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家寶,胡小林,李靜芳,宋小東
(保山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中心,云南保山 678000)
水是構成人體組織的重要成分,也是維持機體細胞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質。《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議健康成人每天飲水1 500~1 700 mL。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飲水觀念的轉變,安全、衛生、靈活和便捷的包裝飲用水已成為人們日常飲水的主要選擇。
食品安全是事關民生福祉、社會和諧穩定的重大問題。隨著包裝飲用水的銷量不斷增加,安全問題越來越受到重視。灌裝是包裝飲用水生產的關鍵環節,應在符合規定的灌裝車間內進行。《飲料生產許可審查細則(2017版)》[1](以下簡稱《審查細則》)規定包裝飲用水灌裝車間的空氣潔凈度靜態時應達到10 000級且灌裝局部達到100級,或整體潔凈度達到1 000級。近年的食品安全監督抽檢結果顯示,包裝飲用水產品質量問題依然嚴峻,常見問題有銅綠假單胞菌等微生物和亞硝酸鹽、溴酸鹽、耗氧量理化指標不合格,其中銅綠假單胞菌污染逐漸凸顯。為了解保山市飲用水生產企業灌裝車間的空氣潔凈度情況,本研究于2020和2021年對轄區內49間灌裝車間進行了空氣潔凈度相關指標的檢測。
以保山市內49間包裝飲用水灌裝車間為檢測對象,對灌裝車間的空氣潔凈度進行現場靜態檢測,檢測內容為懸浮粒子、沉降菌、靜壓差、風速、溫度、相對濕度、照度和噪聲8項指標。
Y09-310塵埃粒子計數器(蘇州蘇凈儀器自控設備有限公司);JHC-3B潔凈環境測試儀(蘇州宏瑞凈化科技有限公司);LX1010BS照度計(深圳市欣寶瑞儀器有限公司);HS-5633型數字聲級計(國營紅聲器材廠嘉興分廠);QDF-6型數字風速儀(北京市遠大儀器儀表開發部);SPX-150生化培養箱(上海惠科電子有限公司)。
依據《潔凈室施工及驗收規范》(GB 50591—2010)[2]進行懸浮粒子、沉降菌、靜壓差、風速、溫度、相對濕度、照度和噪聲的現場靜態檢測。
根據《潔凈廠房設計規范》(GB 50073—2013)[3]《審查細則》以及《醫院潔凈手術部建筑技術規范》(GB 50333—2013)[4],主要對懸浮粒子、沉降菌、靜壓差3項指標進行評價,參考指標為風速、溫度、相對濕度、照度和噪聲。潔凈度1 000級的灌裝車間,要求粒徑≥0.5 μm的懸浮粒子數≤35 200 pc·m-3,粒 徑≥5 μm的 懸 浮 粒 子 數≤293 pc·m-3;沉降菌≤0.75 cfu/30 min·Φ90皿;潔凈區與非潔凈區之間的壓差應≥5 Pa。
靜態下對49個灌裝車間進行空氣潔凈度檢測,主要指標檢測結果如表1所示。粒徑大于等于0.5 μm和5 μm的懸浮粒子合格率分別為94%和90%;沉降菌合格率為98%;壓差合格率為75%。

表1 49個灌裝車間主要指標檢測結果
其他參考指標包括風速、溫度、相對濕度、噪聲和照度。風速均值在0.10~3.68 m·s-1,均值為1.36 m·s-1;溫度在16.4~29.3 ℃,均值為22.4 ℃;相對濕度在31 RH%~84 RH%,均值為46 RH%;噪聲在48.5~78.4 dB(A),均值為62.3 dB(A);照度在110~627 Lx,均值為312 Lx。
通過對保山市內的包裝飲用水灌裝車間進行潔凈度檢測發現,大部分企業的灌裝車間空氣潔凈度能達標標準要求,室內壓力也保持正壓,但圧力普遍偏小,只有75%的水廠壓力符合規定。主要原因是部分企業建廠時間較長,空氣凈化系統老舊,沒有定期進行維護保養,過濾網堵塞嚴重,有的過濾器邊框掉漆、生銹,空氣凈化系統過濾效率下降,懸浮粒子數超標,導致空氣潔凈度檢測達不到要求。部分企業空氣凈化系統設計不合理,存在送風面布置不適宜、數量少、風速小、風量不達標以及車間密封性較差等問題。個別企業生產車間入口處雖然設置了更衣室、洗手、干手、消毒及風淋設施,但因生產工人無菌觀念不強,未嚴格按照要求進出潔凈區。有的企業未按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包裝飲用水生產衛生規范》(GB 19304—2018)進行選址和布局,生產車間潮濕,有利于微生物生存繁殖。由于空氣中5 μm和0.5 μm的懸浮粒子肉眼看不到,空氣潔凈度檢測需要專業的設備和人員,企業為了節約成本沒有定期更換高效過濾網和監測空氣潔凈度。大部分企業質量意識不高,期滿換證才進行空氣潔凈度檢測。
從檢測結果看,生產規模較大的企業和新建的灌裝車間主要指標合格率較高,車間設計、布局相對合理,管理制度比較健全,空氣凈化系統由初、中、高效3級過濾組成,能定期對空氣凈化系統進行維護保養。而生產規模較小和建廠時間比較長的企業,廠房設計不合理,設備老舊,維護保養差,空氣凈化系統僅由FFU空氣過濾單元構成,一次檢測通過率不高。三級過濾可將塵埃粒子從大到中、小分級過濾,有效提高過濾效果,降低耗材更換頻次,這類過濾比較合理。影響潔凈室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潔凈室的設計和空間布置,直接關系到潔凈室的潔凈度等級;潔凈室內的氣流組織不合理也會導致氣流無法充分籠罩工作區,送、回風口位置不合理會產生較高的渦流,導致單向潔凈室氣流偏斜角過大;高效過濾器的安裝問題和質量問題會導致進入潔凈室的氣體含有空氣中的懸浮粒子,導致室內潔凈度不合格;風速過小,換氣次數不足也會導致潔凈室內被污染的空氣不能快速排出潔凈室;在運行過程中,潔凈室內人員和物資的移動容易在污染敏感的區域產生空氣紊流,是潔凈度的主要污染源。《審查細則》雖然沒有對風速等其他指標作出規定,但潔凈廠房的潔凈度受密封性、新風、壓差、人員活動及設備運行等因素影響,其重要性也不容忽視。
根據《潔凈廠房設計規范》要求,潔凈區相對非潔凈區的壓力不應小于5 Pa,灌裝車間維持一定梯度的壓力,可防止非潔凈區未經過濾的空氣進入灌裝車間或不同生產車間不同物質相互影響,造成空氣潔凈度不合格。為了使清潔作業區達到相應的空氣潔凈度要求,凈化空調系統材料和設備的選擇、加工工藝、加工安裝環境、設備部件儲存環境等,均應符合相關要求。由于飲用水廠灌裝車間空氣潔凈度缺乏有針對性的檢測和評價體系,以致不同的機構評價時所采用的標準和參數也不一致[5]。《食品工業潔凈用房建筑技術規范》(GB 50687—2011)對空氣潔凈度的描述用的概念是潔凈用房,并將其分為Ⅰ級、Ⅱ級、Ⅲ級和Ⅳ級,而不是空氣潔凈度等級,該標準不適用于包裝飲用水廠灌裝車間空氣潔凈度檢驗[6]。而溫度、相對濕度、換氣次數、壓差、照度及噪聲等指標沒有相關標準,審查細則上也沒有標準限值,結果只作為制定相關標準的依據[7]。
根據2020—2021年對49間灌裝車間的空氣潔凈度檢測結果來看,保山市包裝飲用水灌裝車間空氣潔凈度水平還應進一步提高。相關部門應加快標準體系建設,出臺適宜的標準,引導飲用水行業健康發展。企業應重視包裝飲用水生產的各個環節,建立健全管理體系,嚴格生產工藝流程管理,定期檢修和維護空氣凈化系統,灌裝局部100級的灌裝車間日常檢驗時間最長間隔6個月,整體1 000級的灌裝車間日常檢驗時間最長間隔12個月,保證空氣潔凈度符合要求,切實履行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提高產品質量意識、責任意識和風險意識,確保包裝飲用水產品質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