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琳(復旦大學管理學院)
過去幾年,我國消費環境發生了急劇且深刻的變化,對市場的顯性消費能力及隱性消費偏好均產生較大影響。
首先,消費能力呈現K型復蘇的態勢。當前經濟仍處于主動去庫存的下行周期,社零數據顯示消費恢復進程緩慢,防風險要求下地產和基建的政策空間有限,全球衰退抑制了出口對經濟的拉動作用。
在此背景下,收入和場景的修復均呈現一定的K型分化,從而導致消費結構也呈現相應的差異,自上而下的宏觀分析[1]和自下而上的問卷調查[2]均提供了相關的證據。具體來說,從收入視角來看,不同收入水平和就業選擇在負面市場環境中抗風險能力有所不同,較低的收入水平受沖擊較大且恢復速度較慢,導致中間消費受損嚴重,而兩端消費仍具有較強韌性。從場景視角來看,遠距離消費受損嚴重,本地消費恢復較快,而黏性較高的零售必選表現堅挺[3]。
其次,消費偏好呈現理性化和宅家化的趨勢轉變。從消費理念視角來看,當前環境下消費者面臨更強的不確定性[4],個人儲蓄意愿加強,削減非必要消費開支,在商品選擇時性價比的優先級提升。同時,消費者更加關注消費對自身的健康意義,既包括空氣凈化器等健康相關的產品消費,也包括居家健身所引致的服務型消費,食品飲料的安全問題也愈發得到重視。從消費方式視角來看,宅經濟的發展在廣度和深度上均有所拓寬[5]。在廣度上,宅經濟的受眾增加,網上購物的頻次提升,新媒體的影響力顯著提高,跑腿、預制菜、社區團購等新興賽道也迅速發展。在深度上,宅經濟的形式和內涵得以拓寬,以往的宅經濟多以消費形式呈現,而當下生產、工作、學習等也由傳統線下模式轉為線上。
在此背景下,消費行業同時面臨著機遇和挑戰,公司如何采取財務決策來應對變化的市場環境值得探究。考慮到必選消費彈性較小,而旅游、電影、酒店等服務型行業受約束較大,本文著重關注具有一定黏性的可選消費,并以休閑零食行業為例分析其所面臨的問題及可采取的應對策略。
21世紀以來,我國休閑零食行業的渠道已經歷了“線下商超——線上電商——全渠道”的多輪變化,體量已至萬億且產品品類不斷增多,考慮到人均零食消費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行業未來仍有較大發展空間[6]。雖然休閑零食行業未來前景良好,但與標準化程度較高的巧克力、糖果、膨化食品、餅干等零食品類為國際品牌高集中地占據相比,烘焙食品、堅果炒貨等零食品類同質化程度高、市場集中程度低的問題難以消弭,形成全品類、全渠道、全國化的零食品牌仍任重而道遠[7]。
由于不同零食品牌在運營模式、渠道側重、品類選擇、區域發展上均存在較大差異[8],本節通過對線上龍頭A公司、B公司及線下龍頭C公司、D公司、E公司進行財務分析,來闡釋休閑零食行業在當前環境可能面臨的問題。需注意的是,數據除特殊說明,均來自WIND數據庫。從資本市場表現來看,休閑零食行業均遭遇了不同程度的下挫,截至2022年9月30日,過去兩年A公司下跌65.85%,B公司下跌56.61%,線下為主的品牌表現稍好,具體表現為E公司(-38.58%)、C公司(-20.57%)、D公司(-5.82%),這是由線上電商流量紅利退去所致。
首先,基于杜邦分析對2021年與2019年五家休閑零食上市公司年報披露的權益凈利率進行拆解,如圖1所示,其中實線為2021年財務指標,虛線為2019年財務指標,從左至右雷達圖所對應的財務指標分別為權益乘數、總資產周轉率及銷售凈利率,具體的,權益乘數定義為(期初總資產+期末總資產)/(期初所有者權益+期末所有者權益),總資產周轉率定義為營業收入×2/(期初總資產+期末總資產),銷售凈利潤定義為凈利潤/營業收入。

圖1 2021年和2019年休閑零食上市公司杜邦分析
從杠桿視角來看,A公司權益乘數由2.64降低為2.17,B公司權益乘數由2.81降低為2.27,C公司權益乘數由1.51提高為1.67,D公司權益乘數由1.58提高為1.81,E公司權益乘數由1.99提高為2.37。結果表明,線上品牌權益乘數較高,而線下品牌權益乘數較低,2021年二者呈現反向趨勢變化。從營運視角來看,A公司總資產周轉率由2.56降低為2.07,B公司總資產周轉率由2.20降低為1.94,C公司總資產周轉率由0.92降低為0.80,D公司總資產周轉率由1.40降低為1.37,E公司總資產周轉率由0.99提高為1.11。結果表明,線上品牌效率較高,但在2021年除E公司外,總資產周轉率均呈現不同程度的下滑,線上品牌所受負面影響更為嚴重。從銷售凈利率視角來看,A公司銷售凈利率由2.35提高為4.21,B公司銷售凈利率由4.53降低為3.03,C公司銷售凈利率由12.48提高為15.53,D公司銷售凈利率由0.26提高為0.74,E公司銷售凈利率由9.12降低為6.77。結果表明,ODM模式的品牌相較OEM模式凈利率更高,其中C公司凈利率獨樹一幟,而D公司凈利率相對較低。
其次,資本結構中較為關注有形資產占比的變動,如圖2所示,有形資產占比定義為(所有者權益-無形資產-開發支出-商譽-長期待攤費用-遞延所得稅資產)/總資產。A公司有形資產占比由35.57%提高為40.48%,B公司有形資產占比由29.72%提 高為33.11%,C公 司有形資產占比由60.71%降低為54.90%,D公司有形資產占比由56.02%降低為46.18%,E公司有形資產占比由37.26%降低為31.13%。結果表明,線上品牌通過開設線下門店想讓資產“重”一些,而線下品牌紛紛尋求“瘦身”。

圖2 2021年和2019年休閑零食上市公司有形資產變動
再次,將盈利能力中的成本進行拆解為生產成本和期間費用,并在期間費用中著重關注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如圖3所示,從左至右雷達圖所對應的財務指標分別為銷售成本率、銷售費用率及管理費用率,具體的,銷售成本率定義為營業成本/營業收入,銷售費用率定義為銷售費用/營業收入,管理費用率定義為管理費用/營業收入。2019年,五家公司的銷售成本率分別為72.20%、68.13%、66.74%、56.15%、57.13%,銷售費用率分別為22.59%、20.50%、13.77%、32.63%、24.57%,管理費用率分別為2.21%、5.68%、5.77%、11.11%、8.43%。2021年,五家公司的銷售成本率分別為70.62%、73.23%、68.05%、56.46%、64.29%,銷售費用率分別為21.21%、17.94%、10.10%、32.53%、22.15%,管理費用率分別為3.49%、5.54%、5.20%、11.63%、7.63%。通過對比發現,各種經營模式中,線下直營模式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占比較高,而線下經銷模式銷售費用占比較低。當前環境下,生產成本占比有所上升,而銷售費用占比有所下降。供應鏈的不暢增加了企業生產經營的不確定性,2022年以來,全球通脹導致成本上升的問題更為嚴重,成本的推升尤其對OEM模式的生產形成更大的負擔。此外,消費者收入的約束及其對營銷的鈍化限制了銷售費用投入的回報。

圖3 2021年和2019年休閑零食上市公司費用拆解
最后,通過考察不同資產周轉率在當前環境下相較2019年的變動,來探究總資產周轉率下降的原因,其中存貨周轉率定義為營業收入×2/(期初存貨+期末存貨),應收賬款周轉率定義為營業收入×2/(期初應收賬款+期末應收賬款),固定資產周轉率定義為營業收入*2/(期初固定資產+期末固定資產),周轉率變動率定義為(2021年資產周轉率-2019年資產周轉率)/2019年資產周轉率。對于五家公司,存貨周轉率變動分別為14.13%、24.89%、4.08%、28.82%、46.63%,應收賬款周轉率變動分 別 為31.80%、-59.14%、-6.90%、1.51%、0.43%,固定資產周轉率變動分 別 為-41.17%、-2.50%、8.99%、11.20%、10.75%。結果表明,線下消費限制導致A公司線下門店運營不暢,固定資產周轉率大幅下滑,年報顯示,A公司2022年上半年投食店減少55家,聯盟小店減少145家,而B公司營運問題來自應收賬款的周轉能力,后流量時代同質化產品脫穎而出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
休閑零食行業公司均希望形成全渠道、全品類、全流程的品牌,但由于切入方式的差異,它們當前所面臨的問題及所采取的戰略存在不同,本節基于4P和4C理論分析休閑零食行業應采取怎樣的投資和運營策略。
首先是產品和需求,從品類角度,考慮到食品加工行業技術含量較低,而休閑零食行業以代工為主,產品同質化問題較為嚴重,網紅爆款產品堅果、紅棗、肉鋪等很快被其他品牌跟風復制。不斷挖掘并滿足客戶新需求,在全品類布局的基礎上緊密推出爆款單品才能長久保持熱度。從受眾角度,以往休閑零食考慮消費者時并未細分群體,諸如近些年兒童零食得到更多的關注,2020年A公司旗下的小鹿藍藍和B公司旗下的小食仙相繼成立。從品控角度,當前環境健康生活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而近年來休閑零食品牌頻頻爆出食品安全問題,隨著消費者觀念的轉變,品牌需進一步加強品控,以符合綠色消費需求。
其次是價格和成本,從價格角度,雖然休閑零食整體較為平價,但當前環境主要消費群體收入、就業、杠桿均受到一定程度壓制,考慮到此情境下多數消費者對價格較為敏感,零食品牌可以借助節日或者IP積極推出高性價比活動,促進產品銷售,維持品牌熱度。而高端化產品可能并不適合作為當前的主流戰略,因為零食的定位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價格的大幅上漲,高端化零食在全部非必需消費品類中仍處于中下游定位,短期對零食采用高端定位既會流失基礎受眾,也很難享受高端消費紅利。從成本角度,停工停產導致供應鏈斷裂,提高了生產成本,增加了生產的不確定性,今年上半年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的環境下影響尤為嚴重。ODM生產模式的C公司、E公司受沖擊較小,甚至有一定程度的利好,而OEM生產模式的企業利潤則受到較大程度的壓制,在此基礎上,零食企業縱向一體化可以為企業獲取長期價值,諸如輕資產品牌A公司便正在積極推進每日堅果工廠的建設。
再次是渠道和便利,線上電商起步的零食品牌積極布局線下,而線下巨頭也希望拓寬線上銷售渠道,而線上和線下在當前環境下均受到一定程度的沖擊。從線上角度,后流量時代線上獲客難度更大,銷售毛利率顯著下滑,線上流量由平臺中心化轉為個體去中心化,品牌需要在傳統電商的基礎上,積極拓展短視頻、直播等新零售渠道。線下角度而言,傳統意義的直營、商超KA模式和經銷商模式也會受到局部封控的限制,一方面需要深化原有線下模式,E公司在商超KA模式的基礎上發展店中島模式,有效地增強了品牌的曝光度和辨識度;另一方面需要拓寬線下模式的外延,線上和線下相融合的團購模式有效增強了消費者的便利性。
最后是宣傳和溝通,產品同質化的問題除了豐富產品品類外,還可以通過搭建品牌護城河解決。從平臺視角,在去中心化的傳媒時代借助微博、小紅書、B站、抖音、快手等新媒體平臺,與Z世代在其感興趣的影視、綜藝、游戲中溝通,建立品牌認知,傳達品牌價值;從內容視角,除了向消費者輸出品牌內容外,引導消費者深度參與,積極聆聽和反饋消費者訴求,形成品牌的情感共鳴。
過去幾年消費環境正經歷著急劇的改變,消費企業的生產成本推升,線下經營不確定性增加,線上流量紅利邊際遞減。同時,消費者對于綠色消費、理性消費、多元化消費的需求,對消費品類同質化下獲取超額收益形成嚴峻的考驗。為應對當前環境下消費能力和消費偏好的變化,休閑零食行業公司可以在以下方面構建自身的獨特優勢:第一,全品類布局下不斷推出單品爆品,拓寬細分群體,嚴格產品質控;第二,推進縱向一體化生產,提高產品性價比;第三,深化原有渠道,拓展短視頻、直播、社區團購等渠道;第四,借助新媒體平臺,建立品牌認知,構建品牌情感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