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嵊州市馬寅初中學 閭建明
在大力推行核心素養培育的背景下,要重點關注學生的自主發展和個性化學習,教師要在高中政治教學過程中轉變教學方式方法,結合社會真實場景和情境,圍繞議題引導同學深入真切地認識社會,在課堂情景再現和議題實踐活動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既有認知觀念的價值沖突,進而融入到議題中進行自主思考、合作探究和批判性學習,較好地培養學生的高中政治學科綜合素養,實現對學生思想的價值引領。
議題式教學緊密圍繞社會實踐,關注社會焦點話題,高中政治議題教學強調學科課程的具體內容和價值基本觀點,體現出明顯的開放性和引領性,兼顧社會性和思辨性,讓高中政治課堂煥發出自身強大的生命力。其主要特征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
高中政治教學根據課堂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具體學情合理設計教學方案和目標,關注學生在高中政治課堂中核心素養的培育,包括政治認同、科學精神、法制意識和公共參與等核心素養,充分尊重學生在高中政治學科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在課堂中進行深度學習和高層次思考,形成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高中政治議題式教學要以創設真實的教學情境為前提,注重教學情境創設的真實性與匹配性,讓學生在教學情境中做到真實可議,充分激發學生的既有生活認知,能夠在真實的社會場景中進行自主思考和探究,表達出自己內心真實的感受和思想觀點,領悟議題背后內蘊的價值理念。
高中政治議題式教學要注重教學活動的多樣性和實踐性,避免單一化的教學問答,應當結合學生的特點和思維能力,創設多樣化的教學活動,諸如小組討論、分組辯論、角色扮演、職業體驗、志愿服務、社會調查等,讓學生深入理解議題,并積極參與和探究。同時,要注意議題式教學的實踐性,要緊密聯系社會真實的實踐活動,讓學生體驗到議題式教學在社會中的真實價值和學科知識,促進學生思維和思想的深入發展。
高中政治議題式教學要體現出開放的內容特性,注重培養學生的開放性思維,在議題式教學中能夠自由發表自己對議題的見解和看法,進一步豐富和充實高中政治教學內容,幫助學生形成更加開放系統的知識體系。同時,還要注重高中政治議題式教學的生成性,在議題式教學中通過提問、自主思考、主動探究等方式形成個性化的見解,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養。
高中政治議題教學中的議題是核心和紐帶。然而,在當前高中政治議題式教學之中,教師缺乏先進的教學理念,對于議題的設計不夠合理,沒有充分深入地結合教學要求和具體學情,在議題設計的難度和深度上明顯不足,難以充分調動和激發學生的主動參與和探究意識。同時,在議題設計的來源和選擇上也不相匹配,沒有結合學生的興趣設計社會實踐議題,不利于拓展學生的學科知識視野,難以充分體現各個議題知識概念內在的關聯。
由于一些高中政治老師設計議題的能力不足,自身知識和能力欠缺或時間和精力不足,導致高中政治議題式教學情境不夠貼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和場景,缺乏對學生生活場景的深入挖掘和提取,導致學生認為課堂議題情境的關聯性不足,無法產生感同身受的情感認同和體驗。
當前高中政治議題式教學活動的多樣性不足,沒有圍繞議題開展豐富多樣的活動,難以激發學生運用學科知識和既有經驗進行自主學習和探討,無法滿足學生能力自主發展的多元需求。同時,受到學生學習習慣和知識基礎的制約,高中政治議題活動中采用的小組討論形式較為普遍,然而在辯論、角色扮演、社會實踐活動、志愿者活動等方面的活動設計較少,無法充分體現高中政治議題活動的實效性,不利于學生綜合素養和能力的提升。
教學評價是相對復雜的內容,也是影響高中政治議題式教學是否有效的關鍵因素。然而,在當前高中政治議題式教學過程中,教學評價機制尚未完善。受到傳統應試教育評價模式的影響和束縛,不少教師對于高中政治議題式教學評價認知存在偏頗,評價主體相對單一,主要是由授課老師、聽課教師進行教學評價,側重于課堂教學內容及題目檢測的分析和評價,而沒有充分關注學生的自主發展和情感能力的提升。在評價方式上,主要采用總結性評價方式,僅局限于對學生日常作業、期中期末考試成績的評價,沒有采用過程性評價和形成性評價方法,難以真實、全面地考察和評價學生。
高中政治議題式教學要秉持以生為本的理念,通過議題式教學加深學生對高中政治知識的理解和體悟,全面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具體來說,應當重點把握以下兩個原則:其一,議題貫徹的原則。應當將議題作為高中政治教學中的重要媒介和載體,加強教師和學生之間的緊密配合和協同,打造寬松、和諧的高中政治課堂氛圍,引入先進的教育理念,精心創設高中政治議題式教學任務和目標,將議題式教學貫徹到高中政治日常教學進程和活動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自主學習能力。其二,思行合一的原則。高中政治議題式教學要秉持“知行統一”的理念和“思行合一”的原則,結合教學要求和學生具體學情,合理設計議題式教學活動,基于學生既有生活經驗和知識儲備的前提,充分調動和激發學生對議題的自主思考和深入探究,豐富學生的政治知識框架和體系,提高議題式教學的有效性。
首先,高中政治教師要轉變知識本位的傳統教育理念,要基于培養學生綜合素養的理念出發,貫徹和落實“立德樹人”的課程培養目標,轉變和更新教學理念,認真研讀普通高中政治課程標準,找準高中政治議題式教學的方向,深入理解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及內在關聯。并要積極學習教育前沿理論,促進自身積極主動地吸取新的教學理念,在教學實踐中通過情境的展開和問題的細化,進一步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使學生在議題式教學課堂中充分體現自主性,學會在議題探討中培養自己的辯證思維和創新性思維。
其次,為了提高高中政治議題式教學的實效性,教育部門和學校要為教師提供培訓和研修的機會和平臺,如:開展議題式教學的培訓講座、邀請專家名師進行現場答疑等,促進高中政治教師進行自我提升和反思改進。
再次,教師應當積極提升議題式教學的教學能力,包括議題設計能力、議題情境創設能力和議題活動組織能力。其中,在議題設計方面,教師要根據新課標提供的議題提示進行設計,圍繞高中政治教學模塊設計相關的議題,比如,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模塊中可以設計議題:怎樣揭示人類社會發展的奧秘、如何看待資本主義社會的興衰、社會主義為何是近代中國歷史發展的必然等;在經濟與社會模塊中可以設計如下議題:為何要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如何保持經濟平穩運行、如何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在政治與法治模塊中可以設計如下議題:如何看人大代表的作用、如何理解依法執政、公民參與立法的途徑、如何理解司法公正是社會公正的最后防線;在哲學與文化模塊之中可以設計如下議題:人們面對價值沖突時應當如何抉擇、傳統文化是包袱還是財富、文化創新的動力是什么。
最后,教師還應當提升議題情境創設能力。高中教師要注重議題與生活化情境的協同與匹配性,吸引學生對議題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認知沖突。并在對議題的自主探索過程中,提升對議題的理解能力,讓學生能夠進一步理論聯系實際,完成議題的自主探究、論證和升華。以學習高中政治經濟生活必修一《國家財政》一課為例,教師可以結合我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生活實際背景,設計不同層次、梯度性的議題,如:在疫情抗擊過程中如何體現其與我國財政的關聯?國家財政對社會經濟生活起著重要作用,是否就意味著財政收入越多越好?學生在教師的組織下圍繞上述議題進行自主思考和合作探究,分析和總結影響財政收入的因素、財政作用等,增強學生對學科知識和情感的深入體悟。
(1)運用議題引領價值導向。
高中政治議題式教學要以議題要義為引領,圍繞爭議性議題進行商議和討論,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抉擇,讓學生在價值沖突中進行自主辨析和思考,深入把握議題要義及其內在的價值取向,培養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學科核心素養。
(2)運用議題構建知識體系。
高中政治議題式教學要幫助學生構建系統化的知識體系,實現課堂議題的升華,讓學生在議題探究中由淺入深,逐步深化,形成對議題的序列化活動體驗,增進學生對議題的認知和領悟。同時,還要結合系統的理論知識和真實案例,探討議題背后的學科價值,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和能力。
(3)落實議題要求。
高中政治議題式教學要注重理論與實際的結合,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議題思考和討論,在價值沖突中形成自己對議題的看法和見解,并將自己對于知識的體悟落實于自己的日常行動之中,實現所學知識的外化。以學習“傳統文化是財富還是包袱”的議題為例,可以讓學生閱讀和吟誦優美詩詞,體會中華優秀詩詞文化的博大精深及唯美典雅之意,提升學生的情感。
高中政治議題式教學要結合教學目標和具體學情,精心創設適宜的教學情境,引領學生融入到真實的政治情境之中,產生一種代入感和情境體驗,深入理解和體悟高中政治與生活的緊密關聯。以學習高中政治經濟生活的《價格變動的影響》為例,教師可以讓學生預先調查和了解近期豬肉價格上漲的情況,設置“豬肉價格上漲對我們產生了哪些方面的影響?”總議題,圍繞“豬肉價格上漲對日常工作和生活有哪些影響?”“生產經營者如何應對豬肉價格上漲的問題?”等議題進行自主思考和探討,從不同角度探析豬肉價格變動對人們產生的各種影響及關聯,從而增進對學科知識的深入理解和體悟,深入把握市場經濟環境與知識習得的內在機理。
教師要為學生提供社會實踐活動的機會和平臺,組織學生開展與高中政治知識相關的議題式教學實踐活動,通過“以行促議”的方式深化議題,借助于社會實踐活動串聯各個知識點,引導學生找尋高中政治知識的實踐價值,提升學生的高中政治思維和自主創新能力。
另外,要注重高中政治議題式教學的評價,提倡評價主體的多元化,不要局限于教師評價的單一主體,應當調動學校、家長、學生、社會等力量共同參與教學評價,在教師評價、學生自我評價、學生小組互評、家長評價、社會人士評價等不同方式中,提高教學評價的科學全面性。并要采用多樣化的評價方法,注重試題與議題相結合,并對學生進行跟蹤評價,重點評價學生的行為表現和素養水平,促進學生對議題的延展性探究和提升。
綜上所述,基于自主發展的高中政治議題式教學要秉持“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分析高中政治議題式教學存在的問題,提出高中政治議題式教學的有效策略,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議題思考和探究,思索議題與社會生活之間的內在聯系,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