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瑞
(江山市上余鎮人民政府,浙江 江山 324100)
一直以來,我國都以農業大國著稱,這也說明了我國是全球重要的農產品生產基地。加大基層農業技術的研究和推廣不僅能夠保證我國的糧食安全,對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也有著重要的作用。21世紀以來,我國農業種植水平有了明顯的提升,其中在種植機械設備、種植手段、種植規模等都有具體的表現,但就目前來看,我國很多先進的農業技術并沒有普及到全國各地,這也導致很多地方在農業種植過程中依舊沿用傳統的種植技術,這不僅難以提高當前農戶的收入,對地方經濟和生態環境的健康發展也有著不利的影響。對此,加強基層農業技術推廣研究也成為相關農業單位和企業所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這對于我國農業領域的高速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從古至今,農業一直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礎所在,加快基層農業技術推廣有利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建設。在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過程中,為了提高推廣效率,需要謹遵科教興農政策,以此來實現農業生產力的提升,同時還要堅持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此來在農業領域進行深化改革,進而為其注入活力,加快農業技術推廣的步伐。除此之外,在農業技術推廣過程中還需要加強合作的思想,全面調動社會力量,以此來擴展農業技術輻射范圍,這對農村經濟的高速發展有著積極的意義[1]。
堅持高效,大范圍推廣原則。在推廣過程中,相關部門需要合理設置推廣機構,優化推廣人才隊伍,科學地分配相關資源,以中央指示為核心,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推動多元化經營管理發展,堅持從實際出發,統籌兼顧,鼓勵在探索當中改革,在改革當中推廣,進而實現推廣效果的提升。
推廣基層農業技術主要目標是為了推動農業的現代化發展,同時這也是新農業建設的現實需求。在基層農業技術的推廣過程中,相關部門需要明確推廣崗位職能,根據實際情況來優化配置,進一步創新推廣制度體系,真正地建立起以中共中央為領導核心的農業技術推廣團體,并且在推廣過程中還需要加強相關企業和農民的合作,通過多元化基層農業技術推廣系統來實現農業經濟的高速發展。
1.4.1 產業結構因素
產業結構是影響基層農業技術推廣的關鍵因素之一。在我國眾多產業當中,農業是最基礎的部分,該部分對其他行業的發展和延伸有著重要的保障作用,同時對于全國社會穩定運行和物質原料供給有著保障作用。當前我國農業產業結構具有總量巨大,應用范圍較廣的特點,但在應用時間方面所需要的時間較長,這對于新型基層農業技術的推廣有著一定的影響。
1.4.2 技術層面的因素
在我國農業發展過程中,農業技術主要是由基層農戶在種植過程中所總結出來的,可以說大部分技術都是農戶的主觀臆斷和歷史經驗匯總,此類“種植技術”具有較大的隨意性,例如在灌溉過程中、肥料的使用過程中都有充分的特點,這些技術與種植時間的長短和農戶的經驗有著較大的關系。從另一方面來看,此種基層農業技術受地域環境、天氣氣候、地質條件等因素影響較大,在全國范圍內難以有效推廣,并且從生態環保角度來看此種技術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且沒有形成科學的規模和體系[2]。
1.4.3 配套設施的影響
在基層農業技術推廣的過程中,技術價值的制約僅僅是其中的一方面,技術能否有效實施也會對整個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產生巨大的影響。在農業種植過程中,相關配套設施的完善是種植技術落實的有效保障,而配套設施包含有種植機械設備、技術設施平臺等等,只有各方面高效配合,才能更好地將基層農業技術的價值體現出來,進而加快農業技術的推廣。
一直以來,我國在城鄉管理過程中都以二元體制作為管理基礎,這也是導致我國城鄉經濟不平衡,經濟發展差異巨大的原因。此種環境下,基層農業技術在推廣過程中也受到了極大的影響。相比較城市而言,我國農村地區的公共建設和基礎設施都處于落后階段,雖然現如今我國正在大力推動鄉村振興改革,但由于歷史遺留問題較多,很多農村地區沒有完善相關設施。在農業種植方面來看,很多農村地區依舊是以家庭為單位的小農種植模式,此種種植模式無論是從種植資源或是種植技術方面來看,與大型農業種植基地存在著較大的差距。而相關技術推廣部門在面對此種現象時并沒有建立高效、合理的推廣結構體系,導致在實際的推廣過程中各部門之間沒有進行溝通和交流,進而對基層農業技術的推廣產生了嚴重的影響[3]。
我國具有地域遼闊、人口較多的特點,并且人口分布分為極廣,這也導致在農業技術推廣過程中需要較長的時間和較大的投入。但從目前來看,很多地區的基層農業單位存在著物資匱乏,基礎機械設備不足的情況,這也導致很多先進的種植技術難以有效地落實到農耕種植過程中,進而對基層農業技術的推廣產生不利的影響。除此之外,在基層農業技術推廣的過程中,物資和設備的缺失會使很多農業生產人員并不能感受到基層農業技術的價值和效益,進而導致農業種植人員對推廣的技術產生懷疑,這并不利于農業技術的推廣和落實。
無論在任何工作當中,人才都是工作效率的保障,在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當中也是如此,想要最大限度地發揮出農業技術的推廣價值,相關部門需要建立高質量的技術推廣團隊?,F階段,我國基層農業技術人才相對較少,很多地方的農業重視人員對先進種植機械設備沒有一個正確的認知,進而難以全面地發揮出農業種植技術的價值,這也會對基層農業技術的普及和推廣產生一定的影響。除此之外,很多地方的基層農業單位并沒有足夠的人才來對當地農戶進行技術指導,進而導致技術推廣也成為表面工作,沒有落到實處[4]。
對于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工作而言,推廣方式是影響推廣效果的關鍵因素,特別是對于一些基礎重質技能和機械設備使用知識的推廣,由于我國大部分農戶的文化知識薄弱,想要真正地讓農戶了解新型種植技術的優勢和機械設備的使用方法,需要選取適宜農戶接受的推廣方式。但就目前來看,我國依舊很多地區在基層農業技術的搞推廣過程匯總采用傳統的說教式推廣,這不僅難以提高農戶的技術時間能力,農戶也不能從新型農業種植技術當中獲取到更多的經濟效益,進而影響到技術的推廣,這對于推廣人員工作積極性也有著不利的影響。
基層農業單位是保障農業生產的關鍵單位,其所需要執行的工作較為繁雜,很多工作需要進入耕種區域進行考察,并且隨著國家對農業重視程度不斷加大,各項政策、任務先后頒布,這也給基礎農業單位人員帶來了巨大的工作壓力。為了更好地提高農戶收益,很多農業單位已經將工作重心放置在了農產品的推廣和銷售方面,在農業技術推廣方面卻沒有足夠的重視,這也是導致農業技術推廣效果越來越差的主要原因之一。
隨著農業種植技術的不斷更新,推廣工作已經成為當前農業發展的關鍵內容。但從目前來看,現有的推廣機構并不能滿足當前社會對于農業發展的實際需求、對此,相關部門應當采取合理的措施進一步優化基層農業技術推廣結構,在財政預算工作當中適當向農業方向傾斜,以此來為農業技術推廣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除此之外,相關部門還需要優化和完善農業技術推廣資金的應用方式,以此來提高資金利用率。與此同時,還需要從根本上來完善基層農業技術推廣結構,進一步創新當前農業技術推廣方式,打破傳統推廣模式的單一性和局限性,在推廣工作當中,要緊密結合地方農耕的實際情況,嚴格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則來健全推廣結構,進而實現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價值的最大化??偠灾?,在農業技術推廣結構的優化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需要緊隨時代潮流,加強先進技術的應用,將現實問題融入其中,以此來避免出現無效推廣、盲目推廣等問題,這對于提高基層農業技術價值有著重要的意義。
鄉村振興戰略是當前我國執行的重點戰略之一,這對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有著重要的作用,而加強基層農業技術的推廣對推動鄉村振興戰略有著重要的作用。對此,相關部門應當緊乘鄉村振興的東風,在農業方面做好戰略扶貧工作,針對地方種植農戶給予一定的政策傾斜,將基層農業技術作為政府扶貧優惠,以此來實現農業的延伸和發展。具體而言,地方農業管理部門需要結合當地的農業發展形勢,以及現有的農產品經濟布局來合理地規劃農業資源,在財政方面給予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一定的支持,建立完善的農業配套系統,確保資源和能源的有效利用,這不僅能夠有效地提高基層農業技術落實的經濟價值,對農戶生活水平的提升也有著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還需要在農耕種植環節當中引進綠色環保種植技術,這有助于我國建設和諧的自然生態環境。與此同時,相關部門還需要進一步完善農業技術推廣的物質資源設施,確保在農技推廣過程中農戶也可以將所學到的農技落實到位,進而讓農戶看到新技術的優勢和經濟價值,這對于提高農戶基層農業技術的認同感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基層農業單位在基層農產技術推廣過程中要擴大資金籌集渠道,確保資金來源的多元化,例如相關農業單位可以和企業合作建立農業示范園區,將基層農業技術應用其中,進而向農戶展現農技實施效果,這對于基層農業技術推廣有著積極的作用[5]。
為了更好地推廣基層農業技術,相關農業單位需要建立高素質、高能力、高專業性的人才隊伍,以此來作為推廣工作的基石。具體而言,基層農業單位應當加大人才的培訓力度,提高基層推廣人員的農業技術水平和推廣能力。與此同時,還需要加強與農業院校和農產品企業的合作力度,通過產教融合的模式來為農業技術的研發和推廣注入活力。除此之外,還需要建立完善的人員管理制度,建立合理的人才晉升通道,加強對人才的管理,提高人才的工作積極性,這對于農業技術推廣效率的提升有著重要的作用。
3.4.1 加強對互聯網信息技術的應用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我國已經進入到信息化時代當中,為了提高基層農業技術推廣效果,相關單位需要加強對當前信息技術的應用,利用互聯網來進行農技的傳播。例如,建立微信公眾平臺來向農戶傳遞一些先進的農業技術。同時也可以建立地方農業網站,在其中發布一些新農業政策、市場方面的信息,特別是在出現農耕災害時,相關部門需要整合所有農業信息發布渠道,向農戶提供防災害手段和技術,以此來降低災害對于農戶的影響。
3.4.2 大眾傳播手段
在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工作過程中,相關農業單位需要加強對電視、廣播等傳統媒體的應用,與廣播臺建立聯系,在特定時間段來播放農業種植技術,同時向農戶展現先進種植技術的優勢,以此來提高農戶在新農業技術方面的認同感[6]。
3.4.3 特定指導
基層農業技術推廣人員需要不定期進入農村耕地當中進行技術指導,為農戶提供有針對性的服務,這對于提高推廣人員的農業實踐能力也有著重要的作用。
3.4.4 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優化崗位結構
基層農業管理單位工作繁雜是當前制約農業技術推廣最主要的問題之一,對此,相關單位需要進一步梳理工作內容,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優化崗位結構,以此來合理規劃相關工作。除此之外,基礎農業管理單位還需要加強對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重視長度,將該項工作作為重點工作執行,同時將農業技術推廣工作效果納入績效考評范圍內,這也有利于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落實。
農業是我國社會發展的基石,加強農業技術的研究與應用對我國社會進步有著重要的意義。但從目前看我國農業技術推廣情況并不樂觀,普遍存在著農業技術推廣結構體系不合理、推廣投入不足、推廣人才缺失、推廣方式陳舊和基層工作較為雜亂等問題。對此,相關單位應當針對當前問題,采取優化基層農業技術推廣結構、建立專項扶持基金、建立農業技術推廣人才隊伍等措施來進一步優化提升農技的推廣效果,這對于推動我國農業健康可持續發展亦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