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民族大學 趙豪,肖智坤,嚴富耀,冉永樂,何鏡淞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鄉村振興戰略規劃》中說到發展農村體育事業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體育產業可以走出一條經濟和生態協調發展的新路,發展農村體育事業是實現鄉村振興的推動力量,與此同時,鄉村振興又對農村體育事業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研究二者的耦合協調發展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但是在鄉村振興實際的實施過程當中,很多地區的鄉村振興戰略的主要發展任務基本上都集中于發展傳統產業、生態產業、文化產業等,而并未涉及具體的體育運動產業,也就更不用說將發展體育運動產業納入助推鄉村振興發展的主要任務之中了。
籃球運動是我國開展最為普及的體育運動項目之一,是全民健身活動中重要的鍛煉形式。涼山州屬于民族地區,是相對欠發達地區,也是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重點地區。因此,探究涼山州農村地區的籃球運動與當地的鄉村振興耦合協調發展,能夠為當地農村地區的籃球運動發展提供幫助,也能夠將鄉村振興戰略落實到具體產業之上,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根據數據顯示,涼山州2018年 到2021年的GDP分 別為1533.19億元、1676.30億元、1733.15億元、1901.18億元,人均GDP分別為31472元、34085元、35673.27元、39000元。涼山州地區的經濟基礎還不能夠完全滿足當地籃球運動的發展需要。與我國其他一些籃球運動發達地區相比較,例如廣州、武漢、北京等城市,涼山州地區的GDP和人均GDP與他們相比較來說還有很大的差距。統計年鑒數據顯示,武漢市2018年到2021年的GDP分 別14847.29億 元、16232.21億元、15616.06億元、17716.76億元,人均GDP分別為135877元、145545元、126687元、135251元;廣州 市2018年 到2021年GDP分別為22859.35億元、23628.6億元、25019.11億元、28232億元,人均GDP分別為155491元、156427元、133959元、150366元;北京 市2018年 到2021年GDP分別為30320億元、35371.3億元、36102.6億元、40269.6億元,人均GDP分別為150962元、161776元、164889元、184000元。而在這些籃球運動發達的地區,當地的經濟基礎為當地籃球運動的初步發展提供了很大幫助,當籃球運動發展形成一定規模之后又會反作用于當地的經濟發展,從而形成互利共贏的局面。所以,涼山州的籃球運動和鄉村振興戰略的耦合協調發展能夠為涼山州未來的發展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并且二者耦合協調發展也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因此在全民健身的大背景下,我們以涼山州為例,把當地的籃球運動發展與當地鄉村振興實施過程的耦合情況作為我們的研究對象,來探究其與當地的鄉村振興戰略耦合協調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對策。
對于農村體育運動而言,其作用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作為娛樂活動發揮體育運動的基本作用和功能,二是在鄉村振興的大條件下,將其與鄉村振興相結合起來協調發展,從而對當地的經濟發展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1.體育運動可以塑造飽滿的精神狀態
體育運動作為發展人的“自身自然”的身體活動,其在休閑娛樂中所發揮的個體和社會功能是其他休閑娛樂活動所不可取代的。參加體育活動,特別是一些必須通過合作才能完成的集體性體育活動,能夠增加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打破自我封閉,使人獲得自信,從而改變參與者對生活的看法及自己的個性和行為方式。
2.體育運動與其他經濟活動可以產生協同效應
相比于探究某地區體育產業單獨發展的路徑而言,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具體過程中探究某體育產業的發展策略能夠大大降低發展成本。反過來,當某種體育運動發展到一定的規模形成體育產業時,就能夠對當地的經濟起到促進作用。例如籃球運動產業,其包括籃球運動相關的產品、設施、器材、服裝等籃球運動其他服務產品。籃球運動作為體育產業中的一項重要產業,是極具發展空間的,但是體育運動的初始發展又依賴于當地經濟的發展狀況。因此,對于農村地區的體育運動發展而言,若只是發展這一個單獨的領域,其發展策略的成本會變得很高,而將其與國家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耦合協調起來研究其發展策略則可以相互吸收、相互促進,從而減少相關費用支出,降低成本。
據現有相關文獻控制,籃球運動是涼山州地區人民大眾喜歡的運動項目,參與人數眾多,參與熱情較高。據不完全統計,涼山彝族地區97.8%的中小學生喜歡籃球運動,95.6%的中小學生會籃球基本的技術動作。在新型農村建設的過程中,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的籃球運動取得了顯著成績,如在2018年四川省第十三屆運動會中獲得男籃(丙組)冠軍、在2018年問鼎四川初中聯賽男子組總冠軍、“涼山鷹之隊”斬獲2018年四川省全民健身籃球聯賽冠軍等。近兩年,其中的“涼山黑鷹隊”在各大自媒體上引發了大量關注,吸引了界內各大具有影響力人物的支持和贊助,這為當地籃球運動的發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所以,籃球運動在當地有著良好的群眾基礎,并且籃球運動在當地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研究如何提高當地的籃球運動和鄉村振興的耦合協調發展,以促進當地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是亟待解決的問題,也是現實的迫切需要。
涼山州于2020年7月印發實施了《涼山州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00-2022年)》,規劃明確了當地農村發展的主要目標,根據規劃報告顯示,其推進鄉村振興落實的具體任務基本上都集中于較為傳統的產業發展,例如農業、旅游業、建筑業、養殖業等產業的發展,但是并沒有涉及發展體育運動產業,體育產業的發展未被納入重點發展產業之中。盡管籃球運動在當地有著良好的發展基礎,籃球運動產業的發展亦是如此。由此可以看出,相關部門還沒有意識到籃球運動產業與經濟發展之間的相互促進作用,當地籃球運動與鄉村振興的耦合協調發展也還未得到關注和重視,籃球運動在當地的發展仍然主要依賴于當地居民的自主發展,而與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基本上沒有聯系,兩者的耦合協調程度非常低。
鄉村體育運動的初步發展離不開地方政府的經濟支持,體育運動的發展必須建立在一定的經濟基礎之上。籃球運動亦是如此,只有當籃球運動在原有的經濟基礎之上不斷發展,形成初步規模之后才有可能形成籃球產業,然后才能反過來影響當地的經濟發展。
據統計,2021年涼山彝區仍然有37%的學生家庭每年沒有體育消費,有44%的學生家庭每年的體育消費在50元以下。由于貧困導致家庭體育消費處于很低水平,用于教育發展的家庭開支還很有限,很多學生沒有基本的鞋襪、衣服等裝備,讓很多孩子沒有能力進行體育活動。除此之外,彝區自然條件差,教育經費投入有限,運動場設施建設落后,很多體育課程和訓練無法開展;體育教師生活環境艱苦,專業不對口,培訓力度小,彝區體育教師呈現“招不進、留不住”現象,也是阻礙當地體教發展的重要原因。而形成這些現象的最根本原因還是因為當地的經濟條件水平不夠,目前涼山州的經濟收入增長速度還不能充分滿足當地籃球運動所需要達到的水平,所以當地的經濟基礎限制了當地籃球運動的發展。
農村基層體育組織是指設立在鄉、村兩級鄉鎮單位中從事與身體鍛煉、運動競賽、運動文化等相關的活動,為當地民眾提供體育服務并滿足體育需求,具有一定組織結構和規則的團體總稱。健全的農村基層體育組織對推動農村體育運動的發展有著重要作用,健全的基層體育組織可以對當地的體育運動進行可持續的發展規劃。而在涼山州的農村地區,鄉、村兩級單位中還并沒有設立官方的基層體育組織,當地的基層籃球運動幾乎都是由當地居民憑借興趣愛好自發組織。因此,各個農村地區之間的籃球運動也都是獨自發展的,并沒有形成規范化的網絡聯系,更沒有在發展層面與鄉村振興戰略形成一定程度上的耦合協調發展。
在涼山州農村地區,正規的籃球運動賽事很少,絕大多數都是由當地居民自發地進行一些籃球運動。并且在當地,籃球場地設施條件較差,專業的籃球教練微乎其微。絕大多數的農村地區沒有完整合格的籃球場,有些場地是泥土場地、水泥場地,有的地方甚至是自己做出來的籃球架。由于沒有一定規模的籃球運動,當地的專業籃球教練也十分少。所以在此基礎之上,當地沒有較為完善的競賽制度,其籃球運動的發展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其沒有完整的發展規劃,沒有按照正規賽事制度的規定進行發展。由于沒有完善的競賽制度來限制和規劃其發展,所以盡管籃球運動在當地具有良好的群眾基礎,但是其發展也會受到相應的約束,也就更談不上與鄉村振興戰略形成耦合協調發展了。
各行各業的發展都離不開相關政府部門的支持,只有相關政府部門引起重視并給予相應的政策支持和鼓勵,該產業才能有發展的動力。所以,涼山州相關部門首先需要重視籃球運動與鄉村振興耦合協調發展之間的相互促進作用,其次再給予相對應的政策支持。例如,相關部門應該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過程中,在主要發展較為傳統的產業的基礎上,將發展籃球運動產業也納入該地區的主要發展產業之中,這樣可以為籃球運動產業的發展提供協同幫助。將其納入主要發展產業之中后,政府可以在財政方面制定相應的補助政策,在人才引進方面制定相應的計劃,為當地籃球運動和鄉村振興耦合協調發展提供具體的政策支持。除此之外,政府還可以向更高部門申請鄉村體育建設專項資金,通過招商引資、人才引進等措施來加速刺激該產業的發展,從而促進二者的耦合協調發展。
生產方式屬于生產力的范疇,主要通過生產工具、動力、水利設施等體現出來。涼山州農村地區的絕大多數的生產方式還為傳統的耕作方式,其生產效率低下,生產水平不高,產品銷售渠道單一。當這些傳統的生產方式得到改變之后,當地的經濟會得到一定的改善,當地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也會隨之提高。而涼山州農村地區籃球運動的發展,離不開當地農村生產方式的轉變,只有當地的經濟得到了發展,居民的籃球運動條件設施才會得到改善,才能為籃球運動發展成產業奠定基礎。其具體轉變方式有很多,如夯實農產品流通基礎設施建設。建立以市區為中心,縣級為依托,村鎮網點聯結的現代物流網絡,建立并完善倉儲配送、交通運輸、批發市場等基礎設施建設;打造現代農業產業聯合體,拓寬農民增收渠道。以運營科學規范的產業聯合體為樣板,增強現代產業聯合體的輻射面,充分發揮現代農業產業聯合體在鄉村振興中的巨大作用;打造農產品交易服務平臺。強化功能集聚,強化“互聯網+農業”信息化發展,打造線上網絡交易、信息共享、金融信貸平臺,以及線下農產品連鎖直銷平臺,推動線上、線下互聯互動。
目前,涼山州農村地區還沒有與籃球運動相對應的健全基層體育組織。在當地較為健全的體育組織只有層次比較高的組織,例如涼山州體育局、涼山州教育局等,而這些組織并沒有接觸到最基層的體育運動。首先,涼山州農村地區可以從各村、街道的層次出發,建立起各村、街道的體育總會,將最基層的籃球運動形成網絡化結構發展。其次,再建立起鄉鎮級別的體育總會,在涼山州體育總局和基層的籃球運動之間建立起更為緊密的聯系,以在宏觀層面更好地掌控籃球運動與鄉村振興之間的耦合協調發展。最后,這些體育總會還必須按照相應的標準模式建立,形成從縱到底,從橫到邊的基層體育組織網絡,切實發揮基層體育組織的功能。
體育競賽必然離不開完善的體育競賽制度,完善的體育競賽制度不僅可以規范群眾體育活動的作用,也可以指引體育運動發展的方向。其具體的措施有很多,如可以定期舉辦一些有地方特色的籃球賽事,運用淘汰制、循環制、混合制等賽制,提高體育活力的同時不斷總結舉辦賽事的不足,從而進一步完善體育競賽制度。設立培訓機構,培養裁判員、教練等人才,保證籃球賽事有序開展;可以制定激勵制度,評選優秀單位和優秀運動員,對他們的付出給予肯定,激勵各地區農村籃球工作者和運動員的熱情;還可以讓政府的相關部門與社會體育組織相互合作,加大體育賽事的管理力度,制定管理辦法,對于違規的行為進行相應的懲罰,使比賽能在公平的環境下開展。通過這些具體方法來建立并完善相應的體育競賽制度,從而為當地籃球運動與鄉村振興耦合協調發展提供保障。
本文主要是在全民健身的大背景下,通過對涼山州地區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與當地籃球運動耦合協調發展情況進行探究,探究二者耦合協調發展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對應的解決對策。如果將當地的籃球運動和鄉村振興戰略運用耦合協調發展理論將其有機融合在一起,能夠有效推動與促進全面健身計劃和鄉村振興戰略的落實與發展。希望提出的策略能有助于促進涼山州鄉村振興與籃球運動未來的耦合協調發展,為其發展提供借鑒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