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文
(山東工商學院,山東 煙臺 264005)
20世紀70年代,蜂窩移動通信技術出現以后,我國開始接觸這一高科技領域,并于20世紀80年代末正式開通了蜂窩移動通信網絡,之后移動通信技術在我國得到迅速發展,并且一直處于增長趨勢。過去的50多年里,通信的關鍵技術不斷更新和升級,我國的網絡覆蓋范圍和用戶規模已經居于全球第一,5G技術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如今,我國通信行業因外部發展環境良好、技術創新層出不窮,出現了一批國際競爭能力較強的大型企業,例如“華為”“中興”等。要想在市場競爭中取勝,企業必須科學地制定發展戰略,而企業實施成本領先戰略是其經營中的最重要一環,有效的成本控制是每一個企業都必須重視的問題,也是企業取得成功的關鍵,做好了成本控制,就等同于控制了經營和發展的全局。
成本控制在企業的整個財務管理系統中占據重要位置,會對企業其他業務的開展產生重要影響,比如企業財務目標設定、企業利潤審核及資本流動管理等。所謂成本控制,就是根據原定的成本計劃,科學引導并控制各個生產環節的成本支出,使各個生產環節能按計劃實施的一種經營管理活動。從廣義角度來看,成本控制是指科學的組織管理,節約成本支出,是順利實施成本計劃的一種有效方法。事實上,成本控制屬于成本管理的內化。從狹義的角度來看,控制制造成本其實就是控制企業的生產經營成本,控制生產成本是通過生產要素控制企業的成本,也就是企業要控制各項生產成本要素,例如制造成本、直接材料成本及直接人工成本等。本研究是從廣義的角度論述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自始至終貫穿于企業經營活動之中,具體可分控制事前成本控制、事中成本控制及控制事后成本控制;控制研發費用和采購費用是控制事前成本;控制制造費用和營銷費用是控制事中成本;控制營銷服務費用是控制事后成本。
按照成本控制需求,企業根據不同的部門,將成本細分為以下幾種類型:研發成本、無形成本、采購成本、資金運營及生產成本。此外,企業的成本控制既包括控制制造成本,又包括控制企業所有生產環節中的每一項支出。
在科技迅速發展的今天,我國的通信企業也迅速發展起來,與此同時,通信企業間的競爭愈發激烈,而成本是衡量一個企業經營能力和競爭力的重要指標,成本控制則是企業實現利潤的重要手段,是影響企業全面控制的關鍵因素,是企業發展的新的利潤增長點,也是企業實現現代化發展的基礎;如今,越來越多的企業已經認識到成本管理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特別是通信企業,開始逐步加強對成本的管理和控制,但是很多通信企業在成本控制方面存在成本控制觀念落后、成本管理意識不強、成本控制方式比較粗放,僅考慮生產成本控制和片面強調節約成本,以及還沒有實現對企業成本各要素進行全方位的精細控制等問題,極大地制約了企業的盈利空間,增加了產品成本,降低企業在市場的競爭力,嚴重影響企業的發展,有的企業甚至因此被市場淘汰。因此,我國通信行業企業只有及時改變成本控制觀念,增強成本管理意識,加強成本管理工作,對成本進行有效的控制,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3.1.1 研發支出無法快速有效地轉化為產出
通信行業企業屬于高新技術企業,核心技術研發能力是企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關鍵[1],誰掌握了核心技術誰就率先占領了市場,企業如果不能保持或者不斷提高研發投入力度,就無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技術領先的優勢,那么就會被競爭對手趕超,甚至被市場淘汰。因此,研發對企業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通信行業企業的整體研發投入較高,所以研發成本控制對企業是非常必要且重要的。但是,研發投入具有較長的盈利周期,一般情況下,當期研發投入無法在當期實現盈利。電子通信行業企業的研發投入較高,研發成本短期內無法收回,大量的研發費用因為不能及時轉換為產出而被大量占用,而研發活動又具有探索性和不確定性,有可能面臨研發失敗或者不能成功推向市場獲取利潤的風險,這樣就會造成成本的大量浪費,非常不利于成本控制。
3.1.2 研發生產機構全球分散布局導致成本增加
國際化發展已經成為通信企業的發展趨勢,企業在研發時需要集合世界各國的人才、技術及經驗進行開發和創新,力爭走在世界的前沿,因此通信行業企業的研發機構通常分散布局于世界各地,在國內外的重要電子信息城市隨處可見,這樣的布局安排,既可以增加企業對當地市場變化的及時了解和把握,又能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但與此同時,分散布局也帶來了不利影響,例如不利于企業集中力量研發新產品,導致機械設備、廠房及服務人員等研發資源成倍增長。并且,資源分散又會使研發成果無法進行有效的整合利用,增大了企業的經營風險,也不利于企業控制研發成本。
企業的人力成本是指在特定時間內,企業在實施生產活動、經營管理活動時所要用到的人力資源成本之和,主要包含職工薪酬、人才培養,以及對職工的激勵政策和職工福利幾個部分。如今,企業之間的競爭表現為人才的競爭,優秀人才成為企業價值的創造源泉[2];人才不斷增值,也是企業的寶貴財富。因此,為了得到更好的經濟效益,留住人才,通信行業的企業大都選擇提高員工的薪酬,給予員工豐厚的福利待遇,從而大大增大了人力成本。此外,通信行業是高新技術行業,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如果不注重人才培養,員工掌握的知識不能及時更新,就無法跟上技術和市場的發展,因此企業在培訓人才培養方面也需要投入大量資金。人力成本作為通信行業企業的主要成本之一,關系到企業的運行與發展,若不能有效控制人工成本,勢必影響企業今后的健康發展。
匯兌損益也稱為匯兌差額,是匯率改變后帶來的結果,就是指在各種外幣業務的會計處理過程中,因采用不同的匯率產生的會計記賬本位幣金額的差異。在世界經濟一體化日益加快的今天,任何一個國家發生經濟危機都會引發一連串的蝴蝶效應,直接影響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通信行業走在發展前沿,無論是在生產中購入技術的環節或購入原材料的環節,還是打開國外市場后的對外銷售的環節,都容易受到國外市場波動的影響,造成匯率損失;而且伴隨著企業國際化發展,通信企業與海外市場的貿易往來會越來越多,企業匯率風險也越來越高。
任何一類產品的生命周期都是由成長階段、成熟階段及衰退階段構成。研發期屬于企業的成長階段。在企業價值鏈中,利潤最低的節點就是研發初期,研發支出很難在短期內轉化為有效產出,也就是說研發成本在短期內不能收回,并且研發過程存在高風險性和不確定性,有可能出現研發產品失敗或技術不成熟,該技術和產品在行業內不具有領先地位,不能占有市場的風險,這就大大增加了企業的研發成本,卻不能增加相應的利潤,增大了企業成本控制的難度。
近年來,我國不斷上調最低工資標準,企業必須按照規定為員工繳納“五險一金”,加之物價不斷上漲,因此企業支付給每一位員工的報酬也隨之增加,勞動力成本剛性上揚。通信行業屬于高新技術行業,因此需要聘用大量“高尖端”人才;并且在這個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市場競爭非常激烈,企業要想走在研發的最前端,保持乃至提高企業在世界范圍的認可度和國際地位,就必須留住大量研發人才,并聘用大量的高級管理人員提升企業的管理和運營能力。因此,企業如果不能提供給這些人才較高的薪酬,就會造成人才流失,降低通信企業的競爭力,影響企業的發展。
在我國的社會經濟發展中,不斷創新了外匯管理系統與匯率形成系統,市場供求狀況能夠通過人民幣匯率如實反映出來。2015年8月11日,央行調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形成機制,從這天開始央行不再指導制定人民幣匯率中間價,而是將人民幣定價權交給銀行間外匯交易市場,由市場的供求決定人民幣匯率的定價,促使人民幣匯率變動日益市場化,這對企業的經營帶來較大的影響。如今,通信行業企業的戰略目標已經定位為全球化發展,日益擴大了自身的業務范疇,并且近年來我國的通信產品在國際市場中競爭力顯著增強,產品銷量不斷上升,營業總額不斷增加,銷售利潤不斷提高,但是也帶來了匯率損失隨之增加的問題。
研發能夠促進企業的發展,提升企業的價值,但是研發過程存在探索性和不確定性,因此很多企業的研發投入要比收入取得超前很多,也就是當期研發無法為企業當期帶來收益,只能提供未來收益。企業研發要具有較強的前瞻性,因此必須先確定研發的方向,弄清行業發展趨勢,從而研發出領先市場、適應市場及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品。先進和可靠的技術是企業得以有效控制前期研發風險的必要手段,企業在開展研發時必須掌握好研究深度,在關鍵核心技術上多投入,不斷獲取研發創新成果。因此,掌握好研究方向與深度,也是企業做好成本控制的一個好的方法。
分散于全國和世界各地的分支科研機構可以與當地的高校聯合進行研究,與它們開展項目合作,由此還可以獲得大量的高層次技術人才、先進技術,使企業可以迅速地更新技術。此外,研發機構應積極與當地國際科技巨頭建立合作關系,通過合作項目或共同研發產品,吸收和引進全球最先進的技術,并實現靈活運用,進而不斷鞏固自己的國際地位,也能更好地控制企業的研發成本。
企業要想保留和吸引人才,就需要不斷調整企業員工的薪酬福利方案,包括提供給人才優越的薪酬待遇,還可以在企業內部實行員工持股計劃。企業不僅要通過多元化的方式完成財富的第三次分配,在利益管理方面,也要強化利益分配的公平性與合理性,縮小企業內部的貧富差距。員工持股計劃就是一種長期利益管理的有效手段,通過將企業發展與員工個人利益綁定,有效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同時,員工持股計劃也是實現企業內部共同富裕的有效抓手,通過員工持股的方式,實現了股東利益與員工利益的平衡。此外,企業要建立長效分享體系,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刺激企業管理人員和研發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使員工的個人利益與企業的整體利益有機結合起來,提高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以及企業在同質高科技產品競爭市場活動中的創新力,幫助企業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主導地位。
通信行業企業應制訂一套科學且完善的外匯風險控制方案,在分析市場流動性和成本控制的基礎上對關鍵的外匯敞口進行科學管理,打造一套健全的外匯管理方案、流程、實踐指導等管理體系。例如,自然對沖:為了促進本位幣平衡,盡可能協調營銷與采購貨幣,減少外匯敞口。財務對沖:如果自然對沖不能對外匯敞口進行消除時,則以外匯遠期管理為主;如果外匯敞口的貨幣急速貶值或被當地國家管制,則利用多元化方法控制外匯風險,如通過加快回款速度和美元定價等手段降低外匯風險。
隨著通信體制改革的日益深化,通信市場高利潤的歷史已經結束,如今的企業也切實了解到精細化管理的內涵及重要性,關注成本投入及資源投入收益的企業越來越多。這個“微利時代”離不開效益型競爭,所以通信行業企業在如今的市場環境下要繼續生存和發展,就必須尋找一種更有效的成本控制及成本管理方法,減少資源的浪費,完善成本控制制度,更新企業領導和員工的成本控制觀念和意識,提高企業適應市場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