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星
要讓學生理解近似數末尾的0的含義,明晰其不能省略的原因,可以借助數軸設計以下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教師課件出示圖1,并提問:“從圖中你獲得了什么信息?”
引導學生匯報:朵朵的身高是0.96米,蘿卜精靈保留一位小數用近似數表示為1.0米,番茄精靈保留整數用近似數表示為1米。
二、多維探究, 理解數理
教師提問:“1.0米和1米哪個更精確一些?為什么?” 請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說明。
全班反饋交流:(1)計算法。近似數1.0米的取值范圍是“0.95~1.04”;近似數1米的取值范圍是“0.5~1.4”。通過計算可知,近似數取1.0米時跟實際身高0.96米的差距少,所以1.0更精確。(2)畫圖法。觀察圖2可知,1.0米更精確。
教師追問:“近似數1.0末尾的0可以去掉嗎?為什么?”讓學生明白如果去掉1.0的0,精確度就要發生變化。
三、比較歸納,深度理解
1.舉例說明。教師提問:“哪些三位小數的近似數是1.00?近似數1.00的取值范圍是多少?”并在數軸上表示出來。
2.比較分析。教師提問:“仔細觀察數軸上1、1.0、1.00三個數的取值范圍(如圖3),你發現了什么?”
教師用課件動態演示,近似數是1的小數最小是0.5,最大不超過1.5,用一個空心的點圈出1.5;近似數是1.0的取值范圍是0.95~1.05(不包括1.05);近似數是1.00的取值范圍是0.995~1.005(不包括1.005)。
3.共同歸納。一個小數,保留的位數越多,精確的程度就越高。
4.實際應用。教師提問:1.6和1.60哪個更精確?1.60末尾的0能去掉嗎?要求學生用畫圖的方法來證明。
綜上,教師通過創設情境、數形結合、變式練習,讓學生理解近似數末尾不能去0的道理,同時培養學生的數感和幾何直觀。
(淮陰師范學院第二附屬小學? ?22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