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兵
(天津市寧河區農業發展服務中心,天津 301500)
近些年,隨著我國經濟體制的不斷變革,經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同時我國的農業經濟也因為現代化技術的支持逐漸向現代化農業轉型。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水平標志著現代化農業發展的發展水平,農業機械化需要現代化技術的支撐,而農業機械化的發展需要靠技術的推廣,農機化與設施農業的推廣工作是現代化農業發展的重要工作。現階段,需要認真分析農機化與設施農業推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探究新時期農機化與設施農業推廣工作的路徑分析,推進我國農業現代化的持續健康發展。
農機化也稱農業機械化,是指利用現代化先進的科學技術制作農業生產過程中所需要的機械設備,從而機械設備代替人工提高農業的生產效率,改善農業生產與經營的技術條件,推動農業經濟的發展。
設施農業是指綜合利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生物技術、工程技術改善農業生產和經營的環境,通過對動植物生產環境包括溫度、光照、肥沃程度、濕度、空氣質量等的有效控制,從而使環境能夠適宜動植物的生產和經營,充分地利用有限的資源條件去提高農業生產和經營效率,建設高產出、高效益的現代化農業生產方式,推動農業經濟的發展。
農業的發展離不開科技的支撐,只有推進農業機械化發展,提高農機的科技化水平,才能夠推進我國農業現代化的水平。因此農業的持續健康發展需要重視農業機械化技術的推廣,同時還要加強農產品的科技創新,促進兩者之間融合發展,提高農業的經濟利益,促進農民增收,提高我國農業的核心競爭力。
首先可以推進農業科技產品的推進。農業的發展只有在科技的支撐下才能夠得到持續高效發展,現代化農業需要加快農機機械化的推進,不斷地提高農業機械化的水平,進而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進程。因此,農業農村部門要重視農業機械化的推廣和應用,利用現代化科學技術推進新產品的研發,加強兩者之間的融合發展,構建相輔相成的循環發展形勢。其次可以推進我國新農村建設。社會經濟的發展和農機化與設施農業的推進也助推了我國新農村建設的進程,促進農業經濟和農村經濟的持續發展。農機化和設施農業的推廣可以轉變傳統的農業生產和經營方式,提高作業效率和質量,增加農民的收入,促使農業向著集約化、現代化以及規模化的方向發展,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農村的經濟發展現狀。再者就是加快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步伐。農業機械化是現代化農業發展、新農村建設、農業生產力的一個重要的標志,我國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的關鍵就是推進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提高農業機械化的水平,并積極地進行推廣和利用[1]。
我國的《農業技術推廣法》明確指出“各級人民政府在財政預算內應當保障用于農業技術推廣的資金,并應當使該資金逐年上漲。”由此可以看出我國對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重視,但是在實際的推廣工作過程中卻存在很多的問題,農業技術推廣資金存在不足的問題,資金短缺會限制農業技術的推廣,例如城鄉的農業推廣部門只是有名無址,技術設備由于沒有資金的支持得不到更新,從而阻礙了我國農業的經濟的發展,使得一些新技術、新設備沒有得到有效的引進和推廣,整體的推廣工作水平較低,也使得農業推廣的技術人員沒有機會去發揮他們的價值,制約了農業現代化的發展。
目前我國的農業技術人員的與農民的技術水平較低,一方面隨著時代的發展,農機推廣技術人員的技術水平還需要提高,原因在于農機推廣人員的待遇相對較差,同時工作環境也比較差,使得很多高技術農業推廣人員選擇離開,這就造成了高技術農業推廣人才的流失,從而降低了農業推廣整體的技術水平。另一方面,農民的素質還需要提高,我國農業發展的基礎是農民,同時農業技術推廣的基礎也是農民,因此農民的素質對影響農民學習和運用先進農行機械化設備的能力。近些年,我國大部分農村勞動力都選擇了外出務工,導致從事農業生產的主體主要為老弱幼婦,而他們的文化素質較低,也給農業技術培訓的開展帶來了較大的難度,從而制約了農業技術的推廣。
農業推廣的基礎設施建設不夠完善,當前在農業生產和經營過程中信息技術是最活躍的生產力,但是由于資金的問題,導致部分地區的農業推廣設施不夠完善,缺乏現代化的農業信息設備。現代化農業的發展需要重視信息傳遞的重要性,盡快地完善農業推廣的基礎設施建設,將農業推廣深入貫徹落實到農戶中,加強農業的信息化建設,為農民真正地解決發展農業的難題。
目前,農業推廣體系存在很多的問題,在城鎮機構改革后,農業的服務人員由地方鄉鎮的政府部門實施統一的管理,鄉鎮擁有了行政管理權,由于農業服務中心人員上面沒有對應的單位,使得他們的工作沒有實現統一的管理,而是出現了多頭管理、多頭指揮的局面,從而造成了工作的隨意性較大,導致部分工作人員沒有辦法積極地開展農業推廣工作[2]。
隨著我國政府對農業的不斷扶持,我國的農業機械化與設施農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農業與科學技術的融合發展,使我國農業機械化設備的數量在不斷增長,推動了我國現代化農業的發展。我國第十一個五年計劃期間出臺了很多扶持農業發展的政策,在此期間我國農業的機械化水平得到了迅速的提升。近些年我國的農業機械化設備數量在不斷增加,農業機械化的推廣和應用推動了我國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我國的農業生產經營方式已經由傳統的作業方式逐步向機械化作業方式轉變。我國第十二個五年計劃明確提出要深入推廣農業生產經營的機械化作業方式,提高作業效率,推動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在21世紀初期,農業農村部領導在農機技術推廣會議上分析了現階段農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同時指出要加快農業生產方式轉型的速度,大力發展高技術、安全性好、節能效果好的農機產品。目前,農業機械化與設施農業產業的發展過程中存在一定的薄弱環節,因此,農業科技人員要集中力量發展農業科技,同時積極地推廣農機化與設施農業的應用范圍。
4.1.1 協調農業與科技、水利等部門的合作
農機與農業技術結合是農業技術重點推廣的內容,同時只有加強與其他部門的合作才能夠促進兩者之間的相互融合,原因在于農業化發展過程中的制約性問題需要通過優良品種的選擇以及便利的栽培模式才能解決。因此,農業推廣部門應該重視各部門的協同合作,通過建立集成化、標準化、機械化的示范區,從而形成標準化的農業技術的操作規范,使示范區發揮其示范作用,積極地帶動區域內生產方式的轉變,從而不斷地提高農業的機械化水平。農機化技術的推廣還可以加強與企業之間的合作交流,積極地做好農機的引進和示范工作,通過調查研究發現農民的需求,不斷地改進農機,從而實現農機化的良好推廣。
4.1.2 建立健全農機推廣體系,更好地做好推廣工作
近些年,我國對農機化建設越來越重視,我國投入了3億多元用于農機的推進工程,強調提升公共服務能力以及完善農機的基礎設施建設。此外,國家還在《保護性耕地工程建設規劃》中,投入了3億多的資金。這兩個工程項目都是強調積極地建設基層的農機推廣機構,一共涉及了1500個市縣。隨著經濟的發展,國家還會投入更多的資金用來完善這些基層農機推廣機構的基礎設施,也會進行嚴格的審查制度或者開展定期培訓提高工作的人員的素質。所以,要不斷地完善相關制度的建設,制定嚴格的用人制度以及績效考核制度,同時建立有效的獎懲機制,推進科研人員深入基層實踐,促進農機化技術的有效推廣。
4.1.3 合理利用國家政策做好推廣工作
國家為了加快農機化技術的推廣,國家出臺了很多的農機扶持政策,這些扶持政策的出臺有效地推進了農機機械化技術的推廣。先進的科學技術需要有與之相匹配的政策貫徹和落實才能發揮其價值,農業農村部門需要充分地利用好國家的補貼資金,推進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此外,通過放大國家的補貼政策,可以跟更好地發揮農機化推廣工作的效果。各地區各部門在貫徹落實國家的購機補貼政策時,要采取創新性的組織形式,對于項目的組裝可以從技術推廣的需求方面出發促進資金和技術人員之間的配合利用,提高資源的配置效率。在鄉村建立先進的農業示范區,在項目的實施過程中還需要貫徹環保理念,采取一些保護耕地的措施,例如江蘇蘇州利用非耕地資源建來建設農業園區,充分將國家的補貼資金與農機化技術集中利用,建設出國家購機政策實施的亮點。
4.2.1 充分利用先進性的科學技術,提高設施農業耕地的利用率
設施農業是現代化農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設施農業能夠充分地利用各種資源,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勞動生產率和土地的產出率,但是如果通過使用現有的耕地資源來發展溫室的種養,將會其他的經濟作物的生產與經營產生一定的影響,進而會對農產品的收成造成一定的影響。所以,國家要積極地出臺相關的政策措施,加快設施農業的發展與進步,利用現代化的科學技術研發出耐旱、高產、耐存儲的溫室種植新的作物。此外還要重視設施農業節水灌溉技術的研發和利用,為設施農業的而發展提高良好的技術支撐,同時擴大設施農業的推廣區域,將一些戈壁灘、沙漠等原本不能進行農業生產的地方,通過采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改善生產經營環境,使其能夠進行作物的生產,從而促進土地資源的利用率,盡可能縮小設施農業與農用耕地之間的矛盾,為設施農業技術的推廣提供了良好的素材[3]。
4.2.2 提高設施農業技術的技術含量
近些年,隨著我國農業經濟的不斷發展,設施農業的技術也在不斷提高,規模也在不斷擴大,同時也產生了一些問題,許多園藝的設施農業技術設備沒有進行及時的更新,從而降低了生產效率。此外,還可能會受到設施農業的技術條件等的制約,現代化農業機械設備中能夠用于設施農業栽培、耕作、收獲等方面的農機設備相對來說比較少,同時農業機械化水平不高,對人工的需求量還是比較大,這些方面都對設施農業技術的推廣造成了嚴重的影響。所以,各個地區應該充分利用建立規范單位的機會來獲得投資,擁有了資金的支持可以更好地做好設施農業技術的推廣。
4.2.3 加強設施農業技術從業人員素質的培訓
現代化設施農業技術的推廣需要重視技術人才的培養,可以制定相關的人才培養計劃,對設施農業的從業人員進行培訓。此外,開展的培訓應該注重實用性,例如,可以增加工廠育苗的移栽,加大溫室內高效低量噴藥的植保,促進溫室節水灌溉與施肥進行一體化結合,加強設施農產品存儲保鮮和相關機械設備的安裝檢查的培訓和推廣,利用自動化技術對溫室內的水分、光照、空氣、土壤肥量進行控制。此外,加快構建設施農業的標準體系的速度,對設施農業的從業人員開展新技術、新材料的等有關技術方面的培訓,全面地提升設施農業從業人員的素質,推進設施農業技術的發展,有效地擴大設施農業技術的規模。
全面實現農業機械化的重要方途徑是農機化的推廣,同時農機化的推廣也是農機管理的重要任務,目前我國農機化管理工作的一個重要的課題就是設施農業技術。農機化與設施農業技術的推廣所圍繞的核心工作是農機的轉裝備和農業科技的進步。隨著我國農業現代化的不斷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設施農業技術發展內容也在不斷地發生變化。簡而言之,農機化與設施農業技術的推廣不只是農業機械設備的推廣、農機化作業水平的提升以及設施農業生產條件的改善。
現階段。農業機械化與設施農業的推廣工作應該至少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大力引進農機與設施農業技術,同時進行實驗推廣、應用等工作,利用機械化代替人工進行作業,改善設施農業的生產條件,提高農業生產與經營效率,這也是農機化與設施農業技術推廣的最基本的任務。
第二繼續加強對農機化設備和設施農業技術的研發,改善農機的作業性能,提高農業生產和經營效率,從而使農機能夠更好地適應農作物的生產環境,實現農機系統與農業技術相結合的系統,形成一個機械化作業的技術規范、設施農業的建設的標準。
第三加強農機化與設施農業之間技術的融合發展,機械化設備要緊密結合設施農業的新材料和新工藝,不斷地完善設施農業技術的裝備體系,推進農業與設施農業技術的持續健康發展。
隨著我國農業經濟的不斷發展,農業機械化與設施農業技術的推廣工作是推進新時期農業現代的重要工作,對推進我國農業的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未來,政府應該出臺相關的政策來推動農機化與設施農業的技術推廣,加強農業與科技之間的密切合作,利用現代化技術更新農業機械化設備,同時應用設施農業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推進我國農業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