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偉
本文在多年實際工作經驗結合市場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拓寬信息渠道精準研判市場、緊跟市場形勢優化采購結構、精益過程管控把握采購節奏、完善物流體系暢通物流節點等4點電煤采購管理優化措施,并提出建立“用得著、看得見、控得住”物流體系的工作建議。
近年來隨著國內國際煤炭價格的持續攀升,電力企業在燃料煤采購方面的成本壓力越來越大,業績也是每況愈下。燃料煤支付困難、支付周期過長又進一步制約了煤電企業保供控價的能力。為了保障電煤供應的平穩有序,不發生因供應原因造成的缺煤停機事件、不發生因電煤供應原因影響導致的電網安全及電力供應事件,需要在燃料煤采購及物流運輸環節采取必要的優化策略。優化工作的思路就是要以“保供、控價”為中心任務,緊緊圍繞煤電企業年度經營和提質增效目標任務,精準研判市場,優化采購結構,把握采購節奏,暢通物流節點,強化機制保障,不斷增強電煤保供、控價能力。
2.1 拓寬信息渠道,精準研判市場。超前、精準的市場研判是做好電煤保供控價工作的前提,是制定電煤訂貨方案和月度采購策略的核心。一是要加強對宏觀信息的把握,結合收集的信息,綜合各方面的分析意見,完成市場分析工作;二是完善分析內容,分析要有較強的針對性和指導性。加強市場趨勢研判,多渠道、全方位收集政策及市場信息,重點關注膠濟線、瓦日線等陸運煤大通道的供需形勢以及北方港、長江口中轉港以及進口煤的供需形勢;三是做好長中短期間的結合,及時跟蹤國家新的能源政策,綜合研判煤炭市場形勢,做好長期(年度、季度)、中期(月度)、短期(周度及即期)的煤炭市場分析,及時修正變化因素對市場的影響;四是及時傳遞相關信息,超前應對市場變化,建立市場快速反應機制,及時關注國家宏觀經濟、煤炭生產、消耗等情況,特別是煤炭供耗平衡情況,發生較大變化要提前做好預警,將相關信息及時準確傳遞到信息使用人;五是建立市場分析后評估機制,每月總結分析上月的市場運行和市場分析的偏差,總結經驗,快速提高綜合研判能力。
2.2 緊跟市場形勢,優化采購結構。電煤采購結構是保供控價工作的關鍵,在堅持效益最大化導向的基礎上,緊跟煤炭市場形勢的變化,通過“穩定供應長協煤、優化采購市場煤、進口煤”的采購結構,切實發揮長協煤、市場煤和進口煤在保供控價過程中的作用。(1)穩定供應長協煤。在國家發電供熱企業中長期合同全覆蓋的政策推動下,2022年長協煤占需求量的比例有了較大幅度的提升,為全年電煤穩定供應奠定了良好基礎。下一步一是繼續做好優質長協資源的調配和調運工作,發揮電煤資源最大效用;二是鞏固與大型煤企戰略合作,研究簽訂長期戰略合作協議,建立日常溝通、定期會商機制,夯實長期合作基礎;三是繼續開發新供應商,通過走訪、座談等形式切實解決互相關切的問題,快速增進與新供應商之間的企業互信,同時在供應過程中遴選優質長協供應商;四是科學合理兌現中長期合同,做好長協資源對接和調運,確保產運需三方互保中長協合同完成國家規定的兌現率。結合煤炭市場形勢,綜合研判長協煤與市場煤的價格關系,在合同約定的兌現率范圍內靈活兌現中長期合同。(2)優化采購市場煤、進口煤。市場煤和進口煤是長協煤的有效補充,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也是控價的重要措施,采購要充分體現“有效”,并積極培育大客戶,發揮大客戶資源和運力優勢,實現對長協煤補充的有效性。確保“助推器”作用的實現。積極培育大客戶,發揮大客戶資源和運力優勢,實現對長協煤補充的有效性。一是拓寬供應渠道,持續開發優質供應商,統籌國內與國外、區內與區外資源,提高電煤供應可靠性;二是提高清潔運輸比例,開拓火車煤、水運煤供應新渠道,做好鐵水聯運工作,汽車煤大力采用新能源、集裝箱等方式,提高運輸的可行性;三是建立市場煤快速決策機制,應對快速變化的煤炭市場形勢,提高市場煤采購的靈活性。
2.3 精益過程管控,把握采購節奏。電煤采購節奏的把握是保供控價的重要一環,在電煤采購過程中做到精益管控,把握住采購節奏:科學的采購策略、剛性的計劃執行、準確的采購時點、有序的調運組織”就把握住了采購節奏。(1)科學的采購策略。根據對煤炭市場形勢的研判,協同電廠制定科學的采購策略和采購計劃。結合電煤需求、天氣、運輸等因素,科學決策電廠庫存水平,確定長協煤兌現比例,制定合適的市場煤和進口煤采購價格、采購頻次和采購批次。(2)剛性的計劃執行。一是按照既定的采購策略和采購計劃不折不扣地執行,做到資源落實到位、運力計劃到位,監質監裝到位;二是合理調整計劃,根據實際需求和形勢變化提前調整計劃,計劃調整要與實際情況相符;三是加強計劃全過程的評價與考核,建議周評價、月考核制度,將評價考核結果及時通報,將問題和短板及時暴露出來,有針對性地制定改進措施。(3)準確的采購時點。準確的采購時點是確保完成保供控價目標的重要環節。一是做好“谷存峰用、豐存枯用”,做好重點時段電煤儲備,有序優化庫存結構和存煤水平,盡量杜絕應急采購;二是做好跨期和進口煤采購,總結跨期和進口煤采購工作經驗,準確抓住采購時機,提高采購質量,真正體現控價作用。研究隔月市場煤采購機制,豐富采購方式;三是結合短期市場分析,抓住采購時機及時采購。(4)有力的調運組織。一是制定科學的調運方案,陸運煤按周、水運煤按旬制定調運方案,安排好長協煤、市場煤的調運節奏;二是加強長協煤調運,按時落實煤源,及時協調運力,做好駐礦監裝、催交催運,按期完成合同兌現;三是做好應急狀態下的電煤調運,采取靈活措施,確保發電供熱安全;四是加強經濟調運,充分發揮信息系統作用,及時掌握電煤在途信息,積極探索“4W”經濟調運法(Who,哪個公司調運?What,調運什么煤質的煤?Where,調運到哪個電廠?When,什么時候調運?)
2.4 完善物流體系,暢通物流節點。完善物流體系,暢通物流節點的核心是建立“用得著、看得見、控得住”的物流體系。(1)用得著的物流體系。一是持續優化陸路運輸通道建設,研究在膠濟線、瓦日線等運煤大通道沿線推進陸運物流項目,加強與沿線企業合作,重點解決相應流向的電煤供應;二是完善水運煤運輸方式建設,加強物流資源協同,研究北方港、南方中轉港等碼頭的綜合利用,優化水運煤供應體系;三是健全水運煤船運管理,結合長協煤合同簽訂情況,盡可能多開通準班輪,集中海進江資源,爭取量價優惠政策,做到穩定高效運輸;四是改進調運方式,在前期研究的基礎上,推進分段調運模式,裝貨港、中轉港和終端港協同推進,減少駐港人員和駐港費用。(2)看得見的物流體系。建立看得見的物流體系就要充分運用信息系統功能。一是利用陸運煤請、批、裝、銷車功能,以及水運煤船舶等、靠、裝、行、卸等功能,盡可能地掌握電煤在途信息;二是進一步開發引入火車、船舶的在線運行功能,更加準確地掌握電煤在途信息;三是掌握中轉港的庫存信息。有了廠內和在途信息,調運將更加精準,為節約庫存資金提供支撐。(3)控得住的物流體系。一是調運控得住,強化調運組織,深入路企合作,加強監質監裝,調控發運節奏,避免壓車、外卸以及滯港;二是費用控得住,通過良好的調運組織,減少倒運、車輛延時費用以及滯期費。加強汽車和船運運輸管理,開展水運煤、汽車煤運輸競價,控制運輸費用,有效控制采購成本。
2.5 健全工作機制,強化機制保障。控價降本措施的落實落地需要強有力的工作機制保障,重點建立健全以下機制。(1)建立制度持續完善機制。隨著煤炭市場形勢的發展以及電煤采購體制的進一步加強,煤炭購銷制度需要持續完善。一是研究適應新形勢下的業務制度,特別是要充分發揮計劃管理在保供控價中的統籌作用,本著“制定科學、執行剛性、調整合理、評價客觀、考核管用”的原則制定計劃管理實施細則,真正起到綱舉目張的作用;二是隨著保供工作從“應急保供”向“常態化保供”方向轉變,進一步完善應急供應制度和應急預案。(2)強化煤價對標機制。一是不斷完善煤價對標體系,在已建立的對標體系基礎上,進一步分析影響標煤單價的因素,內容側重于資源落實、物流過程和結果的對標,空間和時間上加強縱向的對標比較;二是對電煤價格對標堅持月分析、月通報、月評價機制,及時分析差異、查找不足、深挖原因、立即整改、持續改善,不斷提升降本控價能力;三是建立督導機制,對集團效益影響大但煤價對標不理想的分支機構開展專項督導,持續促進煤價對標情況的改善。
煤炭采購過程中的保供控價對煤電企業持續健康穩定發展至關重要。為了保障電煤供應的平穩有序,煤電企業需要在煤炭采購過程中通過對市場的精準研判,優化煤炭采購結構、把握采購節奏、完善采購策略、找準采購時機、完善物流體系、暢通物流節點,從采購和物流的各個角度采取全面措施,以最少的資金投入獲取更多的優質煤炭資源。同時,從制度持續完善和煤價對標兩個維度來加強工作機制的建設,保障控價降本相關措施的落實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