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一勤
健康中國背景下民辦高校體育旅游專業建設的困境及發展路徑
陳一勤
(廣州城建職業學院,廣東 廣州 510925)
近些年來,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廣大人民群眾對旅游的要求越來越高,體育旅游成為一門熱門的受廣大群眾歡迎的項目之一,在“健康中國2030”這大背景下,各大高校及時地與時俱進,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適時地開展體育旅游專業課程的設計與教授,民辦高校也積極地參與進來。作為民營資本的民辦高校,在該課程的開展中存在著不同的問題,著眼于其中的困難,文章嘗試提出解決的辦法。
健康中國;民辦高校;體育旅游;困境
目前,我國的綜合國力進一步提升,為了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水平,提高全國國民的身體素質,我們黨早在十八屆五中全會制定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是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一個大的方向,在此綱領性文件的指導下,我國將會以人民為中心,樹立一種正確的發展方向,切實落實好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其中的核心是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提高國民的綜合素質。牢牢把握住改革創新這一動力,從各種影響廣大人民群眾健康的因素入手,普及一種健康生活的方式、不斷地提升國家的健康服務水平,進一步完善我國的健康保障水平,同時要創建一個美好的健康環境、加大力度不斷發展相關的健康產業,不斷改進完善相關的健康政策,總的目標是大幅度地提高健康水平,使得廣大人民群眾能夠過上健康美好的生活。
隨著廣大人民群眾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他們對娛樂活動的要求也愈來愈高,平常的出行旅游已經無法滿足當前市場的需要。體育旅游正是在此背景下逐漸成為一門熱門的時髦的新興產業。旅游者,已經從傳統的觀賞型旅游轉變了,他們不再是以前那種單純的簡單的觀賞型游客,僅僅只是傳統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已經無法滿足他們的需要,所以體育旅游向著參與體驗型旅游發展,廣大的旅游者積極參與到其中的旅游項目中來,在這種沉浸式的參與中,不僅觀賞了美妙的風景,而且從中鍛煉了身體,收獲一舉兩得的效果。同時,我國體育產業在不斷地擴充,不斷地朝著更加系統化的目標發展,體育產業的迅猛發展為體育旅游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契機。此外,自從我國成功舉辦2008年北京奧運會以來,我國廣大人民對體育的熱情不斷地高漲,各種體育活動不斷地受到人民群眾的歡迎。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會的舉辦進一步拉動人民群眾對冬季體育項目的熱情,體育旅游的項目進一步擴大。從我國的自然氣候條件來說,我國是一個幅員遼闊的國家,各種氣候隨著緯度的變化依次分布,自西向東地勢依次降低,擁有豐富多樣的地形條件,這也是我國體育旅游產業發展的基礎之一。總的來說,目前民辦高校開辦體育旅游專業,不僅符合時代潮流的發展,而且能夠為廣大專業型人才提供更多的就業技能,從而促進學生的發展。
在健康中國這一大背景下,同時在當今體育旅游專業日益成為一個新興的話題與產業的背景下,來談論民辦高校體育旅游專業建設的困境及發展路徑,不僅及時得當,而且根據時代的需要,及時把握時代的脈搏,有助于解決問題,從而更好地開展體育旅游專業的建設。
民辦高校體育旅游專業的建設過程中,雖然能夠及時跟住時代的步伐,根據時代的需要及時地調整課程設置,但是在開展體育旅游專業建設時,總是出現層出不窮的問題,總的來說主要有以下的問題。
近年來,我國的教育水平又邁上了新的臺階,民辦的很多高校迎難而上,不斷地為社會輸出各種類型的人才,不斷地根據政策調整自身的發展方向,在一些領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與其他高校相比,尤其是一些公立高校相比,民辦的師資力量始終來說還是處于一個比較低的階段,就師資水平來說,民辦高校有名氣、影響大的教師較少,因此民辦高校體育旅游專業的建設過程中的第一環就出現了重大的問題。由于師資力量薄弱,導致了很多教師的觀念比較陳舊,無法及時地對當前旅游市場的變化做出及時的反映,對當前廣大群眾的需要也無法做出較為完整充足的調研,這就使得無法及時地開展相關的課程。課程的設置不合理,教學模式也比較單一,同時導致了學生在學習體育旅游這一專業時積極性不高,課堂的學習效率比較低,并沒有得到良好的效果。
體育旅游正在興起,作為一個新興的項目,在當前的整個旅游市場來說,就業前景并不是十分明朗,存在的風險依然很大,這就導致了目前我國只有少部分高校開設了這一專業。民辦高校要建設體育旅游專業,面臨的第二個困境就是辦學經驗匱乏。一個學校課程的開展都是經過充分的調研,并且了解到該專業的就業前景,同時能夠對辦學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能夠做出及時的預判和處理,從而能夠為辦學打下堅實的基礎。但是,就目前來說,很多民辦高校在體育旅游這一專業的辦學過程中,總的來說辦學經驗匱乏,無法對整個體育旅游市場做出良好的完整的認識,處于一個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存著很多認識的盲區以及準備不足的情況。
體育旅游不同于傳統的觀賞型旅游,體育旅游需要廣大游客積極地參與進來,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僅觀賞當前的自然美景,同時也參與了體育鍛煉。因此,體育旅游專業的開展,需要教師和學生都積極地參與進來,需要教師和學生及時地了解體育旅游的特色,從而能夠為本專業的學習有充分的了解與認識。但是,在民辦高校開展體育旅游專業的過程中,還是較為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在臺上唱獨角戲,學生在下面學習的積極性不高。課程的設置只是單一的教師教授理論知識的單一模式,課程設置不合理,從而導致了這種師生互動少的局面,不利于學生認識到體育旅游專業的特點,不利于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也不利于學生以后就業能力的提升。
體育旅游的發展還處于一個新興的局面,摸索的階段,師生互動性少,時間長久之后,這種困境能夠形成巨大的危害,要及時地清除這一困境。
體育旅游專業,時效性強,需要對當前的旅游市場有著較為全面準確的把握,需要實地考察,以便對當地的生態環境與人文景觀有充分的認識和了解,因此就需要大量的資金。但是民辦高校由于資金的來源主要是民營企業的投入,對于當前一些熱門專業,在資金投入的方面下足了功夫,同時能夠吸引到數量龐大的學生,資金方面不存在著諸多問題。但是體育旅游專業近些年才設立,風險系數高,因此在資金投入的力度上并不強,在辦學的過程中資金緊張問題始終是一個難以解決的困境。僅僅只是課本以及課程花費投入還不夠,還需要在實地考察等方面投入,由此帶來了一系列資金緊張的困境。因此,在民辦高校體育旅游專業的建設過程中,資金緊張問題一直未能得到完全解決。
在我國辦學背景的前提下,廣大公立高校的影響力始終在社會各方面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盡管近些年來,民辦高校在辦學的過程中,為社會輸送了各種專業性人才,為社會的發展進步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民辦高校的影響力依然十分弱小,這也就導致了民辦高校在體育旅游專業的建設過程中,與其他機構合作的機會十分稀少。體育旅游專業雖然發展較為迅速,但是并沒有成為一個系統性的項目,社會各界、政府部門以及廣大高校都還在摸索并逐步完善的過程中,各大高校課程的開展、學習科目的設置都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沒有充分定型,因此還處于一個逐步完善的過程中。各種會議的開展,各種活動的舉辦,一些良好的機會都被影響力大的機構瓜分,因此民辦高校在體育旅游專業的建設過程中,與其他機構合作的機會少,僅僅依靠民辦高校自身來解決辦學過程中的難題,可以說充滿了無數的困難,民辦高校的合作機會少,這也導致很多時候在遇到相關困難時無法及時地解決辦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同時,由于與其他機構合作機會少,這也導致了民辦高校在建設體育旅游專業這一過程中無法及時地了解到前沿的信息,無法充分地對當前體育旅游的發展有充分地了解與跟進,在信息方面,總是存在滯后問題。
另外,學生在實習中,由于與其它機構合作機會少,學生實習的機會也比較少,體育旅游作為一個新興的行業,它的開展需要參與者能夠深入到一線的旅游環境中,唯有積極的參與才能夠獲得一手資料,才能掌握豐富全面的信息。但是,民辦高校的學生在實習的過程中,學校方面并沒有與其他機構充分地開展合作,因此學生實習的機會較為稀少,學生在學習了該課程之后,無法獲取施展的機會,久而久之,他們的就業前景不是十分明朗,導致了后面的學生學習該專業的積極性下降,民辦高校在以后的辦學過程中,開展這一專業的顧慮變多,很多時候該專業無法招到足夠的學生。
一個學校強大的首要條件,當然是師資力量雄厚。因此民辦高校體育旅游專業的建設需要及時引進一批專業教師。首先,在引進的過程中,可以先吸收一批綜合能力強、專業知識扎實的教師。吸收專業性人才,讓他們積極地參與到民辦高校體育旅游專業的建設中,提供良好的條件,為該專業的課程的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另外,上文已經提到,體育旅游這一專業,各個高校依然還是處于一個摸索的階段,目前人才總的來說還是比較匱乏,掌握一手信息的是在一線旅游市場的專業人才。因此,在引進專業性教師的過程中,可以吸收一批在一線的體育旅游的導游或者各個旅游市場的負責人,由于他們長期處于體育旅游的一線,他們對該領域有充分的認識,能夠了解到旅游的需求,以及在該項目開展過程中的困難,他們長期的工作累積了豐富的經驗,因此他們是民辦高校引進專業性人才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的目標。
總的來說,民辦高校體育旅游專業建設的過程中,最應該首先下足功夫的是引進一批專業性人才。第一,吸收一批理論知識豐富,基礎知識扎實的高校畢業生;第二,實踐能力強的專業性人才,從體育旅游這一項目的從業者中,邀請他們適時地來學校講學,他們豐富的從業經驗,長期處于一線的工作經歷將會為民辦高校體育旅游專業的開展提供良好的發展方向,也能夠及時為學生解答各種相關性問題。兩種人才的結合,能夠把體育旅游這一專業時效性強這一特點充分抓住,從而能夠為民辦高校開辦這一專業提供良性指導,不僅做到理論知識的充分掌握,而且能夠持續深入地進入一線,避免“紙上談兵”的尷尬境地。
針對目前民辦高校在開展體育旅游這一專業過程中師生互動少這一難題,可以重新設置課程。在設置課程中,應該將理論學習和實踐充分地融合,改變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讓學生來充當旅游者的角色,讓他們了解到該專業的特點,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從而讓課堂氣氛充分地活躍起來。另外,可以根據民辦高校所在地的特點,讓學生增強本地區的調研,增強實踐的成分,將此納入到學生學習成績的考核中來。通過重新設置課程,不僅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而能夠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而且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改變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的弊病。體育旅游專業作為一個新興的專業,作為一個近年來逐漸興起的項目,僅僅只是書面的學習,無法為學生提供以后工作崗位所需的就業技能,也無法適應當前體育旅游這一項目的飛速發展,因此需要重新設置課程,來改變以往的枯燥的課程學習,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及時地而且深入到體育旅游一線中去,這樣才能夠掌握扎實的專業知識,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同時,也為民辦高校的教師提供進一步提高自身專業能力的機會,有利于以后教學的開展和教學水平的提升。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作為一個綱領性文件,它不僅指出了以后健康中國發展的方向,同時也為政策的實施提供了指導。那么,民辦高校在體育旅游專業的建設過程中,需要充分地了解到當前的政策,根據自身學校的特色,及時地跟進政府相關工作的開展。例如,目前我國每個省幾乎都有體育旅游項目的實行,那么民辦高校在開辦此專業的過程,可以及時地向政府尋求幫助,當政府牽頭在舉辦相關的活動時,民辦高校可以及時地申請參加相關會議,讓教師和學生代表積極地參與進去,從而了解到當前體育旅游這一項目的各種前沿信息。此外,目前我國政府正在大力支持職業教育的發展,因此民辦高校可以申請相關的資金,解決相關資金困難的緊張局面。
近些年來,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逐漸提升,旅游市場進一步擴大,各種旅游企業紛紛邁入新的發展階段,無論是國有旅游企業,還是民營旅游企業發展速度都十分迅速。因此,民辦高校在體育旅游專業的建設過程中可以與這些企業開展合作,形成良性循環的局面。
首先,可以與相關企業簽訂協議,在最初的時段里,民辦高校可以選拔一批學習成績好、實踐能力強的學生去這些企業實習,讓這些企業充分信任該民辦高校的辦學實力,久而久之,隨著學生能力的不斷提升,這些企業會為該民辦企業提供更多的機會,不僅能夠讓教師能夠深入到企業體育旅游一線的工作中參觀進修,也為學生提供更多實習機會。
另外,可以讓這些企業的相關領導以及優秀員工到民辦高校舉辦講座,增強一線工作者和體育旅游專業學生的互動。講座,在每所高校的發展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它不僅能夠讓學生了解到所學專業的前沿信息,而且通過交流的方式,打開了學生的視野,為學生進一步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契機。因此,可以讓這些企業的優秀代表來學校舉行講座,學習體育旅游專業的學生也能夠了解到他們以后的就業前景,通過交流的方式,也能夠了解到他們以后工作崗位的工作需求。這種良好的互動能夠收獲一舉多得的良好效果。
最后,通過以上兩種方式,民辦高校可以通過協議的方式源源不斷地向旅游企業輸送專業性人才,也能夠及時通過企業的反饋了解當前辦學過程的問題所在,這種良性循環,不僅能夠為廣大體育旅游專業學生提供實習與就業的機會,而且能夠為企業培養大量的高素質人才,民辦高校能夠通過反饋不斷認識當前辦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從而不斷地調整自身辦學方向,不斷改善自身的教學模式,形成雙贏局面。
在“健康中國2030”這一背景下,體育旅游一定會成為一個更加受廣大人民群眾喜愛的項目,它改變傳統的旅游觀光模式,讓旅游者身心都沉浸式地投入進來,不僅欣賞了美麗的風景,而且在觀賞的過程中鍛煉了身體,有著比傳統旅游更加深入的體驗方式,有著廣闊的前進。因此,民辦高校及時跟進時代的發展,開辦此專業,雖然面臨諸多困難,但是隨著國家的重視,逐步摸索,很多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1]谷佳奇,梁強.新格局下體育旅游高質量發展動能轉換與路徑創新[J].中國旅游評論,2021(2):84-95.
[2]胡美,陳昌.廣州體育旅游與鄉村旅游融合發展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21,41(3):42-45.
[3]王偉平.體育旅游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的價值及實現策略[J].西部旅游,2021(6):18-19.
[4]徐運君.健康中國背景下崀山體育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路徑研究[J].西部旅游,2021(6):29-31.
[5]劉新成,葛書林.我國體育旅游產業困境與發展機遇[J].合作經濟與科技,2021(9):14-15.
Dilemma and Development Path of Sports Tourism Specialty Construction in Private Colleg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Healthy China
CHEN Yiqin
(Guangzhou City Construction College, Guangzhou 510925, Guangdong, China)
中國民辦教育協會2021年度規劃課題(學校發展類)《健康中國背景下民辦高校體育旅游專業建設的機遇與挑戰》(課題編號:CANFZG21179);2020年廣州城建職業學院校級課題《鄉村振興背景下廣州市從化區鄉村體育旅游的發展路徑研究》(課題編號:2020Ysk07);廣州城建職業學院校級重點課題《高等職業院校體育旅游旅游教材創新研究》(課題編號:JGXZZD202005)。
陳一勤(1985—),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體育人文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