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雪萍
徐州不僅是地域名詞還是地方文化名片,劉邦開創漢朝給中國歷史發展帶來深遠影響,不管是政治、經濟和文化都深深地影響中國大地,促使徐州在時空兩重維度上都彰顯了兩漢文化的獨特魅力和特征。新時代的徐州兩漢文化散發時代氣息、凸顯時代價值、發揮時代功能。因此,弘揚兩漢文化、傳承徐州地方文化、發揚徐州城市精神、堅定文化自信成為徐州高校圖書館校內文化育人、校外服務地方發展的使命之一。堅定文化自信,有利于凝聚民族精氣神、呈現社會精神風貌、促進國家經濟社會進步[1]。探索徐州高校圖書館兩漢文化閱讀推廣路徑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
高校圖書館是學生能力提升、校園文化建設、人文情懷彰顯的重要陣地,為大學生提供了重要的學習場所,將兩漢文化閱讀推廣作為高校圖書館建設內容之一,能夠收到良好育人成效。
一是幫助大學生拓展知識視野,高校大學生來自全國各地,對徐州的經濟發展、風土人情、地方文化等缺乏全面、細致、立體的認知,借助兩漢文化閱讀推廣,能夠幫助大學生從知識積累維度了解徐州地理位置、發展歷程、特色文化、人文精神等,為原知識儲備注入新鮮血液,為深度理解中華文化博大精神作階段性知識補給,為個人素養提升提供素材和機會。
二是幫助大學生拓展歷史視野,知過去,向未來。任何城市的故事與精神的形成都離不開歷史坐標。徐州在不同歷史時期發揮著重要作用,比如徐州被列為“九州”,其區域的特殊性和關鍵性可見一斑;在春秋中后期楚國的興起,作為楚地的徐州深受楚文化的影響而形成“楚風”;劉邦建立漢朝后所形成的渾厚、大氣、開放的政治格局和文化特征等等,都為徐州故事增添了色彩,為大學生拓展歷史視野提供了幫助。
三是幫助大學生拓展情懷視野,高校是“立德樹人”的主陣地,“德”字要培養的是大學生的品質、擔當和情懷意識,兩漢文化能夠為大學生提供較多精神食糧。不管是英雄人物還是能人志士,都能在徐州尋找到鮮明的案例和典型。如知人善用的漢高祖劉邦、足智多謀的功臣蕭何、英勇善戰的大將軍樊噲,以及道教創始人張道陵、漢初思想家陸賈等皆出自徐州,鮮活的人物故事、厚重的時代背景、感人的精神力量都為大學生的情懷養成提供重要養分。
徐州兩漢文化是優秀地方文化的代表,象征著徐州大地人民的勞動智慧和精神追求,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兩漢文化的閱讀推廣能夠促進大學生正確認識徐州地方文化的先進性、同步性和創新性。首先,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徐州號稱“中國腰帶”的地理位置賦予了特殊的文化特征,集南北于一體,融古今為一元,具有淳樸仁厚、拼搏奮進、果敢勇毅的精神特質。其次,從歷史維度看,徐州地方文化具有與時俱進的特點,不論是古代還是當代,徐州地方文化始終與中國的歷史發展、政治進步、經濟改革、科技飛躍等高度融合,保持與主流文化一致。再次,在遵循主流文化的基礎上,徐州地方文化能夠因區域、環境、物產、人文等因素而創新發展,從“王陵母墓”的家國情懷到“下水道四班”的吃苦耐勞再到新時代敢拼敢闖的“徐工精神”,無不彰顯徐州地方文化的創新性。
在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建設過程中,文化治理現代化是其中重要環節,“文化治理作為繼政治治理、經濟治理之后的新治理維度,能夠直面社會需求的多面性,準確而多元地反映民意,能有效地消除文化分配鴻溝,實現經濟價值、文化價值與政治價值的良性循環。”[2]如何有效推動文化治理現代化是值得思考和探究的問題。高校圖書館兩漢文化閱讀推廣從實踐路徑上回答了徐州地方文化推動文化治理現代化的現實問題。第一,兩漢文化具有時代價值。今天的徐州城市精神、徐州精神文明建設和徐州人生活方式無不是兩漢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既保留了精華又生發了文化的時代新芽。第二,文化治理具有指向性。文化治理強調“以人為本、文化育人、人才興文”,兩漢文化閱讀推廣既從時間維度為徐州人民和外來人口提供了解徐州地方風俗、人文精神和歷史貢獻,又提供了了解新時代徐州經濟發展、社會治理、生態建設等的通道,能夠為徐州文化治理現代化建設的理念更新、機制創新、路徑探索等提供實踐支撐。
高校圖書館主要服務在校師生,各類館藏資源的學科性、專業性較強,尤其是徐州高校多以理工類院校為主,涉及兩漢文化及徐州地方文化的著作及資源較少。
戴瑩等基于圖書榜單的高校圖書館經典閱讀推廣調查發現,當代大學生優秀文化書籍十分匱乏[3]。一是認知層面,主要體現在大學生群體閱讀有關兩漢文化文獻資料較少,對兩漢文化的產生、價值和意義缺乏深入了解,難以形成系統性認識。二是實踐層面,在徐高校大學生對于徐州兩漢文化的探索僅在徐州博物館、徐州市漢畫像石藝術館、龜山漢墓、楚王陵等旅游景點進行走馬觀花式的欣賞,而不能從文化熏陶和內涵滋養方面解讀其魅力,導致在徐大學生對兩漢文化認同感普遍偏低,究其原因是高校對兩漢文化的宣傳推廣缺乏力度,閱讀推廣的吸引力和影響力不夠。
兩漢文化是徐州地方文化名片,其閱讀推廣需要全方位、多層面、立體性的合力推進。目前徐州市公共圖書館、徐州博物館及徐州兩漢文化景點等都有兩漢文化資源,但是在運行上缺乏聯合聯動機制。做好徐州兩漢文化的閱讀推廣,需要徐州地方兩漢文化主管部門和高校聯合,定期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接納度廣的普及活動,將社會路徑與高校路徑有機融合。
在兩漢文化的閱讀推廣上,圖書館應立足于徐州兩漢文化時代特征,滿足大學生新時代文化推廣需求,優化推廣內容,創新推廣手段,加強在徐高校圖書館與徐州地方文化單位的聯合,建立徐州兩漢文化閱讀推廣新體系。
首先,在徐高校圖書館應加強館際之間的合作以及與地方的文化單位間的合作。高校圖書館之間、高校圖書館與地方公共圖書館之間進行文獻傳遞、資源共享,能夠極大地豐富兩漢文化閱讀推廣資源。同時在徐高校圖書館必須與徐州博物館、徐州市漢畫像石藝術館,以及徐州當地漢墓遺址的管理部門建立長期合作聯系,借助其豐富的兩漢文化實物資料、文獻資料及視頻資料,豐富兩漢文化閱讀推廣的形式與內容,不僅能夠深入挖掘徐州兩漢文化內涵,更加擴大了在徐高校徐州兩漢文化閱讀推廣活動的影響力。
其次圖書館聯合徐州本地文化部門及單位,如徐州博物館、徐州市漢畫像石藝術館等,借助微信公眾號、抖音等新媒體平臺開展徐州兩漢文化微視頻制作推廣, 推送專家解讀、文物鑒賞、現場探秘等,通過精準的徐州兩漢文化資源閱讀推廣服務實現讀者的高效閱讀。同時在圖書館主頁設立兩漢文化閱讀推廣專區,除了展示館藏兩漢文化資源及推廣各項閱讀活動外,創建徐州博物館、徐州漢畫像石藝術館等相關單位官網鏈接,方便讀者及時獲取更多徐州兩漢文化相關知識。
圖書館應利用文化陣地優勢,整合兩漢文化資源,在館內創建“徐州兩漢文化展示空間”。
一是營造兩漢文化宣傳氛圍。通過室內裝修和裝飾面體現兩漢文化內涵,比如館內墻壁壁畫、裝飾工藝品、特色宣傳欄、館舍色調的搭配等等, 都可融入和滲透兩漢文化的構成要素,精選漢畫像石拓片詩文制作成圖書館墻壁裝飾圖片, 做成藝術書簽懸掛于圖書館走廊、墻壁。設置徐州兩漢文化主題藝術景墻,通過主題海報、動漫、書簽、展覽等多種形式增強讀者的體驗感和互動感,使學生體會到兩漢文化的魅力和親和力。
二是設立靜態兩漢文化展區。靜態展區主展示紙質圖書、圖片等資源,如設立“走近兩漢文化”專題書架,除了展示兩漢時期的文學著作、名人傳記,以及各種對兩漢時期研究的專著外,注重增加對徐州兩漢文化研究著作的收藏及展示,如《徐州漢畫像石全集》《徐州漢代文物精華》圖冊、《徐州漢代墓葬》《徐州文物考古文集》等;設立圖片展區,如有關“漢代三絕”漢兵馬俑、漢墓、漢畫像石的圖片展,通過圖片講述徐州兩漢文化故事。
三是設立動態兩漢文化視聽區。利用圖書館多媒體視聽室,讓師生進行漢代音樂、《漢樂府》詩詞賞析,觀看大型歷史文化紀錄片《漢魂漢脈》,利用VR進行漢墓場景參觀等,借助視聽媒介,讓徐州兩漢文化活起來,讓讀者以可看、可聽、可感的形式體會徐州兩漢文化之美。
一是利用視聽媒介及VR技術等,開展沉浸式徐州兩漢文化閱讀體驗。目前,各個高校在多媒體數字閱讀中采用了大量的科技成果如VR、3D等技術,用于打造沉浸式閱讀體驗。在徐高校圖書館可以綜合運用多媒體投影、視頻展播等方式,將直播、AR 等技術融入徐州兩漢文化資源閱讀推廣中,吸引更多讀者到圖書館感受兩漢文化。可以跟徐州博物館等文化單位聯合,利用VR場景復原技術,讓讀者通過電腦屏幕點擊選擇閱讀場景,如獅子山楚王陵、戲馬臺等來收聽兩漢文化有聲讀物。通過讓讀者身臨其境去感知閱讀內容,進而對兩漢文化產生來自內心深處的共鳴。
二是開展體驗式閱讀,讓學生實地感受徐州兩漢文化。體驗式閱讀是讓讀者到徐州兩漢文化聚集地參觀調研,現場感知兩漢文化,從而充分感受兩漢文化的閱讀魅力。在徐高校圖書館可與徐州兩漢文化官方機構建立長期合作關系,每年定期組織學生到徐州博物館、徐州市漢畫像石藝術館、徐州當地漢墓遺址開展實地參觀調研。通過講解,閱讀保存在其 中的兩漢文化實物及文獻資料,學生們在老師和博物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通過實地拍攝視頻、網絡自媒體直播等方式宣傳兩漢文化。徐州兩漢文化體驗式閱讀不但讓學生通過實地調研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兩漢文化,也讓徐州兩漢文化在更多人群中間進行傳播,進而擴大兩漢文化的閱讀影響力。
三是開展真人圖書分享,推廣徐州兩漢文化及館藏文化資源。真人圖書館的圖書就是真人,讀者借閱真人圖書,面對面交流來獲得知識。徐州兩漢文化的推廣,采取真人圖書館的模式推廣,將會更加生動有趣。圖書館邀請徐州博物館及徐州市漢畫像石藝術館工作人員以及圖書館進行兩漢文化實地調研培訓的工作人員及學生成立“徐州兩漢文化真人圖書館”。在這里,每個對徐州兩漢文化有研究且有調研體驗心得的人,都是一本鮮活的“兩漢文化真人圖書”。在兩漢文化閱讀推廣季中,真人圖書館對校內師生開放,圖書館制作兩漢文化真人圖書簡介,讀者自由選擇借閱真人圖書,面對面交流兩漢文化知識。在讀者多、真人圖書少的情況下還可以采用一本真人圖書面對多個讀者的交流方式,讓更多的讀者能夠參與進來。
徐州兩漢文化蘊含著非常豐富的人文價值和歷史研究價值,是提升在徐高校學生文化修養和文化自信的重要資源。我們要充分發揮圖書館的文化育人功能,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兩漢文化閱讀推廣活動,充分展示和傳播兩漢文化,肯定兩漢文化價值,促進高校學生文化交流,增強文化自信,進而推動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