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夢迪
(寧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 寧夏銀川 750021)
2020年,新冠疫情給旅游市場甚至是傳統旅游行業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沖擊,旅游景區、星級酒店、旅行社等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寧夏地區酒店業也難逃境遇。從2020年4月起,新冠疫情使酒店業的經濟效益呈斷崖式下跌,突出表現為旅行社訂房、企事業單位訂房及散客入住率的同時下降;大型會議活動、商務洽談活動的變更和取消給酒店營業收入乃至成本回收帶來了巨大影響。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不但使酒店業生存發展迎來前所未有的挑戰,更有甚者直接選擇關門停業。旅游出行人數和商務活動的急劇減少,使各類大、中、小型酒店,尤其是經濟型酒店蒙受慘重的經濟損失,難以平穩渡過難關。
酒店,從經營方式上看,不僅是資本密集型企業,還是勞動密集型企業。從資本密集型來看,投資量大、資金回籠周期長、投資效果慢,每年要達到平均60%左右的客房出租率才能保證日常經營的收支平衡,即便是在非疫情狀態下,經營收益率也難以填補前期投入的固定資本。從勞動密集型來看,酒店行業的高效運轉需要大量的人力資源支撐,酒店雖然為社會貢獻了大量的就業機會和崗位,但行業平均支付的人工工資能耗達到了營業總成本的10%左右。酒店規模越大、星級標準越高,在崗員工固定支出就越多,投資回收率相應就越低,抗擊市場風險的能力也就越差。
回顧2003年SARS疫情,其對國內旅游市場及酒店行業產生的負面影響十分顯著。同年,全國旅游出行人數較2002年下降12.9個百分點;全國旅游行業收入較2002年下降23.7個百分點。星級酒店、旅游服務公司、旅游景區、餐飲業甚至交通運輸行業都受到牽連,2004年迎來復蘇性反彈。
考慮到數據追溯問題,采用旅游局公布的星級飯店數據,需求直接作用于入住率,2003年全國星級飯店入住率為56.14%,同比下滑4.01pct,降幅明顯,而2004年59.24%基本恢復到了2002年60.15%的水平。而2013年禽流感時期,受2012年“限三公”政策的影響,本身行業整體基本面受到沖擊,疫情影響較弱。
《中國國內旅游發展報告2020》相關數據表明,2020年上半年僅有11余億人次選擇出行,同年旅游人次下降了66%;旅游行業整體收入僅有0.64萬億元,同年相比下降了77%。旅游出行人數的急劇減少,使酒店行業面對前所未有的壓力和困境。
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各行各業都受到了巨大沖擊。其中,受影響較大的行業有旅游行業,國內乃至全球旅游收入都出現大幅下跌,脆弱的酒店行業更是不堪一擊。一方面,要抵御資產方面的財務壓力,償還巨額貸款,有的貸款利息成為壓死酒店行業的“最后一根稻草”;另一方面,要維持酒店日常基本運維,在旅游經濟如此不濟的情況下,正常的人力資源成本很容易引起資金鏈斷裂,從而促使企業停運、員工事業、行業蕭條,造成社會動蕩等連鎖反應。
新冠疫情的持續,使寧夏地區酒店業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局與挑戰。無論是政府還是企業,都積極應變,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新冠疫情爆發后,寧夏酒店業率先加入“保衛祖國”的抗戰疫情中,全區范圍內除中小型酒店為有效節約人力、物力、財力被迫暫停經營外,其余多數酒店集團及企業都全面配合政府,成為義務“隔離留觀室”。新冠疫情對寧夏酒店行業的影響經歷了四個階段:冰封期、解凍期、回暖期、重歸增長期。
筆者以實地走訪與電話調查相結合的方式對寧夏地區酒店業進行調研后發現,新冠疫情爆發后,寧夏地區多家酒店客源減少,營業收入降低,客房出租率由新冠疫情前的60%~80%下降至40%~60%,13家酒店餐飲收入相較新冠疫情前明顯下降。目前,寧夏酒店業面臨人力成本壓力及營業收入大幅減少的雙重壓力。“后疫情”時代,客流銳減、收入低下、資金鏈斷裂應急機制不完善等問題,嚴重沖擊著寧夏酒店行業市場。
新冠疫情的爆發擾亂了酒店行業的市場現狀,寧夏酒店行業也深陷其中,人們對新冠疫情的恐慌及國家對出行的限制,使旅游者數量銳減。在國家政策的指揮下,景區關閉、禁止聚餐等都在不同程度上致使酒店客源銳減,入住率降低。同時,寧夏多數酒店出于防疫安全和及時止損的想法紛紛考慮關門,而尚在營業的酒店不得不面臨客源銳減、虧多盈少的局面。
新冠疫情期間,酒店業經營面臨艱難的選擇,如果在疫情高壓態勢下繼續營業,在業務量長期低迷的形勢下,就不得不對酒店的經營管理內容加以調整。例如,以裁減人員的方式維持收支平衡,無形中給酒店人力資源管理提出了難題。現代酒店業原本就因職業聲望低、薪酬配置不合理、工作強度大等多種問題難以留住人才,而酒店人員在突如其來的災難下,也需要重新謀劃職業發展規劃。考慮到生理需求因素,基層服務員多數會主動或被動地暫時放棄酒店行業。人才流失以行業復蘇后的崗位空缺和人才需求,也成為“后疫情”時代酒店行業經營管理的難題。
新冠疫情爆發至今,從全球疫情的控制局勢來看,傳染范圍廣且呈多點式爆發。如今,受新冠病毒基因變異影響,我國疫情形勢十分嚴峻,進出口貿易嚴格把控,全國范圍內都以“非必要不離省、市”進行嚴格管控。在全球新冠疫情態勢不明朗的情況下,國內疫情防控更加不能松懈,常態化的管控已成為必然趨勢。酒店業作為中國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城市旅游產業發展的關鍵產業,新冠疫情的爆發不僅損傷了酒店業的經營業績,還對各省市地區的旅游服務業產生了長遠影響。面對新冠疫情影響深遠、持續周期長的局面,酒店業必須合理統籌把控運維成本,等待酒店行業的回暖復蘇。
筆者以實地走訪與問卷調查相結合的方式對寧夏地區13家酒店業調研后發現,大部分酒店的業務量和營業額呈“斷崖式”下跌。酒店除了面臨現金流緊缺的現狀外,每日還需承擔房屋租金、固定支出、員工工資、維護管理等多項支出,以維持酒店每日的正常運轉。同時,需要根據國家新冠疫情防疫防控要求,采購防疫物資、設備等大額支出,致使酒店日常運維成本“雪上加霜”。投資成本虧損,資金鏈斷裂,如若在非疫情常態下,前期造成的收支失衡也很難在短時間內得到恢復,有意投資的商家也會持觀望態度,很難再次得到資金支持,導致酒店經營難回正軌。
酒店作為全員營銷的企業,最重要的一項工作是推銷酒店客房及其產品,酒店員工根據酒店自身情況和消費者的實際需要制定并推出一系列優惠活動。通過實地調查寧夏地區酒店發現,受新冠疫情影響,大多數酒店仍依靠原有知名度和日常推廣活動吸引客人,營銷缺乏自身特色,消費者對酒店的忠誠度和興趣感大打折扣。營銷模式和方法單一,降低了酒店原有的競爭優勢。此外,賓客會更加注重安全衛生方面的問題,政府等衛生疾控部門對餐廳社交距離也有嚴格要求。傳統的營銷模式,比如商務會議、婚慶宴會、旅游團隊等活動基本停止,酒店賴以生存的營銷模式受到重創,營銷模式的改變顯得尤為重要。
2022年2月1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4部門印發《關于促進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復發展的若干政策》,其中針對住宿行業明確提出,“要加強銀企合作,引導金融機構對星級酒店等重點文化和旅游市場主體加大信貸投入,適當提高貸款額度”。一是政府可運用相關財政手段,放寬貸款條件,減少貸款利息,減免一定時期的稅收,有能力的還可減免因新冠疫情影響產生的欠費違約金等政策,幫助寧夏地區酒店共渡難關;二是加強行業指導和部門監管,出臺鼓勵寧夏地區居民消費政策文件,加大旅游宣傳推介力度,同時支持星級酒店參與政府采購;三是文化旅游主管部門引導寧夏酒店行業協會充分發揮作用,在困境時期以“助”為舟,加強相互合作,謀定復蘇之策。
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打亂了酒店業日常經營的節奏,受資金鏈斷裂、旅游市場呈斷崖式下跌的影響,大型、高端酒店借助品牌聲望、固定客源等資源努力攻克難關;但微型、低端酒店則可能面臨倒閉的風險,整個行業即將迎來洗牌與調整。鑒于此種情況,酒店管理者應從三個方面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第一,在財務部門的統籌規劃下,合理計算各項開支預算,對數額巨大、非必要的支出可暫停或延緩支付,從而爭取資金空間和時間;第二,重新審視各部門組織機構設置,在保證酒店正常運營的情況下,精簡組織和人員,最大限度地控制成本支出;第三,提前規劃收益來源,調整酒店戰略發展布局,在開源節流的基礎上,提升酒店精細化管理水平,緩解資金周轉壓力。
酒店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間,客流量減少、入住率降低,酒店可借此機會研究和調整經營規劃,加大優化產品和服務力度,研究產品在原有營銷模式上有所突破和創新。迎合大眾服務需求,依托互聯網等數字化在線服務平臺或系統,推進酒店產品轉型升級,整合創新酒店營銷資源和模式,擴大企業知名度和影響力,促進行業經濟復蘇建設。利用消費者足不出戶的時機,采用短視頻線上直播的方式,大力推廣酒店特色產品,把握客人享用“優惠補貼”的消費心理,拓展服務領域。
隨著新冠疫情的結束及復工復產的平穩推進,寧夏地區酒店業勢必迎來新的消費高峰。酒店行業上至高級管理人才,下至基層服務人員的人才缺口給復工復產帶來嚴重影響。寧夏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可借這股東風,在解決需求高峰期“用工荒”問題的同時,拓寬職業教育與行業融合之路,重塑酒店業在大眾心目中的職業形象。
第一,依托寧夏地區酒店業市場人才需求情況,充分開展市場調研和行業人才系統分析,量身定制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在原有課題體系下,加入大學生創新創業基礎教育,努力提高產教融合契合度。
第二,打破現有忽視學生長期職業發展規劃的教學常規。“2+1”的校內學習加頂崗實習教學模式已不再滿足《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推進。酒店專業應加強實踐教學環節的設置,拓寬實踐載體:首先,建設酒店實習實訓基地,配套相應軟件設施,在日常教學環節中夯實學生專業基礎;其次,深入企業調研,拓寬校企合作之路,遴選國內外優秀酒店品牌企業或集團,建立長期有效的合作機制。通過日常參觀、實習實訓周、頂崗實習多種實踐活動的方式,幫助學生規劃和打造職業發展之路,進而幫助學生加快轉化由學生到員工的身份進度;最后,深挖校企合作深度,共建共享研發中心平臺和創新創業平臺,多層次、寬領域、全方位加強實踐教學體系建設,切實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幫助學生縮短行業適應期。
綜上所述,在全球新冠疫情多點式爆發且未得到全面控制的大背景下,充分借助國家和地方政府為盡快恢復經濟出臺的大批企業扶持政策,挖掘寧夏地區酒店業健康型產品和“無接觸服務”的必要性,探索迎合市場需求之路徑,以期推出更多智能運營手段。希望酒店行業在經濟活動冰期結束之后能夠獲得轉型升級,迎來新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