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鵬
宜春市婦幼保健院,江西 宜春 336000
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綜合征是妊娠期常見并發癥之一,主要出現于妊娠中晚期,發病因素復雜,多與遺傳、環境、性激素等有關。臨床研究表明,妊娠期肝內膽汁綜合征容易引起早產、死胎等不良妊娠結局[1]。因此,早期發現并及時采取治療干預改善妊娠結局是十分有必要的。熊去氧膽酸、S-腺苷蛋氨酸、地塞米松等是臨床治療妊娠期肝內膽汁綜合征的一線藥物,近幾年越來越多的研究報道指出,單獨用藥效果仍存在一些不足,推薦采取聯合用藥方案[2]。宜春市婦幼保健院在此方面積累了一些經驗,在臨床上使用熊去氧膽酸與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聯合治療妊娠期肝內膽汁綜合征,現對臨床效果進行分析。
納入2021 年6 月至2022 年1 月宜春市婦幼保健院接診的60 例妊娠期肝內膽汁綜合征患者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0 例。觀察組年齡(27.42±4.33)歲,年齡范圍21~35 歲,孕周(35.25±2.47)周,孕周范圍31~40 周;對照組年齡(27.16±4.25)歲,年齡范圍21~35 歲,孕周(35.18±2.52)周,孕周范圍31~40 周。兩組患者的上述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納入標準:符合《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指南》診斷標準[3],經常規實驗室生化指標檢測結合臨床癥狀確診;入選前未接受過其他方案治療;無認知或交流障礙;簽署知情同意書;總膽汁酸在10~40 μmol/L 之間的輕度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綜合征的患者。(2)排除標準:其他原因引起的瘙癢、黃疸或肝功能異常;合并其他妊娠期并發癥或其他重要臟器功能障礙者;存在母體或胎兒感染性疾病者。
對照組給予熊去氧膽酸+基礎治療:熊去氧膽酸膠囊(Losan Pharma GmbH,批準文號H20181059,規格:250 mg/粒)500 mg/次,口服,2 次/d;基礎治療:胎心監護、吸氧(30 min/次,2 次/d)。共治療2 周。治療1 周后復查1 次。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浙江震元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43203,規格:500 mg/支)治療,500 mg/次,靜脈注射,2 次/d,共治療2 周。治療1 周后復查1 次。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肝功能指標[總膽紅素(TBIL)、總膽汁酸(TBA)、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檢測結果變化情況、瘙癢癥狀評分變化情況、不良妊娠情況以及預后情況。瘙癢癥狀評分標準:0 分,無;1 分,偶有輕微瘙癢;2 分,間斷性輕微瘙癢;3 分,間斷性明顯瘙癢;4 分,持續且明顯的瘙癢。
數據均采用SPSS 22.0 進行統計和處理,計量數據用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表示,行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治療后1 周、2 周肝功能各項指標檢測結果均低于同組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1 周、2 周肝功能各項指標檢測結果均低于對照組同時期,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肝功能指標檢測結果的比較
觀察組不良妊娠情況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不良妊娠情況的比較[例(%)]
兩組干預前瘙癢癥狀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干預后瘙癢癥狀評分低于干預前和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干預后瘙癢癥狀評分低于干預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瘙癢癥狀評分的比較() 分

表3 兩組瘙癢癥狀評分的比較() 分
觀察組干預后進展成重度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綜合征的產婦為1 例(總膽汁酸大于40 μmol/L),單用熊去氧膽酸的患者進展成重度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綜合征的產婦為5 例(總膽汁酸大于40 μmol/L),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在臨床上較為常見,該病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確,但已經被公認為是影響妊娠結局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4-6]。該病的主要病理改變為膽汁淤積在肝內小葉中央毛細血管,膽汁進入血液導致血液中膽酸水平異常升高并沉積在胎盤絨毛的間隙,影響胎盤血流灌注增加胎兒缺氧風險。目前,臨床上對于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主要推薦藥物治療,但由于妊娠期的特殊性,在治療疾病本身時需要加強對妊娠安全性的關注。因此合理選擇該病的治療藥物保障母嬰預后是臨床研究的熱點。
熊去氧膽酸是治療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的一線藥物,具有良好的親水性和護肝作用,用藥后能夠有效抑制膽汁酸和膽固醇合成,降低膽汁酸濃度并改變膽汁成分,促進膽固醇排泄,提升肝臟降解毒素的能力[7-10]。但臨床實踐表明,單獨使用熊去氧膽酸仍有部分患者獲益效果較差,因此臨床醫師推薦聯合用藥。有專家指出,機體S-腺苷蛋氨酸水平異常下降是導致膽汁大量沉積、肝臟解毒功能下降等的重要原因,因此外源性補充S-腺苷蛋氨酸能夠有效緩解肝內膽汁淤積的情況,改善患者的肝功能。部分文獻報道中也對熊去氧膽酸聯合S-腺苷蛋氨酸治療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綜合征的效果進行了肯定,認為此方案在保護肝細胞、清除氧自由基、調節免疫功能、改善微循環等多方面均有良好作用,能夠有效緩解瘙癢癥狀[2]。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治療后1 周、2 周肝功能各項指標檢測結果均低于同組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1 周、2 周肝功能各項指標檢測結果均低于對照組同時期,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也表明熊去氧膽酸與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聯用能夠產生良好的協同作用,提升對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綜合征的治療效果,促使患者肝功能指標恢復,改善妊娠結局。曹媛媛[11]研究報道也指出,腺苷蛋氨酸聯合熊去氧膽酸對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患者肝功能和妊娠結局均有積極影響,與本研究結果相符。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不良妊娠情況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加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能夠降低羊水污染、新生兒窒息等不良妊娠情況的發生風險,分析原因主要為S-腺苷蛋氨酸的緩解肝臟毒性和抑制炎性反應的作用有利于改善肝功能,從而對妊娠結局產生了一定正向作用。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干預前瘙癢癥狀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干預后瘙癢癥狀評分低于干預前和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干預后瘙癢癥狀評分低于干預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患者的瘙癢情況有明顯的改善。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干預后進展成重度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綜合征的產婦為1 例(總膽汁酸大于40 μmol/L),對照組進展成重度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綜合征的產婦為5 例(總膽汁酸大于40 μmol/L),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聯合干預效果較好,患者進展成重度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綜合征的發生率較低。
綜上所述,熊去氧膽酸聯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療妊娠期肝內膽汁綜合征療效顯著,能夠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及妊娠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