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軍 劉海永 王 娟 劉艷東 劉雅麗 白薈芳 凌書娟 王鳳林
1.河北省三河市中醫醫院內科,河北三河 065200;2.河北省三河市醫院劉海永創新工作室,河北三河 065200;3.河北省三河市中醫醫院婦科,河北三河 065200;4.河北省三河市醫院藥房,河北三河 065200;5.河北省三河市醫院中醫科,河北三河 065200;6.河南中醫藥大學繼續教育學院,河南鄭州 450006;7.河北省三河市中醫醫院急診科,河北三河 065200
習慣性便秘屬于一種長期的便秘性疾病,主要指的是每周排便低于3 次或者排便經常感覺到困難的疾病,誘發因素較多,容易反復發作[1]。如果便秘癥狀長期持續存在,可能會引起失眠、抑郁等精神障礙,同時也會使患痔瘡、心腦血管病等疾病的風險大大增加[2]。有研究認為,習慣性便秘有著較為復雜的致病因素,多認為與飲食結構、藥物刺激、遺傳稟賦、精神心理、神經遞質、激素水平及排便動力學異常的關系較為密切[3]。中醫學理論認為,習慣性便秘屬于“便秘”“秘結”“秘澀”等范疇,認為腸腑氣機升降功能失調,肝氣郁滯,導致氣機不暢,腸腑傳導失常,發為便秘[4]。本研究以氣機阻滯型習慣性便秘作為研究方向,在臨床診療中起到了較為明顯的治療效果。
選取2020 年11 月至2021 年9 月河北省三河市醫院就診的120 例習慣性便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治療組、對照組1、對照組2,每組各40 例,三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P >0.05)。見表1。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審查委員會通過(20190522)。本研究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表1 三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1.2.1 納入標準 西醫診斷標準以《功能性胃腸病羅馬Ⅲ標準》中習慣性便秘的診斷標準為依據[5]:①有費力感的排便次數至少占1/4;②有排不盡感的排便次數至少占1/4;③排便時出現塊狀便或硬便的次數至少有1/4;④有肛門直腸阻塞感的排便至少有1/4;⑤需要用手輔助的排便次數至少有1/4;⑥每周的排便次數<3 次;⑦患者在6 個月中,至少有3 個月出現以上癥狀,且包含其中的2 項或2 項以上;⑧大部分時間服用瀉藥時才能出現稀便;⑨排出腸易激綜合征;⑩經結腸鏡等檢查排除器質性病變或藥物因素導致的便秘。
中醫診斷標準以《便秘中醫診療專家共識意見(2017)》[6]為依據進行制定:符合氣機阻滯型便秘的證候表現,大便排出不暢,有便意但排不出,甚者則有少腹脹滿,噯氣頻發,苔白,脈弦細。
1.2.2 排除標準①暈針;②治療前3 個月內采用其他方法進行治療或參加過其他臨床研究;③伴有嚴重的心腦血管、神經系統疾病或凝血功能異常;④處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婦女;⑤精神或情緒異常[7]。
1.2.3 中止、脫落標準 ①中途失訪;②出現嚴重并發癥、病情加重。
1.3.1 治療組 治療組在口服比沙可啶腸溶片的基礎上,采用自擬消脹清宿湯結合針刺的方法進行治療,治療1 周。1 周后觀察治療效果,并在3 個月后進行隨訪及指標復查。①消脹清宿湯的藥物組成:厚樸10 g、枳實10 g、萊菔子15 g、麥冬15 g、五味子15 g、大黃10 g(后下)。用水煎煮至200 ml,每日1 劑,每日分早晚兩次溫服。②針刺取穴:雙側足三里、陽陵泉、天樞;中極、關元。③針刺方法:將穴位所在位置的皮膚表面進行常規消毒,然后將長為兩寸,直徑0.3 mm的漢醫牌不銹鋼毫針(長春市愛康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刺入穴位,深度約1.5 寸,留針30 min,每日1 次。④比沙可啶腸溶片:(河北康泰藥業有限公司,生產批號:20191102,每片5 mg),每次10 mg,每日1 次。
1.3.2 對照組1 采用自擬消脹清宿湯結合比沙可啶腸溶片的方法進行治療,治療1 周。1 周后觀察治療效果,并在3 個月后進行隨訪及指標復查。
1.3.3 對照組2 采用針刺結合比沙可啶腸溶片的方法進行治療,治療1 周。1 周后觀察治療效果,并在3 個月后進行隨訪及指標復查。
1.4.1 比較兩組治療前后血管活性腸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胃動素(motilin,MTL)、血清5-羥色胺(5-hydroxytryptamin,5-HT)水平變化 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對兩組患者的血清VIP、MTL、5-HT 進行檢測,試劑盒(CS11209、ARD4 0103)、XY-H104 購自武漢華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1.4.2 療效評定標準 中醫療效評價標準依據《便秘中醫診療專家共識意見(2017)》[8]進行制定。治愈:大便恢復正常,排便通暢,臨床癥狀消失,癥狀改善情況>80%;顯效:排便時間、頻率、糞便性狀大致正常,其他大部分癥狀得到改善,癥狀改善情況50%~80%;有效:排便時間、頻率、糞便性狀與治療前比較有所改善,其他癥狀較前有所減輕,但癥狀仍存在,癥狀改善情況<50%;無效:大便的性狀、排便時間、頻率及其他癥狀均未得到緩解,癥狀改善情況為0 或為負值。
采用SPSS 20.0 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比較采用t 檢驗,不同時間點計量資料比較采用重復測量方差分析,組間比較采用LSD-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例數或百分率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Z檢驗。以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整體分析發現:治療組與對照組1,治療組與對照組2 的VIP 水平組間、時間點及交互作用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0.05)。進一步兩兩比較可見,組內比較:治療組與對照組1、對照組2 治療前VIP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與治療前比較,治療組、對照組1 及對照組2 的VIP 水平在治療1 周后降低,治療組在治療后3 個月的VIP 水平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組間比較:治療組在治療1 周后、治療后3 個月的VIP 水平均要明顯低于對照組1、對照組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2~3。
表2 治療組與對照組1 治療前后VIP 水平比較(pg/ml,)

表2 治療組與對照組1 治療前后VIP 水平比較(pg/ml,)
注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 <0.05;與對照組1 同期比較,bP <0.05。VIP:血管活性腸肽
整體分析發現:治療組與對照組1,治療組與對照組2 的MTL 水平組間、時間點及交互作用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0.05)。進一步兩兩比較可見,組內比較:治療組與對照組1、對照組2 治療前MTL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與治療前比較,治療組、對照組1 及對照組2 的MTL 水平在治療1 周后、治療后3 個月均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組間比較:治療組在治療后3 個月的MTL 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1、對照組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4~5。
表3 治療組與對照組2 治療前后VIP 水平比較(pg/ml,)

表3 治療組與對照組2 治療前后VIP 水平比較(pg/ml,)
注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 <0.05;與對照組2 同期比較,bP <0.05。VIP:血管活性腸肽
表4 治療組與對照組1 治療前后MTL 水平比較(pg/ml,)

表4 治療組與對照組1 治療前后MTL 水平比較(pg/ml,)
注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 <0.05;與對照組1 同期比較,bP <0.05。MTL:胃動素
表5 治療組與對照組2 治療前后MTL 水平比較(pg/ml,)

表5 治療組與對照組2 治療前后MTL 水平比較(pg/ml,)
注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 <0.05;與對照組2 同期比較,bP <0.05。MTL:胃動素
整體分析發現:治療組與對照組1,治療組與對照組2 的5-HT 水平組間、時間點及交互作用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0.05)。進一步兩兩比較可見,組內比較:治療組與對照組1、對照組2 治療前5-HT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與治療前比較,治療組、對照組1 及對照組2 的5-HT 水平在治療1 周后、治療3 個月后均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組間比較:治療組在治療1 周后、治療3 個月后的5-HT 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1、對照組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6~7。
表6 治療組與對照組1 治療前后5-HT 水平比較(pg/ml,)

表6 治療組與對照組1 治療前后5-HT 水平比較(pg/ml,)
注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 <0.05;與對照組1 同期比較,bP <0.05。5-HT:5-羥色胺
表7 治療組與對照組2 治療前后5-HT 水平比較(pg/ml,)

表7 治療組與對照組2 治療前后5-HT 水平比較(pg/ml,)
注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 <0.05;與對照組2 同期比較,bP <0.05。5-HT:5-羥色胺
治療組治愈情況優于對照組1 及對照組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8。

表8 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比較[例(%)]
習慣性便秘屬于臨床上的常見病、多發病,是因為排便生理功能失調或出現紊亂,導致排便不暢,糞便不能夠正常排出,或者糞便干燥,難以排出體外的一種疾病[9-10]。目前臨床上治療習慣性便秘的方法主要是通過促胃腸動力藥物或者瀉藥來促進排泄,但在治療過程中發揮的藥效時間比較短暫,而且有較多的不良反應發生[11-12]。中醫藥在臨床治療上有著獨特的治療效果和優勢,在本病的治療中,通過中醫藥的方法治療氣機阻滯型習慣性便秘,使患者的癥狀得到了較為明顯的改善。
在自擬消脹清宿湯的組方中,厚樸能夠燥濕消痰,下氣除滿;枳實能夠破氣消積,同時兼能化痰除痞;萊菔子能夠降氣化痰;三者合用,調節氣機升降,推動人體阻滯的氣機,促進氣機的正常運轉,推動大腸將人體糟粕向下傳導。大黃具有瀉下攻積、清熱瀉火、涼血解毒、逐瘀通經的功效,能夠增強瀉下的作用,促進大便的排出。以上幾味藥起到行氣瀉下的作用,但為防止瀉下太過,耗傷陰液,方中取麥冬滋陰潤肺、清心除煩、益胃生津的功效,結合五味子收斂固澀、益氣生津,二者合用,能夠起到滋陰的作用,防止陰液受損,加重便秘的癥狀。同時五味子還能夠補充人體氣機,使人體能夠有足夠的正氣推動機體的正常運行,促進大便的正常排出。諸藥合用,通過行氣,調節氣機升降,促進大便的排出;同時補充人體正氣,滋陰防止耗傷陰液,緩解腸道干燥的情況。幾方面兼顧,起到排便不傷正的效果。有研究指出,厚樸和枳實均有緩解胃腸道癥狀的功能,通過調節MTL、血清5-HT 等因素,調節患者的胃腸道蠕動,從而使患者的便秘癥狀得到緩解[13-14]。萊菔子中的脂肪油能夠促進胃腸運動,改善腸道的蠕動[15];大黃含蒽醌類衍生物,可以使腸道平滑肌上的M 受體興奮,抑制細胞膜Na+-K+-ATP 酶,增加腸蠕動,緩解便秘癥狀[16]。
針刺治療便秘在臨床上有著較為明顯的治療作用,能夠顯著改善患者的便秘癥狀[17-18]。有研究認為,運用針刺方法治療便秘,能夠使生長抑素的水平降低,從而使生長抑素對結腸蠕動的抑制能力下降,逐漸恢復結腸的運輸傳導功能,從而使便秘癥狀得到改善[19-20]。足三里為足陽明胃經穴位,有調理脾胃、補中益氣、調節機體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的作用,同時能夠扶正祛邪,具有保健的作用,有研究認為,刺激足三里穴能夠增強胃腸道的肌肉收縮能力,推動腸管進行有節律的運動,改善排便情況[21]。陽陵泉為足少陽膽經穴位,針刺陽陵泉能夠起到疏肝理氣、解郁利膽的作用,使人體氣機的疏泄恢復正常,腹氣能夠正常通降,從而緩解便秘的癥狀[22]。天樞為足陽明胃經穴位,為大腸經募穴,是大腸經氣血的主要來源之處,而肺與大腸互為表里,對天樞穴進行刺激,可以使陽明經之熱得到疏泄,同時也能使大腸與肺經的經氣得到激發,使氣機得以宣暢,推動津液下行,滋潤腸道,使便秘癥狀得到改善[23],同時也有研究認為,刺激天樞穴可以雙向調節大腸的運動,能夠抑制空腸運動,同時也能夠推動結腸的傳導[24]。關元、中極為任脈上的穴位,任脈為陰脈之海,有調節陰經氣血的作用,刺激任脈穴位,能夠滋陰潤腸,同時起到補益氣血的作用。關元為足三陰、任脈之會,又為小腸募穴,刺激關元穴能夠調節胃腸蠕動,使便秘患者的腹脹癥狀和排便通暢度得到緩解[25]。
VIP 升高能夠松弛胃腸道平滑肌,減緩胃腸蠕動,阻止胃腸的排空,降低胃腸道神經的興奮性,容易加重患者的便秘癥狀,采用本研究的治療方法,VIP 含量下降明顯,從而起到促進胃腸蠕動的作用。MTL 和5-HT 能夠促進胃腸道平滑肌的收縮和蠕動,治療后患者的MTL、5-HT 均有升高,效果差異顯著,有利于便秘癥狀的緩解。通過治療前后各項指標及效果評定,能夠得出自擬消脹清宿湯結合針刺治療氣機阻滯型習慣性便秘的有效性,可見在臨床實踐中,將自擬消脹清宿湯與針刺方法結合起來,通過藥物與針刺兩種方法來共同起到行氣通便的作用,通過該治療方法,將人體內外的氣機進行聯絡溝通,改善氣機的阻滯并使其正常運行,從而促進便秘癥狀的改善。
綜上所述,自擬消脹清宿湯結合針刺治療氣機阻滯型習慣性便秘,在臨床上較為安全,且起到了較為明顯的治療效果,使患者的臨床癥狀得到改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不過本研究樣本量及觀察時間有限,在接下來的研究分析中可通過進一步擴大樣本量,延長隨訪時間,從而更加科學地探討該治療方法的臨床優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