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楠
(朝陽市衛生學校,遼寧 朝陽 122000)
社區護理學作為一門結合了護理學和公共衛生學的學科,其基礎是社區,中心是服務,服務對象是社區人群,最終的目的在于通過連續性、動態性和綜合性的護理服務維護社區人群的健康。如何加快社區護理隊伍的建設、提高社區服務水平、推動社區衛生服務的發展,已經成了現階段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重點之一。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作為近年來興起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改變了以往傳統教學中“教師課堂講、學生課后完成作業”的模式,將其應用到社區護理學教學中,可以讓護生在課前通過PPT、視頻、文獻等方式,促使其自主學習新知識,在課堂上通過師生互動、案例分析、匯報討論等方式,提高護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為護生營造一個良好、高效的學習環境,優化教學質量。
學習過程主要分為知識傳授和知識內化兩個階段,在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主要通過課堂講解教學內容來完成知識傳授,而學生則通過課后完成作業、進行社會實踐等方式來完成知識內化。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起源于美國,主要是指在課前,教師通過PPT或教學視頻的方式展示課堂教學內容,促使學生在課前可通過自學的方式完成知識傳授,在課堂教學環節學生則可以通過同伴和教師幫助完成知識內化。與以往的教學模式相比,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翻轉了傳統的教學順序,改變了學生被動學習的情況,強化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培養了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創新性思維。信息技術是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基礎,簡單來說,信息技術不僅可以幫助教師和學生在課前完成知識傳授,還可以幫助教師提前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促使教師制定更科學合理的課堂教學方案,從而提高整體的教學效率,加強教學質量[1]。
不同于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不限制護生的學習時間和學習地點,教師在課前已經將課堂教學內容整理成PPT或視頻等方式,護生可以通過互聯網平臺自主查看相關的教學內容,自主安排自己的學習時間和觀看視頻的時間,根據自己的想法規劃學習流程,此外,護生還可以在觀看學習視頻的過程中自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樣不僅可以提高護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主學習能力,還可以提升護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培養其信息素養[2]。
在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中,部分教師過分強調給護生灌輸大量知識,常通過集中展示的方式進行課堂教學,隨后讓護生通過模仿操作的方式,檢查其操作流程是否規范、操作動作是否標準等,長此以往,不利于培養護生的主動探究學習能力,限制了護生思維的創造性和靈活性,無法推動護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改變了教師和護生在課堂上的地位,強調以護生為課堂教學的主體,這樣不僅可以增加教師與護生、護生與護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拉近其關系,還可以培養護生與他人溝通交流的能力,不斷增強其創新性思維,進而提高其綜合素質。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要求教師在課前將教學內容分解、細化成相互獨立的知識板塊,方便護生利用課前的空余時間自主學習相關的知識點和護理操作流程,而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指導護生深入學習知識點,不斷擴展課堂教學內容,及時糾正護生在實際護理操作過程中的錯誤環節,進而為護生營造一個高效、舒適的學習環境,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除此之外,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還可以通過師生共同探究、護生小組合作等方式,引導護生主動尋找解決問題的措施,優化護生的課堂學習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師生互動、小組合作的過程中,教師需尊重護生的個體化差異,認真了解不同護生的學習習慣及學習體驗,堅持“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才能更好地促進師生交流以及生生交流,提升整體的教學滿意度。
授課教師在準備課前教學資源時,除了依靠教材內容以外,還可以通過互聯網技術搜索大量與教學主題有關的護理知識,在整理好課堂教學內容之后,再根據教學大綱把PPT或視頻與教學知識點一一對應。待PPT或視頻制作完成后,授課教師可以將其上傳到專門的課前教學資源共享平臺,同時設立實時答疑、交流互動、在線測試等窗口,方便解答護生對課前教學資源的各種疑問。除此之外,授課教師還可以建立專門的課前交流微信群,增加護生與教師之間的溝通交流途徑,確保護生的疑問均能通過有效的渠道及時得到解答,從而提高護生的課前學習效率。
例如,在準備營養學的課前教學資料時,授課教師可以在互聯網上搜集大量與營養學起源、發展有關的視頻,將其融入視頻內容中。授課教師可以在視頻結尾通過給護生留下疑問“根據營養學的相關知識,舉例分析不同疾病的臨床護理中的注意事項”的方式,引導護生將營養學知識與臨床實踐結合起來,提高護生的自主思考能力。除此之外,授課教師還可以積極與護生在課前交流微信群中進行互動和交流,這樣既能及時解答護生對于課前教學資料的疑問,加強護生的自學效果,又能幫助授課教師及時了解護生對課前教學資源的掌握情況,方便其調整護生后續的課前學習任務。
在上課前三天,授課教師可以通過網絡共享平臺發布本課的教學內容,將一節課的教學內容細化為幾個小部分的內容,先以文字的形式將其展示到共享平臺中,隨后再將細化內容對應的PPT或教學視頻上傳到網絡共享平臺,要求護生根據教學內容提前進行預習。授課教師將本課的學習任務和課前練習題同步發布到網絡共享平臺和課前微信交流群上,引導護生根據已發布的教學內容自主學習本課的重難點知識,并讓護生在微信群中分享自己的學習進程和學習情況,從而幫助授課教師及時了解護生在課前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并將其作為后續課堂教學的重點內容。需要注意的是,授課教師在發布教學內容和學習任務之前,可以安排護生按照5人為一組的方式進行分組合作,要求小組成員共同選出組長,再由組長安排好每位護生在小組合作中的職責,從而促使護生通過小組分工合作的方式完成課前預習,加強護生的課前預習效果。
例如,在制定社區護理技術的教學內容時,授課教師可以將社區保健與護理細化為社區兒童、社區婦女、社區老年人三方面的內容,隨后讓護生根據社區兒童、社區婦女、社區老年人的保健與護理內容所對應的教學視頻進行課前預習,并將這三方面內容的相同點和不同點作為本課的學習任務,以此引導護生深入學習本課的教學內容。授課教師可以鼓勵護生積極在微信群中分享自己在課前預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引導不同想法的護生在群里進行溝通和交流,這樣不僅可以幫助授課教師及時確定后續課堂教學中的重點內容,還可以增加護生與護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除此之外,因本課教學內容涉及三方面的內容,授課教師可以讓護生將小組成員分工合作的情況分享到微信群中,這樣既能幫助授課教師了解護生之間的分工合作情況,又能在一定程度上督促護生認真完成自己負責的學習任務,提高小組合作提前預習的效率。
不同的課堂教學內容,翻轉課堂的教學形式也會有所不同,主要的教學形式有小講課、角色扮演、PBL教學、案例討論分析四種,但不管是何種教學形式,都離不開以下三個流程。首先,課堂測驗環節,在開始正式的課堂教學前,授課教師可以準備10道隨堂檢測選擇題,以此來檢驗護生課前學習的成果。其次,小組匯報環節,授課教師可以隨機抽取3~5組護生匯報本組的課前學習成果,由1名護生進行主講,其余護生進行補充,若課前學習任務中涉及角色扮演的情況,則所有小組成員均需參與匯報環節。最后,評價總結環節,授課教師可以隨機抽選兩個小組進行互相評價,隨后再進行整體的評價和總結,不僅如此,授課教師還需在該環節重點講解教學內容中的重難點知識,以及護生在課前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難題,講解結束后,授課教師需與護生進一步確定是否了解難題的解決措施,是否能自主解決難題[3]。
例如,在教授社區護理技術這門課程時,首先,授課教師可以事先準備好100道難度不一的關于社區護理技術理論方面的選擇題,讓護生通過隨機抽選的方式選擇10道選擇題進行解答,這樣既能將護生課前預習的情況充分展現出來,方便授課教師了解護生在課前預習過程中存在問題,又能讓護生在隨機回答問題的過程中自主進行思考,提高護生對社區護理技術的分析能力。其次,授課教師可以根據課前預習時在微信群了解到的情況抽取五組護生進行匯報,因社區護理技術涉及的實踐操作方面的內容,所以授課教師可以要求其進行角色分工,如一人負責主講,兩人扮演社區護理人員,兩人扮演社區的婦女和老人,此時,授課教師可以給予相應的情景,如社區婦女患有妊娠糖尿病,社區老人患有高血壓,讓扮演社區護理人員對兩名患者進行相應的護理干預,再由負責主講的護生詳細講解兩種疾病護理技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這樣不僅可以讓整個匯報環節變得更加生動、有趣,提高護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還可以不斷提高護生的社會實踐能力,且情景表演的方式也能鍛煉護生的應變能力和思維能力,檢驗其對課前預習情況的掌握程度和應用程度。小組匯報結束后,授課教師可以根據護生的匯報情況讓其按照兩兩分組的方式進行互相評價,這樣可以促使其他匯報小組從互相評價的過程中學習自身的不足之處,鍛煉護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小組互評結束后,再由授課教師對社區護理技術的重難點內容進行整體的總結評價,可以幫助護生更明確本課的學習重點,加深護生對重難點知識的印象,強化護生的學習質量。
課堂教學結束后,授課教師可以要求護生自主總結和反思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不足,制作專門的反思日記,并鼓勵護生通過網絡共享平臺提出自己對于本課的意見,從而不斷優化后續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除此之外,授課教師還需根據護生掌握不佳的護理知識點發布課后學習任務,如相關內容的練習題、護理操作報告等,這樣不僅可以促使護生認真鞏固本課的教學內容,培養其自主思考、自主反思的能力,引導其將所學的護理知識有效應用到往后的護理工作中,還可以幫助授課教師及時掌握護生的學習情況,隨之調整后續的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從而提高整體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優化教學效果。
例如,在社區特殊人群保健的課程結束后,授課教師可以安排護生在課后在小組內進行互相總結和反思,引導小組成員指出其余護生的優點和不足,鼓勵其學習和總結其他匯報小組的可取之處,這樣可以促使護生在自主思考、自我反思的過程中吸取教訓,總結成功經驗,不斷提高護生的職業素養。授課教師可以根據社區特殊人群保健中容易弄混的知識點安排課后學習任務,要求護生在課后深入社區為老年人提供相應的護理干預,并讓其在社會實踐后完成相應的操作報告,這樣既能幫助護生鞏固本課的知識點,提高其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又能幫助授課教師從護生的操作報告中發現其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時給予糾正,從而加強本課的教學效果。除此之外,授課教師還可以在網絡共享平臺上設置關于社區特殊人群保健的教學評價,讓護生針對本課的課前學習資料、課前學習情況、課中翻轉情況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這樣不僅尊重了護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還幫授課教師了解護生的學習特點,促使其不斷調整自己的翻轉課堂教學方式,提升后續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社區護理學的學習內容較多,涉及的護理范圍較廣,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作為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式,不僅能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將其應用到社區護理學的教學過程中,授課教師不僅可以通過提供課前學習資源的方式,引導護生自主進行課前學習,提高護生的學習積極性,還可以充分保障護生在課堂中的學習主動權,提高護生的課堂參與度,提升其綜合職業能力。此外,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強調以PPT或視頻的方式與護生共享學習資源,更方便護生反復進行觀看和學習,鞏固護生的學習效果,且課后反饋環節包含了授課教師和護生的總結和反思,有利于推動師生的共同進步,同時提升授課教師和護生的職業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