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華華 張 艷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婦產醫院(南京婦幼保健院) 江蘇 南京 210000)
節育器為女性在進行避孕處理中的常用設備,為女性的主要避孕手段之一。而女性隨年齡的不斷增長、卵巢功能逐漸下降,自身機體的雌激素水平也會逐漸降低,同時在宮頸口變窄、陰道宮頸彈性下降的情況下,絕經后未能及時對節育器進行取出的患者極易產生嵌頓表現,嵌頓現象可分為部分嵌頓和完全嵌頓,后者相對于前者的手術難度更高[1~2]。宮腔鏡作為目前女性子宮手術的主要內鏡類型,其具備創傷小、定位準確的優勢,被廣泛作用于各類子宮或宮頸病癥的治療中。且患者術后恢復較快,可在短時間內完成治療,以減輕住院負擔[3]。而通過使用優質的護理干預,可大大減輕患者在接受護理后的不良反應和負面情緒,對改善患者預后生活質量具有一定的使用價值[3]。現以120例患者進行分析,為探究婦女節育器嵌頓宮腔鏡下取環的臨床護理措施及效果,闡述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共計120例,根據隨機數分組方式將所有患者均分為兩組,分組詳情見表1,將所有患者資料納入SPSS統計學軟件中進行對比分析顯示有可比性(p>0.05)。

表1 分組詳情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患者于入院后根據各類病癥不良表現給予護理干預,并于患者各類病癥表現以及其他慢性病癥穩定后實施宮腔鏡節育器取出手術,完成后做好抗感染處理和飲食活動護理指導。
1.2.2 觀察組
實施圍術期間的優質護理干預對策:(1)術前護理:護理人員加強對患者的護理,并主動與患者進行交流,結合患者當前的心理狀態給予心理指導,高齡患者孤獨感相對明顯,對于家庭的依賴性較強,由此在護理期間可要求子女陪同,給予患者精神以及心理支持;患者在取環前由護理人員負責為患者講解手術的相關內容,包括目的、施術類型、注意事項以及取環的重要性。同時為患者加強術前的準備工作,協助患者完成相關檢查,即血常規、尿常規、腎功能、肝功能以及分陰道分泌物等項目檢查。為患者做好術前準備,即備皮及陰道沖洗,術前1d下午為患者提供宮頸插管,并于手術前肌肉注射間苯三酚80mg;患者在進入手術室前不需排空膀胱,指導患者進行憋尿,護理人員告知患者手術環境,使患者迅速適應環境,減少情緒波動[5~6]。(2)術中護理:患者進入手術室后由護理人員協助其調整為截石位,密切觀察患者在手術期間的各項生命體征變化,情緒波動的患者可給予心理支持,并根據患者情況告知手術進展情況。同時詢問患者是否存在嘔吐、惡心以及其他負面反應,異常情況及時進行處理。(3)術后護理:患者在完成手術后1h內禁食禁飲,并調整體位為自由位,密切觀察患者血壓以及脈搏的變化情況并做好記錄,囑咐其盡早進行排尿。老年女性患者由于子宮基層變薄,收縮能力相對較差,取出節育器后可能導致形成子宮出血現象,因此在術后護理期間需密切觀察是否存在腹痛、腹脹等異常表現;宮腔鏡下節育器嵌頓的取出時間相對較長,同時由于機體功能的衰退,可能產生水中毒、反應遲鈍、胸悶等不良反應,因此針對術后并發癥的預防也需要加強處理[7]。必要時化驗患者血電解質,做好心電監護,嚴格控制輸液速率;針對氣體栓塞,護理期間密切觀察患者意識狀態,觀察是否存在胸悶、紫紺或胸痛表現。由于部分患者免疫功能普遍較差,取環后的創傷可能引起患者感染現象,因此需要加強術后的抗感染處理,做好體溫監測,做好血常規和C-反應蛋白化驗,同時需要檢查陰道分泌物,包含觀察顏色、味道、量。出院后加強患者健康宣教,包含機體活動、衛生管理、飲食調控等,并在護理1月后接受復查[8]。
1.3 觀察指標
(1)以患者對生命體征測量、情緒管理、飲食指導和不良現象管理的評分對比兩組患者在滿意度方面的效果差異,滿意度評分表自擬,最高10分,越高代表患者滿意程度越高。
(2)以焦慮和抑郁評分情緒量表SAS和SDS評估兩組患者在接受治療前后的負面情緒差異,指標評分50分以下為無焦慮/抑郁;50~59分為輕度焦慮/抑郁;60~69分為中度焦慮/抑郁;70分以上為重度焦慮/抑郁。
(3)以手術時間、術后至下床活動時間以及住院時間對比組間患者在完成相應手術條件下的具體恢復狀態差異。
(4)以水中毒、感染、氣體栓塞對比兩組接受治療后的患者在術后并發癥風險中的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分析數據及資料。
2.1 組間患者接受相應護理措施后的滿意度評分
護理后觀察組患者飲食指導(8.82±0.58)分、健康宣教(9.02±0.59)分、并發癥管理(9.06±0.58)分以及生活管理(8.67±0.53)分的滿意度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為(6.92±0.39)分、(6.36±0.36)分、(6.13±0.31)分、(7.11±0.41)分,差異顯著(p<0.05)。詳情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后的滿意度評分對比[分
2.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負面情緒評分對比
觀察組護理前的焦慮和抑郁評分為(67.24±5.00)分、(74.90±6.66)分,對照組為(66.79±4.88)分、(74.60±6.24)分,差異不顯著(p>0.05),護理后觀察組焦慮和抑郁評分為(41.03±2.80)分、(43.08±2.23)分,顯著低于對照組(50.95±4.09)分、(59.30±4.43)分,差異顯著(p<0.05)。詳情見表3。

表3 組間患者SAS和SDS在接受護理前后的指標變化[分
2.3 兩組患者手術及恢復時間對比
觀察組患者的手術時間(1.23±0.43)h、術后至下床活動時間(3.25±1.54)d以及住院時間(6.76±2.04)d顯著低于對照組(3.06±1.03)h、(5.23±1.99)d、(8.84±2.67)d,差異顯著(p<0.05)。差異詳情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手術及恢復時間對比
2.4 組間患者在接受互留后的副反應計數差異對比
觀察組(1.67%)顯著低于對照組(20.00%),差異顯著(p<0.05),詳情見表5。

表5 組間患者副反應計數[例(%)]
生育期的女性,在宮內使用節育器屬于快捷、方便的節育措施,但節育器的使用時限多數情況下為絕經后6~12個月,以避免年齡的不斷增大導致取環風險增加,女性受自身機體年齡的增長影響,卵巢功能會逐漸降低,雌激素水平也會不斷下降,患者生殖器官逐漸萎縮,由此導致節育器極易產生嵌頓現象,使取環操作難度提升,針對嵌頓程度分析,完全嵌頓的患者取環操作具有一定的風險性,部分情況下會影響患者的生命安全[9]。宮腔鏡下取環操作的實施,可有效提高患者在接受取環手術中的安全性,減輕取環手術對患者引起的損害。而其中護理干預的實施在于進一步提高患者對取環操作的重要性認知,通過加強患者依從性促使患者積極配合相關手術,結合規范的情緒疏導和并發癥預防處理,用于提高患者的手術配合度、提高滿意度,對改善患者的預后質量具有重要作用[10]。
本文以120例患者分析有結果:患者在節育器嵌頓宮腔鏡下取環手術中,以圍術期的優質護理進行干預,患者對于護理的滿意度更高,相對于基本措施,該護理模式更符合患者對服務質量的需求,術后患者的負面情緒更低,且手術時間更短,提示其作用于患者情緒的改善,加強手術依從性就有前提作用;且患者術后至下床活動時間和住院時間更短,提示在良好的配合下,患者可在宮腔鏡取環手術下取得進一步的恢復效果提升,減少住院負擔。另外患者并發癥風險更低,在使用宮腔鏡下取環手術中具有更高的安全性。綜合分析下圍術期優質護理較基本護理具有更高的使用效果及使用價值。
綜上所述,婦女節育器嵌頓宮腔鏡下取環手術中,采用圍術期優質護理干預,對患者的護理效果更高,可顯著提高護理服務質量,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有較高的推廣和使用價值。