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霄楠 山東理工職業學院
隨著社會經濟與科技的快速發展,金融科技行業發展實現了較大突破,金融科技企業與交易數量等方面也有了較大提升。從金融市場分析,北美洲是融資額最大的區域,其對金融領域的投資與融資都較為理性,世界各國都在金融科技監管機制及相關政策完善方面進行了持續的努力[1]。
1.金融科技投資強勁增長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更新,金融科技投資呈明顯的增長趨勢。投資者也明顯看到了金融科技的潛在優勢,并大幅增加了投資金額。分析金融科技方面私人投資,發現投資額增長了近10 倍,充分說明了金融科技投資增長較為強勁[2]。
2.傳統金融科技化
金融科技投資的快速增長使得金融科技公司在銀行利潤方面的零售業務實現創新。金融公司不斷關注人們的使用習慣,通過提高交易速度與交易便捷性等,使用戶體驗及用戶滿意度得到提高。金融行業的迅速發展給金融機構帶來較大壓力,使得傳統的銀行及相關金融機構不斷成長。一些銀行與金融機構建立了“監管沙箱”機制,通過降低金融科技的信息泄露風險及系統性風險、保護消費者權益、注重效率與金融風控、構建完整的金融科技生態系統等方式提升用戶體驗,促進自身發展[3]。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增長,金融科技在市場規模及企業未來發展等方面都保持著相對穩定的增長趨勢。此外,我國金融科技在數字信貸、創新監管試點等多方面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隨著銀行數字化轉型的不斷加速,互聯網保險等業務也在持續發展,消費金融及第三方支付等監管科技也在不斷創新。
1.金融科技發展
隨著我國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投資融資效果不斷提高,金融科技創新基礎不斷強化。除此之外,金融技術在與其他技術融合等方面取得了較為突出的成就。我國區塊鏈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創新能力不斷增強,范圍不斷擴大,投資與融資能夠滿足相應的要求,相關企業數量不斷增加。
區塊鏈企業投資與融資較為集中的是金融領域。其融資與投資額度上升速度較快,服務器領域呈指數式增長,生態系統建設速度十分驚人。對于金融大數據來說,我國的大數據結構基本穩定,大數據技術不斷創新,在各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大數據技術可以為數據源提供安全技術指導,使投資融資數據的安全性得到了保障。對于電子密碼技術領域來說,密碼生態系統的形成與不斷創新可以拓展量子技術的應用范圍,使生物識別技術得到推廣,使金融安全得到保障[4]。
2.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
信息化時代的到來推動了金融機構的數字化轉型。各類銀行與金融機構通過不斷改善基礎設施建設、打造“云上金融”,在生態場景建設及服務渠道、后臺管理建設等方面優化布局。除此之外,銀行及金融機構應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建設金融渠道與金融信息化系統,重新建構金融價值鏈。
直接融資是指:在融資過程中,企業與資金供給方直接進行資金對接。受特定金融市場體系及多種外部因素的影響,中小企業主要通過商業銀行間接融資,直接融資的中小企業較少。在國家制度的影響下,中小企業在市場上公開直接融資的流程十分復雜,融資時間與成本受到較大約束。中小企業直接融資渠道狹窄,處于寸步難行的狀態[5]。
商業銀行貸款的融資方式是眾多企業最安全、最穩定、操作最簡便的融資方式。盡管中小企業也有其他外源融資方式,但其融資方式相對較難。商業銀行貸款的融資方式雖然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但其不能滿足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商業銀行在為中小企業貸款時沒有較大優勢。我國中小企業正處于初期發展階段,因此,其融資能力有限,受多種因素影響,中小企業在融資過程中間接融資渠道較少,阻礙了中小企業融資能力的提升[6]。
雖然我國市場經濟在不斷發展,但股票市場準入門檻較高,準入條件較為嚴格,中小企業受發展規模的影響,進入股票市場的可能性較小,因此,中小企業通過融資渠道獲得的資金十分有限,且難度較大。
另外,商業銀行出于自身風險考慮,對中小企業提供貸款時一般都比較謹慎,使得中小企業的發展資金不足。
中小企業向商業銀行申請貸款時,往往出現貸款利息高、需支付額外的手續費和管理費等情況,這使得中小企業貸款成本較高。從我國商業銀行發展現狀看,其不能滿足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這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中小企業將融資來源轉向民間金融組織。民間借貸手續雖然較為簡單,但其融資利息較高,導致中小企業融資成本不斷提高[7]。
傳統的銀行信貸融資依靠利率水平選擇與定位客戶,使得中小企業被排斥在服務范圍以外,盡管銀行在評估與審查客戶抵押物價值過程中的成本支出基本一致,但對于從大型企業與中小企業獲取的利益存在較大的區別。
通過大數據技術,銀行可以對客戶精準定位,有針對性地為不同客戶提供個性化的產品服務。銀行通過大數據技術使銀行與企業之間實現融資信息對稱,使得金融機構能夠通過多種方式,核查中小企業的納稅情況、電子商務信息及財務報表,減少信貸信息不對稱的情況,創新中小企業融資模式。
在金融機構提供服務的過程中,中小企業受發展規模影響容易受到歧視,這主要是因為中小企業與金融機構雙方存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金融科技的應用可以使金融機構與中小企業之間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得到解決。
眾所周知,銀行要評估貸款企業的風險,而中小企業內部的財務報表與相關數據難以獲得,使得金融機構難以獲得企業相關信息,很難評估與評定企業風險。應用金融科技、大數據與云平臺等技術可以合理評定中小企業的信用狀況;同時,可以利用相關網絡技術獲取中小企業的信息。
中小企業是我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政府鼓勵中小企業快速發展,鼓勵金融機構為中小企業提供一定的金融服務,應用金融科技可以解決金融機構與中小企業之間信息不對稱的問題。
傳統金融機構會對中小企業的融資收取較高的利息,使得中小企業發展過程中融資成本較高。而通過金融科技的應用,金融機構可根據中小企業融資特點,簡化融資業務辦理流程與貸款手續,加快中小企業貸款審批進程。應用金融科技,可以為中小企業貸款提供有針對性的標準化流程,節約時間成本與溝通成本。
金融科技的應用可以使金融機構從多個方面評估中小企業的信用狀況與發展風險,提供更加準確的匹配貸款。應用金融科技可以降低銀行網點建設的相關成本支出,高效合理地利用金融資源,幫助中小企業降低融資成本,拓寬融資渠道,使中小企業能夠快速得到資金,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
我國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為金融科技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動力?;诖?,中小企業在融資過程中要充分遵循市場規律。金融科技的發展使得金融機構可為中小企業提供多樣化的融資渠道,降低了中小企業的融資風險與融資成本,因此,中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要充分結合發展狀況,調查分析融資機構的信譽度,選擇合理的融資規模與融資模式。
此外,中小企業要及時更新與記錄財務信息狀況,提高企業信用等級,構建完善的信息系統,加強與各金融機構之間的交流與溝通,積極向金融機構提供相關信息,與金融機構建立信任、合作關系,促進企業發展。
應用金融科技可以推動金融機構與銀行完善金融組織構架,構建科學系統的管理體系,集中審批業務。中小企業的發展需要銀行不斷優化現有金融結構,簡化審批流程,提高業務辦理效率。銀行可以應用金融科技打造具有競爭力的產品,不斷擴大市場覆蓋范圍,創新產品與服務,推動中小企業不斷發展。金融機構與銀行可以通過金融科技建立數據庫,對中小企業進行數據管理。在中小企業需要貸款時,銀行可以通過數據分析掌握企業的信用狀況,為中小企業提供合理的資金服務。
政府要不斷加大金融科技的應用,為中小企業融資提供相應支持。例如,政府可以通過構建完善的信用擔保體系,針對資金貸款方面的內容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提高中小企業在融資過程中的地位。
政府可以通過優化風險投資,構建完善的風險投資法律體系,為中小企業引進更多資金,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在優化融資信用風險管理的過程中,相關監管部門要應用大數據建設相應的監管框架,金融機構與銀行要構建相應的監管體系,收集與挖掘客戶信息數據,應用大數據技術提高信息的安全性與合法性。
中小企業發展資質不健全,發展資產不夠,使其生產經營與管理受到影響?;诖?,相關金融機構可以通過金融科技促進風險投資發展。風險投資機構可以為中小企業融資提供一定的優惠政策,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中小企業的發展過程不夠穩定,而應用金融科技可以了解中小企業在不同階段的需求,為其提供相應的資金支持與技術支持。
良好和諧的制度環境可以促進中小企業融資,加強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融資的支持,因此,政府部門要制定合理的優惠政策,為中小企業引入民間資本,擴大金融產品覆蓋面。要不斷完善相關地區的法制建設,促進金融市場發展,為中小企業的發展提供動力。同時,政府部門可以建立合理的監督機構與管理機構,不斷拓寬企業融資渠道,為中小企業吸引大量資金,使其推動產品研發與創新。
應用金融科技可以推動銀行貸款風險控制方式發生變革,使銀行與金融機構更加注重企業的健康發展,能夠不依賴銀行網點為中小企業提供相應支持,節約中小企業資金申請過程中的時間成本。
金融科技的應用可以實現中小企業的信息傳輸,使金融機構與銀行能夠對中小企業的數據進行量化評估,簡便高效地實現金融配置。
文章針對中小企業的融資與發展提出了相關建議。需要不斷提升中小企業的自我完善意識,加大政府支持,完善相關法律,推動中小企業實現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