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婷婷
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個性培養探析
徐婷婷
(揚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教育集團花園小學,江蘇揚州225007)
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及新課程改革的發展,現階段的小學教育教學過程中越來越重視美術課堂的教學,美術教育教學也成了培養小學生綜合素質發展中不可或缺的內容之一。在新課程改革的發展背景下,教師應轉變以往“一刀切”的美術教學手段,在遵循學生個性化差異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個性和特點,更好地從學生出發實施一系列創新、多元化的教學模式,重視培養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優化美術課堂的教學氛圍,多給予學生主動探究和創造的機會,讓學生的個性得到最大化的發展。因此,有效培養學生個性的教學手段顯得尤為重要。為了分析小學美術教學中的個性培養措施,筆者針對現階段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個性的重要意義展開了探究。
小學美術;個性培養;教學策略;新課改
素質教育背景為學生的個性發展及培養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及發展前景,它提倡的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的個性化教育教學模式。這種個性化的教學模式要求教師轉變以往的教學理念和習慣,在遵循學生個性發展的特點及身心發展規律基礎上開展創新教育工作,創造更多選擇、發展空間的育人環境,重視培養學生們的良好、積極的個性。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積極為學生創造個性發揮的空間,在遵循學生個性化差異的基礎上尊重學生情感、意志、認知方式等方面的不同需求,最大程度上促進學生個性化的發展,提高學生們的美術核心素養,從整體上改革及發展小學美術的教育教學。
當前在小學美術課堂的教學過程中受到傳統教學理念及教學模式的限制和影響導致較多問題存在,這些問題的出現嚴重影響著小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個性化發展。
現階段大多數小學尤其是農村小學美術專業教師的師資力量較薄弱,而教師屬于開展美術教學活動的重要力量,對于小學美術學科教學來說同樣如此。部分學校存在著一位教師帶領多個班級甚至存在跨年級教學的現狀,增加了教師的教學負擔,使得教師的專業教學受到一定的影響,不利于小學美術教學效率及教學質量的提高。此外,雖然現階段大多數的小學均已設置了美術課程,但由于缺乏專業的教師會出現由其他學科教師或實習生兼任美術教師的教學現狀,影響小學美術的教學成果。受到客觀因素的限制和影響,當前的美術專業畢業生大多不愿意任教,使得行業內缺乏具備專業素養的美術教師,部分美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習慣于自己口頭講述、學生被動賞析等等,影響了學生對于美術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在當前的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學主要以課本為主,很少有教師會突破課本進行延伸性及拓展性的教學。這種教學現狀使得美術教學內容過于枯燥和單調,內容缺乏創新性,與學生的美術基礎和實際生活存在著較大的出入,無法很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及學習興趣。此外在美術課堂的教學中大多數教師重視繪畫技巧的傳授,未能引導學生們深入美術課堂中研究美術文化及美術能力,無法提高小學美術的教學效率及教學質量。
教師在美術課堂中習慣通過口頭講述、傳授繪畫技巧等統一的“一刀切”的教學手段,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美術知識的狀態中,久而久之影響學生對于美術的學習積極性,使得學生養成了依賴于教師講解的學習習慣,不利于學生創造能力及創新意識的培養。且在這一教學模式下教師未能充分重視起學生個性化的發展及培養,在教學中習慣于否定學生,對于課堂上學生張揚的個性未能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使得學生的個性發展受到較大的限制和影響,不利于學生美術核心素養的培養。
在美術課堂中的教學評價方式一般為教師主導的單向評價手段,評價的內容主要以期末考試為主,考核的內容和形式過于單一,使得學生的個性無法得到相應的發揮和提升,評價缺乏合理性,限制了學生美術學習中的發展及提升。因此,在小學美術課堂的教學中轉變以往單一的教學模式,重視培養學生的個性,創新相應的教學措施顯得尤為重要。
美術屬于一項具有抽象特點的藝術形式,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給予學生個性化的引導和帶領,能最大程度上激發和調動學生對于美術的學習興趣及積極性,使得小學美術教學實現專業化、多元化及個性化的發展需求,為美術教育的普及和發展帶來機遇。隨著素質教育及新課程改革教學背景的深入發展,現階段我國社會對于小學生素質教育的關注程度越來越高,我國小學美術的教育也在不斷地發展、創新及改革。在小學美術課堂的教學中,美術教育對于學生的人格和思想的形成發展具有較積極的促進意義和作用。事實證明,多數學生在平時不愿意與人溝通,但他們習慣通過畫畫、手工、雕塑、彩繪等方式表達自己內心深處的想法和愿望,通過這一形式能更好地幫助教師深入學生的內心深處并及時地發現問題及學生們的優點長處,繼而給予學生科學、正確地引導和教學指導。此外,美術作為一門藝術性質的教育學科,本身的魅力也是巨大的,學生們通過個性化的美術學習能不斷地強化自身的審美能力、創新意識及創造力,發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對于美術的個性化認知。無論是讓小學生畫畫,還是做一些手工活動,都能很好地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促進學生情感的發展及成熟,對于學生接受良好的情感教育具有一定的促進意義,能改進學生的學習性質,促使學生在美術學習中感受到快樂及愉悅,強化學生對于美術的學習激情,鍛煉學生的美術學習能力。此外,良好的美術教育也可以讓學生構建良好的個性特征,肯定學生們美術學習及創造中的長處、特點,給予學生更廣闊的個性發展空間,使得學生從內心深處得到滿足及激發,從而促進學生個性品質的發展和培養。因此,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創新教學手段、培養學生個性的教學措施顯得尤為重要。
小學美術教育屬于基礎美術教育的起點,教師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個性化的發展應全面構建美術課程體系,重視美術課程的教學管理,這樣才能不斷地完善及健全學校的人才培養體系。學校應嚴格結合國家課程的教學要求,保證美術課程按照相關的要求開設及實施,確保課時量能夠達標,設計及安排好教學進度。在美術教學的創新管理中為了更好地解決缺乏專業教師的問題,學校應第一時間向上級部門申請及反映,對于部分教學能力較差的教師應增加相應的校外深造學習的機會,不斷地強化美術教師的教學能力及教學水平,最大限度地滿足小學美術的教學需求。此外,學校在管理美術教師時應給予充分的肯定和重視,優待教師福利待遇,強化對美術教學的規范管理,嚴格按照美術課程要求規范進行教學及學習。最后,教師應轉變應試教育下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重視從學生們的實際情況、美術基礎及學習需求等方面出發,通過多元化、創新和高效的美術教學手段豐富美術課堂教學氛圍,多給予學生自主探究、創造的機會與時間,重視美術課堂中學生們個性化的培養及發展,這樣才能更好地為學生個性化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小學美術課堂的教學中,教師應通過小學生的好奇心一步步地強化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興趣。小學階段的學生大多數屬于6歲至13歲之間,缺乏相應的自控力及自制力,對于自己感興趣的事情較積極,對于自己不感興趣的事情往往表現較敷衍且不主動參與。而藝術創造要求學生擁有主動積極的創作態度,要求學生自愿、自主地參與到美術創作過程中,有想要探索的沖動和欲望,才能更好地進行美術作品的創作。因此,教師在美術課堂的教學中要想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應設計和優化積極有趣的教學場景及氛圍,保證美術教學的趣味性。在美術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應重視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及鑒賞能力,促使學生在美術鑒賞和欣賞的過程中能主動地學會觀察生活中的事物,第一時間發現生活中的美,并從個性化、獨特的層面中感受生活中濃厚的藝術氣息。通過有趣、豐富及創新的美術活動強化小學生的思維意識及創造能力,讓學生在美術學習中能夠自由地想象和創作,不受限制地發展自己的個性。最后,教師在小學美術課堂的教學中應重視培養學生的個性,在幫助學生樹立科學正確價值觀及人生觀的前提下促使學生創新個性,促進小學生日后發展及綜合素質的進步。如在進行《七彩生活》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課堂導入環節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為學生呈現一幅信息技術世界中七彩斑斕的生活場景,并設計有趣的游戲或問題:“你腦海中的七彩生活是什么樣子的?你能把它畫出來嗎?”通過游戲的形式要求學生基于興趣個性化的創作,最后選擇出最具想象力、最具色彩、繪畫技術最好、最具個性的作品給予相應的獎勵。通過這一有趣游戲和競爭性質的美術教學措施更好地提高學生對于美術的興趣,促使學生在興趣的趨勢下個性化的創作。
小學美術的新課程改革中明確指出,教師在美術教學中應創造性地從多角度、多層面理解和運用美術課本,積極創新美術課程教學資源,精心地優化美術教學方案,靈活地使用多元化的美術課堂教學手段,更好地為學生個性化的理解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在這一教學背景下教師應深入美術課本中挖掘、分析、研讀課本中的內容、各個章節的教學目標及教學特點等等,并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培養學生個性的教學要求等等,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充實和完善教學內容,以此更加巧妙地挖掘和詮釋美術課本中蘊含著的教學資源,更好地促進學生們美術學習中個性化的發展。如在進行《海洋怪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結合該節課的教學內容及教學要求,通過動漫的形式精心設計不同形狀、色彩及動態游動的海洋怪獸,深入課本中挖掘能夠培養學生個性發展的教學資源,并設計動態、不斷變化的教學資源活化課本中的教學內容,加深學生對于海洋怪獸的認知和了解。在拓展和深入課本中海洋怪獸的教學內容之后,教師可以給予學生8分鐘左右的時間去思考、想象,并繪畫出自己腦海中海洋怪獸的樣子,在學生創作之后不應單純用肯定及否定的語言評價學生的作品,而應該看到學生作品中凸顯的個性及獨特之處,更好地給予相應的拓展性分析及指導,促使學生的個性得到進一步發展與提升,拓寬學生的眼界,豐富學生對于美術的認知和了解。
小學生在美術創作的過程中存在較大的隨性特點,一般結合自己的想法及情感自由地進行美術創作。這種作品在成年人的眼中可能并不符合邏輯或并沒有美感,甚至很難稱作是一幅完美的美術作品。但是教師在教學中應該認識到學生自己創作的美術作品可能是自己很滿意的杰作,急需得到教師和家長的認同及贊賞,這對于培養和激發學生的美術創作積極性和興趣具有一定的促進意義和作用。因此教師在這一教學背景下應聯合家長在學生美術創作的過程中或美術創作完成之后給予學生作品充分的鼓勵及肯定,并對于他們美術創作中表現出來的獨特之處、能夠反映學生個性的地方給予重點的分析、夸獎及指導,促使學生能夠在教師的講解和點評中不斷地反思及優化,更好地促進學生個性化的發展及美術核心素養的培養。如在進行《漂亮的房子》的教學中,少數學生在繪畫作品時繪畫出來的房子千奇百怪,有在海底世界的房子、圓形的房子、多邊形的房子、飄浮在空中的房子等等。這種美術創作作品雖然是不符合常理的,但教師不應急于否定,應肯定學生的想象力,并深入學生創作的作品中展開相應的分析及個性的肯定,促使學生在美術創作中產生自豪感及愉悅感,促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可持續的發展及進步。
在小學美術課堂的教學中,教師應在新課程改革及素質教育的教學內容下重視學生個性化的培養及發展,通過多元化、創新的美術教學手段培養學生們的個性,強化學生們美術的審美能力、創造能力,從整體上提高小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促進小學美術課堂的教學得到相應的完善及發展。
[1] 唐彭.小學美術教學中如何開展個性培養研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9,35(033):1-1.
[2] 許紅紅.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的個性培養探析[J].讀天下(綜合),2019,16(2):0260-0260.
[3] 張麗.小學美術教學中的個性培養研究[J].新課程(小學版),2019,22(007):229.
[4] 卓金鎮.小學美術核心素養培養過程中的現狀及對策分析[J].藝術評鑒,2020,17(3):143-144.
[5] 胡麗娟.芻議小學美術教學中的個性培養[J].東西南北:教育,2020,30(6):0059-0059.
[6] 崔學英.小學美術教學中的個性化培養[J].課程教育研究,2019,10(38):220-221.
[7] 李翹.漫談小學美術教學中的個性培養[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9,35(011):286-286.
[8] 馬燦.小學美術教學中的個性培養方式探尋[J].新課程(小學),2019,25(002):202.
[9] 沈慧慧.小學美術教學中的個性培養分析[J].小學生:多元智能大王,2019,11(7):19-19.
[10] 陳嬌.信息化時代小學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個性[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20(10):166-166.
G424.21
A
1002-7661(2022)30-005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