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市生態環境事務服務中心 宇春萍
隨著工業化的迅速發展,城鎮一體化建設能力也在大幅度提高,但是大氣污染問題也更為嚴重,且呈現出復雜化特點,霧霾天氣及揚塵污染等問題逐漸加劇,并嚴重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及身心健康,為了控制且防治大氣污染問題,就需加強環境監測工作。為了切實解決大氣污染問題,避免污染問題加劇,我國先后出臺了針對大氣污染的整治措施,通過環境監測,對人類生產及生產活動進行全面掌握,及時發現各項環境污染問題,基于環境監測形成的真實數據,為大氣污染的防治及處理提供可靠依據。因此,在大氣污染的防治工作中,環境監測是重點。
現階段空氣污染的源頭十分多樣,導致污染問題發生的原因較多,為了提高對空氣污染問題的控制及防治能力,就需以污染原因為核心要素,制定出更具針對性且可行的管控措施。在制定預防方案時,應先明確大氣污染源,精準定位導致污染問題出現的原因,并完善防治措施。通過環境監測,則能對大氣中的污染物進行探索,再加之應用更為專業的研究方法去進行監測,就可基于監測結果制定更為高效的防治策略。在環境監測中可及時明確大氣中的污染物成分,掌握污染物成分的增減變化,對區域內的大氣污染情況進行確定,便于依照實況生成可行性的管控措施。因此,在大氣污染防治中,環境監測是最重要的一項工作,便于通過監測明確大氣污染防治的主體方向,及時解決防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現階段環境治理中的一大要點就是大氣污染防治,在日常工作中需通過規章制度來保護生態環境,減輕污染物對生態環境造成的破壞及傷害,促使生態環境處于良性狀態并得到持續發展。通過對我國當前的大氣污染防治情況進行研究可以看出,大氣污染的防治工作能夠細化為三大層面:第一,大氣污染屬性。導致大氣污染問題出現的原因較為多元化,污染類型豐富,污染范圍大,大氣污染問題具有明顯的地域性差別,尤其是重工業區,其大氣污染問題往往更為嚴重,污染指數也相對較高,而且,大氣污染指數增速上升的季節為冬季,北方在進入冬季供暖季后,能源消耗量大幅度增加的同時,也會導致大氣污染問題的發生,極易形成霧霾天氣;第二,大氣污染類型。導致大氣污染的源頭主要集中在工業廢氣及汽車尾氣等,工業化程度高及車輛多的城市,大氣污染指數也相對較高;第三,大氣污染趨勢。在我國推行環保政策及可持續性發展理念的背景下,各領域都逐漸由傳統的能源消耗型轉變為創新型,環境整治力度明顯加大,促使大氣環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同時,各城市也在積極推行新能源車輛,制定了機動車排放的相關制度,促進了環保工作的深化發展。
大氣污染程度本身就存在多樣性,要想針對性地采取防治措施,就需以環境監測為根本,構建起完善的環境監測體系,通過實時監測獲取數據,生成監測的數據模型,為環保工作的高效進行提供可靠的數據指標。在對我國環境污染的成分進行分析可確定,污染類型、污染物質的屬性等都具有復雜性特點,致使污染防治的難度隨之增加,而環境監測機制則能夠為數據信息分析提供扎實的依據,促使大氣污染情況得到充分顯示,基于可靠的數據支持來提高大氣污染的防治能力。因此,借助監測結果提高基礎治理水平,產生理想化的大氣污染治理效果。
環境監測能夠實時收集真實且全面的數據信息,滿足環境監管部門的信息需求,通過提供完善的環境監測數據,可確保各項工作的進行都有據可依,專業人員也能夠根據質量參數及指標體系參數的全面監測,及時發現環境中的污染問題,而后通過數據挖掘技術就可對區域內的大氣污染情況進行分析,明確其污染變化趨勢,根據掌握的實際情況,制定出完善的防治及處理措施。在我國各行業粗放式管理及發展的模式下,或多或少地加劇了大氣污染問題,在我國轉向環保方向整體發展的趨勢下,消耗型產業也逐漸升級為創新型產業,國家也針對環境污染制定出了多項硬性指標,基于環境監測大力開展監管工作,也促使部分地區的環境污染問題得到了有效控制及緩解,例如在監測工作中通常使用數據模型,就能對數據指標進行針對性的測定分析,而后根據數據的浮動變化值,對各運營模式下的環境污染問題的變化趨勢進行掌握及分析,監管部門在將這部分數據作為參考的同時,可針對性地進行各項工作,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促使其監管作用最大化發揮。
我國作為民主化的國家,在開展任何社會活動時,都更注重對人性化理念的應用,而環境監測的目的在于提高大氣污染防治效率,為人們提供舒適且良好的生活環境,提高居民對社會事務的參與力度。在開展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過程中,便于將社會服務本質貫徹落實,促使傳統的環境監測機制能夠在原有基礎上得到優化及完善,彌補管理工作中的缺陷,打造更契合時代特色的新型環境監測模式,從整體上提高監測效果。在構建環境監測體系時,可通過應用現代新型技術,從多個層面及維度對大氣環境中的污染物進行分析,明確各項污染指標,而后以季節及時間段為節點,對實際測得的數據進行對比及處理,就可進一步明確各污染層差異性數據信息之間的關系及不同點,促使監測結果更為準確,減少實際監測誤差。而且,通過環境監測還可實現全程性,無論是數據采集還是數據分析,監測工作都能正常發揮作用,通過應用云端系統,可實現對污染信息、區域內工業產業的聯合化對比,及時發現導致污染超標的來源,基于數據信息的功能性定位,對各類企業運營發展中有無違規行為進行判定,促使其責任更為明確,基于責任界定提高區域內環境監測工作的質量,促使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能夠高效推進。
大氣污染防治并不是單一部門的工作,應全社會共同努力,在大氣污染防治中,環境監測的必要性不容忽視,全部的工作人員都應明確自身職責及所處位置的重要性,自覺參與到各項工作中,提高整體的工作質量,同時還需切實發揮好對社會大眾的監督作用。在實際開展工作時,應制定出更為可行且完善的防治措施,具體為:第一,做好對汽車尾氣的全程性動態管控工作,的各大城市的每日汽車出行量應進行一定的限制及約束,同時要以節能減排為風向標,大力開展宣傳工作,引導社會大眾樹立起正確的節能減排意識,同時鼓勵人們優先選擇綠色出行的方式,從根本上減少私家車出行總量;第二,政府部門應結合現實情況,對產業結構進行優化調整,篩選出高污染性的產業類型,引導及要求他們進行停工整改,引進節能減排的各項設備;第三,加大力度開發新能源,對風能、熱能及太陽能等可再生資源進行高效利用,減輕對煤炭能源的消耗量;第四,大氣污染的涵蓋內容豐富,涉及面廣,要想有效控制污染情況,不僅需長期堅持,更應引導及鼓勵全民都參與其中,通過監督增強大氣污染防治的整體性。
在大氣污染防治中應用環境監測的意義重大,需在實際工作中創建起監測網絡,與既有的空氣質量檢測系統相互配合,在保證該系統正常運行的同時,將區域內環境監測站點進一步補充完整,促使全指標檢測機制逐步完善高效落實,及時更換舊設備,保證環境監測的全面性。例如在部分老城區中,應積極引進新型大氣污染顆粒物及臭氧檢測設備。而且,各級環境監測部門還應根據對應區域內的環境監測要求開展實效性工作,制定更符合當地情況的空氣環境監測報告等,定期將報告提交給領導部門,制定出實效性更強、效率更高的管控措施。針對大氣污染物及重金屬工作,需結合監測要求及相關工作經驗做好分析及總結工作,同時應根據季節及環境情況,做好針對性的監測工作。為了提高環境監測的效率及準確性,還應引入新型環境監測技術,基于監測結果提高大氣污染治理能力,同時要將重污染源的動態監測工作重視起來,將工業廢氣排放企業納入到重點監管范疇中,一旦確定污染物排放超標,就需在第一時間組織工作小組對污染源展開調查,并根據實際情況作出處罰,更要在利用環境監測技術的基礎上做好對比分析工作,尤其是實現綠色轉型的企業,需對其環境數據進行整理及對比,明確前后差距,制定出完善的防控措施,從根本上強化大氣污染的防治效果。除此之外,應通過環境監測,確保區域內的數據始終處于標準范圍內,加強對清潔燃料的推廣及利用,制定出合理化的限流措施,規避焚燒秸稈的行為及問題,在實際層面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大氣污染的防治能力。
從本質上來說,在大氣污染防治中進行環境監測的意義在于對大氣中的污染物進行大量收集,對差異性生態環境下的數據信息及污染指標進行收集,識別指標之間的關聯性。要想從根本上提高環境監測的效率及質量,就需保持創新性思想,對新型的環境監測技術進行引進及利用,對新技術進行優化和調整,促使環境監測工作高效推進,增強實際工作的科學性。與此同時,因不同地區的環境特點及污染程度不同,需結合當地情況對技術落實策略進行優化,而后通過云系統整合污染信息,創建起可及時響應、高效運行的預警性體系,借助數據模型對大氣環境的污染情況進行分析,突出大氣污染防治的必要性,為環保部門制定措施及決策提供參考依據,基于高精度的監測數據,提高管理機制建設的有效性。除此之外,由于環保監測數據由政府掌控,部分地方因行政考評往往出現數據造假的問題,導致環境監測數據無法客觀反映環境的真實情況。開放了市場準入機制的環境監測機構將對大氣污染狀況進行更加全面具體的分析,從而為各個部門提供更加科學準確的數據,在此基礎上進行相應政策的制定與調整,來達到控制大氣污染的目的。
為了增強環境監測在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中的作用能效,就需加大對監測人員的培訓力度,組建起一支專業能力強、綜合素養高的環境監測隊伍,保證環境監測的全面性及有效性。在大氣污染防治中,雖然會應用先進技術及儀器設備,卻也離不開人在其中的關鍵性作用,基于此,需確保相關工作人員在環境檢測中能夠以發展的眼光來掌握大氣污染現狀,明確大氣污染防治中的問題。與此同時,還需對監測人員的專業認知結構進行及時更新,確保他們能夠及時掌握先進的理論及技術,在豐富理論認知的基礎上增強其實踐能力,逐漸在工作中積累起成功經驗。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也應從思想上認定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高效推進的重要性,不斷引進新技術,提高對相關部門的人才準入門檻,促使環境監測人才的儲備量充足,不斷為隊伍中注入活力,提高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有效性、合理性。因此,應提高對環境監測工作的重視度,提高監測數據的準確性,保證監測數據的真實性及客觀性,為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高效進行夯實基礎。另外,從國家整體層面來說,在大氣污染防治中應由國家在技術及資金等方面提供扶持及幫助,進一步提高大氣污染的防治能力,優化污染防治工作的格局及效果。
為了增強環境監測在大氣污染防治中的作用,可創建起環境監測的大數據平臺,但是大數據平臺的建立需涵蓋全國的大氣狀況,因此,需先建立大氣狀況監測網絡,對全國范圍內的大氣環境監測數據都進行收集及共享,由國家總站對環境監測的大數據平臺進行管控。與此同時,還需將監測到的大氣環境數據與之融合,促使大氣環境狀態數據的挖掘及應用,對環境監測的各項要素都進行整合,基于此,要想保證環境監測的全面性,就需以融合為主體思路對大數據平臺進行建設。
互聯網當前已經成為各個領域及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移動終端特別是智能手機都發揮著重要作用,各大企業及領域都在積極探索微信公眾號及微信小程序等移動終端的應用模式,要想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大氣污染防治格局,環境監測部門也可加強對移動終端的利用,通過建立數據共享機制,將獲取的大氣環境水平數據與大眾分享,促使社會大眾明確當前的大氣污染情況,形成危機意識。基于共享機制還可研發出游戲應用及視頻應用等各類人們所感興趣的軟件,在形成吸引力的同時,將大氣環境信息傳遞到各處,拓展環保理念的宣傳面,提高大氣污染治理能力。
綜上所述,在我國經濟全面發展的進程中,生態環境也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壞,要想實現持續性發展,為人們營造健康舒適的環境,就需加大大氣污染的防治力度,基于環境監測,制定出可行性的大氣污染防治措施,積極高效地開展各項工作,將環境監測的工作優勢進一步凸顯出來。為了保證環境監測的有效性,還需積極開展環境監測技術的創新性工作,對工作模式進行創新及豐富,促使環境監測的有效性得到提高,減輕大氣污染問題。環境監測可形成對大氣污染控制的正面影響,便于明確空氣的有害物質含量,確定污染源,為大氣污染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據。從當前形勢來看,我國還需繼續在環境監測上下功夫,不僅要拓展環境監測范圍,增加監測指標,更應強化管理能效,積極應用新技術提高環境監測的有效性及合理性,引導全民參與到大氣防治工作中,從而創造更為優良的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