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玲玲 王 麒 柯 海 寧甲齊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麻醉科,北京 100010
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作為醫學生本科畢業后醫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1],是加強中醫臨床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有利于構建具有中國特色醫學人才培養體系[2],隨著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與目前臨床工作的需求,急診急救能力已經成為中醫醫生的必備技能[3]。氣管插管與氣道管理技術是臨床常用的急救技術之一,然而在中醫專業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學員存在學習時間短[4]、重視程度不夠、學員認為經口氣管插管操作在以后工作中應用較少而學習意愿不高的問題[5]。同時,經口氣管插管及氣道管理在教學工作方面也存在內容較多且復雜、學員臨床實踐機會較少、學習曲線較長等問題。這都使得經口氣管插管及氣道管理在中醫專業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醫生中的掌握率較低。針對上述問題,本研究采用Gaumard S1030 高端模擬人系統進行情景模擬教學法,評價利用高端模擬人行經口氣管插管及氣道管理的情景模擬教學法在中醫專業規范化培訓教學中的效果。
選取2021 年8 月至2022 年2 月在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進行第一年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3 年制)輪轉的中醫專業醫師80 名,采用隨機數表法將其分為傳統教學法組(C 組)和高端模擬人情景模擬教學法組(A 組),每組40 名。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①培訓前摸底調研:兩組研究對象在培訓前先進行摸底調查與理論考核,摸底調查內容見表2。理論考核包括氣道評估、預給氧、選擇器械和插管方法、實施氣管插管等流程,具體試卷從題庫隨機抽取,共100 分,考試時間45 min。
②教學與培訓:教學均由兩名經過培訓的醫生進行帶教和培訓,培訓內容保持一致。
C 組采取傳統教學聯合普通模擬人教學法。根據住培教學大綱和經口氣管插管操作標準要求,通過PPT 進行4 課時的經口氣管插管相關理論知識講解,之后進行4 課時普通模擬人示教,講解經口氣管插管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如舌水腫、喉痙攣、呼吸參數及心血管參數等病理情況,安排住院醫師進行練習。
A 組在傳統教學法之后進行4 課時Gaumard S1030 高端模擬人教學,由系統模擬出患者的舌水腫、喉痙攣、呼吸參數及心血管參數等病理生理特征,安排住院醫師進行練習。
③臨床實踐:兩組均由帶教老師進行3 次示范教學,隨后指導醫師進行實踐操作,一周后進行理論考試與實踐技能考核。理論考核范圍同摸底考試,試題從題庫中重新隨機抽取,記錄理論考核成績,考試成績≥70 分為合格;由同一組帶教老師進行實踐操作考核,記錄實踐考核成績,滿分為100 分,并比較兩組首次插管成功率與氣管插管操作時間,若學員3 次插管未成功記為實踐考核不合格。
④考核通過率:記錄兩組學員一次通過率,理論基礎考核與實踐考核任意一項不合格即記為不通過,對于所有第一次考核未通過的學員,使用高端模擬人情景模擬教學法進行再次培訓,并進行考核,直至考核通過。
⑤課程結課調查:課程結束后進行課程滿意度調查,對氣管插管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氣管插管的興趣及必要性、操作要領的掌握情況、課程氣氛活躍程度及自主學習能力提高情況5 個項目進行評估。每個項目滿分為20 分,學員根據自身掌握情況進行0~20 分評分,最終評分分為優(≥90 分)、良(80~89 分)、中(70~79 分)、差(<70 分)4 個等級。

圖1 兩組學習流程圖
①培訓前摸底調查結果與培訓前理論考試成績;②培訓后理論考試成績與培訓后實踐考核成績;③一次考核通過率;④首次插管成功率與氣管插管操作時間;⑤課程結課調查結果。
應用SPSS 21.0 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例數和百分比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以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所有納入及入組學員均完成了培訓,兩組培訓前摸底調查結果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表2 兩組培訓前摸底調查結果比較[名(%)]
兩組培訓前理論成績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兩組培訓后理論考試成績、實踐考試成績均較培訓前提高,且A 組高于C 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3。
表3 兩組培訓前后理論考試與培訓后實踐考核結果比較(分,)

表3 兩組培訓前后理論考試與培訓后實踐考核結果比較(分,)
A 組學員一次考核通過率高于C 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4。對于第一次考核不通過的學員在首次考核結束后采用高端模擬人情境教學法進行再次培訓,首次考核不通過學員均在第二次培訓后考核合格。

表4 兩組一次考核通過率比較[名(%)]
A 組學員首次插管成功率高于C 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A 組學員氣管插管操作時間短于C 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5。

表5 兩組一次考核通過學員首次插管成功率與氣管插管操作時間比較
A 組課程總體滿意度優于C 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6。

表6 兩組學員對課程總體滿意度結果[名(%)]
隨著現代醫療模式的轉變及醫學教育模式的轉變,對中醫專業規范化培訓的學生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6]。《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標準(試行)》已明確指出,通過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使中醫學員掌握扎實的中醫基礎理論、專業知識、臨床技能和必要的西醫知識與技術,強化臨床知識,使其能夠真正適應臨床,滿足臨床需求[7],學員能夠系統掌握急診相關的基礎理論、臨床技能和常用的現代急診急救操作技術。達到能夠獨立綜合運用各種技術和方法處理常見的急診病癥及具有一定的危重癥搶救能力的目的[8]。
經口氣管插管及氣道管理是臨床急診搶救的重要手段之一[9],也是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重要實踐技能之一。傳統觀念認為,中醫醫生就是“慢郎中”,不需要掌握臨床急救知識及實踐技能,故在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氣道管理方面存在學習時間短[4]、重視程度不夠[10],學員認為經口氣管插管操作在以后工作中應用較少而學習意愿不高的問題[5],中醫專業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學員學習該項技能往往是出于完成結業考試,這均使得經口氣管插管及氣道管理在中醫專業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醫生中的掌握率較低。本研究結果顯示,超過90%的中醫專業規培學員有過學習經口氣管插管技術的經歷,超過半數的中醫專業規培學員認為需要學習經口氣管插管技術,且對該技能感興趣,但是存在掌握度低及實踐機會少的現狀。經口氣管插管及氣道管理在教學工作方面也存在內容較多且復雜[11],較難理解,臨床實踐機會較少、學習曲線較長等問題[12],故探究合適的教學方法從而發揮學員的學習主動性,提高學員的參與性已經成為臨床教學工作的迫切需求[13]。研究發現,情景模擬教學法應用于住培醫師規范化培訓經口氣管插管教學中有利于改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14-16],并且高端模擬人情景模擬系統能夠有效提高臨床技能教學效果[17]及學員滿意度[18],同時培養和提升操作技能,縮短學員的學習曲線[19],為將來應對臨床急救工作做好充分準備[20-22]。
本研究采用Gaumard S1030 手術室團隊訓練綜合模型高端模擬人教學系統進行情景模擬教學,不僅可以模擬常見的麻醉及急救處理過程,將臨床場景進行還原,還可以模擬出患者舌水腫、喉痙攣、呼吸參數及心血管參數等病理生理特征,模擬出面罩通氣、氣管插管、動靜脈置管治療后的效果,并可以模擬給藥后生命體征的變化。研究結果顯示,利用高端模擬人情景模擬教學學員的理論考試成績、一次考核通過率、首次插管成功率均較傳統教學法組高,插管操作時間縮短,經過該系統的人機互動學習,學員們對課程的總體滿意度均高于傳統教學法組。針對中醫專業規范化培訓醫生氣管插管臨床教學工作中的問題與需求,未來應該推廣使用高端模擬人結合臨床病例進行臨床教學[23],結合問題導向教學,并適當重視中醫專業學員在麻醉科輪轉的教學方式與質量[24-26],以提高學員的臨床技能,使其更好地適應臨床,滿足臨床需求。
綜上所述,利用高端模擬人的情景模擬教學法可以提高中醫專業規培學員對行經口氣管插管及氣道管理的掌握程度,熟練操作技能,學員對課程滿意程度更高,有利于提高中醫專業規范化培訓醫生的急救能力,并提升其專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