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清平
(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物資分公司,四川 成都 610017)
高新技術的發展,使得全世界迎來了數字經濟時代,主要的高新技術有AI、5G等。各個行業正嘗試著與數字經濟相融合,希望獲得行業的升級以及轉型。中國也頒發了諸多促進數字化經濟發展的相關文件,如此將大大促進數字經濟的發展??梢哉f,數字經濟的出現對于企業的發展既帶來了一些挑戰,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發展機遇。為此,本文對數字經濟下企業的發展契機及困境進行闡述。
各個國家在理解“數字經濟”上,都有各自不同的見解。對于數字經濟,二十國集團(G20)在2017年杭州召開的G20峰會上進行的定義如下:“以現代信息網絡為關鍵載體、以應用數字化知識及信息為重要生產要素、以IT的高效使用為優化經濟結構和提升效率的重要推動力的一系列經濟活動?!庇纱丝梢姡瑪底纸洕闹匾d體是互聯網,是升級經濟結構、提升效率的一系列的經濟活動,主要包含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兩個方面。
由此得知,數字經濟的主要實現形式為“互聯網+”各個行業。于2015年,我國提出了積極推動“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在多個行業構成了一定的數字化模式。例如零售行業,天貓、淘寶等。近些年還逐漸產生了一種使用大數據以及AI等先進技術手段的“新零售”模式,主要突出的是線上線下一體化,高度融合了線上與線下銷售,盒馬鮮生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與此同時多個大超市也分別接入一些大平臺,例如餓了么、美團外賣等,實現線下至線上的零售模式。再比如餐飲行業,也出現了點評、點餐以及外賣平臺,像大眾點評、口碑等。在與出行行業相關的領域中,也出現了網約車,如滴滴打車、易到用車等,還實現了共享單車。通過此次新冠疫情,更是推動了醫療行業的數字化,如遠程辦公行業,騰訊會議、ZOOM等。
在抗擊新冠疫情時,我國的數字經濟充分展示了其強大的活力與韌性。在線教育、互聯網醫療、線上辦公等新業態新模式迅速涌現,保障了人們基本的生產生活需求,維護了疫情防控的穩定局面,為經濟復蘇奠定了堅實基礎。國家對新業態新模式的支持,促使實體經濟向新業態新模式延伸,激活了消費市場,培育了經濟發展新動能,數字經濟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動力,助力經濟向高質量發展轉型。
伴隨著5G、大數據、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數字產業的不斷發展,各產業逐漸主動地向更加合理、高效、可持續的模式轉變。數字經濟圍繞產業鏈,數據資源新布局加快,使數字經濟體相互作用、相互融合。數字經濟的發展建設了一批高端信息技術科創載體,激活了數字經濟創新的潛力,提高了數字經濟創新的供給能力。新型研發機構和大院大所也在針對數字經濟產業化,加強數字技術基礎性、前瞻性研究,不斷推動數字經濟創新優勢,引導產業資源集聚。隨著數字經濟的不斷發展,企業管理的自主創新與開放創新不斷結合,數字經濟產業生態更進一步深化了數字經濟創新與產業鏈深度融合,引導企業管理構建更加智慧的生產、經營、管理體系。
以互聯網技術為代表的數字經濟蓬勃發展,激發經濟增長動力,給市場提供了新的活力來源。新興行業的發展必然需要政策的大力扶持,給企業創新提供一個寬松的環境,相應我國也制訂了相關政策,將數字經濟發展提高到一個新的戰略高度,加快構建創新開放的市場環境,刺激企業創新能力的發揮,給企業前行帶來更大的前行動力,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數字經濟的進步將增加投資的數量,使得資本流動與消費提升,為市場繁榮注入新血液。在數字經濟的發展過程中,前沿技術如人工智能、5G以及云計算等的研發和普及應用,需要大量的人力財力投入,帶動投資的活躍,促進市場的蓬勃發展。另外,數字經濟的進步也深遠地影響著生活方式的變革。生活節湊在不斷加快,對消費形式及效率,當今社會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型消費形式如電子競技、網上購物等的進步,數字經濟作為國家政策重點培植新經濟增長點,與其相關領域的投資將持續拉動經濟發展,為企業多方面發展、開拓新型領域帶來了新的機遇。
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加深了經濟全球化的程度,促進了跨境貿易的興起,使世界緊密聯系在一起。一方面,互聯網技術的普及使消費習慣發生了變化。企業發展不再局限于某地區,而是全球性的市場,為其發展帶來了廣闊的空間,相應地,企業會針對國家地區的不同,提供個性化的產品,填補市場空白,獲得寶貴的市場份額。另一方面,數字經濟也為企業提供了新的技術來源,提高企業的運行效率,使企業管理更加智能化、科學化。靈活化、多樣化的辦公方式有利于企業開拓多樣化的市場,降低企業的辦公成本。
在保障不斷規劃、遠轉及調整中,企業實現既定的目標,取得效益與進步。素質競技的誕生,為企業的發展奠定了越來越堅實的基礎。通過革新現代技術,可以讓企業的管理越來越現代化、智能化、合理化、科學化。
數字化經濟的主要核心是利用客觀的數據來構建科學的企業發展模式,對實現企業資源優化配置,促進企業內部結構優化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企業發展中應根據數字化經濟發展的要求,來設置與之相匹配的人才崗位結構。但是迫切需要數字化經濟發展的地區處于數字化人才供需失衡狀態,很多專業水平高的數字化人才并不愿意選擇這樣的企業進行工作,認為數字化體系健全的企業更有利于自身職業的發展,所以在人才招聘上處于被動的狀態。此外,一些大型企業、數字化水平高的企業由于企業發展效益好,能夠為員工提供福利保障,開出了誘人的薪資條件,在這種模式下,導致數字化水平落后企業面臨著招聘困難。但是,一些地區人才體系不合理,缺乏健全的數字化人才培養機制,因此導致數字化人才出現了缺口,而這都嚴重影響了數字化在企業中的應用和發展。
數字化經濟發展的主要目的是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達到提高企業發展效益的目的,但是目前我國企業發展缺乏健全的數字化體系的支撐,導致數字化的應用處于滯后的狀態,一線城市具有先進的城市建設,城市配套體系豐富、健全,物聯網、5G、移動支付等處于高水平的發展階段,為數字化生態體系的構建提供了有利條件,所以數字化發展勢頭良好,能夠保證企業發展的互通性,實現了企業金融資源、技術資源、人才資源等的優化升級,對實現企業產業化,構建良性的企業發展循環具有重要的意義。但是對于一些迫切需要數字化建設的地區而言,并不具備這樣的環境優勢,不僅沒有與之匹配的科研研究機構,對數字化內容、發展方向進行研究,也沒有與之相匹配的投資體系,導致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落后,缺乏先進的信息化設備依托,在這種情況下很難實現數字化建設,達到資源高效運用的目的。
新形勢下,企業要想提升競爭力,應提升技術應用能力,提高辦公效率。通過對新技術的應用,協調好企業各單元、各部門,提高科學管理能力,加強宣傳推廣,互聯網拉近了企業和消費者的距離,因此,企業更應當熟練使用微信、微博等App,特別是大數據、云平臺的應用,通過調查問卷以及軟文推廣等方式,了解消費者的實際需求,建立良好的關系,增強企業獲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有利于企業合理制定科學發展規劃,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新形勢下,企業要想提升競爭力,應完善企業相關組織架構,重塑企業競爭優勢,使企業適應數字經濟發展的需求。首先,應在互聯網發展的基礎上,剔除老舊的思想觀念,整合重復機構,對傳統部門進行智能化改造,提高企業運行效率。其次,建立內部激勵機制,促進人力資本的提高。企業能通過多種方式,如擴寬晉升渠道、獎金獎勵等構建激勵機制,促使人才積極提升自身數字技能,企業最終成功儲備人才。最后,科學合理引進外部人才,加強員工隊伍建設。建立外部人才考評機制,確保其數字技術的穩定發揮,實現企業的繁榮發展。
完善的數字化企業管理制度體系是保障企業在進行數字化轉型過程當中,各項發展行為規范性的基礎保障性條件,同時也是保證企業內部工作人員能夠做到有法可依、有理可據的基礎保障。針對這一情況,相關的企業在進行數字化轉型的過程當中必須重視相關管理制度體系的完善工作。首先,需要有效落實連帶責任并追究管理制度,結合數字化企業的特點,將企業數字化轉型期間需要做的工作進行細致的任務劃分,同時還要將管理人員的管理權限進行細致的劃分,明確每一位管理人員需要肩負的重任以及管理權限,做到職權分明,當出現問題之后,保證可以快速地找到負責人,如果發現是人為原因造成的,那么就需要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其次,需要有效落實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明確規定相關管理人員需要有效地保證信息數據的安全,定期對信息系統進行維護以及升級處理,對于一些重要數據要進行加密,并單獨存儲到獨立的局域網當中,不給不法分子入侵的機會,以此來保證企業數字化轉型發展的安全性。
針對于傳統的企業,由于具有經營發展基礎,因此對于這種類型的企業主要進行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和革新,對核心產業鏈條進行數字化提升,對傳統企業材料進行升級,選擇新型的企業材料進行工業生產,以此優化企業生產結構,實現企業效能的穩步提升。企業發展的目的是實現企業效能最大化,企業效能的最大化應立足于綠色能源發展基礎之上,通過節省能源消耗,來降低企業生產成本。鑒于此企業應利用數字化技術,構建綠色能源經濟發展體系,打造生態化產業發展鏈條,以此實現企業效益穩步提升,形成良性的企業發展體系。
互聯網、大數據的到來,促使中國各個企業在數據資源方面呈現出了新的價值,對數據集聚化利用率提升上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將數據采集、存儲加工分析、交換交易業務等作為工作關鍵點,直接展開增值業務,如數字化生產數據服務等。一些企業主要的服務是咨詢服務、信息咨詢服務。數字IT軟件、硬件生產和服務企業數字經濟時代,企業核心工作是對IT軟件硬件產品進行研發,提供技術服務等,或者提供通信運營服務,持續借助IT的變革,對核心數字化技術的創新能力進行全面提升。在創新這些技術的過程中,現代企業可以利用多種智能終端設備,實現信息系統的集成管理,最后利用現代網絡通信及數字化管理推動新興技術產業的持續發展,提高企業效益。比如,某些企業,其主要的工作內容:大數據軟件開發及手機制造、計算機通信等。再比如,將傳統技術由數字經濟核心技術代替的企業。
全球范圍內,中國是制造大國,雖然制造企業規模比較大,但是制造實力不強,對勞動力分紅比較依賴,特別目前正面臨著各種問題,如產能過剩、金融危機以及生態破壞等。以工業4.0為核心的工業科技革命正飛速發展。詳細地講,數字技術、智能制造的使用,對現代企業生產能力以及管理能力具有很大提升意義,同時在推動企業轉型升級的前提下,還促進了全球經濟的高速發展。
綜上所述,隨著數字技術的出現以及普及,在我國政府部門的大力倡導下,各個地區的中小型企業都在積極努力地進行數字化轉型發展工作,其最終目的就在于順應社會發展潮流,響應政府部門號召,并提升自身企業在市場當中的核心競爭力,充分借助信息技術來有效地獲取到對于企業發展有價值的信息。將數字技術引入到企業發展工作當中,可以極大地提升企業的發展效率以及發展高度。因此,相關的管理人員需要重視對于數字經濟下我國企業發展機遇及挑戰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