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曉順
(云南交通運輸職業學院,云南 昆明 650300)
學科館員制度的建立是對圖書館傳統服務方式的提升,將圖書館與讀者之間的聯系更進一步,使圖書館工作能夠開展下去,為我們國家的教學工作提供有利的、具有積極性的服務理念。學科館員是指在圖書館聘請有能力的、能夠勝任并且對圖書有學歷背景的館員擔任學科館員,每一位學科館員學院目前主要針對校園內的老師和學生開展工作。通過學科館員和校內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學科館員能夠快速了解校園老師和學生對閱讀資料的需求,掌握握相關圖書資料的基本情況,了解每一位讀者的需求和意見,以及為圖書館各類學科整理、收集和了解,為每一位讀者推薦圖書和提出參考意見,有效地提升圖書館現有的圖書資源和圖書質量。學科館員還需要熟知各類圖書、整理相關資料和各科圖書資源,建立學科員服務體系。與校內老師和學生進行協調,幫助每一位讀者找到相關的圖書資料,進一步做到為校園內每一位讀者提供幫助和服務。同時,還要具有協調能力和比較強的社交能力,能夠有效地組織圖書館內的閱讀活動和與每一位讀者愉快地交流[1]。
考慮到校園圖書館服務人員人才稀缺的現狀,對于各種學科讀者獲取信息需求的不同,促使校園圖書館有很大一部分圖書館服務人員無法完成制定的服務目標。而多層次的學科和圖書館服務人員參考了高校圖書館人才資源現狀以及讀者閱讀各種學科信息獲取的不同,將圖書館服務人員的服務目標分別劃出多個層次,圖書館服務人員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和服務的學科根據讀者的需求選擇適合的服務目標來開展服務,進一步保證更多的圖書館服務人員都能按時完成服務任務。多層次學科館員服務體系將成為提升學科館員自己發展的一個動力。學科館員服務能力需要慢慢培養,在日常工作中慢慢培養與完善,總結出最合適的一個工作方式。圖書館構建多層次學科館員服務體系給學科館員服務能力的發展創造了一個環境,培養學習能力,對于有能力的學科館員通過學習提高到一個更好、更高的服務層次,對于那些工作不夠積極、沒有上進心的學科館員,可以給出修改工作意見,工作意見可以讓他們更好理解和開展學科服務,積極改變不正確的工作方式,讓學科館員在日常服務中不知不覺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進一步提高和加強學科館員的服務意識和積極性[2]。
學科館員的制度出現于20世紀80年代,在西方比較發達國家和地區的校園圖書館,學科館員通過對讀者的詢問,了解讀者的需求,進行推薦服務,能夠針對性地解決讀者在圖書館閱讀圖書時不了解圖書,對圖書館圖書布局不清楚等存在的各種問題。在現代社會,各個學校出現了許多新的專業與技術,希望圖書館緊跟學科更新和學科專業建設的發展變化,提高文圖書館閱讀資源的針對性、科學性,校園內的老師和學生在專業信息需求方面的需求量特別大、圖書館服務人員的工作就是能夠在圖書館中快速地提供他們所需要的相關圖書信息,最好具備某學科的專業知識,了解某個學科教學科研的資深圖書館服務人員,成為現階段每個校園圖書館能夠提高圖書信息服務水平的加強服務層次的重要因素[3]。
在深入分析現階段高校圖書館在服務體系構建過程中存在問題的時候,也必須要客觀認識到現階段國內高校圖書館開展學科館員制度建設方面所存在的根本問題與阻礙。由于美國在全世界范圍內是最早開展了學科館員服務的國家,并且學科館員服務最初的要求和范圍就是逐步發展到現階段的館藏建設、教育教學培訓等方面。通過設立專門的管理以及組織機構,從而真正做到為學科館員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必要的保障與前提。與此同時,在學科館員的管理方面必須要有相應的考核機制作為保障,這樣才能夠切實提高學科館員為學校師生服務的水平與能力。
首先,部分圖書館人才資源方面存在著嚴重不足的情況,主要是因為現階段高校圖書館人員結構過于復雜,并且其整體素質也存在忽高忽低的情況。其次,高校圖書館在人才的資源分布方面存在不夠均衡的情況。比如,我國東部發達地區高校圖書館人才資源必然會比較豐富,但是西部地區則明顯不足。最后,圖書館讀者需求存在學科差異比較大的情況。比如,文科的教學科研工作開展可能需要參考非常多的文獻和資料,但是這些資源大多存在高校圖書館或者是相關機構當中。學科館員相對來說可以更好地獲得信息資源,為此這樣的服務也會得到讀者更多的認可,理科高校則不然。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圖書館服務在工作中也存在了一些問題,要以服務讀者為中心,了解讀者的需求,教育部在2002年2月21日發布的《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則》,可以作為一個參考。此規章制度的提出為未來高校圖書館建設指明了方向,但是在未來究竟應該如何做到將讀者的需求放在首位,如何更好地優化以及整合現階段圖書館資源還是值得思考的。尤其是因為最近幾年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電子信息網絡技術飛速的發展、運用廣泛,促使每個學校讀者的閱讀需求發生了改變。只有及時了解每一位讀者的需求,從讀者的實際角度出發,改變高校圖書館原有的服務體系和服務方法,建立讀者對服務的新理念,才能真正地做到讀者在第一位,做好對每一位讀者的服務。
圖書館也要強化服務理念,尊重每一位來閱讀的讀者,做到真正的關心和了解每一位讀者,要及時與讀者進行溝通,給讀者建立一種平易近人、平等的服務關系,讓讀者在圖書館服務人員的服務中感受到親和力,做到讓每一位讀者滿意。而且每一位圖書館服務人員要能夠比較全面地掌握各類閱讀資料,了解各類閱讀資料的大概位置,根據讀者的需求可以給讀者推薦相關的閱讀資料,具有較強的服務意識[4]。圖書館也可以建立閱讀網頁,緊跟現代社會的發展,校園都有自己的校園公眾號和網頁,圖書館也可以借鑒,創立自己的網頁,會大大提升圖書館的閱讀量,因為現在很多的老師和學生由于各種原因不能到圖書館閱讀,圖書館可以推出電子圖書,給學生和老師帶來了方便,也使圖書館的資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圖書館作為供應讀者讀書最有利的場所,對于推廣閱讀活動成了最關鍵的根本問題。圖書館是由大量的圖書、服務人員、讀書場所和讀者及經濟資源組成的,有禮貌、高素質和談吐文雅的圖書館服務人員,安靜舒適、溫度適宜的讀書環境,優質精良的圖書資源都是為推廣閱讀活動的前提和資本,但是只有這幾方面的要素還遠遠不夠,還要具備良好的組織能力和協調能力,才能保證推廣閱讀活動有效運作起來,這樣才能讓推廣閱讀活動成為可持續發展道路,讓越來越多的讀者喜歡上讀書,喜歡上圖書館。為了讓推廣閱讀活動有吸引力,可以采取各種網絡新形式和有特色的手段來加強推廣力度,比如可以辦一場圖書展覽、關于讀書的講座等有特點的閱讀模式和每一位讀者多互動,增加讀者對圖書的熱情和參與活動的存在感,調動讀者對各類圖書的閱讀興趣。全校可以大規模推廣閱讀活動,讓越來越多的學生參與進來,利用周六周日以及閑暇時間去閱讀書籍,創辦有意義的讀書活動,在相對比較短的時間內吸引更多的學生和讀者參與,老師們也可以推薦給學生優質讀物,在班級舉辦分享讀書心得,朗讀大會等活動。
圖書館是直接容納讀者的場所,是讀者對讀書的第一印象,如果具備優質的閱讀環境,可以吸引更多的讀者走進圖書館。閱讀環境主要包括圖書館的室外和室內裝修、室內燈光的修飾和閱讀讀書的良好氛圍。圖書館的裝修風格、讀者閱讀圖書的桌椅設備、室內的裝飾,燈光的照明是否舒適等都很重要。圖書館服務人員的服務態度也很重要,他們是讀者對讀書的第二印象,他們的職業素養可能會直接影響到讀者是否想在本圖書館閱讀的想法,也會影響圖書館在讀者心中的形象,直接決定了讀者留在圖書館的意愿,從而影響圖書館在推廣閱讀活動的開展。一定要讓圖書館服務人員談吐文雅,注意談話語言,以讀者的要求為服務理念。強調要微笑服務每一位讀者,可以增加獎勵制度,積極提高圖書館服務人員工作積極性,對工作充滿期望才會有理想的效果,但是圖書館服務人員也要有比較強的專業技能,熟悉各類圖書的所在位置,有良好的組織能力,能夠協調好圖書館現場氛圍,能與每一位讀者交流愉快,才會給每一位讀者一個舒適的閱讀環境。
閱讀圖書不光只有紙質圖書資源,隨著我國網絡信息時代的飛速發展,網絡已經走進了人們的生活中,互聯網無處不在,全新的網絡時代,有好多市面上找不到的書,都可以在網絡上找到,也有越來越多地青年作家在網絡上寫文章、出書,紙質圖書和電子圖書中豐富多樣的內容和特色的閱讀方式,滿足了每個讀者對讀書的需求,保證了每個人都可以讀到書和有書讀。每個人對圖書的需求都不一樣,有的讀者喜歡紙質圖書,紙質圖書有它特有的魅力,是觸手可及的,它給人一種筆墨馨香的感覺,閑暇的時間,從書架上選一本喜歡的書,帶著愉悅的心情享受書中的文字,專注于一本你喜歡的書,慢慢享受這屬于你的時光,享受屬于你的幸福時刻。有的讀者喜歡電子圖書,它比較方便攜帶,在公交地鐵上都可以讀,還可以搜尋讀書內容,改變字體的大小等功能,這種圖書節能環保,不浪費紙張,節能環保,電子圖書還可朗讀出來,適合懶人和老人,給生活帶來了方便,也讓書進入了網絡時代。紙質圖書資源為主的實體圖書館在這個網絡飛速發展的時代依然有重要的地位,它更加具有權威性。閱讀方式也比較符合中國人傳統的閱讀習慣,目前處在學習階段的學生心目中仍有不可撼動的優勢地位,是低年級學生比較喜歡的閱讀方式和閱讀對象。一個優質的圖書館不僅要依靠圖書館的優質圖書和圖書館服務人員的服務態度,也要擴大全校老師和學生的積極性,為全校師生提供新的購買渠道,使圖書館的服務人員和各類圖書得到質的飛躍。
每個人都是一本精彩的書,這本書的作者就是自己,你生活的每一天、做的每一件事和認識的每一個人都會被記錄下來,我們在用心編寫屬于我們自己的這本書,所以每一本書都是作者的心血,我們應該去用心感受每一本我們讀過的書。最近幾來,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上閱讀,看的書也越來越多,甚至比在上學的時候讀的書還要多。最有價值的投資是投資自己,投資自己最好的方式就是讀書。當前,許多綜藝節目的出現,大多都以娛樂為主,央視打造了一檔《中國詩詞大會》的節目,無疑是綜藝節目中的一股清流,作為主持人的董卿老師更是“腹有詩書氣自華”,她主持《中國詩詞大會》時出口成章名言名句、信手拈來的詩詞歌賦,她的氣質和內涵全部透露著古詩詞的魅力,《朗讀者》中舉手投足間透露出的從容自信和高貴優雅。名著中的經典脫口而出,每一字每一句,都散發著書中獨特的魅力。她的一顰一笑都是那么的溫文爾雅,如果不讀萬卷書,怎么可能這么驚艷,不付出常人不能理解的努力,又怎么能在央視的舞臺上,綻放屬于自己璀璨的光芒。中國的讀書人一直以來把讀書作為學習知識、積累知識、開闊眼界和增長學問的學習方法。讀書的作用不僅僅是簡單的讀取內容,在于提升人的素養和精神境界。尤其是經常讀書的人,慢慢就會使人養成溫文爾雅、滿腹經綸的氣質。清代學者梁章鉅說:“人無書氣,即為粗俗氣,市井氣,而不可列于土大夫之林。經過日積月累的證明,讀書的人與不讀書人,喜好讀書的人與不喜歡讀書的人,讀書多的人與讀書少的人,呈現出得涵養與氣質是不一樣的。上述的案例就足以表明,通過積攢閱讀量,增加閱讀的內容,必然會提高一個人的整體氣質,這對于高校圖書館建設來說,也就為其發展指明了方向。為學生提供更為多層次的閱讀服務體系,形成更好的閱讀服務效果,將有效為學生閱讀活動的開展提供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