,教師可以設計幾個不規范的起跳姿勢,讓學生把這些錯誤姿勢跟正確的起跳方式進行對比分析,這些不同的起跳方式做起來有什么技術上的困難,錯誤的起跳方式和正確的起跳姿勢在腿部發力時有什么不同,對起跳的高度和距離有什么影響。學生都知道“站得高,跳得遠”的道理,但在真正操作時,學生只想著跳得遠,都不由自主地往前跳,而正確的起跳方式是往高了跳,然后由于慣性和地心引力的影響向前方發力,在起跳的時候腿部要有彈跳的過程,起跳、發力、收腿、出腿,然后再落地。在實際訓練的過程中發現,學生在訓練時會出現許多預設的錯誤動作,學生在經過對錯誤動作的對比分析后,能根據錯誤的動作進行調整和改進。學生經過不斷調整和訓練,還會給教師帶來一些意料之外的驚喜,有一些運動天賦比較高的學生,在空中還能做到二次發力,充分地調動了自己的身體組織協調能力,在腿部力量還沒有消耗完的基礎上,再施加向前的沖力,通過不斷的嘗試和訓練,提高運動的技巧,最大限度地開發了身體的潛能。
教師通過上述兩種錯誤的產生方式,引導學生學會利用錯誤不斷地積累運動經驗,在一次次的錯誤中尋找正確的操作方法,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看待錯誤,引導學生用積極的心態和勇敢面對、不逃避的態度應對今后學習中出現的各類錯誤,真正地應用好這些寶貴的“錯誤資源”。
對學生日常學習中出現的錯誤,教師要及時抓住,引導學生在錯誤中受到啟發,鼓勵學生及時糾錯,從而達到良好的效果。這就要求教師擁有良好的臨場應變能力和專業的學科知識素養,在面對突如其來的錯誤時能準確把控,引導學生在糾錯的過程中激發運動靈感,掌握動作的技術要領,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對體育課堂的學習興趣,真正達到利用“錯誤資源”指導教學的目的。
以教學“冰球訓練的技術要領”為例,教師要讓學生掌握冰上的滑行技巧以及站立、起跑的姿勢。在學生進行實際的訓練之前,教師要對學生進行理論指導和動作示范。首先是站位。學生的身體不應直面球門,而是應該面對冰球,用身體的側面面對球門,站立時,雙腳自然分開與肩同寬即可,膝蓋彎曲,隨時保持身體的平衡。其次,將球向球門的相反方向移動適當的距離之后,以每個人最舒適的發力距離做好準備,移動以后鼻子應與自己的腳尖保持在垂直,調整好自己的重心,把重心放在自己遠離球門的那只腳上,不要過分地向冰球方向轉移重心,防止身體失去平衡,發生危險。再次,在移動冰球時,要隨時切換自己的腳步,把在前的一只腳轉向球門的方向,將自己的身體打開,根據移動冰球的節奏旋轉身體,使自己的身體面向球門發起進攻,球桿將冰球向前推送,提醒學生注意身體、手和球桿的距離,保證球桿一直在身體的前方。最后,在擊球的瞬間,確定球門的方向,借助腿部的肌肉群和腰腹部發力,用手臂帶動球桿把球擊出。
在對冰球訓練的基本動作和技術要領進行講解和示范之后,教師組織學生進行訓練。在訓練的過程中,教師要仔細觀察學生的動作,當學生出現錯誤的動作后,教師要根據學生的錯誤動作進行指導,在學生錯誤動作的基礎上進行改正,讓學生根據自己最舒適的姿勢進行訓練。比如,學生在運球的過程中會出現失去重心摔倒的情況。教師要根據學生的錯誤動作進行指導,根據學生的身體特點和運動習慣幫助學生在運球的過程中找到自己身體的重心,讓學生在運動時嘗試把自己的上半身重心向前移動,使自己的鼻尖和前面的腳尖在垂直的水平線上,鼻尖和腳尖的距離可以用自己舒服的姿勢進行上下調節,并根據不同的突發情況調整自己的運球方式,感受身體重心的轉移,保持身體的平衡,不用刻意保持動作的標準,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發力距離和發力方式。教師在冰球訓練教學的過程中,利用學生的錯誤姿勢指導學生糾正錯誤,讓學生在錯誤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運動姿勢,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制定不同的應對方案。
錯誤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嘗試解決錯誤的決心,教師要指導學生以平常心去對待錯誤,利用這些“錯誤資源”促使學生尋找最優訓練方法,讓學生在錯誤中找尋正確的訓練方法,讓學生理解正確與錯誤之間的辯證關系,善于抓住錯誤的漏洞填補正確,讓學生發現體育訓練的多樣性。
以教學“站立式起跑訓練”為例,在起跑訓練開始前,教師要指導學生站立式起跑的姿勢。站立式起跑時,雙腳要前后交錯站立,左腳在前,右腳在后,注意左腳不要踩線,前腳和后腳之間的距離不要過寬或者過窄,保持在一腳半長為宜,左右間隔約半腳的距離即可,身體重心落在左腳上,后腳用前腳掌支撐站立,抬頭看向前方,身體保持穩定,集中注意力,隨時做好起跑的準備。當聽到發令員的槍響或者“跑”的口令時,兩腳同時用力蹬地,前腳蹬直向前沖刺,隨之后腳迅速向前擺動,用自己最快的速度向前沖刺。學生在聽完教師的講解,迅速對站立式起跑的姿勢進行嘗試。在起跑訓練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用與教師教授方法不同的起跑方式進行起跑訓練,雙腿站立時,讓學生嘗試把右腿放在前面,左腿放在后面,在不斷訓練中感受左腿發力和右腿發力的不同;然后組織學生嘗試不同的腳間距對起跑速度的影響;最后讓學生隨意地站在起跑線上嘗試起跑。經過學生不斷的嘗試發現,教師教授的方法是最舒適、身體能最快做出反應速度的起跑方式。教師利用這些“錯誤資源”鼓勵學生勇敢嘗試和實踐,讓學生在錯誤的起跑姿勢中感受正確起跑姿勢的優勢,學會在“錯誤資源”中自覺地尋找最舒適的站立方式,加深學生對正確動作的理解和記憶,幫助學生學會用逆向思維思考和看待體育訓練,在今后的體育運動中學會在錯誤中總結經驗,不斷地提高自己糾錯、改錯的能力。在教學中利用“錯誤資源”培養學生自主訓練、自主學習的運動觀,讓學生在“錯誤資源”中樹立對體育運動的自信,在體育運動中不斷激發學生的運動潛能,為實現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目標不斷努力。
綜上所述,面對體育教學中出現的“錯誤資源”,教師要有一雙發現的眼睛,善于把握錯誤的資源,讓其發揮有效的價值,這樣才能有效提高課堂的有效性。教師要積極利用教學活動中突發的錯誤,把錯誤變成體育教學中的一大助力。同時,教師也要學會設計教學錯誤,引導學生敢于試錯、糾錯,在不斷試錯和糾錯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體育能力。引導學生在不斷試錯中總結學習經驗,利用錯誤刺激學生尋找正確的運動方法,在不斷的錯誤中啟迪思想。培養學生在面對錯誤時能做到用平常心看待,在錯誤面前保持冷靜,用科學的方法在試錯的過程中尋找真理,用正確的心態面對每一個寶貴的“錯誤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