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傳俠,胡紅波,胡麗華
1.浙江皓景環境技術有限公司;2.杭州廣巖科技有限公司
由于溫室氣體大量的排放會引發溫室效應,導致全球地區的氣溫都會升高。地球在吸收太陽輻射的過程中,也會散發出熱量,而且主要是以長波紅外線為主。因為紅外線有比較低的能量,不會發生分子鍵能斷裂的問題,所以就會導致氣體分子吸收紅外線輻射后不會產生化學反應,僅僅阻擋了熱量,地球就會形成“溫室”效應。而如今我們之所以控制碳排放,是因為大氣中如果有過多的二氧化碳,地球表面的溫度就越高,地球就會變暖,所以我們應當控制碳排放,低碳生活。低碳生活屬于一種生活方式,也是一種環保責任。低碳生活要求人們有更好的消費觀念,可以和大自然和諧相處。低碳生活也是協調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法。
現階段,我國屬于全球排放碳含量最多的國家之一,碳排放會引發導致溫室效應等環境問題。我國碳排放量已超過十億噸。我國從“十一五”時就已經號召節能減排,隨后又提出了碳達峰目標,多次重大工作會議中都強調了碳中和和碳達峰目標。從目前的碳排放量來看,基本上都是工業化國家碳排放量靠前。我國作為發展中國家,溫室氣體主要來源自于農業或者森林砍伐,增加速率一般都是因為經濟活動的能力密度比較大,而且能力體系的碳密度增大。另外,人均GDP增大也會引發這一問題發生。目前,發展中國家占總排放量的大多數。2001年8月9日,IPCC發布的報告說明,因為全球變暖,全球各地經常會出現傾盆大雨和干旱問題。據(CNN)報道,全球變暖正影響著全球每個地區,而且這種變化是不可逆轉的。報道稱,該報告明確將氣溫上升歸咎于溫室氣體排放,同時指出,減緩并最終扭轉變暖的唯一方法是將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到零。報告稱,除非采取即時、迅速和大規模的減排,全球平均氣溫在未來20年將上升超過攝氏1.5℃的臨界點。
目前,我國的碳交易表現整體趨勢很好,不過想要建立有效的碳市場機制是需要長期堅持的系統任務。完善碳價格市場發現機制,應當將碳價反映出減排成本,并且加大市場覆蓋范圍和市場主體。全國碳市場需要對碳減排工作進行科學部署。我們可以圍繞重點行業開展碳排放環境影響評價,并且根據實際情況和行業情況,去拓展交易市場的范圍,從而構建全國重點行業排放源的統籌協調,保證我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穩定性。碳市場的結算依靠數據的支持,屬于碳市場長期運行的基礎。開展碳排放環境影響評價,有助于對重點行業進行全過程監測,也可以更好地識別出碳排放節點,并且詳細分析碳減排潛力,從而更好地規范碳相應的管理標準,給碳減排提供更加穩定的數據依靠,也是碳交易市場的保障。全面建設碳交易市場,可以更好地完善多元交易主體,并且還可以兼顧供需側的協調發展,促進氣候變化的協同增效,發揮出節能低碳的需求。
建立碳排放環境影響評價,可以更好地阻止“兩高”項目的發展,也可以引導市場預期,更好地激勵綠色低碳技術的發展,從而降低大氣中的粉塵污染,這些是主要的作用,從意義和側面影響來看的話,也可以避免過度開采地球上不可再生能源,從而減少人們破壞礦藏的行為,碳是燃燒礦物燃料產生出來的,也可以保證各國更好地使用可再生能源和綠色能源,促進世界經濟轉變為綠色經濟形勢。控制碳排放就能減少空氣污染,減少溫室效應,減少冰川溶解,減少海平面上升,保護地球大生態環境,這樣做可以為中國以后的經濟發展模式提供很好的指引,經濟的發展模式遲早會發生深刻的變化,不得不承認在中國經濟發展的幾個年頭里,有很大的成績,但是有時候犧牲了環境效益,這是不符合新時期的經濟發展政策及發展規律的。最后,現在提倡低碳也是基于國際化經濟的發展模式(這種模式確實對人類長遠發展會帶來裨益),所以中國對于低碳經濟模式表示歡迎(在近幾年的政府會議上,都對經濟的發展模式做出過重要的評估,也做出了重要的規劃,著重提出減少碳的排放,走與自然相結合的道路。
我國的能源結構基本上都是高碳的化石能源,而且我國的化石能源燃燒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而大氣污染物中有顆粒物、氮氧化物等物質。碳排放和大氣污染物排放都有相同的特點。也可以更好地去調整能源結構,避免發生大量的碳排放,也就降低了污染物排放量。
在頂層設計方面,可以去修訂環境影響評價分類名錄,并且完善傳統的技術導則。也可以補充《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01年版)》,把碳排放納入當中。在《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總綱》(HJ.1-016)和《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大氣環境》(HJ.—018)建立的過程中,可以修訂成為碳排放的內容,并且展開一定的補充,并且讓章程發揮出更大的專業優勢,從而也可以做好碳排放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
在統籌融合方面,需要制定政策文件去推動相關的工作。重點研究碳排放和排污許可管理工作,可以更好地升級和改造排污許可證管理信息平臺的各項功能。也可以更好地加強企業的污染物排放問題,統一去采集碳排放的數據,可以更好地進行相應的補充和交叉工作。也可以更好地融合監管執法和監測體系,完善溫室氣體監測制度也可以更好
地加入生態環境監測體系。
環境評價內容方面,需要加強能源活動的排放問題,也需要經過調入電力,并且排放熱力能源,重點分析我國排放規劃和建設項目碳排放情況,可以用過碳排放現狀調查,從而分析目前的碳減排潛力。在我國評價因子方面,也需要結合《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中的政策。
通過調查分析,我們可以更好地把控企業的產品產量,并且分析企業的能源類型,同時這個其中有不同的碳排放的生產環節,在園區產值和用地規模方面可以更好地進行決策工作,并且加強企業的產業結構,完善企業的用能結構,為企業降低一定的能耗問題,通過完善技術工藝,也可以提升企業的能源綜合利用效率。
企業應當嚴格控制好增量,同時也應當重點加強治理存量,由于碳達峰并非攀高峰,所以應當控制好新增量,堅決阻止高耗能、高排放的項目去大規模盲目發展,也應當按照產能置換要求去執行。同時,我們也需要加強存量的治理。企業應當堅持同步增氣減煤量,并且帶動電代煤和清潔能源利用率提高,加強企業的電動化和清潔化的水平。一旦我國可以實現碳中和目標要求,就可以運用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更好地管理碳排放問題。
生態環境部門需要促進調整“兩高”行業產業布局,并且應用重大項目進行選址。我國地方生態環境部門組織“三線一單”的后續更新調整過程中,可能會利用生態環境準入清單中深化“兩高”項目環境的管控要求。并且也會按照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要求,更好地約束環境質量底線。也可以加強規劃環評效力。生態環境部門也需要重點審查“兩高”行業,并且綜合性規劃和工業為“兩高”項目而修編的規劃,能夠提前對規劃布局展開優化。可以以“兩高”行業為主導產業的園區規劃,并且分析碳排放情況,促進煤電能源基地和石化產業基地等開展規劃環境影響跟蹤評價,完善生態環境保護措施并適時優化調整規劃。
嚴把建設項目環境準入關。新建、改建、擴建“兩高”項目須符合生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相關法定規劃,滿足重點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碳排放達峰目標、生態環境準入清單、相關規劃環評和相應行業建設項目環境準入條件、環評文件審批原則要求。應布設在依法合規設立并經規劃環評的產業園區。各級生態環境部門和行政審批部門要嚴格把關,對于不符合相關法律法規的,依法不予審批。落實區域削減要求。新建“兩高”項目應按照《關于加強重點行業建設新建“兩高”項目應按照《關于加強重點行業建設項目區域削減措施監督管理的通知》要求,依據區域環境質量改善目標,制定配套區域污染物削減方案,采取有效的污染物區域削減措施,騰出足夠的環境容量。此外,還要合理劃分事權。省級生態環境部門應加強對基層“兩高”項目環評審批程序、審批結果的監督與評估,對審批能力不適應的依法調整上收。對煉油、乙烯、鋼鐵、焦化、煤化工、燃煤發電、電解鋁、水泥熟料、平板玻璃、銅鉛鋅硅冶煉等環境影響大或環境風險高的項目類別,不得以改革試點名義隨意下放環評審批權限或降低審批要求。
提升清潔生產和污染防治水平。新建、擴建"兩高"項目應采用先進適用的工藝技術和裝備,單位產品物耗、能耗、水耗等達到清潔生產先進水平,依法制定并嚴格落實防治土壤與地下水污染的措施。國家或地方已出臺超低排放要求的“兩高”行業建設項目應滿足超低排放要求。鼓勵使用清潔燃料,重點區域建設項目原則上不新建燃煤自備鍋爐。將碳排放影響評價納入環境影響評價體系。各級生態環境部門和行政審批部門應積極推進“兩高”項目環評開展試點工作,銜接落實有關區域和行業碳達峰行動方案、清潔能源替代、清潔運輸、煤炭消費總量控制等政策要求。在環評工作中,統籌開展污染物和碳排放的源項識別、源強核算、減污降碳措施可行性論證及方案比選,提出協同控制最優方案。鼓勵有條件的地區、企業探索實施減污降碳協同治理和碳捕集、封存、綜合利用工程試點、示范。
同時,我們可以完善排污許可證管理工作,并且加強行政審批部門在“兩高”企業排污許可證核發審查工作,并且全面核實批復文件,也可以重點去檢查排污許可重點管理問題,不可以允許不符合條件。也需要加強“兩高”企業排污許可證質量,并且也可以針對執行報告提交情況檢查,更好地促進企業的臺賬記錄工作,進行自行監測和環境信息公開。對于正在整改的“兩高”企業,也需要更好地跟蹤整改落實情況,并且整改相應的問題,嚴格查處企業的排污行為,也應當加強以排污許可證為依據的執法監管。生態環境部門需要完善措施,對于環境信息也應當進行公開處理,并且重點做好排污管理工作,“兩高”企業應當第一時間去核查排污許可證,并且更好地落實相應的問題,也需要核查污染物排放物的濃度,也不可以無組織地控制排放,在特殊的時間段,也需要加強排放控制,也需要嚴格打擊“兩高”企業無證排污等違法問題,第一時間去處理反排污許可制度。
我國的生態環境部門也可以建立“兩高”項目管理臺賬,也需要加強審批環評文件,并且進行“兩高”項目的納入臺賬,同時讓“兩高”項目按照相關的要求進行復核工作。同時也可以更好地統計“兩高”項目暫按煤電工作,并且明確規定化工、鋼鐵、有色金屬冶煉等行業。我國已經明確規定了“兩高”問題,更好地統籌調度行政區域內“兩高”項目情況,也可以定期更新生態環境部。監督檢查生態環境部門的過程中,可以需要排污許可監督檢查工作機制。基層生態環境部門也應當對環評文件的“兩高”項目進行審查,并且重點檢查生態環境保護措施,也可以更好地投入生產和使用,同時還能夠更好地去檢查環評文件,同時利用生態環境保護措施的要求去落實相應的情況。各地生態環境部門應將監督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記入“兩高”項目管理臺賬。生態環境部將進一步加強督促指導。強化責任追究。“兩高”項目建設單位應認真履行生態環境保護主體責任。對未依法報批環評文件即擅自開工建設的“兩高”項目,應責令按要求整改;造成重大環境污染或生態破壞的,依法責令停止生產或使用,或依法報經有批準權的人民政府責令關閉。對審批及監管部門工作人員不依法履職、把關不嚴的,依法給予處分,造成重大損失或影響的,依法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地方政府落實“兩高”項目生態環境防控措施不力問題突出的,依法實施區域限批,納入中央和省級生態環境保護督察。
綜上所述,現階段我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已經被重點注意,碳排放權交易屬于全新的市場機制,可以更好地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作為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一項重要制度舉措,可以適應經濟產業發展總體趨勢,并且推進體系構建環節的工作。同時我們也要有完善的配套政策。改進原有的配額分配方式,更加嚴格地按照目前的市場規律開展碳交易,從而避免發生過高的生產生活成本。加強我國上市公司環境信息的披露,不斷促進社會綠色資產配置。在我國能源領域當中,還需要不斷促進電價改革,同時也要完善新能源體系,加強綠證制度。因此我們應當大力促進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建設,并且促進經濟社會的綠色低碳變革進度,更好地實現碳中和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