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卓
山東地域遼闊,復雜的地質地理條件以及多樣的氣候特征,促使齊魯大地形成了種類繁多的地質遺跡,包括各種地貌景觀、豐富多樣的古生物化石以及典型的地質剖面和構造形跡等。為了保護這些具有科學研究價值的不可再生資源,并發揮出它們的知識性、可觀賞性以及永續利用性,地質公園應運而生。
山東不僅有泰山世界地質公園、沂蒙山世界地質公園2處世界級地質公園,還有山東五蓮縣五蓮山—九仙山地質公園、山東山旺國家地質公園等12處國家級地質公園。今天,讓我們走進山東的地質公園,一覽它們的風采。
泰山世界地質公園位于山東省中西部,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為全球首例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遺產地和世界地質公園,不僅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縮影,還是一座具有世界意義的天然地學博物館。
古老的泰山,從28億年前開始萌生,經過滄海桑田、海陸沉浮,到3000萬年前的突起,經歷了極其漫長的地質演化歷史。這段歷史大體上可分為古泰山形成、海陸演變、今日泰山形成三個階段。在長期的演變過程中,泰山經受了泰山運動、加里東運動、華力西運動、燕山運動和喜馬拉雅山運動五次大地殼運動的強烈變革,經歷了地殼發展歷史中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五個主要階段的改造。
漫長的地質演化歷史,讓泰山形成了復雜的地質構造,保留有許多重要而典型的地質遺跡,分布有眾多奇特的地質地貌景觀,歷來為中外地質學家所矚目。特別是在前寒武紀地質方面,以及寒武系標準剖面、新構造運動與地貌等方面,都具有巨大價值。
其中,構造地貌是泰山最為典型的地貌特征。在新構造運動的影響下,泰山的侵蝕切割作用十分強烈,造就了泰山拔地通天的雄偉山姿,形成了不同類型的侵蝕地貌以及許多深溝峽谷、懸崖峭壁和奇峰異景,塑造出眾多奇特的微地貌景觀,如三級夷平面、三折谷坡、三級階地、三級溶洞、三迭瀑布等。此外,泰山不斷間歇性抬升,形成了諸如壺天閣的谷中谷、后石塢的石海和石河、岱頂的仙人橋和拱北石等許多奇異的地貌景觀,為其雄偉增添了不少奇幻之美,構成了雄、奇、險、秀、幽、奧、曠兼有的綜合景觀。
在山東半島腹地,有一個聞名遐邇的古縣——濰坊市昌樂縣。1800萬年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昌樂留下了獨特的火山地質奇觀,形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讓這座古縣倍增神秘色彩。
昌樂縣地處歐亞板塊邊緣、郯廬斷裂帶西側。1800萬年前,在郯廬斷裂帶頻繁的地殼運動中,昌樂境內發生了三次大規模的火山噴發,堿性的玄武巖流沿幾十座火山噴涌而出。后期受地殼運動影響,原生的火山口已經被逐漸剝蝕,現存的火山巖石條理清晰、層序分明,有的還呈輻射狀,向上收攏向下散開,形象地展示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經山東省地質科學研究院勘測,昌樂縣內共有古火山84座。

山東昌樂火山國家地質公園位于昌樂縣城南約17公里的喬山、團山子一帶,是全國古火山群唯一集中的地區,群體規模大,具有完整性和典型性,是不可再生的地質遺產。公園邊界由78個拐點圈定,共一個園區,包含郝家溝景區、團山子景區、喬山景區和荊山景區4個景區,面積為32.6平方公里。
山東昌樂火山國家地質公園主要以火山地貌和藍寶石原生礦床為主題,涵蓋火山遺跡景觀、古生物化石、典型地層剖面、構造行跡和水體景觀等,是國內保存最完整、特征最典型的火山口頸地質遺跡,對研究當今新生代構造運動、巖漿運動、地質地震學等有重要的科學價值,同時也是觀光旅游和開展地質科普教育的極佳去處。
在中國眾多的國家地質公園當中,山東長山列島國家地質公園是很特殊的一個。它是中國首座海島國家地質公園,由原國土資源部于2005年8月批準設立,2008年5月正式開園。
山東長山列島國家地質公園有主要地質遺跡與景觀40余處,包括海蝕地貌遺跡、海積地貌遺跡、古人類活動遺跡、黃土地貌遺跡、多彩石球遺跡、天然石畫遺跡、生物多樣性景觀及其他特殊景觀。特別是地質地貌、自然景觀及清晰的黃渤海分界線,保存極其完好,在世界上都具有典型性和稀有性,有著極高的觀賞價值和科研價值。
九丈崖是山東長山列島國家地質公園的典型代表。九丈崖以高險陡峻而聞名,是在一億多年前的燕山構造運動和喜馬拉雅造山運動時,從海底抬升的沉積巖經過歲月的積累而形成的,其崖體綿延400余米,崖壁高近百米,主要由堅硬的石英巖構成,中間夾雜著板巖和頁巖,經過千萬年的海浪侵蝕、沖刷,不斷崩塌、后退,形成“海蝕崖”。

此外,公園內的月牙灣海灘是全國罕見的礫石灘,綿延約1000米,灘上球石質地堅硬,光潔圓潤,是中國四大名礫石之一,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黑山島上的龍爪山呈四埡的半劈狀,山勢雄偉,涵洞奇幻,有中國北方最長的天然海蝕洞——聚仙洞。
同時,山東長山列島國家地質公園內還保存有大量人文遺址,分布著一批擁有古人類活動特征的古村落、古墓群、古墩臺等遺跡,僅目前發掘整理的已達40多處。大量遺址遺跡的發掘揭示了這里悠久燦爛的古文化。
隨處可遇的海蝕崖、象形礁、彩石岸、球石等,讓山東長山列島國家地質公園成為攝影愛好者的取景天堂,而忽隱忽現的海市蜃樓、島嶼上的媽祖廟則更為這里增添了一絲神秘感。山東長山列島國家地質公園距離蓬萊碼頭僅30分鐘航程,如果你有度假旅行的打算,不妨來這里一探究竟。
編輯/郭曉娟

Crossing Land and Sea
Shandong has not only two world-class geo-parks, the Taishan Global Geo-park and the Yimengshan UNESCO Global Geo-park, but also 12 national geo-parks, including the Wulianshan-Jiuxianshan Geo-park in Wulian County, and the Shanwang National Geo-Park.
The Taishan Global Geo-park, located in Midwestern Shandong, has been approved as the first world cultural & natural heritage site and global geo-park by UNESCO. Due to a long history of geological evolution, Mount Tai has formed a complex geological structure, and retained many important and typical geological relics, as well as numerous extraordinary geologi- cal and geomorphic landscapes, and thus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both Chinese and foreign geologists.
The Changle Volcano National Geo-park, Shandong, featuring volcanic landforms and sapphire primary deposits, is the best-preserved and most typical volcanic crater / neck geological site. It is not only of great scientific value to the research of Cenozoic tectonic movement, magmatic movement and geological seismology, but also the best place for sightseeing and geological science popularization and education.
Among numerous national geoparks in China, the Changshan Islands National Geo-park in Shandong is a special one. As China’s first island-based national geo-park, it was established upon the approval of the former Ministry of Land and Resources in August 2005, and officially opened in May 2008.
In the Changshan Islands National Geo-park, Shandong, there are more than 40 major geological relics and sights, including the marine erosion landform remains, the marine deposit landform remains, and mirages. In particular, its geological landforms, natural landscape and clear demarcation line between the Bohai Sea and the Yellow Sea are well-preserved, which are globally typical and rare, and of great ornamental and research val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