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 焱
選題策劃在新聞報道活動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選題策劃,新聞報道活動能夠得到有效的規劃和設計,其生產的內容質量才能得到更有效的保障。新聞的選題是需要在海量的社會事件中挖掘出具有典型代表的事件來,并通過深入挖掘事件背后的社會意義和新聞價值來對其新聞資源進行整合,再有規劃地以此制作出更優質的新聞報道來。而想要做好報紙新聞選題策劃工作,首先要對當前選題中存在的問題有充分的了解,才能針對性地去進行調整和改善,優化選題策劃工作質量[1]。
很多報紙新聞媒體人員在做選題工作時,并未有明確的選題定位,從而導致其實際的選題中,工作質量難以得到有效提升。因為選題需要對各種新聞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有詳細的了解以及跟蹤報道,需要對新聞事件背后的社會價值進行深入挖掘,如果沒有明確的定位,那么在挖掘其新聞事件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選題主題搖擺不定、內容分析不明的情況。
很多報紙新聞選題策劃人在實際的工作中,往往會過于側重新聞報道的具體形式,而忽視了對新聞內涵的揭示。報紙新聞報道的目的是為了讓民眾能夠有相應的渠道了解更多本地或者社會的發展情況、現狀、法律制度以及各種民生問題。但目前而言,很多報紙新聞過于重視新聞報道的形式,忽視了其新聞事件背后的問題挖掘和深入報道,從而導致其報道內容過于淺顯,沒能真正發揮出紙媒的價值和作用[2]。
通過閱讀當前的很多報刊我們可以發現,很多報紙的版面都被各種民間小事、鄰里趣事、街頭鬧劇等占據。這些具有一定獵奇性的民間小事件雖然具有一定的可讀性,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受眾的獵奇心理,刺激人們的閱讀神經,為人們的新聞閱讀帶來一定的趣味性,但這類報道過于淺顯,報道內容過于碎片化和平面化,缺乏真正的意義和報道價值。受眾長期閱讀這類新聞內容,非但無法從中獲取各種有效的社會信息,其報道還會在一定程度上偏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方向,難以切實有效地推動報紙新聞行業的健康發展。
在融媒體時代,人們對新聞報道的質量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很多報紙新聞缺乏時代的敏感度,在做新聞報道時,依然按照傳統的模式來進行,其新聞板塊構成缺乏科學的規劃排布,難以滿足受眾對信息閱讀的需求。有很多報紙新聞報道甚至為了追求版面上的形式美而特意去調整新聞內容的篇幅以及配圖,忽視了報道內容的質量以及價值挖掘。這種新聞報道內容非但無法滿足受眾的信息需求,激發受眾情感共鳴,反而會引起受眾的方案,促使大量受眾流失[3]。
就目前而言,很多報紙新聞報道中都存在同質化問題。當社會中出現反響較大的熱點事件或者當地出現影響力較大的新聞事件時,所有報紙媒體都會爭相去報道這一事件。當一類新聞能夠有效引起受眾的關注時,各大報紙都會爭相模仿,在一段時間內大量報道各種類似的新聞。這種選題方式會導致廣大受眾很快對同類題材報道產生審美疲勞,甚至對報紙新聞失去閱讀興趣。在追求個性和獨特的融媒體時代,報紙在做選題報道時如果不能提高其創新性,提高審美趣味,那么終將會逐漸被時代所淘汰。
1.報道民生重點問題
報紙新聞報道需要立足于民生需求,讓受眾能夠通過在閱讀新聞內容的過程中更加客觀真實地了解當前的民生問題。很多社會民生問題背后關聯的信息錯綜復雜,很難以短篇幅的新聞報道闡述清楚。因此記者在做相關民生急切社會問題報道時,需要先確定其新聞報道的篇幅,再做好相應的構思,立足于群眾切實關注的民生痛點,圍繞痛點問題來展開報道[4]。
尤其是隨著我國社會改革,新技術發展,各行各業都在進行相應的變革,人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也跟著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各種社會民生問題隨之而來。比如房價、男女比例、晚婚晚育、就業壓力、年輕人普遍焦慮等各種問題,這些問題在社會上都有著非常高的關注度。報紙需要將自身當成群眾發聲的傳聲筒,將群眾真正關心的問題傳達出來,讓黨和政府看到,讓這些問題能夠切實有效地被重視、被解決。通過強化對群眾重點民生問題的報道,報紙新聞選題的質量也能因此得到有效提升。
2.避免出現不良輿論風氣
正是由于很多社會民生問題沒能得到有效解決,人們工作壓力大,其情緒難以得到有效的調節,因而人們焦慮的情緒也比較嚴重。在這種大環境下,很多人會通過網絡來發泄自己的負面情緒。正因如此,我們可以發現,當前網絡上的各種戾氣很大,網絡社交的情緒很容易過激,許多網暴事件層出不窮。其中不乏有許多不良媒體為了吸引流量而帶歪社會輿論。因此,為了避免這些不良輿論形成輿論風氣影響人們的身心健康,相關報紙需要多與相關部門溝通,重點報道各種民生關注問題,及時消除負面新聞,解除負面新聞的輿論誤導,糾正社會輿論風氣[5]。
各種網絡媒體為了吸引更多的流量,在做新聞報道時往往會刻意迎合受眾的新聞需求,這也導致現在很多新聞報道越來越娛樂化、平面化、淺顯化。很多報紙的新聞報道內容流于表面,內容輕浮,并未真正反映出相應的社會問題,受眾只能在其報道中通過趣味性的街頭新聞享受短暫的樂趣,無法從其報道中獲取更多切實有用的新聞信息。因此,報紙新聞在選題時要重視其題材的深度。這要求相關報紙新聞記者在創新新聞選題的過程中,要深入挖掘事件的前因后果,注重新聞事件的深度價值,挖掘典型事件的社會意義,深化報道內涵。比如父母為了不讓孩子玩游戲將手機扔出去,孩子情急之下跟著一起跳下去而釀成慘劇這類事件的報道,報紙新聞記者不能只簡單地去闡述前因后果,還要根據其事件內容去剖析新聞背后的父母教育問題、父母與子女的溝通問題、游戲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損壞問題、電子游戲產品對當代年輕人造成的影響問題等,記者要著眼于更高的社會問題,總結典型問題,通過選題來深化報道內容,提高其報紙新聞報道的內在信息價值。
媒體報道新聞的意義在于向受眾傳遞有價值的新聞信息,因而真正成功的報紙新聞報道不是專業知識科普,而是有效的信息和價值傳遞。很多報紙新聞在做報道時,會過于重視其內容的深度,將新聞報道做成專業的知識科普問題。這種類型的新聞報道雖然有足夠的深度,但是卻缺乏了可讀性,其內容缺乏平易性,很多受眾文化水平不高,很難長時間地對其新聞內容保持良好的閱讀興趣。因此,要想提高報紙新聞選題,除了要重視其質量和深度之外,還要注意其選題的親民性,深入淺出,提高報道的可讀性。比如在做各種惠民政策報道、政治經濟類報道時,其選題本身具有一定的深度,因此報紙新聞記者在做報道工作時,不能大量地使用各種晦澀專業的術語來進行表達,需要將專業性的新聞內容以更淺顯、更通俗易懂的形式表達出來[6]。
報紙新聞媒體人要做好選題準備,提高選題質量,離不開日常的積累和學習,更離不開科學的選題方法。
1.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報紙新聞采編人員想要提高自己的選題能力,就要在日常工作中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多閱讀各種報刊讀物,拓寬閱讀面,尤其是報紙媒體行業內較為知名、銷量較大的報刊。在閱讀過程中,不能只是單純的閱讀,需要在閱讀的過程中養成分析和記錄的習慣,將閱讀時產生的各種靈感以及感悟記錄下來。同時,在閱讀的過程中,記者還要分析其報刊的選題技巧,了解其他報刊媒體在做嚴肅的新聞報道時是如何處理語言表達技巧的,以此來為自身報道工作積累經驗技巧。
2.拓寬選題搜集渠道
融媒體時代,互聯網上各種信息共享程度不斷加深,網絡上的信息呈爆炸式增長。報紙新聞記者需要拓寬選題搜集渠道,多參與網上沖浪,通過各大網絡社交平臺來了解當前市場受眾的信息偏好。比如可以多留意抖音、微博、微信公眾號等多個平臺的受眾關注熱點,從各種大熱的詞條中搜集想要的選題。
除了利用互聯網來拓寬選題渠道外,相關采編人員還要多加強與企業、事業單位、政府宣傳部門等人員的溝通和聯系,利用他們的崗位便利來及時掌握各種惠民新政策、新動向等,幫助政府宣傳新的惠民政策等,以此來拓寬選題搜集渠道。
3.加強基層探索
報紙新聞采編人員想要做好相應的選題準備,就要深入基層,做好實地考察工作。在網絡上搜集的信息難免會存在一定的信息誤差,只有采編人員深入實地去進行走訪、溝通,訪查當地的民情民意,跟當地居民深入溝通交流,才能更好地搜集到更客觀真實的選題信息,為選題提供更具參考性的信息[7]。
4.尊重受眾信息需求
在做相應的選題工作前,相關媒體人員還要先做好市場調查,了解當前受眾的普遍信息需求,尊重其需求,根據受眾需求來調整選題。具體而言,可以通過新媒體技術和大數據技術來篩選出網絡中信息受眾的熱點關注問題,從其關注問題范圍來進行篩選,確定選題。
1.全面整合信息資源
作為一名優秀的報紙新聞媒體人員,需要具備良好的新聞資源整合能力,要能將搜集的各種零散信息整合起來,形成良好的新聞線索,串聯出完整的新聞事件來龍去脈,從而提高選題的新穎性。比如,當采編人員面對家庭教育矛盾、教育托管機構興起、家庭經濟壓力大的這三個信息素材,可以通過整合與推敲來形成完整的觀點脈絡。新聞選題人員可以從這三個信息素材整合起來的整體脈絡中來進行選材策劃,從而更加精準地挖掘出我國家庭教育中存在的痛點問題,引發廣大家庭的思考與討論,從而提高其新聞報道的社會價值與意義。
2.挖掘選題的內涵
報紙新聞報道想要從各類同質化嚴重新聞報道中脫穎而出,就要將選題內容做細做深。比如同一類的民生問題,各大報刊的報道內容大致相同,想要從中脫穎而出,就要切實抓住其問題背后的真實情況,深入挖掘各種真實的典型事件,利用典型事件來佐證報道內容,從而提高選題的真實性和具體性[8]。
綜上所述,隨著融媒體時代的發展,受眾對各種信息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報紙新聞媒體只有從受眾的需求出發,提高選題質量,才能更好地吸引讀者的注意力。同時,在做新聞報道時,不能只重視報道的內容而忽視其選題策劃的重要性,只有做好相應的選題工作,后續的內容報道才能更有效地展開,其新聞質量才能真正得到提升,報紙行業才能更好地適應融媒體時代的發展,穩住發展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