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時空特征及驅動機制研究

2022-12-20 10:15:08曾慶均吳佑波
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 2022年11期
關鍵詞:高質量農業發展

陶 熠,曾慶均,吳佑波

(重慶工商大學 a.長江上游經濟研究中心;b.管理科學與工程學院;c.特色農產品加工儲運重慶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重慶 400067)

一、引言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農業農村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糧食產能邁上新臺階,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邁出新步伐,農民收入持續增長,社會民生得到全面改善,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農村生態文明建設明顯加強,農民獲得感顯著提高,這些都為實現農業優質高效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農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農業的高質量發展是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和有機組成部分,是實現農業現代化、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效路徑。2020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上指出,要統籌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形成西部地區優質發展的重要增長極。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國家戰略的實施,將促進成渝地區整體協調發展,強化重慶、成都的中心城市帶動作用,推動成渝地區成為在全國具有影響力的重要經濟中心,助推成渝地區高質量發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如何落地,對于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加快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打造重要增長極具有理論和現實意義。

黨的十九大以來,各地各部門紛紛結合實際出臺了針對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各項指導意見和行動計劃,學術界針對農業高質量發展也作了較多研究,其中有質性研究也有量化研究。質性研究主要聚焦在農業高質量發展模型[1-2]、農業高質量發展路徑[3-6]和農業高質量發展問題及對策[7-12]等方面,量化研究主要涵蓋了不同方法的農業發展質量測度、空間分析以及農業高質量發展影響因素等。

農業高質量發展內涵豐富,黎新伍、劉濤等基于新發展理念闡釋了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內涵,從“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5個維度構建了農業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體系[13-15]。辛嶺等從綠色發展引領、供給提質增效、規模化生產和產業多元融合等方面構建了農業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體系[16]。姬志恒對我國農業發展質量進行了評價,并分析了農業發展的區域差異,實證研究發現農業高質量發展受產業結構、城鎮化、市場化程度、創新等多種因素的影響[17]。石憶邵等對上海郊區農業生產率進行了測度,并利用主成分分析和回歸分析對其影響因素進行了定量分析[18]。劉忠宇等實證分析了我國農業高質量發展存在地區間差異和地區內差異,地區內差異東部大于西部大于中部[19]。徐孝新等對我國糧食主產區農業高質量發展水平進行了評價,并實證分析了其區域差異和收斂性[20]。Cui等建立農業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體系對長江經濟帶農業高質量發展進行了實證研究,結果發現長江經濟帶農業高質量發展存在區域差異和集聚特征[21]。姜安印等實證分析了扶貧政策對農業經濟高質量增長的影響[22]。Deng等研究了農業高質量轉型與科技創新的協調發展[23]。劉濤等通過實證研究發現城鎮化水平、人均GDP、固定資產投入等因素與農業高質量發展正向相關[15]。

已有文獻主要從農業高質量發展內涵、評價測度、區域差異、影響因素和驅動機制等方面對全國以及不同區域的農業高質量發展進行了研究。根據研究成果,農業高質量發展存在區域差異。由于各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不一、地理環境有別,農業基礎和歷史積累不同,資源稟賦存在差異,因此農業高質量發展的評價和成因抑或不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是我國第四大城市群,其發展受到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既包括作為全國糧食主產區之一的四川省的15個地級市,又包括了體現山地特色農業的重慶市的27個區縣。《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提出建設現代高效特色農業帶,因此,對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農業高質量發展進行科學評價,對其時空特征以及驅動機制進行深入探討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研究區概況與數據來源

(一)研究區概況

位于長江經濟帶上游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是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較高的區域,是國家實施“長江經濟帶”戰略和“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構成部分。改革開放使地處西部的成渝地區經濟社會獲得了巨大發展,但同時隨著該地區大量農村勞動人口向城市轉移,農業從業人口越來越少,農業產業衰退,鄉村經濟停滯不前。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城鄉發展差距較大,鄉村地區的人口流失問題嚴峻,農產品產出效率、農業基礎設施、農村生態環境等各個方面都需要改善強化,城鄉融合發展空間依然巨大。

(二)數據來源

本研究選取2011—2020年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規劃范圍內16個地區的農業發展相關數據構成面板數據。數據主要來源于中國城市統計年鑒、重慶統計年鑒、四川省統計年鑒、地方統計年鑒以及相應市縣統計局、科技局,數據采集比較全面,來源權威,能夠真實反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各地區的農業發展情況,為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農業高質量發展評價

(一)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農業高質量發展內涵豐富,杜思夢等提出農業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普遍形式[24];高雪等提出農業高質量發展要不斷提升勞動產出效率和農業全要素生產率[25];牛惠等提出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要求主要是智能化、綠色化、高效化等[26];高強提出農業高質量發展要與經濟高質量發展規律基本一致,要促進農民增收,減少城鄉差距,推進共同富裕[27];劉力維等提出農業的創新能力主要體現在農業現代化上[28]。參照現有研究成果,本文認為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內涵應體現低投入、高產出的現代化的生產方式,綠色健康的持續發展模式以及經濟效益突出的特點。因此本文圍繞供給增效、農業現代化、綠色發展以及農民收入等方面,遵循科學實用原則,結合數據可得性,構建如表1所示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農業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體系,其中包括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農業現代化、綠色發展、農村居民收入等4個一級指標和人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農業勞動生產率、土地產出率等11個二級指標。

表1 農業高質量發展指標體系

(二)評價指標權重的確定

確定指標權重多采用定性、定量的方法,如層次分析法和熵權法分別是主觀確定權重和客觀確定權重的方法,這兩種方法各有利弊。農業高質量發展評價復雜,綜合性較強,給評價指標賦權加大了難度。本文采用層次分析法和改進熵權法綜合加權來確定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指標權重,即

(1)

式中:Wj為第j個指標的權重,Wcj為層次分析法確定的第j個指標權重,Wsj為改進熵權法確定的第j個指標權重。

層次分析法確定權重:本文分為3個層次,目標層為農業高質量發展,其下為4個一級指標,11個二級指標。通過問卷訪談產業經濟學和經濟統計專家學者、農業主管部門負責人、農業職業經理人等11名專業人士,采用九標度法對指標的相對重要性進行判別,針對每個層次構建判斷矩陣,由判斷矩陣計算出特征向量P、最大特征值λmax,并進行一致性檢驗,其公式為:

CR=CI/RI

(2)

其中:CI為偏離一致性指標,CI=(λmax-n)/(n-1),RI為平均一致性指標,當CR<0.1時,通過一致性檢驗,當CR≥0.1時,表示應重新分析調整矩陣,最后得出每個指標的權重Wcj。

改進熵權法確定權重:為了客觀比較不同年份的數據,參照楊麗等[29]的做法,加入時間參數,對熵權法進行改進。在對農業高質量發展進行評價時,假設m為評價指標數,n為評價地區數,t為年份數,則矩陣為R=(rγij)tn×m,其中rγij為i地區j指標在第γ年的統計值。

(3)

(4)

(5)

第j個指標的差異度為:1-ej

(6)

(7)

本研究共設立了4個一級指標,11個二級指標,通過層次分析法和改進熵權法得出相應指標的綜合權重,如表2所示。

(三)評價模型——綜合評價模型

(8)

(四)評價結果

利用綜合評價模型,最終得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農業高質量發展的評價得分,如表3所示。

表2 農業高質量發展指標權重

表3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農業高質量發展評價結果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2011—2020年農業高質量發展平均得分分別為26.96、28.63、30.97、34.63、37.41、39.57、42.85、46.20、50.42、54.67,表明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農業高質量發展呈逐年上升趨勢。重慶、成都、自貢等16個地區2011—2020年農業高質量發展平均得分依次為35.74、61.06、39.89、36.95、57.45、50.20、34.12、30.07、39.86、32.19、39.38、35.13、33.22、29.00、40.85、32.63,其中得分位列前三的地區為成都、德陽和綿陽,分別為61.06、57.45和50.20,表明成都、德陽、綿陽3個地區近十年來農業高質量發展成效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中最為顯著;得分最低的3個地區分別為達州、內江和南充,分別為29.00、30.07和32.19,表明達州、內江、南充3個地區近十年來農業高質量發展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中處于較低水平。

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時空特征

(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農業高質量發展水平不斷提升

從評價結果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農業高質量發展水平不斷提升,2011年評價得分為26.96,2020年評價得分為54.67,增長了102.78%。從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農業現代化、綠色發展、農村居民收入等4個分維度看,分別從7.82增長到了19.51,4.89增長到了8.65,6.95增長到了7.50,7.30增長到了19.02,增幅分別為149.49%、76.89%、7.91%和160.55%,如圖1所示。由此可見,在國家和地方政府政策支持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農業高質量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得分最高的2020年整體評價得分為54.67,整體水平還有待提升。分維度得分分別為19.51、8.65、7.50和19.02,與目標值37.59、26.265、8.78、27.365還有差距,且存在明顯發展不均衡的結構性問題。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農村居民收入增幅水平遠大于農業現代化、綠色發展的增幅水平。

圖1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農業高質量發展水平及分維度發展水平

(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各地區農業高質量發展存在不均衡性

由圖2可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各地區農業高質量發展水平不斷提升,除成都2020年發展水平有所下降(簡陽農業發展水平相對落后,2020年簡陽市被劃入成都東部新區,使當年成都整體發展水平有所下降)外,其他地區的整體發展趨勢都在不斷提升。從評價總分來看,2011年得分最高的成都為43.82,得分最低的南充僅為19.91,2020年得分最高的成都為61.06,得分最低的達州僅為29.00,發展差距大,存在明顯的不均衡性。

(三)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農業高質量發展呈現“西高東低”

圖3為2011年和2020年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農業高質量發展的空間格局。成都、德陽一直處于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農業高質量發展的第一梯隊,后續綿陽不斷發展進入第一梯隊。雅安、樂山一直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農業高質量發展的較高水平城市,瀘州、宜賓的農業高質量發展一直處于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中等水平,自貢、資陽、南充、廣安農業高質量發展等次有所上升。而眉山、遂寧、達州、重慶農業高質量發展等次有所下降,內江一直處于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后兩位之中。四川重要經濟體成都、德陽和綿陽所處區域經濟基礎雄厚,地理位置優越,創新能力強,農業高質量發展水平遠高于其他地區。達州、重慶因多山區、山地,在農業勞動生產率、土地產出率、農業機械化、農業電氣化水平等方面有天然的不足,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農業高質量發展整體呈現“西高東低”。

圖3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農業高質量發展的空間格局

五、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驅動機制

(一)模型設定

根據上文研究得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農業高質量發展存在整體水平有待提升、發展不均衡、地區差異大等問題,因此有必要找出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驅動因素,為其優化發展提供參考和啟示。本研究采用2011—2020年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規劃范圍內16個地區的面板數據分析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驅動因素,構建如下計量模型。為了減少樣本可能存在的異方差對模型估計的影響,對解釋變量和被解釋變量分別進行取對數處理。

lnagrit=α+β1lnpgdit+β2lnstrit+β3lnurbit+β4lntrait+β5lnfinit+β6lninfit+uit+εit

(9)

其中:i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各地區,t為年份,uit為不可觀測的效應,εit為隨機誤差項。

(二)變量選擇

參考現有研究成果[17,19,30-31],設置農業高質量發展驅動因素。被解釋變量agrit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規劃各地區在第t年的農業高質量發展評價得分。pgd為人均GDP,代表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越高,越會吸引更多資源要素在該地區集聚,從而為農業高質量發展提供經濟基礎、創新技術以及消費市場。str代表產業結構,用二三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例衡量。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能為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提供支撐,從而優化發展農業產業業態。urb代表城鎮化水平,用城鎮化率來表示,用城鎮的常住人口占總常住人口的比重來度量。城鎮發展通過溢出效應會帶動周邊農村的發展,同時也可能會加劇農村資源要素向城鎮集聚。tra代表交通基礎設施水平,用路網密度度量。交通基礎設施發展水平高的地區能降低產品的交易時間、交易成本,為更好配置市場要素提供支撐;同時由于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需要大量資金也會引起農業其他方面投入的減少。fin為財政支撐力度,用地方財政農林水支出與第一產業從業人數的比重度量。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城鄉發展差距明顯,要以城帶鄉促進城鄉融合發展,政策支持不可缺少。inf為信息化水平,用每萬人固定互聯網用戶數度量。信息發展水平高能加速信息交流速度,減少信息交換成本,為提高農業全要素生產率提供保障,為農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農業高質量發展驅動因素說明和描述性統計如表4所示。

表4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農業高質量發展驅動因素說明和描述性統計

(三)回歸結果

本文采用Stata/SE 15.1,混合面板最小二乘法回歸結果如表5第2列所示。通過F檢驗,發現存在截距項變化,個體效應顯著;通過Hausman檢驗,固定效應模型優于隨機效應模型,因此模型9的面板回歸模型為個體固定效應模型,固定效應(FE)回歸結果如表5第3列所示。為了保證估計結果不出現偏差,對面板數據模型進行異方差、自相關、截面相關檢驗。通過改進的Wald檢驗和Wooldridge檢驗和Frees檢驗,發現面板數據模型存在組間異方差、組內自相關和組間同期相關。針對以上檢驗發現的問題,本文采用以下方法進行處理:一是采用Parks提出的可行廣義最小二乘法(FGLS)方法[32],估計結果如表5第4列所示;二是采用Beck和Katz提出的面板校正標準差方法(PCSE)[33],估計結果如表5第5列所示;三是采用Driscoll和Kraay標準誤的方法[34],估計結果如表5第6列所示。當面板數據同時存在異方差、組內自相關、截面相關的情況時,Driscoll、Kraay方法的估計結果比較有效[35],因此針對整體區域主要采用Driscoll、Kraay方法的估計結果進行相關分析。

表5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農業高質量發展驅動機制回歸結果

從回歸結果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農業高質量發展受到多種因素的驅動影響。人均GDP在1%的統計水平下對整個區域農業高質量發展有顯著正向促進作用,即區域人均GDP提高1%,農業高質量發展水平提高0.437%。區域人均GDP高,說明該區域的經濟基礎條件好,對人才、資本等要素有較強的吸附作用,為農業發展提供了動能要素,進而推動該區域農業高質量發展。

產業結構在1%的統計水平下對區域農業高質量發展有顯著負向影響。產業結構升級在一定程度上優化了區域發展動能,但隨著東部地區的產業不斷向成渝地區轉移,城市的二三產業不斷向郊區和農村轉移,導致農業要素資源不斷向附加價值高的二三產業集聚,從而阻礙了農業高質量發展,影響了產業結構升級對農業發展的效果。

城鎮化進程在1%的統計水平下對區域農業高質量發展有顯著正向促進作用,即城鎮化率提升1%,農業高質量發展水平提升0.789%,城鎮化發展對農產品市場的擴大和農業功能的拓展有促進作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規劃區域的城鎮化率相對東都沿海地區有一定差距,城鎮化發展能促進經濟的發展,增加農民收入,城鎮發展的帶動作用、輻射作用強,因此要建立健全城鎮發展反哺農業的機制,不斷優化農業發展要素和環境。

交通基礎設施對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農業發展水平有正向影響,但沒有通過顯著性水平檢驗。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加速了生產要素的流動、產品的流通,但由于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特殊的地形和環境,要特別注重農村公路的建設,加大農村物流集散和物流網點建設力度,使農產品不僅能產得好,還能賣得好。同時,因為交通基建需要的成本投入較大,回收周期較長,使交通基礎設施對農業發展的促進效應沒有凸顯出來。

財政支持在5%的統計水平下對區域農業高質量發展有顯著正向促進作用,即財政支持水平提高1%,整個區域農業高質量水平提升0.049%。財政投入可以使農村基礎設施以及生活條件得到改善,優化人居環境。特別是在農業產業發展不充分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財政投入能促進農村產業的可持續發展,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

信息化發展在1%的統計水平下對區域農業高質量發展有顯著正向作用,信息化水平提升1%,整個區域農業高質量發展水平提升0.08%。信息發展能促進信息交流,減少信息的獲取成本,使農產品交易速度加快,交易成本降低。同時,信息化發展能促進技術創新,提高農村全要素生產率。隨著“互聯網+農業”的發展方式不斷深入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的迅速崛起,農產品的銷售方式和渠道也不斷多樣化。

根據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規劃綱要,本文探索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劃分為成都經濟圈、川南城鎮密集區、南遂廣達渝地區3個農業發展區域,成都經濟圈包括成都、德陽、綿陽、資陽、眉山、雅安等6個地區;川南城鎮密集區包括自貢、內江、宜賓、瀘州、樂山等5個地區;南遂廣達渝地區包括南充、遂寧、廣安、達州、重慶等5個地區,如圖4所示。

圖4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區域劃分

對分區域面板數據模型進行Wald檢驗、Wooldridge檢驗和Frees檢驗,針對檢驗結果,采用可行廣義最小二乘法(FGLS)方法和面板校正標準差方法(PCSE)進行處理,估計結果如表6所示。從估計結果看,驅動因素的系數符號和顯著性保持了整體一致性,因此,分析結果是穩健可靠的。

從分區域回歸結果看,人均GDP對農業高質量發展在成都經濟圈、川南城鎮密集區和南遂廣達渝地區都是在1%統計水平下有顯著的促進作用。產業結構對3個區域的影響為負向,東部產業的承接以及附加價值高的二三產業加劇了農業發展要素向二三產業轉移,產業結構升級促進農業發展的內生動力和機制有待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城鎮化進程對成都經濟圈和川南城鎮密集區農業高質量發展基本為正向影響,對南遂廣達渝地區農業高質量發展為負向影響。成都經濟圈、川南城鎮密集區相對于南遂廣達渝地區的城鎮化水平更高,城鎮的發展一定程度能反哺農村,但城鄉融合發展機制應進一步完善。南遂廣達渝地區區域范圍廣,城鄉差距大,城鎮發展的虹吸效應大于輻射效應。交通基礎設施對成都經濟圈、南遂廣達渝地區的農業高質量發展為正向影響,成都經濟圈較顯著,而對川南城鎮密集區農業高質量發展為負向影響。成都經濟圈農村交通發達,設施完善,農業生產要素流通順暢。川南城鎮密集區和南遂廣達渝地區農村范圍廣,農村路網密度不高,修建公路又需要較大的資金投入和時間投入,因此交通基礎設施對農業高質量發展的促進效應不明顯甚至表現為負向影響。財政支持對川南城鎮密集區和南遂廣達渝地區的農業高質量發展有顯著正向作用,對成都經濟圈農業高質量發展為正向作用但不顯著。成都經濟圈產業基礎雄厚,經濟活躍,基礎設施完善,農業產業發展向好;而川南城鎮密集區和南遂廣達渝地區農村基礎設施薄弱,農村產業散、小、弱,因此政府的投入對該區域的農業發展質量至關重要。信息化發展對成都經濟圈、川南城鎮密集區和南遂廣達渝地區3個區域的農業高質量發展為正向作用,信息發展促進農業發展動能轉化,推進“互聯網+”模式,催生智慧農業、信息農業、數字農業等農業新業態。

表6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分區域農業高質量發展驅動機制回歸結果

六、研究結論與建議

本文基于2011—2020年的面板數據,通過構建農業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體系,采用層次分析法、改進熵權法、綜合評價模型,對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農業高質量發展水平進行評價,對其時空特征進行了分析,并利用計量回歸模型對整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以及3個分區域進行了驅動機制分析,主要結論如下:

第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農業高質量發展水平不斷提升,但整體水平仍待提升。綜合評價平均得分最高的2020年僅為54.67,從分維度看,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農業現代化、綠色發展、農村居民收入的得分逐年提升,但得分最高的2020年分別為19.51、8.65、7.50和19.02,與目標值37.59、26.265、8.78、27.365還有差距,且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農村居民收入的增幅遠遠大于農業現代化和綠色發展的增幅。

第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各區域農業高質量發展水平存在不均衡性。2011年得分最高的成都為43.82,得分最低的南充僅為19.91,相差2.2倍;2020年得分最高的成都為61.06,得分最低的達州僅為29.00,相差2.11倍。

第三,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農業高質量發展呈現“西高東低”。成都、德陽、綿陽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高水平城市;雅安、樂山一直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農業高質量發展的較高水平城市;瀘州、宜賓的農業高質量發展一直處于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中等水平;自貢、資陽、南充、廣安農業高質量發展等次有所上升,而眉山、遂寧、達州、重慶農業高質量發展等次有所下降;內江一直處于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后兩位之中;整體區域農業高質量發展呈現“西高東低”。

第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農業高質量發展受經濟發展水平、產業結構、城鎮化水平、交通基礎設施水平、財政支持力度、信息化水平等多種因素的驅動影響。總的來看,除了產業結構對農業高質量發展是負向影響,其他因素均為正向影響,只有交通基礎設施沒有通過顯著性檢驗。各種因素對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驅動存在區域異質性,經濟發展水平對成都經濟圈、川南城鎮密集區、南遂廣達渝地區3個區域的影響均顯著為正;產業結構對3個區域的影響顯著為負;城鎮化發展對川南城鎮密集區的影響為正,對成都經濟圈的影響不顯著,對南遂廣達渝地區的影響顯著為負;交通基礎設施對成都經濟圈和南遂廣達渝地區有正向影響,但對南遂廣達渝地區的影響不顯著,對川南城鎮密集區的影響顯著為負;財政支持對3個區域的影響均為正向影響,但對成都經濟圈的影響不顯著;信息化發展對3個區域的影響均為正向影響,但對南遂廣達渝地區的影響不太顯著。

根據研究結論,本文對提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農業高質量發展水平提出以下建議。

第一,針對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平原少、山地丘陵多的農業用地特征,開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在種養加品種選擇上因地制宜發展多品種、小批量、高品質、好價錢的山地丘陵高效特色農業;延伸主導特色優勢農產品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構建區域重點農業產業圖譜和思維導圖;圍繞讓鄉村成為人們向往的地方,讓人記得住鄉愁,培育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小農戶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構建種養加、吃住行、娛游購等融合發展的農文旅產業化聯合體,形成良好產業生態。用好農業產業引導資金,開展“一村一品”“一鎮一業”“一縣一產”產業培育,壯大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形成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農業產業差異化發展模式;推進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和土地宜機化改造,利用財政資金撬動社會資本,健全農業產業多元化投入機制,降低分擔經營風險和收益風險,引導資本下鄉;推進“三品一標”、農產品地理標志等建設,提升農業產業附加值。完善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防止“谷賤傷農”;推廣發展有機農業、循環種養、稻漁綜合種養、輪種套種等循環農業、生態農業、綠色農業發展模式。實施更加有效的獎懲機制,推動農藥、化肥和塑料薄膜減量,提高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村莊綠化覆蓋率,實現農業綠色化發展;構建更加穩固有效的利益聯結機制,增強利益鏈,創新聯農帶農機制,促進農民增收致富,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第二,針對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機制主要由經濟發展水平、產業結構、城鎮化水平、交通基礎設施、財政支持力度、信息發展水平等因素影響,應采取如下對應措施:應大力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提升城鎮承載能力,提高城鎮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吸附農村剩余勞動力,穩定農民工就業質量和水平。通過城鎮化、工業化帶動鄉村振興,把勞動力從土地中解放出來;探索研究二、三產業聯動第一產業發展機制,在產業選擇、產業布局、產業政策上因地制宜布局二、三產業業態,重點支持農產品精深加工、冷鏈物流、電商服務業、物聯網+等,聯動第一產業融合發展;加大財政涉農資金支持力度,平抑農業產業勞動力、農藥、化肥、種子、薄膜等成本上升對農業帶來的負向影響;加大農業機械化水平,大力發展智慧農業、數字農業;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遏制土地撂荒,發揮土地流轉市場作用,讓土地產生應有作用和價值。創新農業經營方式,利用互聯網、物聯網發展訂單式農業、體驗式農業等新型農業經營方式,推動農業產業接二連三,提高土地平均畝產強度。

第三,因地制宜,分區施策。針對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農業高質量發展的空間異質性,成都經濟圈應更加注重城鎮發展的帶動機制,充分發揮成都經濟圈農業產業發展、科技創新的空間溢出效應;充分利用成都經濟圈的教育、科技優勢資源,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推進農業創業創新。川南城鎮密集區應著重加強物流體系建設,加大交通基礎設施的投入力度,推進城鎮化水平,加大農業產業人口轉移力度,減少農業從業人員數量,提升農業產業從業人員素質和能力;加大農業科技推廣力度,提高農業產業全員勞動生產率;引導培育鄉村新動能,著力解決農業發展中“人”的問題,比如加大大學生、新生代農民工等微觀主體返鄉創業的引導力度,構建大學生和新生代農民工返鄉創業的良好生態環境等;南遂廣達渝地區應著重加強政府政策引導,加強政策協同、部門協同,擴大農業產業基金規模和資金募集方式,在農村產業扶持,農村交通基礎設施、信息化基礎設計、電商平臺建設、物流體系的建設、互聯網+的運用凸顯政策疊加效應,成立產業技術和產業發展聯盟,協同推進技術創新和農業科技成果推廣,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農業高質量發展。

猜你喜歡
高質量農業發展
國內農業
今日農業(2022年1期)2022-11-16 21:20:05
國內農業
今日農業(2022年3期)2022-11-16 13:13:50
國內農業
今日農業(2022年2期)2022-11-16 12:29:47
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
當代陜西(2022年5期)2022-04-19 12:10:12
擦亮“國”字招牌 發揮農業領跑作用
今日農業(2021年14期)2021-11-25 23:57:29
邁上十四五發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牌”
中國核電(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高質量項目 高質量發展
當代陜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8:02
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根本要求
當代陜西(2020年20期)2020-11-27 01:43:10
“三部曲”促數學復習課高質量互動
砥礪奮進 共享發展
華人時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精品视频亚洲| 国产精品手机在线播放| 欧美视频在线不卡| 一本色道久久88| 亚洲精品视频网| 欧美va亚洲va香蕉在线| 亚洲免费播放| 国产精品亚洲αv天堂无码| 亚洲性网站| 国产欧美精品专区一区二区| 视频二区亚洲精品| 99热亚洲精品6码| 国产精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色哟哟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麻豆aⅴ精品无码|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不卡|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视频在线| 国产免费羞羞视频| 五月婷婷综合网| 欧美啪啪一区| 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九月天| 啪啪永久免费av| 九九九久久国产精品| 成年女人18毛片毛片免费| 国产区成人精品视频| 国产在线98福利播放视频免费| 亚洲欧美不卡中文字幕| 99热这里都是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偷伦在线观看| 欧美亚洲激情| 最新国产精品鲁鲁免费视频| 99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婷婷| 国产精品免费福利久久播放 | 69精品在线观看| 亚洲无码高清一区| 色悠久久综合| 久草青青在线视频| 一级黄色网站在线免费看| 国产一二视频| 日韩在线中文| 黄色国产在线| 1级黄色毛片| 91九色视频网| 99国产在线视频| 国产农村妇女精品一二区| 在线永久免费观看的毛片| 曰韩免费无码AV一区二区| 成人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永久精品ww47国产| 日韩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天堂.com| a色毛片免费视频| 国产激情第一页| 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 一区二区理伦视频| 99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jizzjizz视频| 中文一区二区视频| 丰满少妇αⅴ无码区| 久草中文网| 99久久精品国产麻豆婷婷| 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喷| 亚洲无码电影| 日韩黄色大片免费看| 国产精品亚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日韩一区| jijzzizz老师出水喷水喷出| 91九色最新地址| 91久久夜色精品| 中文天堂在线视频| 久久 午夜福利 张柏芝| 尤物特级无码毛片免费| 国产v精品成人免费视频71pao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2023| 久久女人网| 国语少妇高潮| 激情综合网址| 在线中文字幕网| 午夜a视频| 成人综合网址| 全部毛片免费看| 国产亚洲视频免费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