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若雪
摘要:出于區域差異的考慮,為了有效地帶動經濟社會發展,發揮區域輻射作用,企業在進行分工布局時必然會重點發展總部經濟,全力推動總部經濟建設。就發展現狀而言,海南省三亞地區具有良好的總部經濟發展基礎,但相較于經濟發達地區,整體仍呈現落后趨勢。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基礎上,海南三亞應結合當地的優勢發展產業及潛力發展產業確定總部經濟建設戰略,著重引進與建設跨國公司東南亞地區總部、成長型企業總部、國內企業全國總部及本地優勢產業企業總部等,就三亞總部經濟建設問題展開深入探究。
關鍵詞:海南自由貿易港;三亞;總部經濟;建設
在自由貿易港背景下,結合海南省于2019年所頒發的《海南省總部經濟發展省對市縣財政獎勵政策實施細則(試行)》政策,三亞總部經濟建設迎來了最佳的發展時機,政策的出臺與落實為市、縣級城市建設總部經濟提供了政策與資金支持??偛拷洕母拍钍潜械貐^優勢原則構建的企業價值鏈分布形態,是指企業利用快速交換的信息技術根據地區間的資源稟賦差異實現的經營成本最低化,是一種在專業化分工與交易推動下所展現的業態。企業總部是企業發展布局中的中間性組織形態,是企業的控制樞紐,掌握著企業的最大控制權。海南三亞在建設經濟總部時應遵循經濟總部的核心原則,但不能與傳統的經濟總部雷同,更不能模仿其他城市經濟總部發展模式,應該從整體出發合理展開策劃,以信息化視角為基礎充分挖掘自由貿易港建設為三亞經濟總部發展所創造的優勢與便利,利用其帶動功能不斷強化三亞經濟總部建設。
一、三亞總部經濟的發展方向
(一)充分利用資源條件和地理區位優勢,拓展對外經濟合作
海南省是我國的南大門,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點沿線城市之一,也是最早一批改革開放的城市,在發展上具有天然的地理優勢。海南省比鄰港澳臺與東南亞,與東南亞地區的諸多國家與城市具有密切的貿易聯系,經濟基礎較為雄厚。而三亞作為海南省的重點發展城市,它享受了海南省的地理及經濟優勢,利用當地的資源條件及區位優勢可以為總部經濟建設奠定良好的溝通渠道基礎,有利于總部企業的異地溝通。三亞可利用資源條件與地理優勢在以下方面大力發展總部經濟:
1. 加強與周邊區域的交通互聯互通。近些年來,中央全力開展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致力于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作為重要的中轉站,海南在南海資源開發與發展上具有天然的區位優勢。三亞地區充分利用當地的區域優勢積極與周邊區域進行交通運輸互聯互通,借助信息化技術強化當地的海陸空交通建設,促使其與南亞及東南亞地區建立更緊密的聯系,通過打造國際運輸路線助力于當地總部經濟建設。
2. 參與粵港澳臺區域經濟一體化建設。海南地區與粵港澳臺緊密相連,海南地區對于華南經濟發展生態圈的建設及海峽港航一體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這為三亞地區與粵港澳臺建立戰略合作關系,深度參與區域經濟一體化平臺建設建立了扎實的基礎。目前,國家十分重視海峽一體化的發展,而在發展戰略中瓊州海峽港航一體化建設是至關重要的一步,徐聞港項目正是瓊州海峽港航一體化建設的重要破題舉措,徐聞港項目本身是海南——廣東兩省互聯互通項目,因此海南及三亞在粵港澳臺區域經濟一體化建設中的重要地位不斷提高。
3. 強化周邊國家的文化及國際貿易交往。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關鍵城市之一,自古以來海南與周邊國家就具有緊密的文化與經濟交往,同時這也使海南成為了“一帶一路”重點沿線城市之一。三亞通過不斷強化與周邊國家的國際貿易來往及文化交流可以營造更為舒適的東南亞區域市場環境,實現良好的區域發展外循環,三亞也可從國際航線、郵輪,旅游等角度入手與周邊國家開展旅游合作,帶動當地的總部經濟建設。
4. 發揮天然存在的地理優勢。海南省外聯東南亞、內靠珠三角,既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也是世界交通與貿易的重要節點,承擔著連接國內華南地區與東南亞國家的重要作用,其優異的地理優勢使三亞成為東南亞區域總部選址,也為三亞打造東南亞區域總部經濟提供了建設基礎與環境。
(二)基于重點產業和潛力產業引入總部經濟
三亞總部經濟發展背靠海南自貿港建設背景,因此在制定企業引進戰略與總部經濟發展策略時,應結合海南自貿港建設發展目標與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規劃,圍繞海南省“十三五”產業發展戰略確定重點發展產業,根據以現代服務業、旅游業及高新技術產業為主的12個重點產業和潛力產業有針對性地吸引國內外企業總部,通過對點招商,吸引知名企業、行業領軍企業及跨國領軍企業在三亞地區建設總部,秉承多規合一及生態環保發展原則,構建可持續發展的三亞總部經濟區。三亞地區在引入總部經濟時應重點吸引以下潛力產業:
1. 旅游業。國際旅游島是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重點建設項目,旅游產業也是海南省的核心支柱產業之一,近些年來海南省的旅游人數及收入逐年遞增,其發展勢頭勢不可擋。而在海南省的建設規劃中,計劃在未來五年內會重點建設特色旅游項目,創建全域旅游示范省,不斷提高旅游特色產品的精美度,提高旅游產業的規模與檔次,著力打造上百個特色旅游小鎮和上千個美麗鄉村。由此可見,旅游業會是海南省未來幾年的重點核心發展產業,而三亞具有海南省最豐富的旅游資源,在進行總部經濟建設時也應重點圍繞旅游業吸引相關企業在當地實現總部聚集。三亞地區還可憑借旅游資源構建“休閑創作”發展模式,將旅游資源發布到社交平臺上吸引更多的企業在三亞創建職能總部,實現當地總部經濟的聚集。
2. 會展業。海南省在未來會重點推進五大工程建設,全面開展大型展館、品牌展覽、國際文體賽事、大型會議與特色節慶項目,從而打造特色化海南省品牌形象,通過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中非合作圓桌會議等項目的成功舉辦已然提高了海南會展業的國際影響力。而三亞作為海南省中心城市,在海南省會展業發展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三亞也已成與舉辦國際數學論壇等重大國際會議,其會展國際化水平已得到認可。因此,三亞在構建總部經濟時,會展業企業也是其重點引入目標,而會展業的蓬勃發展也為三亞構建總部經濟區提供了基礎及發展空間。
3. 熱帶特色高效農業。海南省的氣候條件屬于熱帶氣候,是天然的溫室環境,十分利于熱帶農業發展,熱帶水果、冬季瓜菜、天然橡膠是海南特色的農業優勢,同時海南還是國家級農漁基地,具有天然的海洋漁業資源,未來海南也會重點打造農業上下游價值鏈,開發漁業基地及無規定動物疫病區。三亞憑借著熱帶農業資源及地理優勢能夠有效吸引島外的大型農業企業在三亞地區設立職能型總部,可以通過建立網上銷售渠道,將采購、銷售與深加工的重心轉移至三亞。
4. 醫藥和醫療健康產業。海南地區在醫藥產業方面具有南藥與海口藥谷的地區優勢,堅實的產業基礎為三亞高標準、大規模發展醫療健康產業儲備了較高的起點與根基,也為三亞中醫藥健康旅游國際示范區的打造奠定了基礎。未來,海南尤其是三亞地區會重點發展醫療器械、海洋藥物、南藥、生物制藥等產業,同時在建設三亞總部經濟時也會將國際醫藥企業作為重點引入目標,實現國際醫藥企業區域型總部、科研人才及研發中心的聚集。
5. 現代物流業。目前,海南省已全面建設完成全線環島高鐵,也基本完成田字形高速框架建設,重點開展南北東西、兩干兩支的機場布局建設,在未來會對全省港口資源展開整合規劃,著重建設六大物流園區,實現物流產業的高速發展,助力于多種物流模式的協調推進,全力構建供應鏈管理模式,重點發展第三方、第四方物流。而三亞作為海南省物流發展的中心,應面向國內外構建連接南北經濟的全球化物流業務網絡,發揮區域航運樞紐及物流中心功能,提高當地物流產業在東南亞及大洋洲等區域的影響力。
6. 現代金融業。海南自貿港建設使海南省及三亞對于跨國企業具有極大的吸引力,中國進出口銀行、陽光人壽保險等金融業領先機構先后進駐,貴金屬交易中心、國際能源交易中心、股權交易中心不斷落成,這些都直接提高了三亞對現代金融業企業總部的吸引力,跨國企業在三亞設立具有結算中心與全球資金管理中心功能的總部,能夠使企業對亞太資源開展更合理的配置,調動全球資源,使企業總部由管理型向綜合型及投資型總部轉變。
7. 互聯網產業。目前,海南省已開啟互聯網小鎮建設計劃,助力于互聯網與物流業、醫療業、農業及旅游業的融合,全省互聯網企業已超過4000家。在未來,海南與三亞將重視新興互聯網產業的發展與引進,三亞地區也會圍繞互聯網產業構建總部經濟,建立以互聯網為基礎的網絡交流渠道,為互聯網總部企業提供信息處理、戰略決策等便利,有效實現當地總部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二、三亞總部經濟發展的主要類型
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目標是面向世界、服務全球,因此在制定發展戰略規劃時會將發展重點立足于國際旅游島建設,不斷強化自身在全國、亞太地區、西太平洋及印度洋等更廣闊區域的輻射作用。綜合分析,三亞總部經濟建設引入總部企業類型及產業共包含以下四類:
(一)跨國公司東南亞地區總部
三亞應利用自身的發展前景及政策優勢吸引世界500強或國際影響力高的跨國公司在三亞設立子公司或分支機構,使三亞成為跨國公司的東南亞地區總部,引進更多的跨國公司在三亞建設多職能總部或單一職能總部,讓其將三亞作為研發、金融、采購與營銷中心。其中,應重點吸引現代金融業、高新技術產業、醫藥行業、醫療健康及現代農業等領域的跨國公司。
(二)國內企業全國總部或東南亞總部
三亞應積極吸引國內500強、連鎖100強、行業龍頭企業及上市企業于當地建設全國總部,讓此類企業將研發、采購、營銷與金融的重心傾向于三亞地區,在當地設立多職能或單一職能總部,總部人員可以通過網絡渠道實時了解企業的研發、采購與營銷等內容。其中,需要重點吸引現代物流業、高新技術產業、互聯網產業、醫療產業及現代金融業的企業融入其中。
(三)高成長型企業總部
三亞應重視朝陽產業或新興產業發展,積極引進成長型企業總部,重點關注具有創新開發能力或具備創新體制的成長型企業,吸引其將總部遷入三亞地區,為三亞的發展注入創新動力。以長遠眼光看待成長型企業的未來發展,尤其是互聯網產業與高新技術產業領域的成長型企業,其總部在未來能夠有效帶動三亞完成跨越式發展。
(四)本地優勢產業企業總部
三亞在吸引國內外企業在當地設立總部的同時也不能忽視本地優勢產業的發展,當地的知名品牌企業與優勢產業企業總部坐落在這座城市,對三亞的發展具有不可動搖的支持與助力作用,三亞政府應給予其更有力的政策優惠,為其構建良好的商業環境,鼓勵當地企業走出去,支持當地企業在國內外合理建設分支機構,通過建設生產加工基地,節約經營成本。三亞地區應通過扶持政策助力當地潛力企業的成長與發展,從而帶動三亞總部經濟發展規模的擴大。
三、結語
海南自由貿易港的建設為三亞總部經濟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基礎與建設機遇,在此背景下,三亞要聯合當地優勢發展產業及潛力,發展產業重點建設總部經濟,積極引入多種類型的企業總部,在三亞地區打造綜合開發的總部經濟圈,利用多極聚集模式形成綜合平衡發展的總部經濟生態環境,不斷推動經濟發展政策的落實,有效整合多樣化盈利方式,為三亞地區擴展更大的總部經濟盈利空間,助力總部經濟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郝大江,張策.海南自貿港引領我國制造業價值鏈升級的機制研究[J].商業經濟,2022(02):35-36+50.
[2]謝雷星,楊政,岳巖,易澤陽,周登峰.海南自貿港打造國際醫療旅游目的地的路徑——以迪拜健康城為借鑒[J].南海學刊,2021,7(04):41-49.
[3]李杉.自由貿易港背景下海南省對外傳播的路徑與反思[J].傳媒,2021(24):80-82.
[4]何耀明,劉萍,何暢達.海南自貿港創國際一流便利化營商環境的目標價值與障礙分析[J].對外經貿實務,2021(12):20-23.
[5]方昕.海南自貿港金融:政策框架、實施進展及未來展望[J].海南金融,2021(12):3-7.
*基金項目:2020年三亞航空旅游職業學院科學研究項目“海南自由貿易港背景下三亞總部經濟建設的問題研究”(編號:SATC2020KY-03)。
(作者單位:三亞航空旅游職業學院國際旅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