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軍
(甘肅省民樂縣第一中學 734500)
靈活運用解題思維上的“類比”觀點,往往可幫助我們巧妙借用熟悉的解題思路、方法迅速求解相關數學問題,令人倍感解題成功的喜悅.顯然,有意識地去關注解題方法上的類比,有利于幫助我們創新思維能力,啟迪數學智慧,提升數學核心素養.
例1設an是等差數列,其前n項之和為Sn,則利用“倒序相加法”可求得2Sn=na1+an.運用類比推理的思想可知:設bn是等比數列,其前n項之積為Tn,則利用“____”可求得____.
解析由于等差數列an中的特性“若n+m=p+q,則an+am=ap+aq”可類比為等比數列bn中的特性“若n+m=p+q,則bn·bm=bp·bq”,所以類比推理知:在等比數列中,應該利用“倒序相乘法”.
因為Tn=b1b2…bn,Tn=bnbn-1…b1,
所以將這兩個等式相乘,得
又易知b1bn=b2bn-1=…=bnb1.

評注根據等差、等比數列中的相關特性,借助類比思維可知,要得到等比數列中前n項之積,需要利用“倒序相乘法”.

解析由題設得
ax3+bx2+cx+d=a(x-x1)(x-x2)(x-x3)=ax3-ax1+x2+x3x2+ax1x2+x2x3+x1x3x-ax1x2x3,
從而比較兩邊系數,可得

這就是一元三次方程根與系數的關系.
評注本題主要類比解題技巧——先將多項式分解因式、展開,再利用多項式與多項式相等的充要條件.
例3平面內,直線的法向量是指與直線垂直的非零向量,根據求動點軌跡方程的思維方法,我們可得到法向量為n=(1,-2),且經過點A(-3,4)的直線方程是1×(x+3)+(-2)×(y-4)=0,整理可得x-2y+11=0.類比該解題方法,在空間直角坐標系中,法向量為n=(-1,-2,1),且經過點A(1,2,3)的平面方程是____.

所以1×(x+3)+(-2)×(y-4)=0.
化簡,得x-2y+11=0.

所以(-1)×(x-1)+(-2)×(y-2)+1×(z-3)=0.
從而整理可得x+2y-z-2=0.
因此,可知所求平面方程為x+2y-z-2=0.
評注本題求解需要先理清平面內所給直線方程的求解過程(本質是靈活運用了數量積的坐標運算),再由平面到空間,利用“類比”思維,即可順利求解所給平面的方程.





例5請看以下例題及其證明過程.
例題:已知α是方程2x+x=3的一個根,β是方程log2x+x=3的一個根,求證:α+β=3.
證明:設函數fx=2x+x,
則由題設得fα=2α+α=3,
flog2β=2log2β+log2β=β+log2β=3,
所以fα=flog2β.
又函數fx在R上單調遞增,從而α=log2β.
故α+β=log2β+β=3.
試運用類比推理的思想,求解如下問題:
已知α是方程2x·x=3的一個根,β是方程log2x·x=3的一個根,求證:αβ=3.
證明設函數fx=2x·x,
則由題設得fα=2α·α=3,
flog2β=2log2β·log2β=β·log2β=3,
所以fα=flog2β.
又易知α>0,β>0,且函數fx在0,+∞上單調遞增,從而必有α=log2β.
故所求αβ=log2β·β=3.
評注本題首先要從所給例題的證明過程中找到解題方法(先構造函數,再利用函數的單調性求解),經過如此探尋就獲得了求解所給問題的證明思路.
例6請認真學習以下典例及其完整的解析過程.

解答:易知x>0,y>0.對已知不等式兩邊同時取對數,得
lg3≤lgx+2lgy≤lg8,lg4≤2lgx-lgy≤lg9.

lgM=3lgx-4lgy
=-(lgx+2lgy)+2(2lgx-lgy)
∈[-lg8+2lg4,-lg3+2lg9]=[lg2,lg27].
所以M∈[2,27].

試借助類比推理思維,解答如下數學問題:

解析由已知可知x>0,y>0,所以對題設不等式兩邊可以同時取常用對數,即得
lg2≤2lgx+lgy≤lg6,lg3≤lgx-2lgy≤lg5.
設M=x3y4,則兩邊同時取對數,可得



評注本題主要類比解題方法——借助“取對數”變形(多次靈活運用)以及“線性表示”,可巧求目標代數式的取值范圍.
總之,通過上述歸類舉例解析可知:在解題過程中,靈活借用“類比”思維,往往可獲得目標問題的巧思妙解,有利于幫助我們拓寬解題思維.一言以蔽之,在探尋解題思路方面,可將“類比”思維看作是一種比較重要的數學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