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昕
(鄭州財稅金融職業學院會計學院,河南鄭州 450048)
“互聯網+”泛指“互聯網+ 傳統行業”這種新業態。特別是在信息時代,互聯網的形態得到進一步演變和創新,旨在與傳統行業深度融合,從而打破傳統行業的原有格局,為經濟發展賦予新的驅動力(蘭方連等,2022)。在“互聯網+”背景下,會計信息化建設能實現與飼料企業經濟業務活動同步開展,強化財務工作對飼料企業經濟業務活動的實時反饋和有效監督,有效轉變了傳統財務工作事后核算的工作模式(章慧,2022)。因此,會計信息化是飼料企業發展的必經之路。
會計信息化的優勢有很多,飼料企業推行會計信息化可以帶來以下幾個方面的積極作用。
1.1 擴寬財務管理空間 在“互聯網+”背景下,會計信息化的發展方向是會計集中處理和遠程登錄。通過互聯網,飼料企業能集中、統一處理財務工作,并且實現對資源的合理配置,提高飼料企業的資金使用率(崔婧和李真,2020)。并且財會人員能遠程登錄會計信息系統,實時查看和處理相關的財務工作,及時對飼料企業經濟業務活動進行反饋和監督,可以有效拓寬飼料企業的財務管理空間。
1.2 增強飼料企業經濟業務活動的時效性 會計信息化要求財務工作與飼料企業經濟業務活動同步進行,可有效減少兩者的時間差。而且經濟業務活動時效性的增加也可以降低不同部門間信息不對稱的問題,避免事后核算的諸多風險。究其原因,還在于會計信息系統可以在飼料企業內部快速生成財務報表,幫助飼料企業實現對經濟業務活動的動態化管理,讓不同部門間能協同作業,共同致力于飼料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1.3 提高飼料企業工作效率 會計信息化是不同部門間協同作業的橋梁和紐帶,各部門只需根據會計信息系統要求,及時完成并提交相關工作任務,即可進入下一流程。這種統一格式、統一要求和統一流程的內部管理方式大大降低了飼料企業不同部門間的對接難度,可以有效提高飼料企業的工作效率。而且在飼料企業內部,各項經濟業務活動的進程都可以實時反饋到會計信息系統中,省去了不同部門間的溝通和交流時間,有效實現了會計信息在飼料企業內部的共享,從而避免信息“孤島效應”,降低飼料企業工作效率(蔣業宏,2022)。
除了上述的積極作用外,飼料企業在推行會計信息化進程中還容易出現以下幾個方面的風險。這些問題不僅容易影響會計信息化的功能和價值,而且還會對飼料企業的正常運營和發展構成負面影響。
2.1 飼料企業信息化水平不高 飼料企業的信息化建設具有降低運營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規避風險等作用,因此,信息化建設得以在飼料企業中廣泛開展。從實際情況看,信息化建設是一項長期工程,部分飼料企業雖然開展了信息化建設工作,但也存在信息化水平應用不高的問題,導致信息化的作用范圍有限,難以為會計信息化提供有效支撐;飼料企業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忽視了會計信息化工作,如沒有普及會計信息化相關專業知識和要求,飼料企業難以通過信息化手段來構建會計信息體系,難以提高飼料企業財務工作的集成化水平,無法做到對會計信息的實時共享,從而影響會計信息化作用的發揮(郭一恒,2020)。
2.2 外包會計業務存在一定缺陷 雖然會計信息化擁有諸多優勢,但該過程存在一定的技術門檻,部分飼料企業為方便管理,簡化運營和維護的難度,采用外包的方式來實現會計信息化發展。而這種外包的會計業務往往存在一定缺陷:首先,外包單位對飼料企業的實際經濟業務情況不了解,大多采用統一、模塊化的會計信息系統,這就使得開展的會計業務容易出現與飼料企業實際情況不契合的問題。其次,外包的會計業務需要一定的移交程序和信息處理時間,難以通過財務工作實時反饋和有效監督飼料企業經濟業務活動。最后,外包單位只提供標準化的會計服務工作,難以根據飼料企業的實際需求,對飼料企業的經營決策提供財務信息支持。因此,外包會計業務雖然能夠讓飼料企業享受到會計信息化的諸多便利,但如果過于依賴這種外包服務,忽視了自身的信息化建設,容易對飼料企業的后續發展構成負面影響。
2.3 會計信息化給飼料企業帶來信息安全風險 在“互聯網+”背景下,會計信息化在提高財務工作質量和效率的同時也會帶來一定的信息安全風險。首先,人為因素。會計信息化提高了對財會人員的素質要求,要求財會人員除了要掌握扎實的財會業務能力外,還需要具備計算機、信息技術等方面的專業知識。顯然,飼料企業的部分財會人員難以滿足會計信息化的發展要求,不能熟練操作會計信息系統,一旦操作出現問題,可能導致整個會計信息系統的崩潰,給飼料企業帶來損失。其次,軟硬件因素。會計信息系統中的軟硬件設施較多,飼料企業如果沒有做好日常維護,無法快速處理系統故障進等,都可能導致會計信息的丟失,從而影響飼料企業經濟業務活動的開展(唐麗等,2020)。最后,身份認證因素。會計信息系統的身份認證主要是便于飼料企業管理者或財會人員登錄系統,進行信息查閱和處理,但部分飼料企業沒有做好密碼設置和保密工作,容易被外界破譯,導致商業機密泄露等問題,從而給飼料企業帶來無法挽回的經濟損失。
2.4 飼料企業的基礎設施薄弱 飼料企業基礎設施薄弱的問題在中小飼料企業中較為常見,這些飼料企業大多由小作坊、家族式企業發展而來,容易忽視財務工作的重要性,很難促進財務工作與信息技術的有效融合。部分飼料企業雖然開展了信息化建設,但因為缺乏充沛的資金,很容易出現缺乏軟硬件設施的問題,無法實現財務工作的順利轉型。如部分飼料企業僅針對財務部門進行信息化建設,而沒有將飼料企業全覆蓋。這種處理辦法雖然提高了財務工作的質量和效率,但難以做到與其他不同部門間的銜接,特別是會計信息錄入和應用,依舊需要人工介入,無法支撐起飼料企業的各項經濟業務活動(王志會,2021)。
2.5 飼料企業缺乏復合型人才 因為財務工作無法給飼料企業帶來直接的經濟效應,所以在招聘環節容易忽視對財會人員專業素質和能力的考查。特別是在會計信息化轉型過程中,部分財會人員只具備從事基礎會計核算工作的能力和經驗,而且計算機、信息技術等方面的專業知識難度較大,使得飼料企業的財會人員難以勝任會計信息化的相關工作(楊若莞,2021)。在財會人員知識和能力欠缺的情況下,強行運作會計信息系統無疑會增大人為因素導致的信息安全風險。
針對“互聯網+”背景下飼料企業會計信息化的風險因素,就需要加以深入分析,找出問題的根源和應對策略,只有這樣才能幫助飼料企業有效預防潛在風險,實現飼料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3.1 提高飼料企業信息化水平 信息化是飼料企業優化內部管理和實現產業升級的關鍵,提高飼料企業信息化水平可有效提高飼料企業工作效率和經濟效益,因此,越來越多的飼料企業開展加強信息化建設。首先,飼料企業要在內部建立一個健全信息平臺,這是開展各項信息化業務的重要基礎。信息平臺可圍繞會計信息化的要求來設計,確保會計信息系統的合理性和完整性。只有建設好信息平臺,飼料企業才能利用大數據、智能控制技術來為財務工作提供支持,才能實現傳統會計工作向會計信息化方向的順利轉型。其次,在飼料企業信息化建設過程中,要注意實現對不同部門和各項經濟業務活動的全覆蓋,促進信息技術與飼料企業內部管理的有效融合。如借助信息平臺可將飼料企業的經濟業務活動有效轉化為會計信息,致力于財務工作質量和效率的提高(李牧,2020)。最后,飼料企業信息化水平還體現在對會計信息的深度挖掘和開發利用上,飼料企業要轉變傳統的管理模式,以會計信息系統為基礎,重新梳理業務流程,實現不同部門間的協同作業,讓會計信息能在飼料企業內部高度共享,從而為經濟業務活動提供數據支持。
3.2 飼料企業自建會計信息系統 既然外包會計業務的缺陷無法避免,那么,有條件的飼料企業可嘗試自建會計信息系統,以保證會計信息系統與飼料企業經濟業務活動的契合度,并且降低會計信息外泄的風險。首先,飼料企業要促進財務工作的信息化轉型,根據飼料企業經濟業務活動需求來設計相關系統,這樣建立好的會計信息系統能更好地滿足飼料企業的實際需求,并且具有針對性強和使用效率高的特點。其次,飼料企業自建會計信息系統具有周期長,成本投入高等特點。因此,飼料企業要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加強技術研發工作。最好是由飼料企業的財會人員直接介入系統的設計和開發,確保會計信息系統能真正發揮作用,并且取得預期的經濟效益。最后,會計信息系統是企業信息管理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飼料企業自建會計信息系統過程中,飼料企業的全程參與能提前為其他子系統預留接口,從而在飼料企業內部構建出無縫銜接的信息管理系統,便于實現不同部門間的信息溝通和協調作業。
3.3 加強飼料企業會計信息化的網絡安全 在會計信息化背景下,飼料企業的所有會計信息都存在于系統中,因此,飼料企業要加強會計信息化的網絡安全,避免會計信息遭到破壞、更改或泄露,同時確保會計信息系統得以持續、正常地運行,為飼料企業提供可靠的服務。在風險防范機制方面,飼料企業要對會計信息系統中的漏洞進行全面檢查,從技術層面確定系統的可靠性。特別是及時更新存在漏洞的軟件,或者飼料企業可采用防火墻、入侵檢測、身份鑒別等技術,避免信息的安全風險。另外,飼料企業為做好訪問控制,可對涉及商業機密和戰略規劃的重要會計信息設置標記,明確不同崗位、不同級別人員的訪問權限,避免重要會計信息遭到非法訪問。最后,飼料企業要提高財會人員的安全意識和保密意識,如飼料企業要與財會人員簽署保密協議,杜絕財會人員外泄財務信息(宋紅菊,2020)。財務部門的相關電腦要落實具體的責任人,確保做好密碼保管和更新工作。
3.4 強化飼料企業基礎設施建設 會計信息化有利于飼料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針對基礎設施薄弱問題,飼料企業有必要提高對會計信息化的重視程度,通過強化基礎設施建設方式,讓會計信息化得到逐步落實。為此,飼料企業要在會計信息化發展方面做好資源傾斜,為基礎設施建設提供有力支持。如根據飼料企業經濟業務活動,科學選擇會計信息化相關設施設備,提高飼料企業對相關設施設備的利用率,避免出現閑置、重復采購等問題,確保建設后基礎設施能滿足飼料企業會計信息化發展需要(呂磊和劉章勝,2020)。另外,在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飼料企業要積極參考專業技術人員的意見和建議,更要在平時做好系統運營和維護,確保會計信息系統能助力飼料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進而解決飼料企業基礎設施薄弱的問題。
3.5 培養會計信息化人才 在飼料企業會計信息化管理過程中,財會人員既是會計信息系統的使用者,又是會計信息系統的維護者,會計人員素質高低將直接影響財務工作的開展情況。因此,飼料企業要注重對會計信息化人才的培養,提高財會人員的專業素養,幫助財會人員盡快掌握會計信息化所需的數據庫技術、網絡技術、計算機軟件操作等能力,讓財會人員能盡快適應會計信息化背景下的各項工作(喬君和王文俊,2021)。
綜上所述,在“互聯網+”背景下,會計信息化已成為飼料企業降低運營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方式。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飼料企業的會計信息化建設勢必會步入新臺階。因此,飼料企業要重視會計信息化的開展,并且能針對會計信息化過程中的風險問題制定針對性的預防措施,充分發揮會計信息化的功能和價值,實現飼料企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